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篡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在隋唐之交的历史中,温彦博的名声并不算非常响亮。
至少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比起来,温彦博不免有些不显山露水,表现的非常低调。
可实际上呢,就能力而言,温彦博也许并不逊色于房玄龄……
此人在贞观四年时就出任了中书令之职,贞观十年担当尚书省右仆射,并不比房玄龄的地位差多少。而房玄龄本身,有从龙之功,如果这样算较起来,温彦博甚至高房玄龄一筹。
最重要的是,温彦博的兄长温大有,兄弟温大雅,在朝中地位颇高。
三兄弟皆以品行、学识和文章闻名于世,号‘三温’。而温彦博更是在死后,获得陪葬昭陵的殊荣。
这样一个以品行而著称的人,竟然说出来了太子不死,死无葬身之地的话语,足以说明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早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李建成即便是再宽厚,也不可能容忍一个随时都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兄弟存在;李世民即便想退让,到时候也没有退让的余地。
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杨文干之乱为分水岭。
可以说,李家兄弟之间的争斗,在杨文干之乱发生以后,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这也是李渊为什么一方面担心李建成无法控制住李言庆,另一方面却执意将李言庆召回长安的原因。李言庆就算在桀骜,终究是李唐的臣子。哪怕他有李唐宗室的血脉,但想要篡夺皇位,却是困难重重……而李世民则不一样,他和李建成若继续争斗下去,必然会动摇国本。李唐定鼎八载,虽说已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可想要恢复元气,仍需要足够的时间。太子之争如果继续下去的话,李渊可不敢保证,会出现什么状况。
正好李言庆在岭南隐隐有独大之势,李渊将李言庆召回来,也等于向天下人表明态度。
朕,决意扶立李建成,结束这所谓的太子之争。
李世民怔怔看着温彦博几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要说他有野心,那一点都不假。可若说到手足相残,李世民还真就有那么一些顾虑!
“果要如此吗?”
王通恶狠狠点头说:“除此之外,别无退路。”
温彦博更是冷声回答:“陛下在时,太子或许会顾念兄弟之情;然陛下百年,太子某一日回想起今日和王爷的龌龊,心里又岂能罢休?王爷,事到如今,你想要委曲求全,已经晚了……”
李世民不由得苦笑!
其实,他何尝不清楚这个道理?
只是……
“王爷欲成大事,需注意两件事情。”
王通这时候也不再吞吞吐吐,起身说道:“其一,王爷若行事,需在河南王抵达长安之前。
若能有手段将河南王扣押,则大事可成。
一俟河南王抵达长安,以他在士林中的声望和影响,天策府上下恐怕再也无法齐心协力……您应该知道,河南王的交友甚广,部属众多,皆掌一方兵马的诸侯。如果他回来了,以他的声望,配合太子的地位,足以令所有人动摇,天策府也必将随之,分崩离析……此其一。
这第二件事情,王爷还需有一个强横臂助。
臣闻太子为拉拢齐王,曾在酒宴中戏言,愿以皇太弟许之。齐王之所以愿意帮助太子,一方面是他夺嫡无望,另一方面,未尝没有这‘皇太弟’的诱惑。太子拉拢齐王,王爷也需拉拢赵王。赵王手握司隶兵马,若他愿相助,即便是李言庆,也难以挽回局势。
臣知王爷心中所虑,无非是赵王的心思……
殊不知,赵王有野心方可利用;若赵王无欲无求,王爷又岂能将其笼络,为王爷效命?”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想要再反对,也不可能了!
如果他反对,天策府上下,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崩离,王通也好,温彦博也罢,都会不再追随他。
哪怕温彦博是他的叔叔,也不会帮他。
甚至整个温家都有可能抛弃李世民,转而依附太子,或者李言庆……
窗外,起了风!
李世民推开窗子,看着园中萧瑟景致
许久之后,他握紧拳头:父皇,这是你逼我的!
他转过身来,看着厅中众人:“那你们说,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做?时间已经不多了!”
——————————————————————————
是啊,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言庆乘一叶扁舟,飘然来到菜子湖畔,在沈光的搀扶下,悠悠然走上湖岸。
山水清秀的浮山,坐落于皖江北岸。南临白荡湖,西邻菜子湖,望九华,靠滔滔江水,浑然一体。
远望,若轻舟浮于水面。
烟云袅袅,更添几分仙家气度。
事实上,这浮山也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有大小洞穴五百余处,奇峰、怪石、巉岩、幽洞,构成了浮山四大奇观。
如今,浮山归属舒州治下。
而舒州行军总管,正是李言庆昔日部属苏定方。
李言庆在七月时便得到了消息,李渊已决意将他召回长安。
这也是他早就预测到的一个结果,李渊不可能放任他在岭南做大。更何况,他名义上是安南大都督,治所不过容桂粤西地区。可实际上呢,安南都督府已涵盖了整个岭南,更把云贵地区一并纳入治下,同时又勾连巴蜀,遥控川西南等地……任何一个君王,都不可能坐视不理。毕竟这势力范围太大,将东南西南全都掌控手中。如果李言庆要造反,他可以凭借手中大军,在最短的时间里夺取两湖和江右,占领巴蜀之后,顺势挥兵关中。
哪怕李言庆是宗室,李渊也不可能不心生顾虑。
不过,这也正是李言庆所期望的结果……
长安的风吹草动,李言庆虽远在岭南,却事无巨细,了然于胸。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自然也是他所期望的结果。两位皇子之间争斗的越是厉害,也就预示着李言庆的机会越大。所以,在收到李渊的敕令后,李言庆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在他眼中,如今返回长安,正是好时机……
想必长安城里的那些老大人们,也厌烦了这没有止息的争斗。
从裴世矩的言语里,李言庆也探听清楚,李渊无意继续平衡之术,而朝中大员同样也不想继续争斗下去。毕竟李唐江山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危难重重……吐蕃人的崛起,频频越境袭扰;突厥人在颉利可汗的带领下,也逐渐恢复元气,南望中原,虎视眈眈。
此外,尚有吐谷浑蠢蠢欲动。
而辽东地区,高句丽虽然已经衰弱,却仍有靺鞨、契丹等异族,始终怀有狼虎之心。
就连新罗百济,也表现出不安分的势态。
特别是新罗,随着小国仙金庾信的成长和崛起,新罗国力日益强横。
而百济明显无法压制住新罗,逐渐成为新罗的附庸。朝鲜半岛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已逐渐被打破。高句丽的衰落,使得新罗崛起,已势不可当。而新罗国,显然对中原并无好感。
外患不绝,内部争纷不断……
以至于朝中所有大员,都希望尽快稳定下来,才能避免日后李唐江山的分崩离析。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言庆自然不会拒绝回转长安。
只是他借口岭南事多,拖延了回程的时间,带着一部分心腹亲卫,在冯家商队的掩护之下,悄然启程,自交州一路过来,遍访昔日旧友。
房玄龄,自然是不可缺少。
哪怕两人之间的联系从未断绝,李言庆还是希望能和房玄龄面对面,进行一次坦诚交流。
冯盎,也必须拜见。
毕竟李言庆走后,岭南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高士廉虽然能力出众,但如果没有冯盎等人的协助,恐怕也无法尽善尽美的完成李言庆的托付。
还有谢映登,在萧太后远赴婆罗洲后,旋即撤出钱塘,在衢州宣布归附李言庆之后,被封为衢州行军总管,令江南东道,辖六州之地。同时也是如今东南地区,除冯盎之外最大的一路诸侯。
谢映登的崛起,与冯盎又不一样。
冯盎说穿了,是个以异族血统出仕的地方豪强。
而谢映登则代表着阳夏谢家。哪怕谢家在东晋以... -->>
第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
在隋唐之交的历史中,温彦博的名声并不算非常响亮。
至少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比起来,温彦博不免有些不显山露水,表现的非常低调。
可实际上呢,就能力而言,温彦博也许并不逊色于房玄龄……
此人在贞观四年时就出任了中书令之职,贞观十年担当尚书省右仆射,并不比房玄龄的地位差多少。而房玄龄本身,有从龙之功,如果这样算较起来,温彦博甚至高房玄龄一筹。
最重要的是,温彦博的兄长温大有,兄弟温大雅,在朝中地位颇高。
三兄弟皆以品行、学识和文章闻名于世,号‘三温’。而温彦博更是在死后,获得陪葬昭陵的殊荣。
这样一个以品行而著称的人,竟然说出来了太子不死,死无葬身之地的话语,足以说明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早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李建成即便是再宽厚,也不可能容忍一个随时都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兄弟存在;李世民即便想退让,到时候也没有退让的余地。
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杨文干之乱为分水岭。
可以说,李家兄弟之间的争斗,在杨文干之乱发生以后,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这也是李渊为什么一方面担心李建成无法控制住李言庆,另一方面却执意将李言庆召回长安的原因。李言庆就算在桀骜,终究是李唐的臣子。哪怕他有李唐宗室的血脉,但想要篡夺皇位,却是困难重重……而李世民则不一样,他和李建成若继续争斗下去,必然会动摇国本。李唐定鼎八载,虽说已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可想要恢复元气,仍需要足够的时间。太子之争如果继续下去的话,李渊可不敢保证,会出现什么状况。
正好李言庆在岭南隐隐有独大之势,李渊将李言庆召回来,也等于向天下人表明态度。
朕,决意扶立李建成,结束这所谓的太子之争。
李世民怔怔看着温彦博几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要说他有野心,那一点都不假。可若说到手足相残,李世民还真就有那么一些顾虑!
“果要如此吗?”
王通恶狠狠点头说:“除此之外,别无退路。”
温彦博更是冷声回答:“陛下在时,太子或许会顾念兄弟之情;然陛下百年,太子某一日回想起今日和王爷的龌龊,心里又岂能罢休?王爷,事到如今,你想要委曲求全,已经晚了……”
李世民不由得苦笑!
其实,他何尝不清楚这个道理?
只是……
“王爷欲成大事,需注意两件事情。”
王通这时候也不再吞吞吐吐,起身说道:“其一,王爷若行事,需在河南王抵达长安之前。
若能有手段将河南王扣押,则大事可成。
一俟河南王抵达长安,以他在士林中的声望和影响,天策府上下恐怕再也无法齐心协力……您应该知道,河南王的交友甚广,部属众多,皆掌一方兵马的诸侯。如果他回来了,以他的声望,配合太子的地位,足以令所有人动摇,天策府也必将随之,分崩离析……此其一。
这第二件事情,王爷还需有一个强横臂助。
臣闻太子为拉拢齐王,曾在酒宴中戏言,愿以皇太弟许之。齐王之所以愿意帮助太子,一方面是他夺嫡无望,另一方面,未尝没有这‘皇太弟’的诱惑。太子拉拢齐王,王爷也需拉拢赵王。赵王手握司隶兵马,若他愿相助,即便是李言庆,也难以挽回局势。
臣知王爷心中所虑,无非是赵王的心思……
殊不知,赵王有野心方可利用;若赵王无欲无求,王爷又岂能将其笼络,为王爷效命?”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想要再反对,也不可能了!
如果他反对,天策府上下,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崩离,王通也好,温彦博也罢,都会不再追随他。
哪怕温彦博是他的叔叔,也不会帮他。
甚至整个温家都有可能抛弃李世民,转而依附太子,或者李言庆……
窗外,起了风!
李世民推开窗子,看着园中萧瑟景致
许久之后,他握紧拳头:父皇,这是你逼我的!
他转过身来,看着厅中众人:“那你们说,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做?时间已经不多了!”
——————————————————————————
是啊,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言庆乘一叶扁舟,飘然来到菜子湖畔,在沈光的搀扶下,悠悠然走上湖岸。
山水清秀的浮山,坐落于皖江北岸。南临白荡湖,西邻菜子湖,望九华,靠滔滔江水,浑然一体。
远望,若轻舟浮于水面。
烟云袅袅,更添几分仙家气度。
事实上,这浮山也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有大小洞穴五百余处,奇峰、怪石、巉岩、幽洞,构成了浮山四大奇观。
如今,浮山归属舒州治下。
而舒州行军总管,正是李言庆昔日部属苏定方。
李言庆在七月时便得到了消息,李渊已决意将他召回长安。
这也是他早就预测到的一个结果,李渊不可能放任他在岭南做大。更何况,他名义上是安南大都督,治所不过容桂粤西地区。可实际上呢,安南都督府已涵盖了整个岭南,更把云贵地区一并纳入治下,同时又勾连巴蜀,遥控川西南等地……任何一个君王,都不可能坐视不理。毕竟这势力范围太大,将东南西南全都掌控手中。如果李言庆要造反,他可以凭借手中大军,在最短的时间里夺取两湖和江右,占领巴蜀之后,顺势挥兵关中。
哪怕李言庆是宗室,李渊也不可能不心生顾虑。
不过,这也正是李言庆所期望的结果……
长安的风吹草动,李言庆虽远在岭南,却事无巨细,了然于胸。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自然也是他所期望的结果。两位皇子之间争斗的越是厉害,也就预示着李言庆的机会越大。所以,在收到李渊的敕令后,李言庆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在他眼中,如今返回长安,正是好时机……
想必长安城里的那些老大人们,也厌烦了这没有止息的争斗。
从裴世矩的言语里,李言庆也探听清楚,李渊无意继续平衡之术,而朝中大员同样也不想继续争斗下去。毕竟李唐江山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危难重重……吐蕃人的崛起,频频越境袭扰;突厥人在颉利可汗的带领下,也逐渐恢复元气,南望中原,虎视眈眈。
此外,尚有吐谷浑蠢蠢欲动。
而辽东地区,高句丽虽然已经衰弱,却仍有靺鞨、契丹等异族,始终怀有狼虎之心。
就连新罗百济,也表现出不安分的势态。
特别是新罗,随着小国仙金庾信的成长和崛起,新罗国力日益强横。
而百济明显无法压制住新罗,逐渐成为新罗的附庸。朝鲜半岛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已逐渐被打破。高句丽的衰落,使得新罗崛起,已势不可当。而新罗国,显然对中原并无好感。
外患不绝,内部争纷不断……
以至于朝中所有大员,都希望尽快稳定下来,才能避免日后李唐江山的分崩离析。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言庆自然不会拒绝回转长安。
只是他借口岭南事多,拖延了回程的时间,带着一部分心腹亲卫,在冯家商队的掩护之下,悄然启程,自交州一路过来,遍访昔日旧友。
房玄龄,自然是不可缺少。
哪怕两人之间的联系从未断绝,李言庆还是希望能和房玄龄面对面,进行一次坦诚交流。
冯盎,也必须拜见。
毕竟李言庆走后,岭南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高士廉虽然能力出众,但如果没有冯盎等人的协助,恐怕也无法尽善尽美的完成李言庆的托付。
还有谢映登,在萧太后远赴婆罗洲后,旋即撤出钱塘,在衢州宣布归附李言庆之后,被封为衢州行军总管,令江南东道,辖六州之地。同时也是如今东南地区,除冯盎之外最大的一路诸侯。
谢映登的崛起,与冯盎又不一样。
冯盎说穿了,是个以异族血统出仕的地方豪强。
而谢映登则代表着阳夏谢家。哪怕谢家在东晋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