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少要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簿”。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有的家长在孩子的优缺点问题上,好的方面会表扬,坏的方面也会及时指出。这从道理上讲是没错的,但如果操作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是我遇到的一个例子,比较典型。
这件事还得从圆圆说起。圆圆初中时,我有一次给她讲我们小时候的事,提到在我的老家,人们挖苦那些自以为做出成就的人时,就会说“给你到尿盆儿底上记一功”。圆圆觉得这句话很好玩,想象那情景非常有趣,我们就商量说“记功簿”已基本上停了,以后把功劳就记尿盆底上吧。我找张纸,圆圆在上面大大地画个尿盆图案,又写上“记功簿”三个字;我在上面写了她最近做的几件“好事”。这件事与其说是为了激励,不如说是我们的一场娱乐。因为圆圆一直不缺少鼓励,她也比较成熟了。所以在这“尿盆”上并没好好给她“记功”,后来又记了两条,总共也就五、六条,以后就懒得再记了。这张纸在墙上贴了好长时间,被我的一位好友看到了,她当时正为自己女儿的管理问题烦恼着。我顺势给她讲了设记功簿的好处。她觉得这方法很新鲜,很好,说也要回家弄张纸贴墙上,激励她十岁的女儿。后来有一天我到她家,看到她果然做了,但在操作上却有一些问题。
这张纸被分成左右两栏,一边写优点,一边写缺点。家长是用心良苦的,既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又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缺点。但这样做显然不合适。
因为设立“记功簿”是为了达到催化作用,使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使这偶然行为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同理,把孩子缺点也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贴到墙上,不断地提示,也可以使这些行为稳定下来——本来想抛弃的坏东西,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己定性,以为那些坏习惯是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
教育全在细节中,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
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成人以为把孩子的缺点写出来,张贴在眼前,孩子就会经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太不了解儿童的特点了。而且,凡是来她家的人都会看到这张纸,这么多缺点挂在墙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我提醒这位朋友,何必把孩子不想示人的一面钉到墙上。纸上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记“功”不记“过”,效果会更好。
她担心地问我,孩子有很多坏毛病想让她改,那怎么办,难道这样写下来给她提个醒不好吗?我说,当然可以提醒,但要换种说法,要把孩子所有的“过”变成“功”来说,即首先从家长的意识中就要“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比如孩子不好好练琴,总要家长提醒才去练,你不可以记下“练琴不自觉”,而要看到孩子至少天天去练了,就记下“能坚持每天练琴”;接下来她还是偷懒,不想练够一个小时,你不可以记下“没弹够一小时”,而要记下“虽然只练了四十分钟,但弹得很有进步”;她发现弹四十分钟你也接受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就每天只弹四十分钟。你于是先回避时间问题,记下“练琴很认真,水平在慢慢提高”——就是说,从孩子的不是中,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总给孩子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这样下来,孩子慢慢地就会获得成就感,把为时间而练琴,改成为技能而练。当她不再和家长对抗,心里真正想要练好一首曲子时,她是不在乎多弹一会儿少弹一会儿的;而且认真练半个小时的成绩会好于磨洋工一个小时。
我的好友还是有些担心,问我,孩子的缺点就不要指出来吗?不指出来,她的缺点总也改不了,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怎么办呢?
我说,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为了让我的这位好友更明白,我又给了她一些建议。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学时磨磨蹭蹭的,总得你催促着穿衣吃饭拿书包,得你拖着往外跑才能不迟到。那么你纵使每天把“快点,不要磨蹭”这句话说一万遍,就这个缺点批评孩子一万遍,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不断的重复只是让孩子稳定地形成这样一个坏毛病。如果你换个方法,则问题可得到根本的改善。你可以郑重友好地跟孩子谈一次话,告诉她从明天开始,早晨自己掌握上学时间。然后从第二天开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该做的事,如准备好早饭,或把自己收拾停当,准备去送孩子。至于孩子,她的时间自己安排,你心平气和地等她磨蹭。
孩子第一天不适应,可能磨蹭得迟到一小时,路上急得都哭了,和你发脾气,怪你不提醒她。这时,你就表扬孩子说:“妈妈发现你真是个好孩子,有上进心,不愿意迟到。今天是第一天自己安排时间,还不习惯;以后肯定会安排得越来越好。”注意,你说这话时,要拿出诚意,不要口是心非。只要家长能真心诚意地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火,不指责,不包办,坚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经常给孩子“记功”;在孩子出现反复时,仍然能从她的消极表现中找出积极的地方,给予真诚的表扬。那么,孩子的自觉管理意识一定能形成,磨蹭的毛病一定能改掉。
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在自己的内心,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只设“记功薄”,不设“记过薄”。珍惜孩子的荣誉感,避免惩罚性记录。儿童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家长应真正从内心欣赏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这样你才容易打开“记功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不由自主地翻开“记过簿”。
少要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簿”。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有的家长在孩子的优缺点问题上,好的方面会表扬,坏的方面也会及时指出。这从道理上讲是没错的,但如果操作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是我遇到的一个例子,比较典型。
这件事还得从圆圆说起。圆圆初中时,我有一次给她讲我们小时候的事,提到在我的老家,人们挖苦那些自以为做出成就的人时,就会说“给你到尿盆儿底上记一功”。圆圆觉得这句话很好玩,想象那情景非常有趣,我们就商量说“记功簿”已基本上停了,以后把功劳就记尿盆底上吧。我找张纸,圆圆在上面大大地画个尿盆图案,又写上“记功簿”三个字;我在上面写了她最近做的几件“好事”。这件事与其说是为了激励,不如说是我们的一场娱乐。因为圆圆一直不缺少鼓励,她也比较成熟了。所以在这“尿盆”上并没好好给她“记功”,后来又记了两条,总共也就五、六条,以后就懒得再记了。这张纸在墙上贴了好长时间,被我的一位好友看到了,她当时正为自己女儿的管理问题烦恼着。我顺势给她讲了设记功簿的好处。她觉得这方法很新鲜,很好,说也要回家弄张纸贴墙上,激励她十岁的女儿。后来有一天我到她家,看到她果然做了,但在操作上却有一些问题。
这张纸被分成左右两栏,一边写优点,一边写缺点。家长是用心良苦的,既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又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缺点。但这样做显然不合适。
因为设立“记功簿”是为了达到催化作用,使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使这偶然行为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同理,把孩子缺点也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贴到墙上,不断地提示,也可以使这些行为稳定下来——本来想抛弃的坏东西,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己定性,以为那些坏习惯是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
教育全在细节中,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
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成人以为把孩子的缺点写出来,张贴在眼前,孩子就会经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太不了解儿童的特点了。而且,凡是来她家的人都会看到这张纸,这么多缺点挂在墙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我提醒这位朋友,何必把孩子不想示人的一面钉到墙上。纸上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记“功”不记“过”,效果会更好。
她担心地问我,孩子有很多坏毛病想让她改,那怎么办,难道这样写下来给她提个醒不好吗?我说,当然可以提醒,但要换种说法,要把孩子所有的“过”变成“功”来说,即首先从家长的意识中就要“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比如孩子不好好练琴,总要家长提醒才去练,你不可以记下“练琴不自觉”,而要看到孩子至少天天去练了,就记下“能坚持每天练琴”;接下来她还是偷懒,不想练够一个小时,你不可以记下“没弹够一小时”,而要记下“虽然只练了四十分钟,但弹得很有进步”;她发现弹四十分钟你也接受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就每天只弹四十分钟。你于是先回避时间问题,记下“练琴很认真,水平在慢慢提高”——就是说,从孩子的不是中,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总给孩子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这样下来,孩子慢慢地就会获得成就感,把为时间而练琴,改成为技能而练。当她不再和家长对抗,心里真正想要练好一首曲子时,她是不在乎多弹一会儿少弹一会儿的;而且认真练半个小时的成绩会好于磨洋工一个小时。
我的好友还是有些担心,问我,孩子的缺点就不要指出来吗?不指出来,她的缺点总也改不了,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怎么办呢?
我说,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为了让我的这位好友更明白,我又给了她一些建议。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学时磨磨蹭蹭的,总得你催促着穿衣吃饭拿书包,得你拖着往外跑才能不迟到。那么你纵使每天把“快点,不要磨蹭”这句话说一万遍,就这个缺点批评孩子一万遍,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不断的重复只是让孩子稳定地形成这样一个坏毛病。如果你换个方法,则问题可得到根本的改善。你可以郑重友好地跟孩子谈一次话,告诉她从明天开始,早晨自己掌握上学时间。然后从第二天开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该做的事,如准备好早饭,或把自己收拾停当,准备去送孩子。至于孩子,她的时间自己安排,你心平气和地等她磨蹭。
孩子第一天不适应,可能磨蹭得迟到一小时,路上急得都哭了,和你发脾气,怪你不提醒她。这时,你就表扬孩子说:“妈妈发现你真是个好孩子,有上进心,不愿意迟到。今天是第一天自己安排时间,还不习惯;以后肯定会安排得越来越好。”注意,你说这话时,要拿出诚意,不要口是心非。只要家长能真心诚意地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火,不指责,不包办,坚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经常给孩子“记功”;在孩子出现反复时,仍然能从她的消极表现中找出积极的地方,给予真诚的表扬。那么,孩子的自觉管理意识一定能形成,磨蹭的毛病一定能改掉。
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在自己的内心,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只设“记功薄”,不设“记过薄”。珍惜孩子的荣誉感,避免惩罚性记录。儿童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家长应真正从内心欣赏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这样你才容易打开“记功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不由自主地翻开“记过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