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回到明末当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潮丝毫没有搅得南京、淮安和朝堂不得安宁的觉悟,就一心赖在海州城不走。
安心接收那些军事物资。
按照杨潮的预计,官府调拨给各个作坊,以及围城期间宋濂用合法和不合法的各种手段搜刮来的铁、铅、硝石等物资,还能再给自己制造一千杆鸟铳,五百副铁甲,如果不都弄到手,实在是心有不甘,这批物资都到手后,杨潮都可以考虑扔掉虏兵那些杂七杂八的皮甲等物了。
可是海州城的粮食一直吃紧,已经暗中答应了王潇付出三倍利润的情况下,王家虽然大力调集粮食来,效率比史可法的官府还要快,但是依然不能完全满足海州城的需要。
毕竟这是一个十万人的大城啊。
所以宋濂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依然继续,只是配额提高了一倍,但还只相当于站前平均口粮的一半而已,海州百姓依然处于吃不饱的处境,只是饿不死而已。
所以杨潮还是有理由留下的,所以宋濂依然想撵走他。
要知道杨潮的军粮是不能断的,而且得足额供应,宋濂倒是不在乎杨潮的五百精兵,可如果杨9,潮一走,现在依然被杨潮抓着训练的三千民壮的口粮就可以减半了,这就腾出来三千人一日的配额,会让宋濂大大松一口气的。
但是杨潮就是赖着不走,让宋濂也不好说什么,再说山东的虏兵似乎还在,谁敢说不会再次南下,如果再次南下,自己把杨潮赶走了,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再次来支援。
因此也不敢强硬驱赶,只能每次旁敲侧击。但完全没有什么用处。
足足在海州待够了一个月,直到确认所有的官府物资都变成了自己的鸟铳、铁甲和长枪之后,杨潮才开始分批次的从海州撤兵。
当然此时从山东也传来了消息。确切表明虏兵退兵了,在通州周延儒大军的目送下。裹挟三十多万百姓,数百万金银财宝潇洒离去,除了在海州碰了一颗钉子外,在其他地方如同旅游一样轻松。
周延儒倒不是不想打一打,杨潮在海州的战绩通过北京传到通州后,他确实心动过一次,毕竟杨潮的战绩让人很怀疑虏兵是不是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已经疲惫的不堪一击了。于是周延儒真的策划过了一次小规模攻击,结果上千人出去之后,就从此失去了踪迹,而他们追击的,不过只是在通州附近游荡的百十来个散兵游勇罢了。
这个结果让周延儒彻底死了跟虏兵交战的决心,安安心心的躲在通州城中,目送虏兵出关,只要虏兵出关,没有威胁到北京城,他周延儒应该就有大功一件了。虽然朝堂上传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许多人趁着他不在家,竟然搞阴谋诡计。这让周延儒颇为不爽,心中打定主意,这次回去就把这些跳出来的蚂蚱一个个捏死。
海州城外一只只盐船、漕船早就恭候多时了,杨潮的士兵一个个依次登船,当然他们并不是孤身登船,他们肩头都还扛着战友的棺木。
五百人,抬着一百具棺木。
当战士们抬着烈士棺木登船的时候,海州城上上下下数万人都来送行。
当他们得知杨潮和勇士们要走的时候,那是真心来想送的。老百姓吗,其实心里都有一杆秤。你对他好,他会记得的。
杨潮也乐意让士兵们看看这种受到爱戴的场景。让他们享受一下百姓的敬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荣誉感,果然一个个抬着棺材,慢慢登船的士兵,脸上表情肃穆,却毫不掩饰一种自豪之情。
杨潮自己也是心有感触,看着这一具具棺木,心中感慨无比,这些人都是活蹦乱跳的跟自己从南京来的,现在却要送他们的遗体回去,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对他们的家人交代,但这就是战争,总要有人牺牲,总要有人流血的。
杨潮能做的也只是“我保证不让你们的死没有价值,我保证让你们的名字伴随着荣誉到永远,我保证你们的父母有人养,你们的子女有人教,兄弟们安息吧”。
日后,为了不让先行的烈士白死,杨潮的所作所为,哪怕冒着巨大的危险,他也坚定不移,不得不说也是受到这第一批烈士的影响,因为对这些人的承诺,所以才无论多么艰苦,都坚持了下来。
所有的士兵都上了船,很遗憾的是,杨潮没能带走淮安的那三千民壮,让手下军官询问了一番,结果发现愿意跟着走的人数还没有一百个,绝大多数都带着纠结的心情,选择了留在海州。
说实在话,这些民壮其实... -->>
杨潮丝毫没有搅得南京、淮安和朝堂不得安宁的觉悟,就一心赖在海州城不走。
安心接收那些军事物资。
按照杨潮的预计,官府调拨给各个作坊,以及围城期间宋濂用合法和不合法的各种手段搜刮来的铁、铅、硝石等物资,还能再给自己制造一千杆鸟铳,五百副铁甲,如果不都弄到手,实在是心有不甘,这批物资都到手后,杨潮都可以考虑扔掉虏兵那些杂七杂八的皮甲等物了。
可是海州城的粮食一直吃紧,已经暗中答应了王潇付出三倍利润的情况下,王家虽然大力调集粮食来,效率比史可法的官府还要快,但是依然不能完全满足海州城的需要。
毕竟这是一个十万人的大城啊。
所以宋濂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依然继续,只是配额提高了一倍,但还只相当于站前平均口粮的一半而已,海州百姓依然处于吃不饱的处境,只是饿不死而已。
所以杨潮还是有理由留下的,所以宋濂依然想撵走他。
要知道杨潮的军粮是不能断的,而且得足额供应,宋濂倒是不在乎杨潮的五百精兵,可如果杨9,潮一走,现在依然被杨潮抓着训练的三千民壮的口粮就可以减半了,这就腾出来三千人一日的配额,会让宋濂大大松一口气的。
但是杨潮就是赖着不走,让宋濂也不好说什么,再说山东的虏兵似乎还在,谁敢说不会再次南下,如果再次南下,自己把杨潮赶走了,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再次来支援。
因此也不敢强硬驱赶,只能每次旁敲侧击。但完全没有什么用处。
足足在海州待够了一个月,直到确认所有的官府物资都变成了自己的鸟铳、铁甲和长枪之后,杨潮才开始分批次的从海州撤兵。
当然此时从山东也传来了消息。确切表明虏兵退兵了,在通州周延儒大军的目送下。裹挟三十多万百姓,数百万金银财宝潇洒离去,除了在海州碰了一颗钉子外,在其他地方如同旅游一样轻松。
周延儒倒不是不想打一打,杨潮在海州的战绩通过北京传到通州后,他确实心动过一次,毕竟杨潮的战绩让人很怀疑虏兵是不是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已经疲惫的不堪一击了。于是周延儒真的策划过了一次小规模攻击,结果上千人出去之后,就从此失去了踪迹,而他们追击的,不过只是在通州附近游荡的百十来个散兵游勇罢了。
这个结果让周延儒彻底死了跟虏兵交战的决心,安安心心的躲在通州城中,目送虏兵出关,只要虏兵出关,没有威胁到北京城,他周延儒应该就有大功一件了。虽然朝堂上传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许多人趁着他不在家,竟然搞阴谋诡计。这让周延儒颇为不爽,心中打定主意,这次回去就把这些跳出来的蚂蚱一个个捏死。
海州城外一只只盐船、漕船早就恭候多时了,杨潮的士兵一个个依次登船,当然他们并不是孤身登船,他们肩头都还扛着战友的棺木。
五百人,抬着一百具棺木。
当战士们抬着烈士棺木登船的时候,海州城上上下下数万人都来送行。
当他们得知杨潮和勇士们要走的时候,那是真心来想送的。老百姓吗,其实心里都有一杆秤。你对他好,他会记得的。
杨潮也乐意让士兵们看看这种受到爱戴的场景。让他们享受一下百姓的敬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荣誉感,果然一个个抬着棺材,慢慢登船的士兵,脸上表情肃穆,却毫不掩饰一种自豪之情。
杨潮自己也是心有感触,看着这一具具棺木,心中感慨无比,这些人都是活蹦乱跳的跟自己从南京来的,现在却要送他们的遗体回去,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对他们的家人交代,但这就是战争,总要有人牺牲,总要有人流血的。
杨潮能做的也只是“我保证不让你们的死没有价值,我保证让你们的名字伴随着荣誉到永远,我保证你们的父母有人养,你们的子女有人教,兄弟们安息吧”。
日后,为了不让先行的烈士白死,杨潮的所作所为,哪怕冒着巨大的危险,他也坚定不移,不得不说也是受到这第一批烈士的影响,因为对这些人的承诺,所以才无论多么艰苦,都坚持了下来。
所有的士兵都上了船,很遗憾的是,杨潮没能带走淮安的那三千民壮,让手下军官询问了一番,结果发现愿意跟着走的人数还没有一百个,绝大多数都带着纠结的心情,选择了留在海州。
说实在话,这些民壮其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