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七章、把英国变成印度吧!(下)
1348年秋天,英格兰王国,伦敦郊外
作为泰晤士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早在罗马帝国时代之前,这里就已经是相当发达的农耕区,并且盛产多汁牧草,适合饲养马匹,所以畜牧业也很兴旺。到了英格兰王国形成之后,全岛最富饶最发达的伦敦平原,就一直是历代君王的统治核心,到处遍布着金雀花王室名下的牧场和农庄。
然而,在这个黑暗的夏天,随着恐怖的黑死病和其它一系列不知什么瘟疫的急速扩散,让这片土地上的牧羊人和农夫都在瘟疫之中成批死去。伦敦平原上一时间横尸遍野,废弃的村庄中看不见炊烟,走进那些小小的泥屋或茅屋,能找到的多半只是几具腐烂或被动物啃噬过的尸体。道路边随处可见森森的白骨,尸体多得无法掩埋。水果和麦子都只能腐烂在地里,而家禽和家畜则跑得满地都是……到处都是死人或半死的人,偶尔有几个活着的人,也是仿佛行尸走肉一样在到处游荡,嘴里念叨着一些无意义的词汇:“主啊,我有罪!”“主啊,请不要急着把我召唤到您的国度!”“哦,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世界疯了……”
——如此凄凉死寂、荒诞错乱的情景,简直恍如属于人类的历史已经结束,世界的末日已经降临。
不过,到了秋天的时候,靠近伦敦的某些废弃农庄,居然又一次开始变得热闹起来,那些长满了杂草的田地里,也再次出现了忙忙碌碌的身影……当然,这些村子原来住着的农奴基本都已经上了天堂,无法再让他们的灵魂为领主卖力劳碌,此时在伦敦平原上耕耘的农夫,已经换了一批截然不同的人。
这些新来的农夫,普遍个子瘦小,皮肤也比绝大多数英格兰人都要黝黑得多,但又比南方的黑人差了点儿。他们赤着上身,只在胯下缠了一条裹腰布,被繁重的农活累得腰弯背弓,脊椎好像是一节一节的麻绳,就是打井水用的那种。锁骨高高地突在外面,活像狗戴的项圈,浑身上下疤痕累累,从胸部往下,到腰部,再到臀部,触及之处,都是大大小小的伤口和疤痕,就像岁月的鞭子在他们身上刻画出的记号……
——这些棕黑色皮肤的农夫,来自万里之外的印度,大多数属于古印度社会最低阶层的贱民。
在监工们的皮鞭与呵斥之下,印度贱民们拿着锄头、镰刀、铲子等各种工具,清理着荒废已久的田地,播洒上速生作物的种子。不知为什么,这些印度人的农活干得有些生疏,但绝对已经非常卖力。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这些印度人还要等到五百年之后的维多利亚时代,才会以殖民地属民的身份,大规模地出现在不列颠的土地上。但在这里,依靠哆啦A梦的【随意门】,英格兰王国提前五百年拥有了一大批印度臣民,可以靠他们来填补大瘟疫造成的劳动力短缺,让琼女王陛下的庄园免于抛荒。
——很可悲的是,就在短短一年之前,欧洲各国的君主还在为人口过剩的巨大压力而头疼,但到了此时此刻,如果这些君王还没有死的话,却要为如何搞到新的臣民,来填补他们空空荡荡的国土而发愁了。
※※※※※※※※※※※※※※※※※※
“……哎,这些印度人看上去干活倒是挺勤快的,可是……为什么全都瘦得皮包骨头?简直比英格兰最贫穷的几个郡的农奴还要瘦弱,而且一大半都穷得穿不上衣服……他们难道不知道羞耻也不怕冷吗?”
看着那些在田野间忙碌的黝黑身影,琼女王眨了眨眼睛,对身边的“天使”王秋问道,“……传说之中,印度不是一个四季温暖,盛产香料,流淌着蜜与奶的幸福之地么?而我之前通过那道神奇的门,亲眼看到的印度风景,也是那么的温暖、富饶和美丽……可是这些印度人过得也太惨了吧!”
——对于常年生活在黑暗与寒冷之中的中世纪英格兰人来说,传闻中出产着香料、染色棉布和宝石等许多好东西,并且四季如春,永无霜雪之苦的印度,绝对是一个值得迷恋的美好之地,宛如想象之中的天堂国度:绝大多数中世纪的欧洲人,对传说中的东方,都有着上述美好幻想。琼女王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而威尼斯商人和穿越者在通过【随意门】去印度“搜集”这些移民之时,跟着过去的琼女王陛下亲眼看到的印度风景,似乎也证实了上述印象:热带的阳光是如此明媚,风中仿佛飘散着各种香料的芬芳气息,恒河两岸的土地之肥沃,堪称鱼米之乡,到处是绿油油的稻田,还有金黄的麦浪,外加无数清清的池塘。池塘里长满了圆圆的睡莲,懒洋洋的水牛踩着池塘边的泥泞,嚼食着莲叶……但是,生活在这样一片田园牧歌美景之中的绝大多数普通印度人,却并没有过上什么仿佛天堂般美好的日子。
事实上,粗看起来,他们大多数过得似乎也跟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差不多,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饿得双眼发绿、半死不活。少部分甚至似乎还过得更糟糕一些,连最简陋的茅草屋都没得住,全家人只能睡在路边或树下,就跟乞丐或流民似的,不过脸上倒是少见愁苦之色,让人很难明白他们为啥还能笑得如此开心。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穷得连衣服都没得穿的怪人,不琢磨着如何劳动赚钱买衣服和养家糊口,却整天蹲在墙边摆出个奇怪的练功姿势,自己饿自己,一直到最后饿死在墙根下,印度人对他们肃然起敬,说这是什么伟大的苦行者,有跟神灵沟通的大能,可外人却看得很是纳闷——莫非印度神灵都喜欢信徒自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印度确实是一块富庶的地方,虽然只是在外面远远地看了一眼,您也应该清楚印度人的神庙和宫殿有多么金碧辉煌、宏伟华丽了吧。但问题是,无论在哪个地方,富人和穷人,贵族和平民,总是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啊。不管某片土地的物产有多么丰饶,也唯有上等人才能享受到这一切的好处,下等人则不管在哪里都一样穷,在英格兰是这样,在印度也是这样,在中国还是这样……印度那块地方的富庶和丰饶,只不过意味着君主和贵族的生活阔绰,跟这些下等人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个过于天真的问题,王秋撇了撇嘴,“……如果印度人无论高贵和低贱,个个都仿佛生活在天堂,幸福得好像泡在蜂蜜里一样,我们又怎么能把他们弄到英格兰,为您的庄园播种和耕耘呢?”
——虽然在此时的印度,人口买卖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由于穿越者们之前撕下脸皮的大肆搜刮,无论是英格兰王国还是威尼斯人,又或是罗马教皇国,都已经拿不出多少金银贵金属之类的硬通货了。
所以,如今出现在伦敦郊外的这批印度人,其实大半都是被忽悠来的——就具体做法而言,就是先让哆啦a梦出场,找个看上去最穷最脏最破烂的印度村庄,多半是聚居着贱民的,当众表演一通“天降火雨”或者“白天变黑夜”之类的神迹,震慑住这些印度农夫或贱民,吓得他们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然后再鼓捣一道“神谕”,宣布要带他们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居住,顺便用闪电劈了那些胆敢跳出来阻挠和唱反调的村落长老……这样的话,固然有一部分人会惊慌逃散,但剩下的人多半就会吓得六神无主、乖乖认命了。
——印度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祭司是婆罗门,拥有大片土地的军事贵族是刹帝利,商人和小地主被归入吠舍,而耕种的农夫和工匠等一般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他们的职业和姓氏一一对应,代代世袭,种地的世代种地,熬糖的世代熬糖,掏粪的世代掏粪,千百年来各司其职,只要一听名字就知道这个印度人是干啥的。不同种姓的人群彼此隔离,不但一般禁止通婚,甚至连互相之间的交流都很稀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消灭了底层印度人集体抱团反抗的能力,让他们安心于低贱的地位,只求有个好的来世。
此外,还有占到印度七分之一人口的贱民,处于这一种姓等级制度之外,被蔑视为“不可接触的人”。他们很难拥有土地,注定只能从事一些被认为是不洁的行业,譬如猎人、捕鱼人、屠夫、刽子手、掘墓人、承办丧葬者、皮匠和清道夫等等。就算想要给地主当佃户种庄稼都很困难——在印度乡下有的是首陀罗跟他们抢活儿干。而且贱民们不能呆在城市,只能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偏远小村庄里,平时必须非常小心地避免沾污各种姓中的成员,也就是说,不可与后者发生任何肉体上的接触,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不可进入后者的视线。因此,每当他们走出自己的住处或村庄时,就必须敲打一对拍板,警告他人有贱民正在走近。
这样一来,即使穿越者们搬空了整座贱民村落,其他印度人恐怕在短时间内也一无所知。当然,这些贱民由于不怎么种地,做农活可能不是很熟练,但在监工的皮鞭和刀子之下,相信他们一定会学得很快的。
不过,即使只是拉走一些地位低贱、无人关注的首陀罗和贱民,如果动静太大了的话,也会引起统治这些土地的印度王公们的关注,或许还有一丝敌意。这时候就轮到神通广大的威尼斯商人出场,一边借着哆啦a梦大神的虎皮,随口对这些王公们进行威胁和吓唬,一边送上若干中国瓷器,丝绸围巾,玻璃镜子,铝合金和塑料小首饰之类,在这年头的印度很有价值,但在现代世界不值几个钱的小玩意儿……于是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自认为利益没收到多少损害的印度王公们,纷纷默认了这些“大能”们的拉人行动。
甚至还有些人烟稠密之地的印度王公,为了缓解领地内人口过剩的压力,干脆主动把成群结队的贱民押送过来作为交易品,跟威尼斯商人交换更多他们想要的东西……印度这地方虽然自古温暖湿润、物产丰饶,但由于长期的过度繁衍,人口压力也一直很厉害,而且,由于种姓制度下的任何工作都是代代世袭,不同职业的人群彼此隔离,以至于想要让过剩人口改行都很困难——譬如在古代印度,姓“掘墓人”的家族就只能代代做掘墓人,哪怕掘墓人太多了,超过了市场需求,也很难让他们改行去捕鱼或当木匠,因为世袭当渔夫和木匠的人不愿意有人来抢饭碗——所以索性把过剩人口都赶出去,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就这样连蒙骗带拐卖,还有一定程度的交易和贿赂,实在不行的话,就让那些没节操的欧洲骑士们穿上铠甲挥舞起利剑,客串一回捕奴队——他们原本在战争之中也经常这样做:如果自家的农奴被杀光了,没人给自己种地,那么就到敌人的地盘上去抢一些农奴回来。不过深入异邦捕奴实在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骑士老爷们亲自上阵往往费效比极低,而且还挺危险,如果有可能的话,即使是最吝啬的威尼斯商人,也更乐意花点小钱从当地的实权人物手中搜集货源……无论用了什么手段,他们总算是在短时间之内搞到了数以万计的印度“移民”,统统送到伦敦来种地,算是第一次大规模输入劳动力的“试点”。
※※※※※※※※※※※※※※※※※※※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哗声,还有喇叭和铜铃的清响。王秋抬头一看,发现是一位神父和几个手持长枪的士兵,正在把一群新来的印度人驱赶进一条小河里,强迫他们集体受洗,皈依基督教……如果拒绝的话,马上就是一顿胖揍暴力镇压,再不乖乖听话的话,就该直接吊死或上火刑架了。
——这年头的英国人,可不像他们被“多元文化理论”忽悠瘸了的后代们,根本没有什么宗教自由的先进观念,只知道凡是异端和... -->>
第五十七章、把英国变成印度吧!(下)
1348年秋天,英格兰王国,伦敦郊外
作为泰晤士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早在罗马帝国时代之前,这里就已经是相当发达的农耕区,并且盛产多汁牧草,适合饲养马匹,所以畜牧业也很兴旺。到了英格兰王国形成之后,全岛最富饶最发达的伦敦平原,就一直是历代君王的统治核心,到处遍布着金雀花王室名下的牧场和农庄。
然而,在这个黑暗的夏天,随着恐怖的黑死病和其它一系列不知什么瘟疫的急速扩散,让这片土地上的牧羊人和农夫都在瘟疫之中成批死去。伦敦平原上一时间横尸遍野,废弃的村庄中看不见炊烟,走进那些小小的泥屋或茅屋,能找到的多半只是几具腐烂或被动物啃噬过的尸体。道路边随处可见森森的白骨,尸体多得无法掩埋。水果和麦子都只能腐烂在地里,而家禽和家畜则跑得满地都是……到处都是死人或半死的人,偶尔有几个活着的人,也是仿佛行尸走肉一样在到处游荡,嘴里念叨着一些无意义的词汇:“主啊,我有罪!”“主啊,请不要急着把我召唤到您的国度!”“哦,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世界疯了……”
——如此凄凉死寂、荒诞错乱的情景,简直恍如属于人类的历史已经结束,世界的末日已经降临。
不过,到了秋天的时候,靠近伦敦的某些废弃农庄,居然又一次开始变得热闹起来,那些长满了杂草的田地里,也再次出现了忙忙碌碌的身影……当然,这些村子原来住着的农奴基本都已经上了天堂,无法再让他们的灵魂为领主卖力劳碌,此时在伦敦平原上耕耘的农夫,已经换了一批截然不同的人。
这些新来的农夫,普遍个子瘦小,皮肤也比绝大多数英格兰人都要黝黑得多,但又比南方的黑人差了点儿。他们赤着上身,只在胯下缠了一条裹腰布,被繁重的农活累得腰弯背弓,脊椎好像是一节一节的麻绳,就是打井水用的那种。锁骨高高地突在外面,活像狗戴的项圈,浑身上下疤痕累累,从胸部往下,到腰部,再到臀部,触及之处,都是大大小小的伤口和疤痕,就像岁月的鞭子在他们身上刻画出的记号……
——这些棕黑色皮肤的农夫,来自万里之外的印度,大多数属于古印度社会最低阶层的贱民。
在监工们的皮鞭与呵斥之下,印度贱民们拿着锄头、镰刀、铲子等各种工具,清理着荒废已久的田地,播洒上速生作物的种子。不知为什么,这些印度人的农活干得有些生疏,但绝对已经非常卖力。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这些印度人还要等到五百年之后的维多利亚时代,才会以殖民地属民的身份,大规模地出现在不列颠的土地上。但在这里,依靠哆啦A梦的【随意门】,英格兰王国提前五百年拥有了一大批印度臣民,可以靠他们来填补大瘟疫造成的劳动力短缺,让琼女王陛下的庄园免于抛荒。
——很可悲的是,就在短短一年之前,欧洲各国的君主还在为人口过剩的巨大压力而头疼,但到了此时此刻,如果这些君王还没有死的话,却要为如何搞到新的臣民,来填补他们空空荡荡的国土而发愁了。
※※※※※※※※※※※※※※※※※※
“……哎,这些印度人看上去干活倒是挺勤快的,可是……为什么全都瘦得皮包骨头?简直比英格兰最贫穷的几个郡的农奴还要瘦弱,而且一大半都穷得穿不上衣服……他们难道不知道羞耻也不怕冷吗?”
看着那些在田野间忙碌的黝黑身影,琼女王眨了眨眼睛,对身边的“天使”王秋问道,“……传说之中,印度不是一个四季温暖,盛产香料,流淌着蜜与奶的幸福之地么?而我之前通过那道神奇的门,亲眼看到的印度风景,也是那么的温暖、富饶和美丽……可是这些印度人过得也太惨了吧!”
——对于常年生活在黑暗与寒冷之中的中世纪英格兰人来说,传闻中出产着香料、染色棉布和宝石等许多好东西,并且四季如春,永无霜雪之苦的印度,绝对是一个值得迷恋的美好之地,宛如想象之中的天堂国度:绝大多数中世纪的欧洲人,对传说中的东方,都有着上述美好幻想。琼女王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而威尼斯商人和穿越者在通过【随意门】去印度“搜集”这些移民之时,跟着过去的琼女王陛下亲眼看到的印度风景,似乎也证实了上述印象:热带的阳光是如此明媚,风中仿佛飘散着各种香料的芬芳气息,恒河两岸的土地之肥沃,堪称鱼米之乡,到处是绿油油的稻田,还有金黄的麦浪,外加无数清清的池塘。池塘里长满了圆圆的睡莲,懒洋洋的水牛踩着池塘边的泥泞,嚼食着莲叶……但是,生活在这样一片田园牧歌美景之中的绝大多数普通印度人,却并没有过上什么仿佛天堂般美好的日子。
事实上,粗看起来,他们大多数过得似乎也跟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差不多,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饿得双眼发绿、半死不活。少部分甚至似乎还过得更糟糕一些,连最简陋的茅草屋都没得住,全家人只能睡在路边或树下,就跟乞丐或流民似的,不过脸上倒是少见愁苦之色,让人很难明白他们为啥还能笑得如此开心。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穷得连衣服都没得穿的怪人,不琢磨着如何劳动赚钱买衣服和养家糊口,却整天蹲在墙边摆出个奇怪的练功姿势,自己饿自己,一直到最后饿死在墙根下,印度人对他们肃然起敬,说这是什么伟大的苦行者,有跟神灵沟通的大能,可外人却看得很是纳闷——莫非印度神灵都喜欢信徒自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印度确实是一块富庶的地方,虽然只是在外面远远地看了一眼,您也应该清楚印度人的神庙和宫殿有多么金碧辉煌、宏伟华丽了吧。但问题是,无论在哪个地方,富人和穷人,贵族和平民,总是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啊。不管某片土地的物产有多么丰饶,也唯有上等人才能享受到这一切的好处,下等人则不管在哪里都一样穷,在英格兰是这样,在印度也是这样,在中国还是这样……印度那块地方的富庶和丰饶,只不过意味着君主和贵族的生活阔绰,跟这些下等人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个过于天真的问题,王秋撇了撇嘴,“……如果印度人无论高贵和低贱,个个都仿佛生活在天堂,幸福得好像泡在蜂蜜里一样,我们又怎么能把他们弄到英格兰,为您的庄园播种和耕耘呢?”
——虽然在此时的印度,人口买卖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由于穿越者们之前撕下脸皮的大肆搜刮,无论是英格兰王国还是威尼斯人,又或是罗马教皇国,都已经拿不出多少金银贵金属之类的硬通货了。
所以,如今出现在伦敦郊外的这批印度人,其实大半都是被忽悠来的——就具体做法而言,就是先让哆啦a梦出场,找个看上去最穷最脏最破烂的印度村庄,多半是聚居着贱民的,当众表演一通“天降火雨”或者“白天变黑夜”之类的神迹,震慑住这些印度农夫或贱民,吓得他们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然后再鼓捣一道“神谕”,宣布要带他们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居住,顺便用闪电劈了那些胆敢跳出来阻挠和唱反调的村落长老……这样的话,固然有一部分人会惊慌逃散,但剩下的人多半就会吓得六神无主、乖乖认命了。
——印度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祭司是婆罗门,拥有大片土地的军事贵族是刹帝利,商人和小地主被归入吠舍,而耕种的农夫和工匠等一般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他们的职业和姓氏一一对应,代代世袭,种地的世代种地,熬糖的世代熬糖,掏粪的世代掏粪,千百年来各司其职,只要一听名字就知道这个印度人是干啥的。不同种姓的人群彼此隔离,不但一般禁止通婚,甚至连互相之间的交流都很稀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消灭了底层印度人集体抱团反抗的能力,让他们安心于低贱的地位,只求有个好的来世。
此外,还有占到印度七分之一人口的贱民,处于这一种姓等级制度之外,被蔑视为“不可接触的人”。他们很难拥有土地,注定只能从事一些被认为是不洁的行业,譬如猎人、捕鱼人、屠夫、刽子手、掘墓人、承办丧葬者、皮匠和清道夫等等。就算想要给地主当佃户种庄稼都很困难——在印度乡下有的是首陀罗跟他们抢活儿干。而且贱民们不能呆在城市,只能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偏远小村庄里,平时必须非常小心地避免沾污各种姓中的成员,也就是说,不可与后者发生任何肉体上的接触,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不可进入后者的视线。因此,每当他们走出自己的住处或村庄时,就必须敲打一对拍板,警告他人有贱民正在走近。
这样一来,即使穿越者们搬空了整座贱民村落,其他印度人恐怕在短时间内也一无所知。当然,这些贱民由于不怎么种地,做农活可能不是很熟练,但在监工的皮鞭和刀子之下,相信他们一定会学得很快的。
不过,即使只是拉走一些地位低贱、无人关注的首陀罗和贱民,如果动静太大了的话,也会引起统治这些土地的印度王公们的关注,或许还有一丝敌意。这时候就轮到神通广大的威尼斯商人出场,一边借着哆啦a梦大神的虎皮,随口对这些王公们进行威胁和吓唬,一边送上若干中国瓷器,丝绸围巾,玻璃镜子,铝合金和塑料小首饰之类,在这年头的印度很有价值,但在现代世界不值几个钱的小玩意儿……于是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自认为利益没收到多少损害的印度王公们,纷纷默认了这些“大能”们的拉人行动。
甚至还有些人烟稠密之地的印度王公,为了缓解领地内人口过剩的压力,干脆主动把成群结队的贱民押送过来作为交易品,跟威尼斯商人交换更多他们想要的东西……印度这地方虽然自古温暖湿润、物产丰饶,但由于长期的过度繁衍,人口压力也一直很厉害,而且,由于种姓制度下的任何工作都是代代世袭,不同职业的人群彼此隔离,以至于想要让过剩人口改行都很困难——譬如在古代印度,姓“掘墓人”的家族就只能代代做掘墓人,哪怕掘墓人太多了,超过了市场需求,也很难让他们改行去捕鱼或当木匠,因为世袭当渔夫和木匠的人不愿意有人来抢饭碗——所以索性把过剩人口都赶出去,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就这样连蒙骗带拐卖,还有一定程度的交易和贿赂,实在不行的话,就让那些没节操的欧洲骑士们穿上铠甲挥舞起利剑,客串一回捕奴队——他们原本在战争之中也经常这样做:如果自家的农奴被杀光了,没人给自己种地,那么就到敌人的地盘上去抢一些农奴回来。不过深入异邦捕奴实在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骑士老爷们亲自上阵往往费效比极低,而且还挺危险,如果有可能的话,即使是最吝啬的威尼斯商人,也更乐意花点小钱从当地的实权人物手中搜集货源……无论用了什么手段,他们总算是在短时间之内搞到了数以万计的印度“移民”,统统送到伦敦来种地,算是第一次大规模输入劳动力的“试点”。
※※※※※※※※※※※※※※※※※※※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哗声,还有喇叭和铜铃的清响。王秋抬头一看,发现是一位神父和几个手持长枪的士兵,正在把一群新来的印度人驱赶进一条小河里,强迫他们集体受洗,皈依基督教……如果拒绝的话,马上就是一顿胖揍暴力镇压,再不乖乖听话的话,就该直接吊死或上火刑架了。
——这年头的英国人,可不像他们被“多元文化理论”忽悠瘸了的后代们,根本没有什么宗教自由的先进观念,只知道凡是异端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