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2/2)
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耕耘贞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以后刺史的任免必须由自己亲选,同时所有的县令必须要有五品以上的京官推举。
但对推举之人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验,从而才能作为主政一方的县令,倒是颇有疑议。
这里基层工作的经验是指至少拥有一年八品或者九品的工作职务,甚至担任过流外官的官方职务。
像那种因为世家门阀的原因,直接空降成为主政一方的县令,应该尽可能杜绝。
“那青雀当初可就是直接任免的高陵县令的!”李承乾听到马周的话不由反驳道。
马周倒是看了一眼李承乾,正色道,“魏王先成为农业学府的祭酒,纵然按照现在标准看来,这农业学府的祭酒只从七品官职,之后才成的高陵县令。”
李承乾听到这话,不由撇撇嘴想进行反驳,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不过房玄龄倒走出来,笑呵呵的道,“马侍郎建议中肯,但多少有几分操之过急。
臣看来,有基层经验的人才被任免为县令有五品以上京官推举即可。
单若没经验而直接成为县令者,需要有四品以上官员保举,以免我大唐失了人才!”
说实话,所谓推举与保举,看起来只是两个差不多意思的词语,但两者所承担的意义却是不同的。
至少后者有了连带的责任,若出了事情,保举者也并不好过。
比如说,为什么最近魏征好像变得有几分低调了,正是因为他推举的杜正伦被一脚他提到了广州去啃甘蔗了,作为推举人魏征虽没受到苛责,但也失分了。
要是如果是魏征保举杜正伦去的东宫,做得东宫右庶子,那现在魏征就要考虑致仕了。
此刻杜如晦听到房玄龄的话,到在旁边插了一句嘴道:“高品贬谪不在此例!”
对于马周的建议,很快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你一言,我一句,很快就将其补充完整了来。
李世民思索一下挥手道,“便按照伱们所言,形成诏令颁发下去。”
“诺!”房玄龄听到了李世民的命令此刻却也是第一时间便是回答了。
马周见到自己的意见被几人通过,也不由对几人注目行礼,表示感谢。
说实话,马周的建议既是他作为吏部侍郎,挑选官吏所整理出来的准则。
同时这样的条例某种程度上也帮助了那些原本是流外官的农业学府成员,从不入品到入品的这一阶级跨越。
因为官场上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上行下效的,你一个七品的县令需要基层工作经验,那么以后八品的县丞需要不需要继承工作经验,那么九品的令,需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
虽然现在只是开个小口子,所以需要李世民亲自开口,显得阻力非常大。
但真这种事情确定了下来,那一切也就顺水推舟,自然而然这条件就这么的形成了。
而对农业学府出身的学员来说,这就是他们从流外官到品级官员跨越的最大优势了。
说实话,这种优势跟那些什么千年世家,什么经学传承相比,到底还是差得太多了。
只要这些人愿意沉下心去干活,那农业学府出来的学员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挤掉。
因为双方的教育就决定了,农业学府的学院是比不过那些儒学学府与儒家学派出来的人。
基本上世家培养出来的是利用规则的人,儒家学派培养出来得是依附规则进行管理的人,至于农业学府出来的,基本上就是干活的人。
如果农业学府的人有足够的悟性与才能,在基层足够摸爬滚打,也许并不会被儒家学派培养出来的人差,但想要像世家出来的一样,能做到游刃有余的利用规则少说四十岁起步。
甚至每一品,对于农业学府的学员来说,想要攀爬上去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此刻马周的这个建议,至少让农业学府学员们从流外官成为品级官员少了三年时间。
马周提出这个建议,也许有看穿了李泰的谋划,所以顺水推舟的给李泰搭把手。
但同样,也是因为马周自己的经历跟原来的历史不同,他在李泰帮助下踏踏实实走着实干路线,然后被杜如晦看中带入到了吏部成为了杜如晦的左膀右臂。
所以在马周看来挑选官员应当更加注重官员的实干能力,而不是看官员的家世背景。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在现在看起来自然是非常微小,但就事实来说,李泰对基层的布局,因为这个建议的出现,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加速。
至于能够加速到什么程度,多少还是要看那些世家,以及学习经史子集的儒家弟子们什么时候反应过来。
还是那一句话,农业学子在干活上不会比他们差,但在管理和人情世故上,那还是需要慢慢的被社会打磨。
与之相比,那些世家出身,或者出自名门的官员,他们在待人接物,以及人情世故上,在父辈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之中,基本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
只要他们肯低下脑袋,然后脚踏实地的干活,现在农业学府的底子,有多少算多少,基本上都是竞争不过他们的。
因为别得什么都不要说,单是眼界上双方便是有着天壤之别。
眼高手低不是一个好词,但视野不够开阔,终究会蝇营狗苟下去。
可惜,李泰并不知道这个好消息,因为这时候的李泰已经把所有心思全部都放到洛水之弈上了。
随着八月十五的到来,洛水之弈即将要开始了。
此刻,裴行俭怀着一月份去长安参加明经考试的心思,从河东来到洛阳,参加洛水之弈。
因为大唐考试开卷考,加上名声加持的特殊性质,如果没洛水之弈也就算了,但现在出了洛水之弈,那怎么也要去试一试,万一运气好夺冠了呢!
只要自己能名动洛阳,那自己去长安考试省多少心思,甚至去考进士说不定都有机会啊!
一想到这里,裴行俭便带着自己要去弘文馆读书的族弟,前去报名处报名。
“河东裴氏,裴行俭特来报名!”
(本章完)
以后刺史的任免必须由自己亲选,同时所有的县令必须要有五品以上的京官推举。
但对推举之人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验,从而才能作为主政一方的县令,倒是颇有疑议。
这里基层工作的经验是指至少拥有一年八品或者九品的工作职务,甚至担任过流外官的官方职务。
像那种因为世家门阀的原因,直接空降成为主政一方的县令,应该尽可能杜绝。
“那青雀当初可就是直接任免的高陵县令的!”李承乾听到马周的话不由反驳道。
马周倒是看了一眼李承乾,正色道,“魏王先成为农业学府的祭酒,纵然按照现在标准看来,这农业学府的祭酒只从七品官职,之后才成的高陵县令。”
李承乾听到这话,不由撇撇嘴想进行反驳,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不过房玄龄倒走出来,笑呵呵的道,“马侍郎建议中肯,但多少有几分操之过急。
臣看来,有基层经验的人才被任免为县令有五品以上京官推举即可。
单若没经验而直接成为县令者,需要有四品以上官员保举,以免我大唐失了人才!”
说实话,所谓推举与保举,看起来只是两个差不多意思的词语,但两者所承担的意义却是不同的。
至少后者有了连带的责任,若出了事情,保举者也并不好过。
比如说,为什么最近魏征好像变得有几分低调了,正是因为他推举的杜正伦被一脚他提到了广州去啃甘蔗了,作为推举人魏征虽没受到苛责,但也失分了。
要是如果是魏征保举杜正伦去的东宫,做得东宫右庶子,那现在魏征就要考虑致仕了。
此刻杜如晦听到房玄龄的话,到在旁边插了一句嘴道:“高品贬谪不在此例!”
对于马周的建议,很快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你一言,我一句,很快就将其补充完整了来。
李世民思索一下挥手道,“便按照伱们所言,形成诏令颁发下去。”
“诺!”房玄龄听到了李世民的命令此刻却也是第一时间便是回答了。
马周见到自己的意见被几人通过,也不由对几人注目行礼,表示感谢。
说实话,马周的建议既是他作为吏部侍郎,挑选官吏所整理出来的准则。
同时这样的条例某种程度上也帮助了那些原本是流外官的农业学府成员,从不入品到入品的这一阶级跨越。
因为官场上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上行下效的,你一个七品的县令需要基层工作经验,那么以后八品的县丞需要不需要继承工作经验,那么九品的令,需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
虽然现在只是开个小口子,所以需要李世民亲自开口,显得阻力非常大。
但真这种事情确定了下来,那一切也就顺水推舟,自然而然这条件就这么的形成了。
而对农业学府出身的学员来说,这就是他们从流外官到品级官员跨越的最大优势了。
说实话,这种优势跟那些什么千年世家,什么经学传承相比,到底还是差得太多了。
只要这些人愿意沉下心去干活,那农业学府出来的学员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挤掉。
因为双方的教育就决定了,农业学府的学院是比不过那些儒学学府与儒家学派出来的人。
基本上世家培养出来的是利用规则的人,儒家学派培养出来得是依附规则进行管理的人,至于农业学府出来的,基本上就是干活的人。
如果农业学府的人有足够的悟性与才能,在基层足够摸爬滚打,也许并不会被儒家学派培养出来的人差,但想要像世家出来的一样,能做到游刃有余的利用规则少说四十岁起步。
甚至每一品,对于农业学府的学员来说,想要攀爬上去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此刻马周的这个建议,至少让农业学府学员们从流外官成为品级官员少了三年时间。
马周提出这个建议,也许有看穿了李泰的谋划,所以顺水推舟的给李泰搭把手。
但同样,也是因为马周自己的经历跟原来的历史不同,他在李泰帮助下踏踏实实走着实干路线,然后被杜如晦看中带入到了吏部成为了杜如晦的左膀右臂。
所以在马周看来挑选官员应当更加注重官员的实干能力,而不是看官员的家世背景。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在现在看起来自然是非常微小,但就事实来说,李泰对基层的布局,因为这个建议的出现,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加速。
至于能够加速到什么程度,多少还是要看那些世家,以及学习经史子集的儒家弟子们什么时候反应过来。
还是那一句话,农业学子在干活上不会比他们差,但在管理和人情世故上,那还是需要慢慢的被社会打磨。
与之相比,那些世家出身,或者出自名门的官员,他们在待人接物,以及人情世故上,在父辈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之中,基本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
只要他们肯低下脑袋,然后脚踏实地的干活,现在农业学府的底子,有多少算多少,基本上都是竞争不过他们的。
因为别得什么都不要说,单是眼界上双方便是有着天壤之别。
眼高手低不是一个好词,但视野不够开阔,终究会蝇营狗苟下去。
可惜,李泰并不知道这个好消息,因为这时候的李泰已经把所有心思全部都放到洛水之弈上了。
随着八月十五的到来,洛水之弈即将要开始了。
此刻,裴行俭怀着一月份去长安参加明经考试的心思,从河东来到洛阳,参加洛水之弈。
因为大唐考试开卷考,加上名声加持的特殊性质,如果没洛水之弈也就算了,但现在出了洛水之弈,那怎么也要去试一试,万一运气好夺冠了呢!
只要自己能名动洛阳,那自己去长安考试省多少心思,甚至去考进士说不定都有机会啊!
一想到这里,裴行俭便带着自己要去弘文馆读书的族弟,前去报名处报名。
“河东裴氏,裴行俭特来报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