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九章枭雄本色
张济之死,大概是刘照来到这个时空后,一翅膀扇得最离谱的事件了罢?直接把张济的死期,给提前了十多年。
张济的尸身,是被北宫玉派人送回汉军大营的。北宫玉这么做,一来敬重张济是条好汉子,二来,也是想籍张济之死,来打压汉军的士气,扰乱汉营的军心。
张济的部下,上自张绣,下至普通士卒,全都为张济服素致哀,就连董卓,也亲自前来祭奠。
张绣出奇的没有哭泣,相反,他的脸色沉静的可怕,在接待前来吊谒的众人时,也没有半分的失态和失礼,仿佛瞬间成熟起来了一般。
董卓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当场任命张绣为行左部司马,令其继续统率张济原有的部众。
回到中军大帐后,董卓一把拽住贾诩的手,将贾诩生拖硬拽到了主席的位置上,双手一按,便把贾诩按到了坐席上。没等贾诩反应过来,董卓便连退三四步,站在大帐当中,朝着贾诩深深一躬,口中言道:“卓粗鄙之徒,见识浅陋,日前未曾采纳先生的忠言,以致有今日之败,卓在此,先向先生赔罪了!今后先生但有指教,卓无不言听计从。如今,还请先生为卓廓开大计,指点一条生路。”
众人见此情形,皆尽失色,贾诩赶忙起身避席下拜,道:“诩既在主公帐下效命,为主公出谋划策,乃是我份内的职责,诩又岂敢轻忽?”
董卓听了贾诩所言,微微显得有些失望。在他想来,自己做出这番姿态,总该让贾诩说出几句誓死效忠的话语罢?可是贾诩却只提自己身为掾属的职责,并不以腹心之臣自居,这就难免让他有些失望了。
不过,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董卓也不及计较此事,相反,只要贾诩依旧愿意尽心尽力的为他出谋划策,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董卓上前扶起了贾诩,命他坐到了自己右首的第一个席位上,然后才命其余的部属,依照次序各自入座。董卓这样安排,毫无疑问,是要告诉众人,从此之后,贾诩便在自己的掾属当中,位列第一。
先前,坐在贾诩这个位置上的,一般都是李傕。只不过,李傕坐这个位置,大多是在董卓召集自己的腹心私下议事的时候,若是在公开场合,李傕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官职、地位来入座的。但是,如今董卓却在公开场合,不理会官职的尊卑次序,直接让贾诩坐在了首席上,这份殊荣,实在令人羡慕、嫉妒。
不过,李傕虽然心里微微泛酸,但却并没有因此而嫉妒贾诩。原因很简单,李傕心里清楚,贾诩乃是谋臣,而他却是武将,贾诩的地位再怎么尊贵,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而他李傕,直到今天,依旧是董卓手下,部曲最多,实力最为雄厚的将领,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因此,董卓排的这个座次,对李傕来说,只是面子上稍稍受些损伤罢了,对于他的实际地位,却并没有什么影响。
众人坐定之后,都把目光投向了贾诩。贾诩清了清嗓门,道:“兵法有云,‘骄兵必败’,之前,我军犯了轻敌的过错,这才落入了敌人的圈套当中。不过,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我军虽然吃了个亏,但是只要亡羊补牢,吸取教训,正视敌人,依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而叛军呢?他们觉得自己人多势众,又把我们牢牢的围困在了这里,肯定会志满意骄,轻视我军。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只要耐心的等待对方犯错,抓住他们的疏漏大意之处,自然能反败为胜。”
“贾军师,那究竟该怎么个反败为胜法?”樊稠问道。虽然贾诩并没有被董卓委以“军师”之类的名号,但是事实上,董卓显然已经把贾诩当作是军师来看待了。樊稠心直口快,一张口,就直接把贾诩叫成了军师。
“这个反败为胜之法,眼下还无从谈起,只能耐心等待。”贾诩从容的答道。
樊稠一听,却傻了眼,这不是空口说白话么?见众人没有插话,他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那若是敌人不犯错呢?或者还没等到敌人犯错,我军的粮草便先告急了,又该怎么办?”
“叛军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尽管从这一次叛军巧计设伏这点来看,他们当中,肯定是有高人的。不过,如果叛军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对我军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那么,仅凭一两位依然能保持清醒的高人,是遏止不了整支军队犯错的。尤其是在我们能够断言,这位高人绝对不是叛军的统帅王国的情况下,叛军犯错,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至于其他的问题,那就只能凭天由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贾诩悠然道。
然而,贾诩的话,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心悦诚服。尤其是在董卓如此尊奉贾诩的情况下,在场的众人,无不引颈观望,拭目以待,想听听贾诩到底能说出什么奇谋妙策来。谁知,贾诩所说的,却并不是什么可以“一招破敌”的奇谋妙策,反倒像是一番空话。
这便是他们见识不到的地方了。谋士也分几个层次,其中,最上乘的,是能够从战略层面,来分析敌我长短,从而因敌制胜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庙算之才”。其下,才是能在战术层面,出谋划策,制定具体计划的人。
而贾诩,身为汉末三国的顶级谋士,毫无疑问,他也属于“庙算之才”,因此,一上来,他并没急着去想具体的破敌方略,而是从大局的角度,分析敌我之间的优劣态势,为全军今后的战略走向,定下一个基调。
再者说了,眼下敌我双方才刚刚接触,战场的态势尚不明朗,董卓这一方,根本不清楚叛军的虚实。在这种情形下,又有哪个谋士,敢大言不惭,张口就来一条破敌的妙策?他是敢说,你倒是敢用?
因此,贾诩才没有急着出什么“一招破敌“的计策,而是先行分析敌我之间的态势。
董卓本来也很期待贾诩能有什么奇谋妙策,但是,听了贾诩的一番话之后,董卓的心里,也不免有一点失落感。好在,董卓的见识,可比樊稠高多了。虽然与贾诩之间,没有“心有灵犀不点也通”的默契,但是看到在场的众人,在听了贾诩的一番分析之后,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紧张和不安,董卓便隐隐猜到了贾诩的用意。
“文和所言有理,有道是‘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大家不要害怕,也不要急躁,回去后,好好整顿部属,修理军械,准备应对叛军的进攻。想要破敌,总得先看看敌人的招式,掂一掂敌人的份量才行。”董卓沉声令道。
众将领命而去,各自回营备战。谁知,在接下的日子里,一连好几天,叛军都没有发动任何进攻。
营中渐渐起了传言,说叛军肯定是分兵去攻打武威了。尽管董卓听到传言之后,立刻下令封杀,但是,营中依旧是人心惶惶,就连董卓自己,也疑心叛军是不是真的这么做了。
贾诩立刻宽慰董卓,说叛军绝不会如此:“明公熟知凉州地理,难道忘了,从此处攻打姑臧等地,必须经过洪池岭?洪池岭地势险要,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岂有那么容易被叛军攻破?明公要相信公弼(牛辅字公弼)的能力,有他在,武威绝不会有失。”
贾诩所说的洪池岭,就是现在的乌鞘岭,位于河西走廊东南端,属于河西走廊与陇中高原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锁钥。
而汉代的武威郡,... -->>
第二十九章枭雄本色
张济之死,大概是刘照来到这个时空后,一翅膀扇得最离谱的事件了罢?直接把张济的死期,给提前了十多年。
张济的尸身,是被北宫玉派人送回汉军大营的。北宫玉这么做,一来敬重张济是条好汉子,二来,也是想籍张济之死,来打压汉军的士气,扰乱汉营的军心。
张济的部下,上自张绣,下至普通士卒,全都为张济服素致哀,就连董卓,也亲自前来祭奠。
张绣出奇的没有哭泣,相反,他的脸色沉静的可怕,在接待前来吊谒的众人时,也没有半分的失态和失礼,仿佛瞬间成熟起来了一般。
董卓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当场任命张绣为行左部司马,令其继续统率张济原有的部众。
回到中军大帐后,董卓一把拽住贾诩的手,将贾诩生拖硬拽到了主席的位置上,双手一按,便把贾诩按到了坐席上。没等贾诩反应过来,董卓便连退三四步,站在大帐当中,朝着贾诩深深一躬,口中言道:“卓粗鄙之徒,见识浅陋,日前未曾采纳先生的忠言,以致有今日之败,卓在此,先向先生赔罪了!今后先生但有指教,卓无不言听计从。如今,还请先生为卓廓开大计,指点一条生路。”
众人见此情形,皆尽失色,贾诩赶忙起身避席下拜,道:“诩既在主公帐下效命,为主公出谋划策,乃是我份内的职责,诩又岂敢轻忽?”
董卓听了贾诩所言,微微显得有些失望。在他想来,自己做出这番姿态,总该让贾诩说出几句誓死效忠的话语罢?可是贾诩却只提自己身为掾属的职责,并不以腹心之臣自居,这就难免让他有些失望了。
不过,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董卓也不及计较此事,相反,只要贾诩依旧愿意尽心尽力的为他出谋划策,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董卓上前扶起了贾诩,命他坐到了自己右首的第一个席位上,然后才命其余的部属,依照次序各自入座。董卓这样安排,毫无疑问,是要告诉众人,从此之后,贾诩便在自己的掾属当中,位列第一。
先前,坐在贾诩这个位置上的,一般都是李傕。只不过,李傕坐这个位置,大多是在董卓召集自己的腹心私下议事的时候,若是在公开场合,李傕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官职、地位来入座的。但是,如今董卓却在公开场合,不理会官职的尊卑次序,直接让贾诩坐在了首席上,这份殊荣,实在令人羡慕、嫉妒。
不过,李傕虽然心里微微泛酸,但却并没有因此而嫉妒贾诩。原因很简单,李傕心里清楚,贾诩乃是谋臣,而他却是武将,贾诩的地位再怎么尊贵,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而他李傕,直到今天,依旧是董卓手下,部曲最多,实力最为雄厚的将领,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因此,董卓排的这个座次,对李傕来说,只是面子上稍稍受些损伤罢了,对于他的实际地位,却并没有什么影响。
众人坐定之后,都把目光投向了贾诩。贾诩清了清嗓门,道:“兵法有云,‘骄兵必败’,之前,我军犯了轻敌的过错,这才落入了敌人的圈套当中。不过,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我军虽然吃了个亏,但是只要亡羊补牢,吸取教训,正视敌人,依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而叛军呢?他们觉得自己人多势众,又把我们牢牢的围困在了这里,肯定会志满意骄,轻视我军。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只要耐心的等待对方犯错,抓住他们的疏漏大意之处,自然能反败为胜。”
“贾军师,那究竟该怎么个反败为胜法?”樊稠问道。虽然贾诩并没有被董卓委以“军师”之类的名号,但是事实上,董卓显然已经把贾诩当作是军师来看待了。樊稠心直口快,一张口,就直接把贾诩叫成了军师。
“这个反败为胜之法,眼下还无从谈起,只能耐心等待。”贾诩从容的答道。
樊稠一听,却傻了眼,这不是空口说白话么?见众人没有插话,他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那若是敌人不犯错呢?或者还没等到敌人犯错,我军的粮草便先告急了,又该怎么办?”
“叛军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尽管从这一次叛军巧计设伏这点来看,他们当中,肯定是有高人的。不过,如果叛军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对我军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那么,仅凭一两位依然能保持清醒的高人,是遏止不了整支军队犯错的。尤其是在我们能够断言,这位高人绝对不是叛军的统帅王国的情况下,叛军犯错,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至于其他的问题,那就只能凭天由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贾诩悠然道。
然而,贾诩的话,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心悦诚服。尤其是在董卓如此尊奉贾诩的情况下,在场的众人,无不引颈观望,拭目以待,想听听贾诩到底能说出什么奇谋妙策来。谁知,贾诩所说的,却并不是什么可以“一招破敌”的奇谋妙策,反倒像是一番空话。
这便是他们见识不到的地方了。谋士也分几个层次,其中,最上乘的,是能够从战略层面,来分析敌我长短,从而因敌制胜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庙算之才”。其下,才是能在战术层面,出谋划策,制定具体计划的人。
而贾诩,身为汉末三国的顶级谋士,毫无疑问,他也属于“庙算之才”,因此,一上来,他并没急着去想具体的破敌方略,而是从大局的角度,分析敌我之间的优劣态势,为全军今后的战略走向,定下一个基调。
再者说了,眼下敌我双方才刚刚接触,战场的态势尚不明朗,董卓这一方,根本不清楚叛军的虚实。在这种情形下,又有哪个谋士,敢大言不惭,张口就来一条破敌的妙策?他是敢说,你倒是敢用?
因此,贾诩才没有急着出什么“一招破敌“的计策,而是先行分析敌我之间的态势。
董卓本来也很期待贾诩能有什么奇谋妙策,但是,听了贾诩的一番话之后,董卓的心里,也不免有一点失落感。好在,董卓的见识,可比樊稠高多了。虽然与贾诩之间,没有“心有灵犀不点也通”的默契,但是看到在场的众人,在听了贾诩的一番分析之后,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紧张和不安,董卓便隐隐猜到了贾诩的用意。
“文和所言有理,有道是‘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大家不要害怕,也不要急躁,回去后,好好整顿部属,修理军械,准备应对叛军的进攻。想要破敌,总得先看看敌人的招式,掂一掂敌人的份量才行。”董卓沉声令道。
众将领命而去,各自回营备战。谁知,在接下的日子里,一连好几天,叛军都没有发动任何进攻。
营中渐渐起了传言,说叛军肯定是分兵去攻打武威了。尽管董卓听到传言之后,立刻下令封杀,但是,营中依旧是人心惶惶,就连董卓自己,也疑心叛军是不是真的这么做了。
贾诩立刻宽慰董卓,说叛军绝不会如此:“明公熟知凉州地理,难道忘了,从此处攻打姑臧等地,必须经过洪池岭?洪池岭地势险要,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岂有那么容易被叛军攻破?明公要相信公弼(牛辅字公弼)的能力,有他在,武威绝不会有失。”
贾诩所说的洪池岭,就是现在的乌鞘岭,位于河西走廊东南端,属于河西走廊与陇中高原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锁钥。
而汉代的武威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