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扫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这一六四四年,大顺、大明两相交替,王争又率山东军统一江南、江北数省,拥立鲁王在南京监国,建立齐王政权。
然而,关外的清军不甘落后,铁蹄已经纷至沓来。
崇祯十六年,崇德皇帝皇太极猝死于兴京,那个时候的满清,是最为脆弱的时期,朝鲜已经蠢蠢欲动,蒙古又是面善心不和,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满清内部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两黄旗大臣都是朝廷的重臣,是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武装力量代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争斗得难解难分、互不相让。
在这种紧要关头,多尔衮提出了由皇子福临继承大统的折中方案。
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睿亲王多尔衮任第二摄政,则稳住了自己的支持者,让那些大臣无话可说。
不过这样一来,豪格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宝贵机会,显然是多尔衮略胜一筹,很多人都以为这次争位风波已经过去,但多尔衮并不打算就此罢手。
鲁监国元年五月,多尔衮以中伤摄政王、欺压汉臣为名,动用两白旗重兵,一举将豪格削爵幽禁。
当其余王公大臣得知此事后,便去面见第一摄政王济尔哈朗,但济尔哈朗老成持稳,觉得事情已经被多尔衮控制住,不愿大动干戈,为求自保并未多发一言。
王公大臣们只好又去找顺治皇帝,但这个时候的福临年仅六岁,根本不能有效发出政令,这进一步增加了多尔衮在八旗中的地位和威望。
紧跟着,多尔衮一步一步以各种名义清除了豪格在两黄旗中的势力,架空原本皇太极留下的诸公大臣,在八旗内大权独揽,几乎将整个清军握在自己手中。
既然已经稳定内部,多尔衮立即放眼关内,留意着一举一动。
五月十四日,盛京虽然远在南方,但却比南方更早一日听闻李自成攻陷北京城的消息,得知大明已经灭亡,多尔衮立即进宫。
经过两个月的集结与准备,鲁监国元年七月二十日,顺治皇帝在笃恭殿拜摄政王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敕印,令他统八旗大军南下。
此役被多尔衮视为千载难逢之机遇,清军倾巢而出,满八旗十二万,蒙八旗六万,算上杂乱的绿营兵以及许许多多征夫,总计约三十万兵力。
当多尔衮率八旗大军抵达山海关外老坡的时候,李自成还在忙着拷掠助响,而王争则是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陆军整改,都无暇顾及。
多尔衮先后三次招降吴三桂,但每次都被其断然回绝,强攻自然不成,多尔衮一时也是一筹莫展,只能等着关内的消息。
八旗军衣甲颜色分明,旌旗蔽日,连营十数里,虽然早在几日前便抵达城下,但多尔衮一直都是按兵不动。
五月二十四日晚,一封信被清使送到山海关爵爷府。
爵爷府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把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长刀,双龙图样刻于其上,足有一米多长。
大刀挂在屏风后面,吴三桂的眼前摆放着两封信,都是来招降的,不过他愁眉不展,屡屡唉声叹气,到底去哪一个还真是没考虑清楚。
... -->>
在这一六四四年,大顺、大明两相交替,王争又率山东军统一江南、江北数省,拥立鲁王在南京监国,建立齐王政权。
然而,关外的清军不甘落后,铁蹄已经纷至沓来。
崇祯十六年,崇德皇帝皇太极猝死于兴京,那个时候的满清,是最为脆弱的时期,朝鲜已经蠢蠢欲动,蒙古又是面善心不和,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满清内部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两黄旗大臣都是朝廷的重臣,是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武装力量代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争斗得难解难分、互不相让。
在这种紧要关头,多尔衮提出了由皇子福临继承大统的折中方案。
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睿亲王多尔衮任第二摄政,则稳住了自己的支持者,让那些大臣无话可说。
不过这样一来,豪格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宝贵机会,显然是多尔衮略胜一筹,很多人都以为这次争位风波已经过去,但多尔衮并不打算就此罢手。
鲁监国元年五月,多尔衮以中伤摄政王、欺压汉臣为名,动用两白旗重兵,一举将豪格削爵幽禁。
当其余王公大臣得知此事后,便去面见第一摄政王济尔哈朗,但济尔哈朗老成持稳,觉得事情已经被多尔衮控制住,不愿大动干戈,为求自保并未多发一言。
王公大臣们只好又去找顺治皇帝,但这个时候的福临年仅六岁,根本不能有效发出政令,这进一步增加了多尔衮在八旗中的地位和威望。
紧跟着,多尔衮一步一步以各种名义清除了豪格在两黄旗中的势力,架空原本皇太极留下的诸公大臣,在八旗内大权独揽,几乎将整个清军握在自己手中。
既然已经稳定内部,多尔衮立即放眼关内,留意着一举一动。
五月十四日,盛京虽然远在南方,但却比南方更早一日听闻李自成攻陷北京城的消息,得知大明已经灭亡,多尔衮立即进宫。
经过两个月的集结与准备,鲁监国元年七月二十日,顺治皇帝在笃恭殿拜摄政王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敕印,令他统八旗大军南下。
此役被多尔衮视为千载难逢之机遇,清军倾巢而出,满八旗十二万,蒙八旗六万,算上杂乱的绿营兵以及许许多多征夫,总计约三十万兵力。
当多尔衮率八旗大军抵达山海关外老坡的时候,李自成还在忙着拷掠助响,而王争则是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陆军整改,都无暇顾及。
多尔衮先后三次招降吴三桂,但每次都被其断然回绝,强攻自然不成,多尔衮一时也是一筹莫展,只能等着关内的消息。
八旗军衣甲颜色分明,旌旗蔽日,连营十数里,虽然早在几日前便抵达城下,但多尔衮一直都是按兵不动。
五月二十四日晚,一封信被清使送到山海关爵爷府。
爵爷府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把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长刀,双龙图样刻于其上,足有一米多长。
大刀挂在屏风后面,吴三桂的眼前摆放着两封信,都是来招降的,不过他愁眉不展,屡屡唉声叹气,到底去哪一个还真是没考虑清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