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红星照我去战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华北方面军在补充了大量的兵力之后,寺内寿一大将的腰杆顿时挺直了不少,其麾下在华北平定作战中更是一举击溃了阎老西的晋绥军,重新占据了太原城。
对太原的再次沦陷张城早有心理准备,他明白在现阶段的抗战之中,中日之间的实力还是非常悬殊的,现在是日军战斗力最强,气势最盛的时候,在正面战场上,民党军根本就无法抵挡日军的凶悍进攻,他们一个师团的战斗力就足以压制民党一个集团军。
如今中国军队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保住领土,而是尽可能多的消灭鬼子,以消耗日军更多的有生力量。
就目前为止,常凯申采用的抗日方针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坚持和日军打持久战,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消耗日军的精锐,静待外部环境发生巨变,等候贪心不足的日本作茧自缚,招惹欧美或者苏联,令国际势力能站在中国的这一边,支援中国的抗战。
结果历史上还真的是出现了常凯申所期待的巨变,日本人心不足蛇吞象,作大死地制定了南下战略,和英米大打出手,导致最后被当世的几个大国联手击败。
当然,常凯申的抗战策略虽然正确,但中国的牺牲未免太大,南京大屠杀事件,花园口决堤事件,长沙大火事件,重庆防空洞惨剧,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民党军为了抗战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更可悲的这些惨剧其实很多是可以避免的。
张城穿越回到这个年代,虽然和民党势不两立,但民党治下的民众却是无辜的,所以张城还是要竭力阻止上述惨剧的发生。
不过现在张城考虑更多的还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教导师主力带到齐鲁腹地,为此他和政委等师部成员一起讨论了两天,才初步拟定了教导师的进军计划。
齐鲁本由军阀韩复榘统治,韩复榘拥兵十多万,以如此强大的军力,他本可以拒日军于门外,可就在1937年12月20日,当日军从齐鲁境内突破黄河天堑时,韩复榘公然抗命不遵,弃土而逃,先后放弃济南、泰安、究州等大中城市,一直退到鲁西南的矩野、曹县等地,并继续准备西撤。
由于韩复榘的不战自溃,一时间使得徐州门户洞开,郑州、武汉等大城市亦受到侧翼威胁,全国为之震动。
期间,常凯申头号狗腿子戴笠还进一步掌握到韩复榘曾先后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日军津浦路北段指挥官西尾造、日军大特务土肥原贤二秘密接触的情报,企图联日反常,制造齐鲁“独立自治”的局面。
与此同时,从冀南战败后率部退守河南新乡、濮阳一带的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也密报,韩复榘曾派代表策动游说宋部,提出由刘湘令川军封闭入川之路,韩本人率部撤据南阳、襄樊、汉中一带,希望宋部撤守潼关以西,联名通电倒常。
常凯申得到有关韩复榘的报告后,勃然大怒。又想起韩复榘曾强夺中央对齐鲁的税赋大权,又在西安事变期间发表“马电”,表示支持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凡此种种,都令常凯申陡起杀机,决意拿韩复榘这个陆军上将和省主席开刀,敲山震虎,以儆效尤,除去心腹大患,并密令戴笠迅速拟制捕韩方案,布置实施。
之后常凯申以召开抗战军官高级会议为名,将韩复榘诱骗至开封开会,接着使计将韩复榘与十多万齐鲁军分开,戴笠便带领特务将韩复榘逮捕,最后迅速用火车将韩复榘押送到武汉,审判后马上执行了枪决。
韩复榘被枪毙后确实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消息传扬开后,战场上各地军阀与日军作战迅速坚定起来了,其勇猛之势甚至超过了民党中央军。尤其是出兵最多的川军,更是以最简陋之装备,和日军血战到底,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
趁着日军和民党军在中原地区激战正酣,此时正是教导师趁虚而入,挺进齐鲁腹地的大好机会。张城和政委两人连夜起草电文,将教导师挺进齐鲁的计划和目标向统帅作了报告。
统帅接到教导师的电报后,连夜吩咐警卫员赶快将朱老总、叶帅等中央领导找来,他要和老总他们共同商讨教导师挺进齐鲁,建立齐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计划。
此时日军已经占领了民党的统治核心——长江流域,另外,华北方面军在补充了大量兵力后又重新占领了太原,日军的下一步目标是徐州、郑州、武汉,可谓是野心勃勃、兵锋正盛。
但如果按照张城的计划,那就是日军每占领一地,八路军就在日军占领地充分号召群众,发动群众展开敌后抗战,以此来架空日军的统治,让日军的统治只能达到大中城市和铁路干线,而八路军却趁机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以获实利。
尤其是教导师挺进齐鲁这一战略计划,堪称是神来之笔。齐鲁地处东海之滨,一向都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几个省份之一,若能将齐鲁据为八路军根据地,其发展潜力比大西北根据地大多了,尤其是齐鲁人口达到三千多万,轻松轻松就能拉起几十万大军来。
想到这里,即使统帅一向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也不由得激动起来了,面色涨得通红,犹如喝醉酒了一般。
再想起张城成为少共师师长以来屡屡创造奇迹,只要他敢想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如今教导师要到齐鲁发展抗日根据地,必定可以使齐鲁大地成为工农党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八路军千百倍地壮大起来就指日可待了。
不过张城率领教导师主力挺进齐鲁之后,其刚刚创建的晋陕绥根据地就要更换领导人了,统帅决定先听听张城的意见,看他是否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华北方面军在补充了大量的兵力之后,寺内寿一大将的腰杆顿时挺直了不少,其麾下在华北平定作战中更是一举击溃了阎老西的晋绥军,重新占据了太原城。
对太原的再次沦陷张城早有心理准备,他明白在现阶段的抗战之中,中日之间的实力还是非常悬殊的,现在是日军战斗力最强,气势最盛的时候,在正面战场上,民党军根本就无法抵挡日军的凶悍进攻,他们一个师团的战斗力就足以压制民党一个集团军。
如今中国军队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保住领土,而是尽可能多的消灭鬼子,以消耗日军更多的有生力量。
就目前为止,常凯申采用的抗日方针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坚持和日军打持久战,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消耗日军的精锐,静待外部环境发生巨变,等候贪心不足的日本作茧自缚,招惹欧美或者苏联,令国际势力能站在中国的这一边,支援中国的抗战。
结果历史上还真的是出现了常凯申所期待的巨变,日本人心不足蛇吞象,作大死地制定了南下战略,和英米大打出手,导致最后被当世的几个大国联手击败。
当然,常凯申的抗战策略虽然正确,但中国的牺牲未免太大,南京大屠杀事件,花园口决堤事件,长沙大火事件,重庆防空洞惨剧,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民党军为了抗战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更可悲的这些惨剧其实很多是可以避免的。
张城穿越回到这个年代,虽然和民党势不两立,但民党治下的民众却是无辜的,所以张城还是要竭力阻止上述惨剧的发生。
不过现在张城考虑更多的还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教导师主力带到齐鲁腹地,为此他和政委等师部成员一起讨论了两天,才初步拟定了教导师的进军计划。
齐鲁本由军阀韩复榘统治,韩复榘拥兵十多万,以如此强大的军力,他本可以拒日军于门外,可就在1937年12月20日,当日军从齐鲁境内突破黄河天堑时,韩复榘公然抗命不遵,弃土而逃,先后放弃济南、泰安、究州等大中城市,一直退到鲁西南的矩野、曹县等地,并继续准备西撤。
由于韩复榘的不战自溃,一时间使得徐州门户洞开,郑州、武汉等大城市亦受到侧翼威胁,全国为之震动。
期间,常凯申头号狗腿子戴笠还进一步掌握到韩复榘曾先后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日军津浦路北段指挥官西尾造、日军大特务土肥原贤二秘密接触的情报,企图联日反常,制造齐鲁“独立自治”的局面。
与此同时,从冀南战败后率部退守河南新乡、濮阳一带的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也密报,韩复榘曾派代表策动游说宋部,提出由刘湘令川军封闭入川之路,韩本人率部撤据南阳、襄樊、汉中一带,希望宋部撤守潼关以西,联名通电倒常。
常凯申得到有关韩复榘的报告后,勃然大怒。又想起韩复榘曾强夺中央对齐鲁的税赋大权,又在西安事变期间发表“马电”,表示支持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凡此种种,都令常凯申陡起杀机,决意拿韩复榘这个陆军上将和省主席开刀,敲山震虎,以儆效尤,除去心腹大患,并密令戴笠迅速拟制捕韩方案,布置实施。
之后常凯申以召开抗战军官高级会议为名,将韩复榘诱骗至开封开会,接着使计将韩复榘与十多万齐鲁军分开,戴笠便带领特务将韩复榘逮捕,最后迅速用火车将韩复榘押送到武汉,审判后马上执行了枪决。
韩复榘被枪毙后确实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消息传扬开后,战场上各地军阀与日军作战迅速坚定起来了,其勇猛之势甚至超过了民党中央军。尤其是出兵最多的川军,更是以最简陋之装备,和日军血战到底,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
趁着日军和民党军在中原地区激战正酣,此时正是教导师趁虚而入,挺进齐鲁腹地的大好机会。张城和政委两人连夜起草电文,将教导师挺进齐鲁的计划和目标向统帅作了报告。
统帅接到教导师的电报后,连夜吩咐警卫员赶快将朱老总、叶帅等中央领导找来,他要和老总他们共同商讨教导师挺进齐鲁,建立齐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计划。
此时日军已经占领了民党的统治核心——长江流域,另外,华北方面军在补充了大量兵力后又重新占领了太原,日军的下一步目标是徐州、郑州、武汉,可谓是野心勃勃、兵锋正盛。
但如果按照张城的计划,那就是日军每占领一地,八路军就在日军占领地充分号召群众,发动群众展开敌后抗战,以此来架空日军的统治,让日军的统治只能达到大中城市和铁路干线,而八路军却趁机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以获实利。
尤其是教导师挺进齐鲁这一战略计划,堪称是神来之笔。齐鲁地处东海之滨,一向都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几个省份之一,若能将齐鲁据为八路军根据地,其发展潜力比大西北根据地大多了,尤其是齐鲁人口达到三千多万,轻松轻松就能拉起几十万大军来。
想到这里,即使统帅一向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也不由得激动起来了,面色涨得通红,犹如喝醉酒了一般。
再想起张城成为少共师师长以来屡屡创造奇迹,只要他敢想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如今教导师要到齐鲁发展抗日根据地,必定可以使齐鲁大地成为工农党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八路军千百倍地壮大起来就指日可待了。
不过张城率领教导师主力挺进齐鲁之后,其刚刚创建的晋陕绥根据地就要更换领导人了,统帅决定先听听张城的意见,看他是否有合适的推荐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