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般若波罗蜜》题释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说实在的,这可真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按照通常的解释,“般若波罗蜜”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妙智能到彼岸”。这里的“般若”是指无上的智慧。“波罗蜜”的本意是“事究竟”,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不过,“般若波罗蜜”并非是这么几句话就能说清的。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般若”这两个字不能按照现在的普通话语音来念。因为这是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的译文,和我们今天的普通话语音,已经相差很多了。传统上一般都读作“波热”或“钵诺”以为正确。另据懂得梵文的朋友介绍,更确切地应该读作“巴尼亚”才接近原音。“波罗蜜”接近原音的读法是“巴拉咪达”。这样,“般若波罗蜜”的正确而完整的读音,应该是“巴尼亚巴拉咪达”,也就是唐朝人所发音的“般若波罗蜜多”才对。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意思,只是翻译的不同而已。
那么,到底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呢?
禅宗经典《六祖坛经》里,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如是说,什么叫“般若”呢?“般若”就是智慧。如果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能够做到念念不愚,而富于智慧,这就是般若相伴。如果一旦有所迷惑,那么般若就会立刻消失无踪了。如果一旦灵机一动而智慧生起,那就是般若现前的缘故了。
真正的般若,其实是无形无相的,是大彻大悟之后的亲身实践。仅凭言语文字是无法说清楚般若的含义的,不过它勉强可以称作善用智慧的心。什么叫“波罗蜜”呢?“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彼岸是相对此岸来说的。此岸是现实的话,彼岸就是理想。
按照佛教经典《大智度论》里的说法:“般若波罗蜜”其实和诸佛是一回事。因为诸佛就是通过般若波罗蜜,来得到最终彻底的觉悟的。没有般若波罗蜜,就没有诸佛。所以,般若波罗蜜就是诸佛,诸佛就是般若波罗蜜。换句话说,般若波罗蜜,其实就是诸佛法身,就是诸法实相。
那么,什么是“诸法实相”呢?“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本来真相,就是宇宙间的终极真理,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悟到的无上真理,就是“缘起性空”。什么是“缘起性空”呢?“缘起性空”就是“诸法由因缘而起”,究其本来实质,其实“毕竟空”。
这样,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什么是“般若波罗蜜”?我们就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法身所在,是佛法的核心、精髓和全部,是宇宙万有的真谛,是生命的真相,是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为人处世的秘钥,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等等等等,如果真要说起来,那可真是说一辈子也说不完道不尽的啊。
“摩诃般若波罗蜜”中的摩诃,就是大的意思。“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般若波罗蜜”。简称“大般若”。
有道是,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仅仅是演说“般若”,就说教了二十二年。
有道是,当年鸠摩罗什大师把《大智度论》翻译成汉文后,也足足有一百多万字,有一百卷之多。《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而且,《大智度论》的汉文版本在最后的卷尾还特别注明说,这只是翻译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如果把全部内容都翻译出来,会是现在的十倍之多。
有道是,唐朝玄奘法师西游印度十七年,取经回来专门从事翻译佛经。其中,光是关于“般若”的佛经,就翻译了整整六百卷之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般若经》。
关于这部《大般若经》,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法师在他的《般若智慧论》中介绍道:
“佛说法四十九年,根据隋朝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所说教法,分成五个时期: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华严涅槃时。
佛在第四时期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说了全部般若经。这二十二年中佛所说经很多,所说内容也很丰富,从内容和部类归纳有八部般若经的类别。后来唐朝的玄奘法师,把整个般若经重新翻译到中国来,名《大般若经》,共有600卷。从600卷《大般若经》来说,共有四处十六会,而这部《金刚经》是在九会中说的。《大般若经》在佛教所有的经典中,篇幅非常大,约占全经藏的三分之一。”
说到底,“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法的总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句话也被称为佛法的三法印,是佛教区别其他宗教的唯一特征。
简单地说,这三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无造物主。无物永存,宇宙万物皆是无常,终归坏灭。(二)物无自性。万物皆可再分,都由他物组成。即使人自身也只是身心现象的不停交织而已。(三)因果相续。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既是生灭无常的,同时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因果相符,果因相顺,类别决定,绝无杂乱”。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
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现代社会里所有问题的症结根源。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认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一了百了”。既然如此,人们就可以完全不负责任地去做坏事,为了自私自利而去发动战争,去伤害他人,去烧杀抢掠,结果常常是害人又害己,得不偿失。佛陀把这种认为“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主张称作“断见”。而这种声称“人死如灯灭”的断见,其实正是造成社会动乱不已的根源所在。事实上,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因果的,而绝不是什么“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人死如灯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真是一点都不会错的。
特别是原子弹出现以后,人们已经确确实实地懂得,世界范围的战争一旦启动,就已经没有最后的赢家... -->>
——《般若波罗蜜》题释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说实在的,这可真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按照通常的解释,“般若波罗蜜”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妙智能到彼岸”。这里的“般若”是指无上的智慧。“波罗蜜”的本意是“事究竟”,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不过,“般若波罗蜜”并非是这么几句话就能说清的。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般若”这两个字不能按照现在的普通话语音来念。因为这是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的译文,和我们今天的普通话语音,已经相差很多了。传统上一般都读作“波热”或“钵诺”以为正确。另据懂得梵文的朋友介绍,更确切地应该读作“巴尼亚”才接近原音。“波罗蜜”接近原音的读法是“巴拉咪达”。这样,“般若波罗蜜”的正确而完整的读音,应该是“巴尼亚巴拉咪达”,也就是唐朝人所发音的“般若波罗蜜多”才对。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意思,只是翻译的不同而已。
那么,到底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呢?
禅宗经典《六祖坛经》里,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如是说,什么叫“般若”呢?“般若”就是智慧。如果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能够做到念念不愚,而富于智慧,这就是般若相伴。如果一旦有所迷惑,那么般若就会立刻消失无踪了。如果一旦灵机一动而智慧生起,那就是般若现前的缘故了。
真正的般若,其实是无形无相的,是大彻大悟之后的亲身实践。仅凭言语文字是无法说清楚般若的含义的,不过它勉强可以称作善用智慧的心。什么叫“波罗蜜”呢?“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彼岸是相对此岸来说的。此岸是现实的话,彼岸就是理想。
按照佛教经典《大智度论》里的说法:“般若波罗蜜”其实和诸佛是一回事。因为诸佛就是通过般若波罗蜜,来得到最终彻底的觉悟的。没有般若波罗蜜,就没有诸佛。所以,般若波罗蜜就是诸佛,诸佛就是般若波罗蜜。换句话说,般若波罗蜜,其实就是诸佛法身,就是诸法实相。
那么,什么是“诸法实相”呢?“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本来真相,就是宇宙间的终极真理,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悟到的无上真理,就是“缘起性空”。什么是“缘起性空”呢?“缘起性空”就是“诸法由因缘而起”,究其本来实质,其实“毕竟空”。
这样,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什么是“般若波罗蜜”?我们就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法身所在,是佛法的核心、精髓和全部,是宇宙万有的真谛,是生命的真相,是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为人处世的秘钥,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等等等等,如果真要说起来,那可真是说一辈子也说不完道不尽的啊。
“摩诃般若波罗蜜”中的摩诃,就是大的意思。“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般若波罗蜜”。简称“大般若”。
有道是,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仅仅是演说“般若”,就说教了二十二年。
有道是,当年鸠摩罗什大师把《大智度论》翻译成汉文后,也足足有一百多万字,有一百卷之多。《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而且,《大智度论》的汉文版本在最后的卷尾还特别注明说,这只是翻译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如果把全部内容都翻译出来,会是现在的十倍之多。
有道是,唐朝玄奘法师西游印度十七年,取经回来专门从事翻译佛经。其中,光是关于“般若”的佛经,就翻译了整整六百卷之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般若经》。
关于这部《大般若经》,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法师在他的《般若智慧论》中介绍道:
“佛说法四十九年,根据隋朝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所说教法,分成五个时期: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华严涅槃时。
佛在第四时期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说了全部般若经。这二十二年中佛所说经很多,所说内容也很丰富,从内容和部类归纳有八部般若经的类别。后来唐朝的玄奘法师,把整个般若经重新翻译到中国来,名《大般若经》,共有600卷。从600卷《大般若经》来说,共有四处十六会,而这部《金刚经》是在九会中说的。《大般若经》在佛教所有的经典中,篇幅非常大,约占全经藏的三分之一。”
说到底,“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法的总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句话也被称为佛法的三法印,是佛教区别其他宗教的唯一特征。
简单地说,这三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无造物主。无物永存,宇宙万物皆是无常,终归坏灭。(二)物无自性。万物皆可再分,都由他物组成。即使人自身也只是身心现象的不停交织而已。(三)因果相续。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既是生灭无常的,同时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因果相符,果因相顺,类别决定,绝无杂乱”。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
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现代社会里所有问题的症结根源。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认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一了百了”。既然如此,人们就可以完全不负责任地去做坏事,为了自私自利而去发动战争,去伤害他人,去烧杀抢掠,结果常常是害人又害己,得不偿失。佛陀把这种认为“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主张称作“断见”。而这种声称“人死如灯灭”的断见,其实正是造成社会动乱不已的根源所在。事实上,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因果的,而绝不是什么“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人死如灯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真是一点都不会错的。
特别是原子弹出现以后,人们已经确确实实地懂得,世界范围的战争一旦启动,就已经没有最后的赢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