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大唐改革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选派一名四门博士过来,凭什么让一个四门学的学生重新回到四门学当师长?”“当年张超和我们一样都是学生,现在凭什么过来当师长了?”……
张超听了这个喊声,显然是知道有人故意以此为由给自己难堪了。而这个挑动学生的,除了那个贾万春还能有谁?这些学生都是希望自己滚蛋,然后让皇帝再次派出一个新的博士过来,这样可以让他们能够接受的博士。
张超出来了,然后主动问:“各位学子,你们在这里吵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大家读书的清静之地,你们如此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张超,你当年不过是我们的同学,现在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师长?”“是啊!你不过二十岁,凭什么来四门徐担任博士?”“你自认为学问能够超过各位博士,能有很深的学问了吗?”“当年你还是我的同窗,在经学还不如我,凭什么来当我们当博士?”……
这些学生非常不给张超面子,显然是抨击张超了。这个时代的学生还是非常的傲气的,他们出身家庭都是中等以上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不错。而他们能有机会读书识字,那自然也就是非常的聪明。甚至唐朝政府对于百姓的思想控制还不是非常严格,所以很多人也都可以表达出自己对于四门学博士的不满。四门学这里是学校,哪怕是官府到学校也都摆脱不了学校的本质。所以这些年轻的学生都是充满了热血。他们对于张超这个年轻的“校长”非常看不惯。
“各位学子,我算是听出来了,你们反对我当这个博士,无外乎有几种原因。第一种,也就是我的年龄。我今年不过二十岁,你们认为我不配当你们的师长吗?”张超问道。
马上有人回答:“是的。你比我们不少学生都年幼,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师长?”
“第二个,也就是对我的学问不相信。说我年轻,没有学问。甚至,还有人说我经学不足,不配当一个师长?”张超问道。
“是的,你才二十岁,能够有多少学问?当年你的经学还不如我呢!凭什么现在能来当我的师长?”有人不屑的说道。
张超反问:“那你们认为什么是一个优秀的师长?”
“至少要学问精深,年长。”
在一般人的眼里面。只有学问精深和年龄足够大的人,才能够当自己的老师。这个也许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如果向一个年龄不如自己,学术成就没有自己高的人请教,那肯定是非常丢人的。别说古代,在后世很多人都无法做到向一个比自己年轻不少,并且学术成就还没有自己高的人问问题。大人不好向小孩子问问题,高年级的学生拉不下脸来问低年级。而官职高的人不好向官职低的人请教。官职低的人不想去当官职高的人的学生,害怕别人说他谄媚。
其实这种思想。早在古代也都有了。古代人选择老师,可不是后世那种一旦进入学校也就自然而然的当了老师。古代人选择老师,他们都是非常“挑肥拣瘦”的。不但要年龄比自己大,并且还是一副老教授的模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心服口服的认可他是老师,而自己平辈,或者是比自己年幼的人。他们都不可能去向他们学习。当年孔子讲究的不耻下问,到了魏晋以后早就被大家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既然各位也都认为我不能当大家的师长,那我也就说一下我对‘师’的看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张超把后世唐宋八大家里面的韩愈的著名议论文《师说》给大家念了出来。然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个《师说》是后来韩愈为了纠正那种“耻学于师”的思维进行的纠正。在魏晋南北朝以来,无数学生都吃“耻学于师”,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虽然对于问题不理解,可是他们却以向人请教为耻。他们认为向别人问问题是丢脸的,尤其是向那些学术成就不如自己,年龄不如自己的人进行询问,那更是丢人中的丢人。他们早就把孔子的不耻下问都给忘了,都认为跟别人询问学术问题是丢人的事情。哪怕不懂,也要装懂,然后把问题埋在心里面,不去问别人。
而想要他们开口询问请教,那是非常困难的, 只有那些名家才能够让他们开口请教。他们不懂的问题也都不愿意去向那些懂得,可是却年龄身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这样的学习态度,那简直是一个坑,甚至流传到了后世啊!韩愈写了这篇《师说》,也就是为了纠正这种思想的。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张超念完了最后一句话。
“此篇《师说》,是我和大家师生一起共勉,希望我们以后能够一起学习,而不要‘耻学于师’,并且也都是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师’。所谓‘师’,不过是先于别人闻道,并非是年龄较大。我们所谓师,应该是闻道于自己之前,而不是用年齿来作为划分。而术业有专攻,那不过是大家所学不同。有人专攻论语,有人通读五经,有人学习各种才能,可是这些都是各自术业的不同。术业不同,你们却以为一法通万法通,这个实乃大错特错了。上古圣人学问广大磅礴无比,可曾有人听闻能够精通所有诸子百家的学问的?所以天下的书是学不完的,大家各自所学无外乎自己所学的专业,而不可能把所有专业也都学完。遇到了自己不懂的,不是自己的专业的,你们去请教专业的人有何不可?这也就是术业有专攻的道理,谁也都不可能学完所有学问,所以向不同专业的人请教,有何丢人的?师傅不必不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傅,难道圣人的不耻下问你们都忘记了吗?”
“各位学子认为我年龄不大,学问不深,不能够来四门学担任博士。可是我还是那句话,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我当年在四门学学习,我现在已经考上了科举,然后为官数年,算是先闻道之人。而大家说我经学不如大家,可是我却认为我为官数年,积累的经验却非常丰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在为官数年当中也是深有体会。我也坦诚承认,我经学不如大家。可是无外乎术业有专攻罢了,我不专门学习经学,所以我经学不如大家也都没有什么丢人的。所谓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你们用我不学习经学为由认为我不能够担任博士,可是却忽略了我见闻却比你们广大。所以你们以自己之长处来攻击我的短处,这个岂不是有违圣人教诲?如果你们是在战场,当我这句话没有说过。可是你们在读书就学,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
“今天,耍我给你们的第一课,让你们明白何为‘师’,应该怎么样跟师长学问。”
张超说完,马上也都离开了,现场只留下了一些学子。不少学生也都一阵羞愧,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耻学于师”,不愿意去跟别人请教。而张超的那篇师说里面,也都有了一个圣人越来越圣明,而愚者越来越愚笨,这样也就是在说他们呢!韩愈写的这篇师说,归根究底也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不耻下问,不要介意对方的身份年龄,应该按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思想来进行请教。而不是以年龄和所学专业不同,学术成就不同也就因此对别人排斥。
而韩愈这篇师说,代表影响了中国上千多年,足以说明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议论文。所以很快这些四门学里面的学生也都议论纷纷,对于张超这篇《师说》也都开始不断的评议。
而那个贾万春,看到了这一幕,鼻子都差点气歪了。他好不容易挑动了学生们来闹事,可是却被张超这一篇《师说》给赶了回去。当时贾万春提出张超不能够档博士,也就是张超年轻,学问不够精深,并且是学生的平辈,不能够当老师。可是居然被一片师说都给彻底反驳掉了,这个让贾万春感觉非常郁闷。而他现在反而像是一个小丑,在张超这个《师说》面前,是非常站不住脚的。
而从此之后,四门学里面评价老师的标准不再是一个以年龄,以学术成就作为基础了。大家应该互相询问,互相学习,而不是“耻学于师”。有问题应该向专业的人询问,不能够因为对方学术成就不如自己,也就不去问了。所谓老师,并不是以年龄作为标准,而是疑闻道先后作为标准,而大家所学都不同,术业有专攻,向不同专业的人请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从此,张超在四门学的地位稳固了。(未完待续。。)
选派一名四门博士过来,凭什么让一个四门学的学生重新回到四门学当师长?”“当年张超和我们一样都是学生,现在凭什么过来当师长了?”……
张超听了这个喊声,显然是知道有人故意以此为由给自己难堪了。而这个挑动学生的,除了那个贾万春还能有谁?这些学生都是希望自己滚蛋,然后让皇帝再次派出一个新的博士过来,这样可以让他们能够接受的博士。
张超出来了,然后主动问:“各位学子,你们在这里吵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大家读书的清静之地,你们如此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张超,你当年不过是我们的同学,现在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师长?”“是啊!你不过二十岁,凭什么来四门徐担任博士?”“你自认为学问能够超过各位博士,能有很深的学问了吗?”“当年你还是我的同窗,在经学还不如我,凭什么来当我们当博士?”……
这些学生非常不给张超面子,显然是抨击张超了。这个时代的学生还是非常的傲气的,他们出身家庭都是中等以上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不错。而他们能有机会读书识字,那自然也就是非常的聪明。甚至唐朝政府对于百姓的思想控制还不是非常严格,所以很多人也都可以表达出自己对于四门学博士的不满。四门学这里是学校,哪怕是官府到学校也都摆脱不了学校的本质。所以这些年轻的学生都是充满了热血。他们对于张超这个年轻的“校长”非常看不惯。
“各位学子,我算是听出来了,你们反对我当这个博士,无外乎有几种原因。第一种,也就是我的年龄。我今年不过二十岁,你们认为我不配当你们的师长吗?”张超问道。
马上有人回答:“是的。你比我们不少学生都年幼,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师长?”
“第二个,也就是对我的学问不相信。说我年轻,没有学问。甚至,还有人说我经学不足,不配当一个师长?”张超问道。
“是的,你才二十岁,能够有多少学问?当年你的经学还不如我呢!凭什么现在能来当我的师长?”有人不屑的说道。
张超反问:“那你们认为什么是一个优秀的师长?”
“至少要学问精深,年长。”
在一般人的眼里面。只有学问精深和年龄足够大的人,才能够当自己的老师。这个也许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如果向一个年龄不如自己,学术成就没有自己高的人请教,那肯定是非常丢人的。别说古代,在后世很多人都无法做到向一个比自己年轻不少,并且学术成就还没有自己高的人问问题。大人不好向小孩子问问题,高年级的学生拉不下脸来问低年级。而官职高的人不好向官职低的人请教。官职低的人不想去当官职高的人的学生,害怕别人说他谄媚。
其实这种思想。早在古代也都有了。古代人选择老师,可不是后世那种一旦进入学校也就自然而然的当了老师。古代人选择老师,他们都是非常“挑肥拣瘦”的。不但要年龄比自己大,并且还是一副老教授的模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心服口服的认可他是老师,而自己平辈,或者是比自己年幼的人。他们都不可能去向他们学习。当年孔子讲究的不耻下问,到了魏晋以后早就被大家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既然各位也都认为我不能当大家的师长,那我也就说一下我对‘师’的看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张超把后世唐宋八大家里面的韩愈的著名议论文《师说》给大家念了出来。然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个《师说》是后来韩愈为了纠正那种“耻学于师”的思维进行的纠正。在魏晋南北朝以来,无数学生都吃“耻学于师”,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虽然对于问题不理解,可是他们却以向人请教为耻。他们认为向别人问问题是丢脸的,尤其是向那些学术成就不如自己,年龄不如自己的人进行询问,那更是丢人中的丢人。他们早就把孔子的不耻下问都给忘了,都认为跟别人询问学术问题是丢人的事情。哪怕不懂,也要装懂,然后把问题埋在心里面,不去问别人。
而想要他们开口询问请教,那是非常困难的, 只有那些名家才能够让他们开口请教。他们不懂的问题也都不愿意去向那些懂得,可是却年龄身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这样的学习态度,那简直是一个坑,甚至流传到了后世啊!韩愈写了这篇《师说》,也就是为了纠正这种思想的。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张超念完了最后一句话。
“此篇《师说》,是我和大家师生一起共勉,希望我们以后能够一起学习,而不要‘耻学于师’,并且也都是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师’。所谓‘师’,不过是先于别人闻道,并非是年龄较大。我们所谓师,应该是闻道于自己之前,而不是用年齿来作为划分。而术业有专攻,那不过是大家所学不同。有人专攻论语,有人通读五经,有人学习各种才能,可是这些都是各自术业的不同。术业不同,你们却以为一法通万法通,这个实乃大错特错了。上古圣人学问广大磅礴无比,可曾有人听闻能够精通所有诸子百家的学问的?所以天下的书是学不完的,大家各自所学无外乎自己所学的专业,而不可能把所有专业也都学完。遇到了自己不懂的,不是自己的专业的,你们去请教专业的人有何不可?这也就是术业有专攻的道理,谁也都不可能学完所有学问,所以向不同专业的人请教,有何丢人的?师傅不必不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傅,难道圣人的不耻下问你们都忘记了吗?”
“各位学子认为我年龄不大,学问不深,不能够来四门学担任博士。可是我还是那句话,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我当年在四门学学习,我现在已经考上了科举,然后为官数年,算是先闻道之人。而大家说我经学不如大家,可是我却认为我为官数年,积累的经验却非常丰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在为官数年当中也是深有体会。我也坦诚承认,我经学不如大家。可是无外乎术业有专攻罢了,我不专门学习经学,所以我经学不如大家也都没有什么丢人的。所谓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你们用我不学习经学为由认为我不能够担任博士,可是却忽略了我见闻却比你们广大。所以你们以自己之长处来攻击我的短处,这个岂不是有违圣人教诲?如果你们是在战场,当我这句话没有说过。可是你们在读书就学,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
“今天,耍我给你们的第一课,让你们明白何为‘师’,应该怎么样跟师长学问。”
张超说完,马上也都离开了,现场只留下了一些学子。不少学生也都一阵羞愧,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耻学于师”,不愿意去跟别人请教。而张超的那篇师说里面,也都有了一个圣人越来越圣明,而愚者越来越愚笨,这样也就是在说他们呢!韩愈写的这篇师说,归根究底也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不耻下问,不要介意对方的身份年龄,应该按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思想来进行请教。而不是以年龄和所学专业不同,学术成就不同也就因此对别人排斥。
而韩愈这篇师说,代表影响了中国上千多年,足以说明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议论文。所以很快这些四门学里面的学生也都议论纷纷,对于张超这篇《师说》也都开始不断的评议。
而那个贾万春,看到了这一幕,鼻子都差点气歪了。他好不容易挑动了学生们来闹事,可是却被张超这一篇《师说》给赶了回去。当时贾万春提出张超不能够档博士,也就是张超年轻,学问不够精深,并且是学生的平辈,不能够当老师。可是居然被一片师说都给彻底反驳掉了,这个让贾万春感觉非常郁闷。而他现在反而像是一个小丑,在张超这个《师说》面前,是非常站不住脚的。
而从此之后,四门学里面评价老师的标准不再是一个以年龄,以学术成就作为基础了。大家应该互相询问,互相学习,而不是“耻学于师”。有问题应该向专业的人询问,不能够因为对方学术成就不如自己,也就不去问了。所谓老师,并不是以年龄作为标准,而是疑闻道先后作为标准,而大家所学都不同,术业有专攻,向不同专业的人请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从此,张超在四门学的地位稳固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