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国色枭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柱子父子都是下里河村一带有名的篾匠,祖传的手艺,编制的箩筐结实耐用,很受四里八乡的人们欢迎,有些大户人家还专门请他们上门做竹器。老柱子年纪不小了,不再上门为人做活,就在家里编制一些箩筐。大柱子白天忙田地里的活,晚上也跟着父亲一起编箩筐。
家里已经积压了不少箩筐,原本大柱子打算农忙结束后,自己挑一担去洪家铺子卖了。如今有刘勤陪他一道,他就决定用平板车,把家里积压的箩筐全部带走。
刘勤和大柱子出门很早,大概也就是前一世五点多钟的样子。两人一个在后面推,一个在前面拉,在晨风中,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路,往前赶。刘勤也不知那个叫做洪家铺子的集镇在哪里,只管闷头推车,一路上,平板车上的箩筐摇摇晃晃,有几次他都担心车子会倾覆了。
尚幸,一路平安无事,终于在东方天空泛白的时候,赶到了一处集镇。他问了大柱子,才知道此地就是洪家铺子。路上两人闲谈时,他也问过大柱子,关于洪家铺子的由来。据说前朝的时候,洪家是本地的望族,族里有人还在朝廷里当过大官,这个集镇也是因为洪家才兴旺起来,以前镇上的铺面几乎都是洪家的产业,当地人就把集镇叫做洪家铺子。
刘勤也问过如今洪家如何了,大柱子讲,后来洪家因为没有出什么人才,逐渐没落了,上一代家主在世时,就把家业迁到了府城。现在集镇上,洪家只剩下一个酒坊,其余铺面全部转卖给别人了。当地百姓已经习惯了老称呼,此地依然还是叫做洪家铺子。
洪家虽然在当地没落了,但影响力还是有的,大柱子一提到洪家酒坊,就充满崇敬的表情。据他说,洪家酒坊出产的酒水,不仅享誉府城,甚至远销到了江宁府。在洪家酒坊做工,待遇好还有脸面,但想进去很不容易,他们对工人的要求非常严格,出一点差错就要被开除。酒坊里的工人基本都是固定的,很少招新人,下里河村的王二叔父子就在酒坊,王二叔因为识字,已经调到府城当管事去了。
洪家铺子见证了洪家的兴衰,但并没有因为洪家的没落而衰败。刘勤和大柱子拉着平板车,赶到集镇时,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了。大概是农忙结束了,乡下赶集的人多了吧。洪家铺子不是很大,就纵横两条街道,看样子,明显是自然形成的,街上铺面还是很多的,大多卖的都是乡下人需要的日常用品、南北杂货,再间杂了几家粮油铺、成衣铺、药铺、客栈、饭馆之类。主干道入口不远,有一家奇怪的店铺,外面望去,店堂里没有摆放任何货物,店内隐隐有嬉笑的声音传出,从大柱子异样的表情来看,估计就是勾栏妓院之类的。
集镇周围没有堡墙之类的防御设施,两条街道直通镇外,大概是地处内陆,多年没有遭到外敌侵犯的缘故吧。
最繁华的地带,毫无疑问是两条街道的交汇处,十字路口是一大片空地,此时已经有不少商贩摆上了地摊。刘勤和大柱子赶紧寻个空地,把车上的箩筐就卸下来,在车子前面摆成一个半圆状。这时代也没有城管,摊贩们想咋摆就咋摆,只要不影响别人,没人寻你麻烦的。
大柱子不愧为当地知名的匠人,摊子才刚摆好,就有不少经过的乡下人上前打招呼,或查看箩筐。
“大柱子,今早出来啦?家里农活都忙好了?”
“张大叔也赶集来啦?家里活计都忙完了,这还多亏了勤哥儿一家帮忙哩!”
“柱子哥,你总算来了,我家箩筐早破了,你再不出来,我娘要打发我去你家买了。你给我留一个呀,我把这鱼卖了,回头就过来拿!”
“好咧!小胡兄弟,这鱼好大,昨晚下河逮的?赶紧拿到酒楼去,乘早卖个好价钱!”
“嘿嘿...”
“柱子兄弟,我今天带的铜钱不多,刚给我娘买了一些布头,已经不够了,能不能赊一个箩筐?回头我把钱送你家去。”
“没事,石头哥,你拿去吧,自家做的,不急,等你空闲时才算钱不迟!”
......
大柱子摊前很快围了一群人,询问的询问,挑拣的挑拣,很是忙乱,刘勤看这架势,一时很难消停,也不好走开去寻活计,就留下来给他打个下手。
其实,不说这个集镇,对这个时代,刘勤也是陌生的,甚至说是格格不入的,他心里还有一种抗拒的情绪。让他自己去寻活计,也是摸不着方向。他暗想了一下,觉得还是等大柱子箩筐卖完了,让他作个向导较好。
忙碌的时间,感觉过得特别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午,街上... -->>
大柱子父子都是下里河村一带有名的篾匠,祖传的手艺,编制的箩筐结实耐用,很受四里八乡的人们欢迎,有些大户人家还专门请他们上门做竹器。老柱子年纪不小了,不再上门为人做活,就在家里编制一些箩筐。大柱子白天忙田地里的活,晚上也跟着父亲一起编箩筐。
家里已经积压了不少箩筐,原本大柱子打算农忙结束后,自己挑一担去洪家铺子卖了。如今有刘勤陪他一道,他就决定用平板车,把家里积压的箩筐全部带走。
刘勤和大柱子出门很早,大概也就是前一世五点多钟的样子。两人一个在后面推,一个在前面拉,在晨风中,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路,往前赶。刘勤也不知那个叫做洪家铺子的集镇在哪里,只管闷头推车,一路上,平板车上的箩筐摇摇晃晃,有几次他都担心车子会倾覆了。
尚幸,一路平安无事,终于在东方天空泛白的时候,赶到了一处集镇。他问了大柱子,才知道此地就是洪家铺子。路上两人闲谈时,他也问过大柱子,关于洪家铺子的由来。据说前朝的时候,洪家是本地的望族,族里有人还在朝廷里当过大官,这个集镇也是因为洪家才兴旺起来,以前镇上的铺面几乎都是洪家的产业,当地人就把集镇叫做洪家铺子。
刘勤也问过如今洪家如何了,大柱子讲,后来洪家因为没有出什么人才,逐渐没落了,上一代家主在世时,就把家业迁到了府城。现在集镇上,洪家只剩下一个酒坊,其余铺面全部转卖给别人了。当地百姓已经习惯了老称呼,此地依然还是叫做洪家铺子。
洪家虽然在当地没落了,但影响力还是有的,大柱子一提到洪家酒坊,就充满崇敬的表情。据他说,洪家酒坊出产的酒水,不仅享誉府城,甚至远销到了江宁府。在洪家酒坊做工,待遇好还有脸面,但想进去很不容易,他们对工人的要求非常严格,出一点差错就要被开除。酒坊里的工人基本都是固定的,很少招新人,下里河村的王二叔父子就在酒坊,王二叔因为识字,已经调到府城当管事去了。
洪家铺子见证了洪家的兴衰,但并没有因为洪家的没落而衰败。刘勤和大柱子拉着平板车,赶到集镇时,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了。大概是农忙结束了,乡下赶集的人多了吧。洪家铺子不是很大,就纵横两条街道,看样子,明显是自然形成的,街上铺面还是很多的,大多卖的都是乡下人需要的日常用品、南北杂货,再间杂了几家粮油铺、成衣铺、药铺、客栈、饭馆之类。主干道入口不远,有一家奇怪的店铺,外面望去,店堂里没有摆放任何货物,店内隐隐有嬉笑的声音传出,从大柱子异样的表情来看,估计就是勾栏妓院之类的。
集镇周围没有堡墙之类的防御设施,两条街道直通镇外,大概是地处内陆,多年没有遭到外敌侵犯的缘故吧。
最繁华的地带,毫无疑问是两条街道的交汇处,十字路口是一大片空地,此时已经有不少商贩摆上了地摊。刘勤和大柱子赶紧寻个空地,把车上的箩筐就卸下来,在车子前面摆成一个半圆状。这时代也没有城管,摊贩们想咋摆就咋摆,只要不影响别人,没人寻你麻烦的。
大柱子不愧为当地知名的匠人,摊子才刚摆好,就有不少经过的乡下人上前打招呼,或查看箩筐。
“大柱子,今早出来啦?家里农活都忙好了?”
“张大叔也赶集来啦?家里活计都忙完了,这还多亏了勤哥儿一家帮忙哩!”
“柱子哥,你总算来了,我家箩筐早破了,你再不出来,我娘要打发我去你家买了。你给我留一个呀,我把这鱼卖了,回头就过来拿!”
“好咧!小胡兄弟,这鱼好大,昨晚下河逮的?赶紧拿到酒楼去,乘早卖个好价钱!”
“嘿嘿...”
“柱子兄弟,我今天带的铜钱不多,刚给我娘买了一些布头,已经不够了,能不能赊一个箩筐?回头我把钱送你家去。”
“没事,石头哥,你拿去吧,自家做的,不急,等你空闲时才算钱不迟!”
......
大柱子摊前很快围了一群人,询问的询问,挑拣的挑拣,很是忙乱,刘勤看这架势,一时很难消停,也不好走开去寻活计,就留下来给他打个下手。
其实,不说这个集镇,对这个时代,刘勤也是陌生的,甚至说是格格不入的,他心里还有一种抗拒的情绪。让他自己去寻活计,也是摸不着方向。他暗想了一下,觉得还是等大柱子箩筐卖完了,让他作个向导较好。
忙碌的时间,感觉过得特别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午,街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