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蜀山轶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分别了一个假期久未谋面的孩子们在开学的那些日子开始沸腾起来,他们在一起毫无保留地交流着寒假中的所见所闻,还愉快的分享了过年期间储备在家中的大量零食。
转眼就到了三月,从1982年起,每年的三月就成了一个特殊意义的月份。
上世纪60年代,全国就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学雷锋掀起新的高潮。因为开放的年代,需要具有时代性典型。其时万物复苏,中华民族整体文明素质急待提高。
1982年3月1日,全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开始了,因此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每年的三月份是“学雷锋月”。以后数十年,仍然还是全国人民每年日常纪念行动的一部分。
70年代和80年代都是对“学雷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上学时候,一部《雷锋的故事》,雷锋叔叔的故事就深深地刻在大家的脑海之中。那时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每年的那个时候,老师经常组织大家学雷锋活动。都是从身边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放学回家在小区打扫楼道卫生、捡垃圾。出门帮助盲人过马路、送走丢的小朋友找妈妈,班级小组一起为孤寡老人家中做清洁卫生等等。在七、八十年代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学雷锋是舍己为人,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也始终是一项提倡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
其后每年到了3到5月之间,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团体的团组织总要发动团员、青年上街设点,按照自身专长为群众义务修理家电和自行车或理发、提供医疗咨询等,内容较多。他们各尽所能,表达自己学雷锋做好事见行动的愿望。再后来,只要是学雷锋月,不仅是整个合肥市的基层团组织,甚至连驻军和公安系统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各处设立不少义务服务点,得到了广大群众支持与好评。
1986年那个三月里,张不伦所在的班想响应号召,准备像往年一样上街开展一次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却不得不面临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境地。
路上处处是要扶老人过马路的各个小学的学生。
大街上你去找一个找不到自己妈妈的小孩比花仙子找他爸还难。
想去孤寡老人家做点好事,就城隍庙附近那几个大家平常比较熟悉的几家,上了门才知道这几天各个团组织已经来了七八次了。望着焕然一新,干干净净的家,再看看自己脚上的泥,张不伦他们都不知道是自己来做好事还是来添乱的。
老人家很客气,谢绝了孩子们的好意,还杵着拐棍把他们送到了巷口。
没有了目标的孩子们十分沮丧,七嘴八舌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更好的方案。倒是袁老师见多识广,大手一挥:“走,我们去干一件人家想不到的好事去,跟我去擦公交隔离桩去!”
八十年代长江路上的公交车道隔离墩是用水泥制成的,又粗又重,刷上红色和白色的漆,沿着长长的路隔一段放一个,拉上铁链,区别开了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日晒雨淋,远远看去,就像一排裹着一层泥的大土疙瘩。
袁老师从学校找来了抹布,水桶,又找了马路对面的药房,从他们那一桶桶地接出水来,同学们蹲在地上,开始用力地擦洗起来。
那天是班级集体活动,袁老师特别要求,少先队员要戴红领巾,少先队干部要把标志都戴上,因此,张不伦的胳膊上很嘚瑟的又挂起了七道杠。
擦了一阵,好不容易让几个水泥墩露出了原来的模样,腰酸颓唐的张不伦站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挥手冲着不远处的魏林棋大声喊:“嗨,再拎点水来!”
咔嚓一道白光闪过,就看见对面一个中年女子拿... -->>
分别了一个假期久未谋面的孩子们在开学的那些日子开始沸腾起来,他们在一起毫无保留地交流着寒假中的所见所闻,还愉快的分享了过年期间储备在家中的大量零食。
转眼就到了三月,从1982年起,每年的三月就成了一个特殊意义的月份。
上世纪60年代,全国就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学雷锋掀起新的高潮。因为开放的年代,需要具有时代性典型。其时万物复苏,中华民族整体文明素质急待提高。
1982年3月1日,全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开始了,因此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每年的三月份是“学雷锋月”。以后数十年,仍然还是全国人民每年日常纪念行动的一部分。
70年代和80年代都是对“学雷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上学时候,一部《雷锋的故事》,雷锋叔叔的故事就深深地刻在大家的脑海之中。那时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每年的那个时候,老师经常组织大家学雷锋活动。都是从身边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放学回家在小区打扫楼道卫生、捡垃圾。出门帮助盲人过马路、送走丢的小朋友找妈妈,班级小组一起为孤寡老人家中做清洁卫生等等。在七、八十年代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学雷锋是舍己为人,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也始终是一项提倡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
其后每年到了3到5月之间,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团体的团组织总要发动团员、青年上街设点,按照自身专长为群众义务修理家电和自行车或理发、提供医疗咨询等,内容较多。他们各尽所能,表达自己学雷锋做好事见行动的愿望。再后来,只要是学雷锋月,不仅是整个合肥市的基层团组织,甚至连驻军和公安系统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各处设立不少义务服务点,得到了广大群众支持与好评。
1986年那个三月里,张不伦所在的班想响应号召,准备像往年一样上街开展一次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却不得不面临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境地。
路上处处是要扶老人过马路的各个小学的学生。
大街上你去找一个找不到自己妈妈的小孩比花仙子找他爸还难。
想去孤寡老人家做点好事,就城隍庙附近那几个大家平常比较熟悉的几家,上了门才知道这几天各个团组织已经来了七八次了。望着焕然一新,干干净净的家,再看看自己脚上的泥,张不伦他们都不知道是自己来做好事还是来添乱的。
老人家很客气,谢绝了孩子们的好意,还杵着拐棍把他们送到了巷口。
没有了目标的孩子们十分沮丧,七嘴八舌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更好的方案。倒是袁老师见多识广,大手一挥:“走,我们去干一件人家想不到的好事去,跟我去擦公交隔离桩去!”
八十年代长江路上的公交车道隔离墩是用水泥制成的,又粗又重,刷上红色和白色的漆,沿着长长的路隔一段放一个,拉上铁链,区别开了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日晒雨淋,远远看去,就像一排裹着一层泥的大土疙瘩。
袁老师从学校找来了抹布,水桶,又找了马路对面的药房,从他们那一桶桶地接出水来,同学们蹲在地上,开始用力地擦洗起来。
那天是班级集体活动,袁老师特别要求,少先队员要戴红领巾,少先队干部要把标志都戴上,因此,张不伦的胳膊上很嘚瑟的又挂起了七道杠。
擦了一阵,好不容易让几个水泥墩露出了原来的模样,腰酸颓唐的张不伦站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挥手冲着不远处的魏林棋大声喊:“嗨,再拎点水来!”
咔嚓一道白光闪过,就看见对面一个中年女子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