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大明因我再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光启一听,毫不犹豫道:“臣写这些书稿便是为了能为朝廷所用,造福百姓,而皇上此举正是利国利民的仁举,臣岂会藏私,臣替天下苍生谢皇上圣恩!”
朱启明笑道:“哈哈,这下沾了先生的光了!”
徐光启心中一扫来之前的阴霾,趁机提议道:“臣请皇上下旨推广番薯种植,此物南北皆可种植,对土地肥力需求不高,且极为高产,是应对饥荒之良品。”
朱启明一时竟有遇到知己的感觉,微笑道:“徐先生所虑深远,真国之栋梁!不过我听说还有两种从亚美利加洲来的农作物,它们也很高产,且更易种植,不知徐先生可知晓?”
徐光启倒是没怎么关注,实话实说道:“臣一时想不到是何物,请皇上明示。”
朱启明解答道:“一种大概叫叫洋芋或番芋,还有一种叫做玉麦或玉蜀黍。土芋可在北方也可一年可种植两季,产量未必会低于番薯。而玉蜀黍产量虽不及番薯和洋芋,但其生命力顽强,非常适合贫瘠的山区以及寒冷的辽东地区种植,此物与麦、稻一般,晒干后可长期储存,可做主粮。”
徐光启听完,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他想破脑袋也想不透生在皇宫禁内的朱启明是如何知道这么多的,忍不住询问道:“皇上怎会知道这些?”
朱启明非要显摆,这下被人质疑,立马老实了,心虚地解释道:“书上看的,还有一些从泰西人那儿听来的。”
还算合理,徐光启勉强相信了这个解释,说道:“臣也大略知道了这两种作物,玉蜀黍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但此二物在大明种植极少,皆因不知该如何食用,据说那个洋芋人吃了甚至会发生中毒的情形,因此更少有种植,偶有种植也是当做药用。”
“发芽了呗!”朱启明很想把这句话说出来,但又怕后面解释不清,只好话到嘴边又咽下去,改口道:“这些都不是难事,既然亚美利加洲的百姓以此为食,那咱们可以招募一些过来,让他们教咱们大明的百姓如何储藏和食用便是。”
徐光启一时没明白,问道:“亚美利加洲离大明不知几万里,如何招募?”
“找泰西人啊!”大神终于有不会做的题了,朱启明有些得意洋洋。
徐光启恍然,是啊,找泰西人啊,他们有那本事,可以绕着地球航行一圈,世界上恐怕没有他们去不到的地方了,他忍不住夸赞了一句:“皇上天纵英才,此举百姓之福!”
朱启明快飘了,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再次向徐光启说道:“不瞒徐先生,为了百姓接受这些新作物,我准备明年开春在皇庄先行试种,到时候还要麻烦徐先生帮介绍一些懂行之人协助。”
徐光启自然义不容辞:“臣遵旨!臣回去便写信给几个故旧,让他们派好手来京,听候皇上差遣。”
“那多谢徐先生了!”朱启明客气了一下,随即话锋一转,问道:“徐先生精通西学,又与泰西人多有接触,可知泰西诸国因何而兴?”
徐光启纠结了一下,如实回道:“回皇上,臣以为西方乃是因商而兴。”
徐光启的回答,朱启明并没觉得惊讶,明末是第一次西学东渐的高峰期,许多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远比鸦片战争时中国人对西方了解的深,徐光启是这个时代西学研究的佼佼者,若是不熟悉西方的情况,才是让人惊讶呢。
朱启明赞成道:“徐先生所言极是,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下于农业,农业是一个国家安定的必要保证,商业则可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条件。隆庆开关以来,民间海贸发迅速,不仅富裕了很多大明百姓,朝廷也获益匪浅,这便是商业带来的好处。”
“正是如此,臣听闻泰西红毛国其地不过我朝顺天府大小,却是泰西一强国,皆因其国商贸... -->>
徐光启一听,毫不犹豫道:“臣写这些书稿便是为了能为朝廷所用,造福百姓,而皇上此举正是利国利民的仁举,臣岂会藏私,臣替天下苍生谢皇上圣恩!”
朱启明笑道:“哈哈,这下沾了先生的光了!”
徐光启心中一扫来之前的阴霾,趁机提议道:“臣请皇上下旨推广番薯种植,此物南北皆可种植,对土地肥力需求不高,且极为高产,是应对饥荒之良品。”
朱启明一时竟有遇到知己的感觉,微笑道:“徐先生所虑深远,真国之栋梁!不过我听说还有两种从亚美利加洲来的农作物,它们也很高产,且更易种植,不知徐先生可知晓?”
徐光启倒是没怎么关注,实话实说道:“臣一时想不到是何物,请皇上明示。”
朱启明解答道:“一种大概叫叫洋芋或番芋,还有一种叫做玉麦或玉蜀黍。土芋可在北方也可一年可种植两季,产量未必会低于番薯。而玉蜀黍产量虽不及番薯和洋芋,但其生命力顽强,非常适合贫瘠的山区以及寒冷的辽东地区种植,此物与麦、稻一般,晒干后可长期储存,可做主粮。”
徐光启听完,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他想破脑袋也想不透生在皇宫禁内的朱启明是如何知道这么多的,忍不住询问道:“皇上怎会知道这些?”
朱启明非要显摆,这下被人质疑,立马老实了,心虚地解释道:“书上看的,还有一些从泰西人那儿听来的。”
还算合理,徐光启勉强相信了这个解释,说道:“臣也大略知道了这两种作物,玉蜀黍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但此二物在大明种植极少,皆因不知该如何食用,据说那个洋芋人吃了甚至会发生中毒的情形,因此更少有种植,偶有种植也是当做药用。”
“发芽了呗!”朱启明很想把这句话说出来,但又怕后面解释不清,只好话到嘴边又咽下去,改口道:“这些都不是难事,既然亚美利加洲的百姓以此为食,那咱们可以招募一些过来,让他们教咱们大明的百姓如何储藏和食用便是。”
徐光启一时没明白,问道:“亚美利加洲离大明不知几万里,如何招募?”
“找泰西人啊!”大神终于有不会做的题了,朱启明有些得意洋洋。
徐光启恍然,是啊,找泰西人啊,他们有那本事,可以绕着地球航行一圈,世界上恐怕没有他们去不到的地方了,他忍不住夸赞了一句:“皇上天纵英才,此举百姓之福!”
朱启明快飘了,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才再次向徐光启说道:“不瞒徐先生,为了百姓接受这些新作物,我准备明年开春在皇庄先行试种,到时候还要麻烦徐先生帮介绍一些懂行之人协助。”
徐光启自然义不容辞:“臣遵旨!臣回去便写信给几个故旧,让他们派好手来京,听候皇上差遣。”
“那多谢徐先生了!”朱启明客气了一下,随即话锋一转,问道:“徐先生精通西学,又与泰西人多有接触,可知泰西诸国因何而兴?”
徐光启纠结了一下,如实回道:“回皇上,臣以为西方乃是因商而兴。”
徐光启的回答,朱启明并没觉得惊讶,明末是第一次西学东渐的高峰期,许多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远比鸦片战争时中国人对西方了解的深,徐光启是这个时代西学研究的佼佼者,若是不熟悉西方的情况,才是让人惊讶呢。
朱启明赞成道:“徐先生所言极是,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下于农业,农业是一个国家安定的必要保证,商业则可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条件。隆庆开关以来,民间海贸发迅速,不仅富裕了很多大明百姓,朝廷也获益匪浅,这便是商业带来的好处。”
“正是如此,臣听闻泰西红毛国其地不过我朝顺天府大小,却是泰西一强国,皆因其国商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