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昏君自救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似乎都是明军,现在大汗又是生死不知,大家慌了神,命运便是注定了的。
等众人突围出去之后,发现皇太极已经死的透透的了,沈阳城被迫,皇太极中流矢而亡。
崇祯听到这个消息时,先是不可置信,而后么,握紧了拳头,狠狠地在枕头上砸了几下。
好在是在乾清宫里,他不重女色,有了继承人之后更是如此,是以,小光团告知他这个消息时,崇祯难得的失态了。
连续追问了几次,都得了肯定答复之后的崇祯眼眶有些发红,这般失态的崇祯倒是头一次见。
不过小光团也知道帝王这种生物,所谓的自尊心很高,很快滴便隐匿了起来,留下了崇祯一个人。
第二天,朝臣们,内臣们,后宫之中,人人都能觉察到皇帝的好心情,虽然有些奇怪,不过皇帝高兴,总好过他成天怒气冲冲吧。
主子心情好,大家相处起来也轻松不是,关于占领沈阳的战报还没传来,军机处已经开始筹划着再次往辽东调兵了。
不过被皇帝给阻了,说是再等等看,也不知道在等什么,众人心中开始胡思乱想。
不过两天之后,大家在听了袁崇焕的奏报之后,便知道皇帝到底是在等什么了。
尽管也知道这袁崇焕打仗厉害,可没想到,竟然攻下了金人的老巢,我的个乖乖哟!
很多人一副不可置信,倒吸一口凉气儿的神态大大的愉悦了崇祯,这份捷报以来,满朝开始庆贺起来。
马屁满天飞,崇祯几乎就是尧舜重生了,贤明的不得了了。
皇帝往日里并不是太爱听这些人拍马,不过今天么,他心情好,听着这些大儒翰林,或者是大字儿不识几个的武将们都说的文绉绉的,他也不恼。
这一番歌功颂德下来,这早朝也就差不多了。
皇帝吩咐了几件事儿下去,便散朝了,以朱慈烺领衔的皇子皇女们又开始另一番的恭喜。
显然,父皇的英明神武已经让孩子崇拜的不要不要的,这种崇敬孺慕的表情,饶是觉得自己冷心冷肺的崇祯都忍不住地心软了下来。
崇祯、周后,外加上几个孩子,大家在一起用了午膳,席间也一改往日里“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家还说笑了几句,刚刚才会说话的小公主媺娖(meichuo)(长平公主)最让崇祯喜欢。
她的生母是周后,作为嫡女,性子又好,自然是皇帝的心头宝。
作为女儿,宠着便宠着了,崇祯将闺女放在自己身边,还亲自地给他夹了几筷子时蔬,众人尽管早都知道她是皇帝的心头宝,还是忍不住地有些震惊。
接下来,就是礼部开始上折子,商议接受大金投降仪式的条程了。这大汉都死了,哪怕多尔衮想要另立山头,都不大可能了。
大汉死了,剩下的高层中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服气多尔衮的,豪格作为大汉长子,自然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他能服气?
不过这些都是闲话,现在大家都是大明的俘虏,谁不想活了,可是去死。
大明的这些官兵似乎与以往不同,压根儿就不把他们当人看,别说是吃饱了,哪怕是想喝口水,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唯独庄妃母子,被单独关押了起来,尽管是粗茶淡饭,不过比起其他人来说,实在是好了许多。
外加上洪承畴明里暗里的关照,日子当然好过的多的多。悄悄的,就有流言又出来了,众人听了龇目欲裂!
原来这庄妃啊,和多尔衮两人密谋早已投降了大明,是以大汉才会枉死,是以大家才会被俘获,成为这阶下囚。
不过庄妃大家摸不着,可是多尔衮可是在眼前的不是?
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善茬,一人一句,多尔衮恨不得将他们撕碎了才好呢,不过是被铁链子锁着,无能为力!
接下来,高层们被押送进京,至于其他人,运往全国各地,去服役吧。
等八旗的俘虏们押解进京之后,大家似乎才慌神儿起来,也不用骆思恭开口了,基本上能说的,不能说的,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了许多。
当然,也有硬骨头,骆思恭最喜欢这种类型的犯人了,又有好多的手段可以试验了。
半年之后,大金的皇子爱新觉罗·博果尔被封为安乐公,他的母亲娜木钟与他一同生活在安乐公服,居住在京城。
至于庄妃,自然是被皇帝开恩带着儿子下降给了多尔衮为妻,算是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遗憾。
庄妃倒是没想到,自己谋划了一场,落了这么个下场,她现在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想嫁给多尔衮啊,到底是为什么呢?
崇祯为什么会下这么道旨意来,大家还真是有些捉摸不透,最后只能说是皇帝高深莫测了。
不过这都只是小光团的恶作剧罢了,它似乎一直记得,这个庄妃和多尔衮是爱而不得的典范,是以将他们凑在一起,也算是功德一件了,是吧?
现在好了,都是阶下囚了,日子要怎么过,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小光团相信,依着庄妃的性子和手段,不管是到了多么糟糕的处境,她都能扭转乾坤,让自己过的舒舒服服的。
至于继子继父之间的事儿,也轮不上自己操心不是,不都说了,这个小皇子福临和多尔衮的关系很好么?在多尔衮身上感受到了从未享受过的父爱么
所以,他们就算是心中有小疙瘩,过上那么一阵子,肯定就会转变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不是?
至于其他的高层,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游街的游街。
范文程终于有了陪同之人了,现在这京城里,似乎大家都没啥兴趣来围攻范文程了,之前被围攻时,他还觉得羞耻,觉得难堪,可是现在,无人理睬,似乎还不上城墙下晒太阳的那只老黄狗了,这样的转变让范文程的心里如何能好受了?
又来了新人,组成了一个游街车队,看守之人也是闲的无聊,开始想着法子地开始折腾,就不知道是不是想要弄出一朵花儿来,总之,范文程又开始后悔了,他还是过着自己安安静静,没有人关注的日子吧。
在被人毒打了一顿之后,他忍不住地这般想到。不过也只能在心里疾呼几声,不敢出声,缩在角落里,生怕别人注意到自己一般。
豪格等人看到范文程就觉得生气,若不是这个南蛮子的背叛,大金如何会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不揍他出出气儿,爷心里不舒坦。
当然了,还有听到多尔衮、大玉儿、小玉儿、福临,博果尔的好日子之后,没地儿撒气的豪格等人能欺负的,能揍的,也唯有范文程了。
不过,大家都是有分寸的,都在汉人的教导下知道了什么叫细水长流,一人一天,总之不能让他死了就好。
还有范文程的伙食竟然比他们这些人都好,真是不能忍!
范文程的精彩日子继续,大玉儿小玉儿姐妹撕、逼大战每天都能让后宫的女人乐上一乐。
皇上也太过促狭了,这姐妹共侍一夫什么的,娥皇女英什么的,寡妇再嫁什么的。不过权当是看个笑话罢,这些番邦蛮夷之人,哪里知道礼义廉耻呢!
这些话几乎每日都能让多尔衮一家人听到,即便他们每天缩在这小小的平房里不出门也能听到。
似乎是生怕他们听不懂咱们大明的官话(南京话),说话之人都用的满语,生生气的人心肝疼!
当然了,这满语之后,便又有官话的翻译出来,周围围观之人的嘲笑声、唾弃声随之而来。
大玉儿毕竟不像小玉儿那般地沉不住气,她依旧一副淡薄模样,一心都扑在了儿子身上,到底是个能耐人,成功地扭转了多尔衮的心绪。
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儿,让小玉儿气的牙疼肉疼,最后一包耗子药,结束了四个人的性命。
这下子,总算是情境了,博果尔出面,将他们从乱葬岗拉了出来,买了几副薄棺,殓之!
小光团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些震惊,倒是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不过死同穴,是不是也算是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呢?
这般地安慰了自己两句,便丢过不管了,虽然不知道小光团为何这般关注这几个人,不过崇祯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得到了许多的欢乐。
现在大明一切都很好,只是缺一个强有力的继承人,他想要让小光团来教导太子朱慈烺,学些真本事,不能完全地抱着四书五经了。
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怕大明的将来不会太好。
小光团对于皇帝的这个要求倒是有些诧异,他还从来没有这种经历呢。不过到了最后,出面的仍然是崇祯。
他亲自地将儿子带到身边,从海外找来了大批的书籍,招了重臣之子,在御书房开了个新学班。
虽然皇家书院如今也有术学,算科,不过最为主要的还是四书五经,所以他在皇宫中的这个新学班算是个实验班。
至于朝臣们的反对,现在谁干反对?皇帝的声势如日中天,大家也只能认怂了。
上次东林党事件之后,朝中的反对派基本上消失殆尽,少了领头人,大家也只能唯唯诺诺,在皇帝身后做个应声虫了。
当然了,徐光启啊,袁崇焕这些人身为朝廷重臣,自然也不是不能发表意见的,可是大家都是人精子,知道在储君的教育问题上,皇帝只怕是不会让人出声儿的。
再者说了,他们的孩子可就在这新学班呢,皇帝摆明了就是在替太子培养班底,谁傻了才会出声儿坏了自家孩子的前程呢。
大佬们不出声,其他人也就试探了一番,发现皇帝的口气很硬后,赶紧地撤了。
新学班有两位洋人做教师,虽然都是传教士,不过倒也是正儿八经有真才实学之辈。
对于什么基督教,天主教的,崇祯觉得压根儿就是扯淡,现在他们还有用,就忽悠着呗。
大明老百姓的日子一切都好,虽然三不五时地就有什么瘟疫来了,地震来了,哪里又旱了,这里又涝了的消息传来,不过众人都还算淡定。
这皇家医馆已经在全国各地铺开了,有个什么了不得的病了,朝廷还会减免你的费用。
至于救灾,自然是有专业的士兵们来干的。
辽东收回来之后,崇祯便在这里开始大力的种植新式的水稻,没想到,三五年下来,这里竟然又是一个不亚于江南的米仓。
这下子,算是大大的减少了对于南方的依赖,这粮食多了,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儿。
这往年的陈粮旧米的该如何处理呢?皇帝的意思么,自然是出口了,卖给洋人多好。
这下子,贸易顺差的数字又扩张了。大明的铁骑炮兵自然不能停着不动啊,这南方的几个属国,东边儿的某个属国,是不是也该彻底地纳入到了大明的版图之中了?
这西洋人的什么殖民统治,听着似乎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大明军队自然是来保护当地人的,对不对?
至于东洋人,哼哼,自从大明立国之后,沿海地区的骚扰就没断过,现在自己有了还手之力,不收拾他们,更待何时?
皇帝的命令一下,驻扎在东北的袁崇焕开始往东推进,跨过了鸭绿江,开始了自己征战的日子。
尽管君臣之间一直没有彼此真正的信任过,不过皇帝对于袁崇焕,也实在是够意思了,这辽东兵马大权,一直都掌握在他的手上,从没有变动过。
袁崇焕心中自然是感激不已,为国为君为民,如何能不效死?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亲兵就是崇祯的人,至死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收拾了东洋人之后,崇祯算是彻底地放松下来了,将皇位扔给了儿子,在景山建了个行宫,带着周后,女儿媺娖,开始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当然了,身边还有一只老太监王承恩……
似乎都是明军,现在大汗又是生死不知,大家慌了神,命运便是注定了的。
等众人突围出去之后,发现皇太极已经死的透透的了,沈阳城被迫,皇太极中流矢而亡。
崇祯听到这个消息时,先是不可置信,而后么,握紧了拳头,狠狠地在枕头上砸了几下。
好在是在乾清宫里,他不重女色,有了继承人之后更是如此,是以,小光团告知他这个消息时,崇祯难得的失态了。
连续追问了几次,都得了肯定答复之后的崇祯眼眶有些发红,这般失态的崇祯倒是头一次见。
不过小光团也知道帝王这种生物,所谓的自尊心很高,很快滴便隐匿了起来,留下了崇祯一个人。
第二天,朝臣们,内臣们,后宫之中,人人都能觉察到皇帝的好心情,虽然有些奇怪,不过皇帝高兴,总好过他成天怒气冲冲吧。
主子心情好,大家相处起来也轻松不是,关于占领沈阳的战报还没传来,军机处已经开始筹划着再次往辽东调兵了。
不过被皇帝给阻了,说是再等等看,也不知道在等什么,众人心中开始胡思乱想。
不过两天之后,大家在听了袁崇焕的奏报之后,便知道皇帝到底是在等什么了。
尽管也知道这袁崇焕打仗厉害,可没想到,竟然攻下了金人的老巢,我的个乖乖哟!
很多人一副不可置信,倒吸一口凉气儿的神态大大的愉悦了崇祯,这份捷报以来,满朝开始庆贺起来。
马屁满天飞,崇祯几乎就是尧舜重生了,贤明的不得了了。
皇帝往日里并不是太爱听这些人拍马,不过今天么,他心情好,听着这些大儒翰林,或者是大字儿不识几个的武将们都说的文绉绉的,他也不恼。
这一番歌功颂德下来,这早朝也就差不多了。
皇帝吩咐了几件事儿下去,便散朝了,以朱慈烺领衔的皇子皇女们又开始另一番的恭喜。
显然,父皇的英明神武已经让孩子崇拜的不要不要的,这种崇敬孺慕的表情,饶是觉得自己冷心冷肺的崇祯都忍不住地心软了下来。
崇祯、周后,外加上几个孩子,大家在一起用了午膳,席间也一改往日里“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家还说笑了几句,刚刚才会说话的小公主媺娖(meichuo)(长平公主)最让崇祯喜欢。
她的生母是周后,作为嫡女,性子又好,自然是皇帝的心头宝。
作为女儿,宠着便宠着了,崇祯将闺女放在自己身边,还亲自地给他夹了几筷子时蔬,众人尽管早都知道她是皇帝的心头宝,还是忍不住地有些震惊。
接下来,就是礼部开始上折子,商议接受大金投降仪式的条程了。这大汉都死了,哪怕多尔衮想要另立山头,都不大可能了。
大汉死了,剩下的高层中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服气多尔衮的,豪格作为大汉长子,自然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他能服气?
不过这些都是闲话,现在大家都是大明的俘虏,谁不想活了,可是去死。
大明的这些官兵似乎与以往不同,压根儿就不把他们当人看,别说是吃饱了,哪怕是想喝口水,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唯独庄妃母子,被单独关押了起来,尽管是粗茶淡饭,不过比起其他人来说,实在是好了许多。
外加上洪承畴明里暗里的关照,日子当然好过的多的多。悄悄的,就有流言又出来了,众人听了龇目欲裂!
原来这庄妃啊,和多尔衮两人密谋早已投降了大明,是以大汉才会枉死,是以大家才会被俘获,成为这阶下囚。
不过庄妃大家摸不着,可是多尔衮可是在眼前的不是?
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善茬,一人一句,多尔衮恨不得将他们撕碎了才好呢,不过是被铁链子锁着,无能为力!
接下来,高层们被押送进京,至于其他人,运往全国各地,去服役吧。
等八旗的俘虏们押解进京之后,大家似乎才慌神儿起来,也不用骆思恭开口了,基本上能说的,不能说的,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了许多。
当然,也有硬骨头,骆思恭最喜欢这种类型的犯人了,又有好多的手段可以试验了。
半年之后,大金的皇子爱新觉罗·博果尔被封为安乐公,他的母亲娜木钟与他一同生活在安乐公服,居住在京城。
至于庄妃,自然是被皇帝开恩带着儿子下降给了多尔衮为妻,算是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遗憾。
庄妃倒是没想到,自己谋划了一场,落了这么个下场,她现在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想嫁给多尔衮啊,到底是为什么呢?
崇祯为什么会下这么道旨意来,大家还真是有些捉摸不透,最后只能说是皇帝高深莫测了。
不过这都只是小光团的恶作剧罢了,它似乎一直记得,这个庄妃和多尔衮是爱而不得的典范,是以将他们凑在一起,也算是功德一件了,是吧?
现在好了,都是阶下囚了,日子要怎么过,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小光团相信,依着庄妃的性子和手段,不管是到了多么糟糕的处境,她都能扭转乾坤,让自己过的舒舒服服的。
至于继子继父之间的事儿,也轮不上自己操心不是,不都说了,这个小皇子福临和多尔衮的关系很好么?在多尔衮身上感受到了从未享受过的父爱么
所以,他们就算是心中有小疙瘩,过上那么一阵子,肯定就会转变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不是?
至于其他的高层,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游街的游街。
范文程终于有了陪同之人了,现在这京城里,似乎大家都没啥兴趣来围攻范文程了,之前被围攻时,他还觉得羞耻,觉得难堪,可是现在,无人理睬,似乎还不上城墙下晒太阳的那只老黄狗了,这样的转变让范文程的心里如何能好受了?
又来了新人,组成了一个游街车队,看守之人也是闲的无聊,开始想着法子地开始折腾,就不知道是不是想要弄出一朵花儿来,总之,范文程又开始后悔了,他还是过着自己安安静静,没有人关注的日子吧。
在被人毒打了一顿之后,他忍不住地这般想到。不过也只能在心里疾呼几声,不敢出声,缩在角落里,生怕别人注意到自己一般。
豪格等人看到范文程就觉得生气,若不是这个南蛮子的背叛,大金如何会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不揍他出出气儿,爷心里不舒坦。
当然了,还有听到多尔衮、大玉儿、小玉儿、福临,博果尔的好日子之后,没地儿撒气的豪格等人能欺负的,能揍的,也唯有范文程了。
不过,大家都是有分寸的,都在汉人的教导下知道了什么叫细水长流,一人一天,总之不能让他死了就好。
还有范文程的伙食竟然比他们这些人都好,真是不能忍!
范文程的精彩日子继续,大玉儿小玉儿姐妹撕、逼大战每天都能让后宫的女人乐上一乐。
皇上也太过促狭了,这姐妹共侍一夫什么的,娥皇女英什么的,寡妇再嫁什么的。不过权当是看个笑话罢,这些番邦蛮夷之人,哪里知道礼义廉耻呢!
这些话几乎每日都能让多尔衮一家人听到,即便他们每天缩在这小小的平房里不出门也能听到。
似乎是生怕他们听不懂咱们大明的官话(南京话),说话之人都用的满语,生生气的人心肝疼!
当然了,这满语之后,便又有官话的翻译出来,周围围观之人的嘲笑声、唾弃声随之而来。
大玉儿毕竟不像小玉儿那般地沉不住气,她依旧一副淡薄模样,一心都扑在了儿子身上,到底是个能耐人,成功地扭转了多尔衮的心绪。
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儿,让小玉儿气的牙疼肉疼,最后一包耗子药,结束了四个人的性命。
这下子,总算是情境了,博果尔出面,将他们从乱葬岗拉了出来,买了几副薄棺,殓之!
小光团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些震惊,倒是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不过死同穴,是不是也算是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呢?
这般地安慰了自己两句,便丢过不管了,虽然不知道小光团为何这般关注这几个人,不过崇祯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得到了许多的欢乐。
现在大明一切都很好,只是缺一个强有力的继承人,他想要让小光团来教导太子朱慈烺,学些真本事,不能完全地抱着四书五经了。
如果再这样下去,只怕大明的将来不会太好。
小光团对于皇帝的这个要求倒是有些诧异,他还从来没有这种经历呢。不过到了最后,出面的仍然是崇祯。
他亲自地将儿子带到身边,从海外找来了大批的书籍,招了重臣之子,在御书房开了个新学班。
虽然皇家书院如今也有术学,算科,不过最为主要的还是四书五经,所以他在皇宫中的这个新学班算是个实验班。
至于朝臣们的反对,现在谁干反对?皇帝的声势如日中天,大家也只能认怂了。
上次东林党事件之后,朝中的反对派基本上消失殆尽,少了领头人,大家也只能唯唯诺诺,在皇帝身后做个应声虫了。
当然了,徐光启啊,袁崇焕这些人身为朝廷重臣,自然也不是不能发表意见的,可是大家都是人精子,知道在储君的教育问题上,皇帝只怕是不会让人出声儿的。
再者说了,他们的孩子可就在这新学班呢,皇帝摆明了就是在替太子培养班底,谁傻了才会出声儿坏了自家孩子的前程呢。
大佬们不出声,其他人也就试探了一番,发现皇帝的口气很硬后,赶紧地撤了。
新学班有两位洋人做教师,虽然都是传教士,不过倒也是正儿八经有真才实学之辈。
对于什么基督教,天主教的,崇祯觉得压根儿就是扯淡,现在他们还有用,就忽悠着呗。
大明老百姓的日子一切都好,虽然三不五时地就有什么瘟疫来了,地震来了,哪里又旱了,这里又涝了的消息传来,不过众人都还算淡定。
这皇家医馆已经在全国各地铺开了,有个什么了不得的病了,朝廷还会减免你的费用。
至于救灾,自然是有专业的士兵们来干的。
辽东收回来之后,崇祯便在这里开始大力的种植新式的水稻,没想到,三五年下来,这里竟然又是一个不亚于江南的米仓。
这下子,算是大大的减少了对于南方的依赖,这粮食多了,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儿。
这往年的陈粮旧米的该如何处理呢?皇帝的意思么,自然是出口了,卖给洋人多好。
这下子,贸易顺差的数字又扩张了。大明的铁骑炮兵自然不能停着不动啊,这南方的几个属国,东边儿的某个属国,是不是也该彻底地纳入到了大明的版图之中了?
这西洋人的什么殖民统治,听着似乎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大明军队自然是来保护当地人的,对不对?
至于东洋人,哼哼,自从大明立国之后,沿海地区的骚扰就没断过,现在自己有了还手之力,不收拾他们,更待何时?
皇帝的命令一下,驻扎在东北的袁崇焕开始往东推进,跨过了鸭绿江,开始了自己征战的日子。
尽管君臣之间一直没有彼此真正的信任过,不过皇帝对于袁崇焕,也实在是够意思了,这辽东兵马大权,一直都掌握在他的手上,从没有变动过。
袁崇焕心中自然是感激不已,为国为君为民,如何能不效死?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亲兵就是崇祯的人,至死都不知道这个秘密。
收拾了东洋人之后,崇祯算是彻底地放松下来了,将皇位扔给了儿子,在景山建了个行宫,带着周后,女儿媺娖,开始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当然了,身边还有一只老太监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