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军火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顿时都张大了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
这批军火中,光是标配刺刀的7.9毫米汉阳造步枪就有六千多支,还有数百挺的7.7毫米口径麦德森轻机枪,数十挺7.7毫米口径维克斯重机枪,还有一批国内军阀最喜欢的7.3毫米口径驳壳枪。自然也少不了配备炮兵营的国内仿制型82毫米斯托克斯迫击炮二十四门,法国1909年式75毫米山炮十八门,以及哈奇开斯1916年式37毫米步兵炮十八门。
至于弹药,则是后续的军火船源源不断地从长江上游送下来。
结果这回连故作镇静的吴子玉也差点吓傻了。
军火船送来的只是一个轻装师的弹药储备吗?差不多就快够整个救世军使用好长一段时间了。
汉阳造使用的圆头弹,是按每支枪五个基数进行补给的,也就是三百发子弹。而实际上,救世军下面的作战部队,步兵携带子弹数量根本没有达到一个基数六十发的标准,能有二十发就算是不错了。
也是因为国内兵工厂的现有子弹生产线,都只能做到大规模生产7.9毫米的圆头弹,而圆头弹是难以被轻重机枪使用的。以至于陈安干脆,直接将北方军即将淘汰的7.7毫米口径麦德森轻机枪和维克斯重机枪,连枪带弹一股脑卖给救世军。
轻机枪每挺配弹五千发,重机枪每挺配弹一万发,均是五个基数的标准。五个基数,也是国内通行的弹药补给月基数。
估计考虑到吴子玉的部队汽车没几辆不说,马匹也不见得有多少,后勤能力实在有限。除了37毫米步兵炮依然按照每门炮五个基数三百发炮弹配置之外,其他火炮和迫击炮都按照两个基数一百二十发炮弹进行配置。
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弹药箱,踩着脚下足够人手四发的手榴弹木箱,还有旁边堆得像小山般的法式钢盔,据说连马夫都有一个钢盔,吴子玉嘴角不停抽动着,神情都恍惚起来。
该死的陈安,按照这种标准,等救世军十二个师全部武装起来,即使你只要成本价,我也要破产了,哭笑不得的玉帅心里咒骂不已。
第四十六章反苏浪潮
不止是吴子玉有些目晕的感觉,当潜伏在汉口的各方间谍将收集到情报送回各自老板那里的时候,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雨亭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如果按照轻装师的想法武装救世军的话,每个救世军整训完成的轻装师,不仅达到一线步兵班每班都有一挺轻机枪,而且还保证每个步兵连都一个重机枪小组、每个步兵营都一个迫击炮小组,甚至步兵师直辖的炮兵火力至少是两个齐全的炮兵营。
弹药充足,兵种齐全,马步工辎炮各兵种该有的基本都有,而且能保证每支枪都有刺刀,甚至所有士兵军官都有钢盔,这在当时国内军阀势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只要手下的士兵军官不是笨蛋,估计要打垮一个如此的轻装师,需要安国军亦或是北伐军至少三至四倍的部队拿命去填吧。因为缺少军械,国内军阀的步兵部队,经常需要混装大量的大刀武器,更别提轻重机枪的大规模列编了。
难怪骄横一时的日本人,始终没有再更为强悍的北方军手中讨得了好去。
与当年举全国之力编组的北洋六镇精华相比,除了还是少了一个炮兵营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老北洋六镇除了二旅六团步兵外,还有一个三营的骑兵团和一个三营的炮兵团,以及辎重工兵各一营。
而吴子玉的轻装师,集群的炮兵倒是只有两个营,但架不住二门仿制迫击炮编制的迫击炮小组一上来就是十二个,总体的火力强度事实上比老北洋六镇还要强。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吴子玉除了心中滴着血向尼森公司付着巨额的成本价之外,还不得不另外掏腰包向尼森公司购买了一批载重汽车和汽油。那些弹药辎重,已经超出了所能收罗到的蓄力运输量了,只好购买汽车了。
吴子玉痛快而又揪心地签字付款时,忽然有了一个明悟,估计这次又给陈安耍了。救世军今后习惯这种军械装备后,仅凭手上的两个兵工厂显然是无法满足的,那又只好再出钱向尼森公司购买了,到那个时候估计就不是这个慷慨的成本价了。
又是一条大鱼,自动上钩了呀。
实际上,陈安和吴子玉达成的军火协议,却是成本价,因为这些军火要么都是兰州机器局的存货,要么就是这些年积存下来的北方军储备军火。
跟当年满清王朝青睐德意志帝国军械有直接干系,国内的兵工厂基本上都是引进的7.9毫米步枪生产线和同口径弹药生产线,起家于左宗棠的兰州机器局也是如此。奉天兵工厂因为日本人影响甚深的因素,生产线上生产的步枪和子弹倒是日式的6.5毫米口径。
因为多年始终处于战乱地区,歇歇停停又屡遭破坏的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的产能是无法跟兰州机器局相比的,唯一规模差不多的就是张雨亭的奉天兵工厂了。奉天兵工厂在几次大规模扩建后,差不多也达到了兰州机器局的年产一亿五千万发子弹、五十万发炮弹的水平。这也是当年郭松龄倒戈一击,奉天城里缺兵少将,但就是不缺弹药的主要原因了。
和救世军签订军火协议后,兰州机器局立马加足马力,全力生产救世军所需要的军火物资,主要的产能也是7.9毫米口径的子弹,和75毫米口径的炮弹。至于其他的军火,枪械火炮以及手榴弹钢盔等,都是有阶州大本营的军火车间负责提供的。
大本营军火车间真正的生产成本,是远远低于兰州机器局的。所以从实际上来说,即使按成本价提供至少五个师的装备给救世军,北方集团还是有利润的,只是兰州机器局的账簿上失去了每年五百万元利润而已,陈安转手就从尼森公司那里直接划拨了五百万过去。
春暖花开也不过短短数十日而已。
救世军的老大吴子玉耐住性子,焦急地等待第一批从汉口保定军校速成班的士官生毕业。为了尽快让这支新组建的轻装师形成战斗力,吴子玉准备用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士官生成为各级骨干,甚至不惜将第一期的汉口保定军校士官生改成了速成班学时,六个月以后就毕业充入军队。
北伐军首先打破了民国十六年国内的平静,迫不及待的发动了进攻南京的战役,第二次北伐战役正式拉开。
按照广东政权的部署,不仅是从长江上游顺流直下进攻南京,而且还有一路从南往北进攻福建和浙江,形成了包抄夹击之势。
只是非常奇怪,北伐军在组织两路进军江浙两省的同时,居然又另外派出一路大军宣称要向武汉再次进军。
三路大军,两个截然相反的进军方向,这让除了焦头烂额的孙传芳之外的那些军阀都看不懂了。北伐军已经有这么大的实力,可以同时发起两个方向的作战了吗?
占领武汉三镇的吴子玉第一时间下令,救世军再次进入作战状态,准备第二次阻击北伐军的进攻,无论是汉阳兵工厂还是汉口保定军校,都是必须坚决守卫的核心地域。
结果令所有人都跌破了一地眼镜,第三路大举北上的北伐军直接在半路绕了一个弯,冲进了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九江市。九江不是北伐军原来已经攻占的城市吗,怎么自己打起自己来了?一时间各种小道消息到处乱飞,根本无从分辨真伪,世人顿时都看花了眼。
等到盘踞长江以北的各路军阀辛苦万分拿到准确消息时,更大的事件发生了,以至于这些北方军阀都措手不及不说,刚拿到手的资料也都成了过时消息。
成功占领上海的北伐军,在总司令蒋介石的亲自指挥下,忽然调转枪口对准了昔日的盟友亲苏俄势力,在上海城里大开杀戒,几乎是血流成河。随后在英美列强的授意下,江浙财团马上向递送了投名状的蒋介石提供紧急援助。
没过多久,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成立,并宣布全面清党,驱逐苏联顾问,通缉亲苏俄势力。这标志着苏俄势力被撕破脸皮的蒋介石彻底抛弃了,几年来的辛苦援助都成为为人嫁衣。
占据九江的北伐军马上宣布蒋介石的举动为非法,并宣布永远开除蒋介石的党籍。这个时候,站在九江北伐军后面的大鳄终于浮现出来,汪精卫号称是国父的忠实信徒,全面接管党务,并成立九江政府。
被打了闷头一棒的苏联人急病乱求医,赶紧找到了依然宣布执行孙大炮遗嘱的九江政权,拼命鼓动汪精卫出兵进攻南京政府。
显然汪精卫城府更深,做事却并不靠谱。九江周边或隐或现也出现了各种不稳迹象,终于让苏联人和亲苏俄势力反映过来,都不是靠得住的主呀。
在这种危机情况下,为了保证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布尔什维克国际立即做出决定,要求中国亲苏俄势力举行起义,夺取军事指挥权,一举占领各大城市,推翻反动势力的统治。
事实上,在这个节点上,国内的亲苏俄势力一无军权,二无地盘,和蒋介石以及汪精卫拥有的势力相比实在是强弱悬殊,尤其是党内还始终弥漫着一股悲观失望主义情绪。但是这些英勇无畏的志士们依然开始执行这个几乎不可能成功的计划。
最离谱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就在此时,布尔什维克国际驻九江代表罗易居然将上级的指示,秘密转呈汪精卫等九江政府高层。汪精卫等人一见之下,如临大敌,马上下令九江政府及所属军队开始全面清党,大肆逮捕和屠杀亲苏俄分子。
在下游上海英雄志士尸骨未寒之时,长江上游同样发生了耸人听闻的恐怖屠杀事件。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这就是孙大炮培养出来的所谓军政精英们叫嚣的口号。
蒋介石和汪精卫分而又和,再次合流,对抗亲苏俄势力。
这种肆无忌惮的政治屠杀,马上波及到关内各处。
为了扯大旗对抗救世军,而在绥远刚刚誓师参加北伐军的倒戈将军冯玉祥,显然一下子对这股白色恐怖风暴没有反应过来,深恐陷入更浑水潭,干脆假惺惺地选择了将手下亲苏俄分子礼送出境。
也不知道是那根神经搭错了,占领北京的张雨亭在指挥安国军大肆搜捕亲苏俄势力的时候,居然同意搜捕人员莽撞地冲进苏联大使馆,逮捕了大批逃难到使馆内的中国人。结果习惯了顺手捞一把的安国军官兵,从使馆内竟然搜出大量图谋分裂和控制甚至占领中国的大批苏联内部机密文件,其中不乏苏联在中国军政机构布置下的间谍特工名单。
顿时都张大了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
这批军火中,光是标配刺刀的7.9毫米汉阳造步枪就有六千多支,还有数百挺的7.7毫米口径麦德森轻机枪,数十挺7.7毫米口径维克斯重机枪,还有一批国内军阀最喜欢的7.3毫米口径驳壳枪。自然也少不了配备炮兵营的国内仿制型82毫米斯托克斯迫击炮二十四门,法国1909年式75毫米山炮十八门,以及哈奇开斯1916年式37毫米步兵炮十八门。
至于弹药,则是后续的军火船源源不断地从长江上游送下来。
结果这回连故作镇静的吴子玉也差点吓傻了。
军火船送来的只是一个轻装师的弹药储备吗?差不多就快够整个救世军使用好长一段时间了。
汉阳造使用的圆头弹,是按每支枪五个基数进行补给的,也就是三百发子弹。而实际上,救世军下面的作战部队,步兵携带子弹数量根本没有达到一个基数六十发的标准,能有二十发就算是不错了。
也是因为国内兵工厂的现有子弹生产线,都只能做到大规模生产7.9毫米的圆头弹,而圆头弹是难以被轻重机枪使用的。以至于陈安干脆,直接将北方军即将淘汰的7.7毫米口径麦德森轻机枪和维克斯重机枪,连枪带弹一股脑卖给救世军。
轻机枪每挺配弹五千发,重机枪每挺配弹一万发,均是五个基数的标准。五个基数,也是国内通行的弹药补给月基数。
估计考虑到吴子玉的部队汽车没几辆不说,马匹也不见得有多少,后勤能力实在有限。除了37毫米步兵炮依然按照每门炮五个基数三百发炮弹配置之外,其他火炮和迫击炮都按照两个基数一百二十发炮弹进行配置。
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弹药箱,踩着脚下足够人手四发的手榴弹木箱,还有旁边堆得像小山般的法式钢盔,据说连马夫都有一个钢盔,吴子玉嘴角不停抽动着,神情都恍惚起来。
该死的陈安,按照这种标准,等救世军十二个师全部武装起来,即使你只要成本价,我也要破产了,哭笑不得的玉帅心里咒骂不已。
第四十六章反苏浪潮
不止是吴子玉有些目晕的感觉,当潜伏在汉口的各方间谍将收集到情报送回各自老板那里的时候,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雨亭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如果按照轻装师的想法武装救世军的话,每个救世军整训完成的轻装师,不仅达到一线步兵班每班都有一挺轻机枪,而且还保证每个步兵连都一个重机枪小组、每个步兵营都一个迫击炮小组,甚至步兵师直辖的炮兵火力至少是两个齐全的炮兵营。
弹药充足,兵种齐全,马步工辎炮各兵种该有的基本都有,而且能保证每支枪都有刺刀,甚至所有士兵军官都有钢盔,这在当时国内军阀势力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只要手下的士兵军官不是笨蛋,估计要打垮一个如此的轻装师,需要安国军亦或是北伐军至少三至四倍的部队拿命去填吧。因为缺少军械,国内军阀的步兵部队,经常需要混装大量的大刀武器,更别提轻重机枪的大规模列编了。
难怪骄横一时的日本人,始终没有再更为强悍的北方军手中讨得了好去。
与当年举全国之力编组的北洋六镇精华相比,除了还是少了一个炮兵营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老北洋六镇除了二旅六团步兵外,还有一个三营的骑兵团和一个三营的炮兵团,以及辎重工兵各一营。
而吴子玉的轻装师,集群的炮兵倒是只有两个营,但架不住二门仿制迫击炮编制的迫击炮小组一上来就是十二个,总体的火力强度事实上比老北洋六镇还要强。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吴子玉除了心中滴着血向尼森公司付着巨额的成本价之外,还不得不另外掏腰包向尼森公司购买了一批载重汽车和汽油。那些弹药辎重,已经超出了所能收罗到的蓄力运输量了,只好购买汽车了。
吴子玉痛快而又揪心地签字付款时,忽然有了一个明悟,估计这次又给陈安耍了。救世军今后习惯这种军械装备后,仅凭手上的两个兵工厂显然是无法满足的,那又只好再出钱向尼森公司购买了,到那个时候估计就不是这个慷慨的成本价了。
又是一条大鱼,自动上钩了呀。
实际上,陈安和吴子玉达成的军火协议,却是成本价,因为这些军火要么都是兰州机器局的存货,要么就是这些年积存下来的北方军储备军火。
跟当年满清王朝青睐德意志帝国军械有直接干系,国内的兵工厂基本上都是引进的7.9毫米步枪生产线和同口径弹药生产线,起家于左宗棠的兰州机器局也是如此。奉天兵工厂因为日本人影响甚深的因素,生产线上生产的步枪和子弹倒是日式的6.5毫米口径。
因为多年始终处于战乱地区,歇歇停停又屡遭破坏的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的产能是无法跟兰州机器局相比的,唯一规模差不多的就是张雨亭的奉天兵工厂了。奉天兵工厂在几次大规模扩建后,差不多也达到了兰州机器局的年产一亿五千万发子弹、五十万发炮弹的水平。这也是当年郭松龄倒戈一击,奉天城里缺兵少将,但就是不缺弹药的主要原因了。
和救世军签订军火协议后,兰州机器局立马加足马力,全力生产救世军所需要的军火物资,主要的产能也是7.9毫米口径的子弹,和75毫米口径的炮弹。至于其他的军火,枪械火炮以及手榴弹钢盔等,都是有阶州大本营的军火车间负责提供的。
大本营军火车间真正的生产成本,是远远低于兰州机器局的。所以从实际上来说,即使按成本价提供至少五个师的装备给救世军,北方集团还是有利润的,只是兰州机器局的账簿上失去了每年五百万元利润而已,陈安转手就从尼森公司那里直接划拨了五百万过去。
春暖花开也不过短短数十日而已。
救世军的老大吴子玉耐住性子,焦急地等待第一批从汉口保定军校速成班的士官生毕业。为了尽快让这支新组建的轻装师形成战斗力,吴子玉准备用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士官生成为各级骨干,甚至不惜将第一期的汉口保定军校士官生改成了速成班学时,六个月以后就毕业充入军队。
北伐军首先打破了民国十六年国内的平静,迫不及待的发动了进攻南京的战役,第二次北伐战役正式拉开。
按照广东政权的部署,不仅是从长江上游顺流直下进攻南京,而且还有一路从南往北进攻福建和浙江,形成了包抄夹击之势。
只是非常奇怪,北伐军在组织两路进军江浙两省的同时,居然又另外派出一路大军宣称要向武汉再次进军。
三路大军,两个截然相反的进军方向,这让除了焦头烂额的孙传芳之外的那些军阀都看不懂了。北伐军已经有这么大的实力,可以同时发起两个方向的作战了吗?
占领武汉三镇的吴子玉第一时间下令,救世军再次进入作战状态,准备第二次阻击北伐军的进攻,无论是汉阳兵工厂还是汉口保定军校,都是必须坚决守卫的核心地域。
结果令所有人都跌破了一地眼镜,第三路大举北上的北伐军直接在半路绕了一个弯,冲进了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九江市。九江不是北伐军原来已经攻占的城市吗,怎么自己打起自己来了?一时间各种小道消息到处乱飞,根本无从分辨真伪,世人顿时都看花了眼。
等到盘踞长江以北的各路军阀辛苦万分拿到准确消息时,更大的事件发生了,以至于这些北方军阀都措手不及不说,刚拿到手的资料也都成了过时消息。
成功占领上海的北伐军,在总司令蒋介石的亲自指挥下,忽然调转枪口对准了昔日的盟友亲苏俄势力,在上海城里大开杀戒,几乎是血流成河。随后在英美列强的授意下,江浙财团马上向递送了投名状的蒋介石提供紧急援助。
没过多久,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成立,并宣布全面清党,驱逐苏联顾问,通缉亲苏俄势力。这标志着苏俄势力被撕破脸皮的蒋介石彻底抛弃了,几年来的辛苦援助都成为为人嫁衣。
占据九江的北伐军马上宣布蒋介石的举动为非法,并宣布永远开除蒋介石的党籍。这个时候,站在九江北伐军后面的大鳄终于浮现出来,汪精卫号称是国父的忠实信徒,全面接管党务,并成立九江政府。
被打了闷头一棒的苏联人急病乱求医,赶紧找到了依然宣布执行孙大炮遗嘱的九江政权,拼命鼓动汪精卫出兵进攻南京政府。
显然汪精卫城府更深,做事却并不靠谱。九江周边或隐或现也出现了各种不稳迹象,终于让苏联人和亲苏俄势力反映过来,都不是靠得住的主呀。
在这种危机情况下,为了保证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布尔什维克国际立即做出决定,要求中国亲苏俄势力举行起义,夺取军事指挥权,一举占领各大城市,推翻反动势力的统治。
事实上,在这个节点上,国内的亲苏俄势力一无军权,二无地盘,和蒋介石以及汪精卫拥有的势力相比实在是强弱悬殊,尤其是党内还始终弥漫着一股悲观失望主义情绪。但是这些英勇无畏的志士们依然开始执行这个几乎不可能成功的计划。
最离谱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就在此时,布尔什维克国际驻九江代表罗易居然将上级的指示,秘密转呈汪精卫等九江政府高层。汪精卫等人一见之下,如临大敌,马上下令九江政府及所属军队开始全面清党,大肆逮捕和屠杀亲苏俄分子。
在下游上海英雄志士尸骨未寒之时,长江上游同样发生了耸人听闻的恐怖屠杀事件。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这就是孙大炮培养出来的所谓军政精英们叫嚣的口号。
蒋介石和汪精卫分而又和,再次合流,对抗亲苏俄势力。
这种肆无忌惮的政治屠杀,马上波及到关内各处。
为了扯大旗对抗救世军,而在绥远刚刚誓师参加北伐军的倒戈将军冯玉祥,显然一下子对这股白色恐怖风暴没有反应过来,深恐陷入更浑水潭,干脆假惺惺地选择了将手下亲苏俄分子礼送出境。
也不知道是那根神经搭错了,占领北京的张雨亭在指挥安国军大肆搜捕亲苏俄势力的时候,居然同意搜捕人员莽撞地冲进苏联大使馆,逮捕了大批逃难到使馆内的中国人。结果习惯了顺手捞一把的安国军官兵,从使馆内竟然搜出大量图谋分裂和控制甚至占领中国的大批苏联内部机密文件,其中不乏苏联在中国军政机构布置下的间谍特工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