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异时空之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射炮和二百六十九门外国造的高射炮。在慕尼黑危机以前很久,德国就已经拥有大量现代化的防空设施,其规模远不是英国1939年2月批准的规划所能希望获得的。1938年5月丘吉尔曾提请议会注意“德国公布的关于高射炮部队的进展情况——单单三十个高炮团,每团十二个机动高炮连,就总共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门高炮;此外还有设置在固定阵地上的三千门以上高炮”在间接提到仍然占英国残缺武器库中的大部分的旧式三英寸口径高炮时,他还加了这么一句:“它们全部都是现代化的炮,不是1915年的炮,而都是1933年以后制造的。”
1939年8月21日晚上,英国政府和世界各国同时从柏林德国通讯社的宣布中获悉,签订一项德苏互不侵犯公约的谈判已经结束,里宾特洛甫将于23日飞往莫斯科在条约上签字。与此消息同时来自柏林和巴黎的报告说,大批德**队在柏林郊外集结,并于21日和22日向波兰边界方向——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和斯洛伐克移动。22日,伦敦立即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随后在当晚发表了一项公报,声称已作出三项重要决定:第一,内阁在注意到所报道的德苏互不侵犯公约之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这样一件事绝不会影响它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它已经一再公开表明并决心要予以履行”其次,它决定在24日召开议会(议会这时正值夏季休会)。第三,它颁布了各种有关部分动员和国内防御的措施。然而,公报也着重指出,尽管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政府相信在波德争执中并没有非使用武力不可的理由,也不是不可能用和平的办法来解决它的。
必须设法使欧洲中立国家的舆论消除疑虑。外交部向驻巴尔干半岛、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外交使团发了一份通报,着重指出这在那些国家中很可能会被认为是对法国和英国领导的和平阵线的一个“沉重打击”而事实上它并未影响英国政府的政策,尤其是有关波兰的政策。(英国驻柏林大使的看法是,德国已“把一切赌注都押在目前这一公约宣布后所产生的直接的和心理的效果上了”四天后法国政府的看法是“罗马和德国很失望”;事实上,德苏协定并没有能破坏和平阵线。)
英国重申要援助波兰,事实上得到了各自治领的一致表示赞成。澳大利亚总理保证他的国家将与英国政府一起“在它防止战争疯狂的崇高努力中”充分合作。新西兰的政府和反对党意见完全一致。加拿大也是同样如此;这里的舆论坚决支持英国。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包括说法语的加拿大人地区。他们的看法是,苏联和德国的进一步联合,其结果必将威胁到“基督教世界中天主教徒最集中的国家之一”的波兰,这是他们最不喜欢的事情。
英国的谈判人员仍然逗留在莫斯科,但英国不得不接受现实。这是“苏维埃政府方面的背信行为”俄国被认为“正在从欧洲撤退”——波兰报纸也是这样看法。(亨德森25日写信给哈利法克斯说“我真想知道,德国同斯大林做成的真正交易是什么。我不能相信,后者真会只接受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而不附有一些交换条件。”)俄国作为一个可能的同盟国的资格立即被勾销了。非常自然,英国**是一个例外。它的中央委员会在8月22日发表了一项声明,欢迎德苏协定的签订,认为这是“和平与社会主义的胜利”并极力主张签订一项英苏公约,以作为和平阵线的基础。
英国政府除了澄清其对波兰的立场外,还决定由首相给德国总理写一封私人信。写这样一封信的建议,最初是亨德森大约在六个星期之前向哈利法克斯提出的,8月18日,这位大使又重新提出了这一建议。他强调这应该是一封“秘密的和私人的信”由一名使者(他自己或别人)直接交给希特勒——因为亨德森相信,公开地接近希特勒的日子已成过去;恐吓是可以打的最后一张牌了。哈利法克斯在8月19日给张伯伦的一封信中提出了这个建议。最后在22日同意派亨德森立刻亲自将信送交给希特勒。
22日夜间9时,大使接到指示和信件原文,立即设法安排与希特勒会晤。但是这位总理是在贝希特斯加登。在这同一天,即22日,他已经同他的参谋长们举行了一次会议,向他们解释了他决定在8月底以前(在这次会议上暂定于26日)进攻波兰的政治上和战略上的理由。亨德森不能马上见到希特勒,就试图同魏茨泽克接触,但他正在坦贝尔霍夫机场为里宾特洛甫去莫斯科送行。亨德森就对海威尔(统帅部的负责外交部和总理之间联系的联络官)讲了,海威尔是“同情的和乐意帮助的”后来在当天夜里终于见到了魏茨泽克。后者要大使等里宾特洛甫回柏林后再说。但亨德森明确地告诉他,他得到的指示是毫不迟延地立即亲自把信交给总理。最后终于安排好,亨德森在第二天,即23日上午9时半乘飞机去贝希特斯加登。
于是,大使由魏茨泽克和海威尔陪同飞往萨尔茨堡,再从那里乘汽车去贝希特斯加登。下午1时过后不久,他在那里拜会了希特勒。那两位官员也都在场。会见后,亨德森在给驻柏林的英国大使馆打去的一次电话中说,希特勒仍“抱着一种毫不妥协、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态度”随后,他在当天(回到柏林后)给哈利法克斯写的关于这次会见的报告中说,希特勒在谈到波兰人以及英国对他们的支持时,使用的语言是“粗暴而又夸张的”希特勒说,去年英国怂恿捷克人敌视德国,现在又煽动波兰人采取毫无道理的行动,交给他们“空白支票”亨德森“坚定地遵守”给他的指示,反复警告希特勒说“德国采取直接行动就是意味着战争”但是希特勒对此的回答是“他并不想要战争,但如果战争是必要的话,那就决不在它面前退缩。”大使把张伯伦的信留给了他,然后返回萨尔茨堡。希特勒答应在两小时内给他回音。
首相8月22日的信强调英国决心全力支持波兰,如果必要的话,将不惜为它而战。但还是强烈敦促德波两国直接谈判,谈判达成的任何解决办法应由中立国家予以保证。
英国8月22日的动员令(首相写道),德国总理无疑是已经听说过了。之所以必须下动员命令,是因为伦敦接到报告说德国正在调动军队,同时也是因为柏林某些方面人士在宣布德苏协定以后产生了一种印象,似乎无需再顾虑英国会站在波兰一边进行干涉了。“不可能犯比这更大的错误了。不管德苏协定可能证明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英国政府曾受到谴责,说它在1914年时没有使自己的立场鲜明,因此要为那场战争负部分责任。这次,它决心要充分地阐明自己的立场;它已下定决心并准备好,如果需要的话就打仗。现在,战争一经开始也就不会是一场短期的了。但英国并不想打仗,英国政府相信,只要一种“信任的境界”能够得到恢复,使相互商讨可以进行,那么德波之间的一切争论问题就都能够而且也应该不使用武力来得到解决。英国政府准备帮助创造这种条件,并准备参加涉及德英双方利益的、范围更为广泛的对话。
如果各方面都停止“报纸宣传战和一切煽动性的活动”使当前的紧张局势能够缓和下来,那么这样的条件就可能建立。这时对于少数民族的抱怨和控诉可以先进行调查;然后,德波两国的直接谈判就可以开始了。这项谈判的成功有赖于一项事先的非正式协议,即达成的任何解决方案必须由中立国家予以保证,英国政府准备对这种保证的有效实施作出自己的贡献。
射炮和二百六十九门外国造的高射炮。在慕尼黑危机以前很久,德国就已经拥有大量现代化的防空设施,其规模远不是英国1939年2月批准的规划所能希望获得的。1938年5月丘吉尔曾提请议会注意“德国公布的关于高射炮部队的进展情况——单单三十个高炮团,每团十二个机动高炮连,就总共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门高炮;此外还有设置在固定阵地上的三千门以上高炮”在间接提到仍然占英国残缺武器库中的大部分的旧式三英寸口径高炮时,他还加了这么一句:“它们全部都是现代化的炮,不是1915年的炮,而都是1933年以后制造的。”
1939年8月21日晚上,英国政府和世界各国同时从柏林德国通讯社的宣布中获悉,签订一项德苏互不侵犯公约的谈判已经结束,里宾特洛甫将于23日飞往莫斯科在条约上签字。与此消息同时来自柏林和巴黎的报告说,大批德**队在柏林郊外集结,并于21日和22日向波兰边界方向——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和斯洛伐克移动。22日,伦敦立即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随后在当晚发表了一项公报,声称已作出三项重要决定:第一,内阁在注意到所报道的德苏互不侵犯公约之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这样一件事绝不会影响它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它已经一再公开表明并决心要予以履行”其次,它决定在24日召开议会(议会这时正值夏季休会)。第三,它颁布了各种有关部分动员和国内防御的措施。然而,公报也着重指出,尽管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政府相信在波德争执中并没有非使用武力不可的理由,也不是不可能用和平的办法来解决它的。
必须设法使欧洲中立国家的舆论消除疑虑。外交部向驻巴尔干半岛、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外交使团发了一份通报,着重指出这在那些国家中很可能会被认为是对法国和英国领导的和平阵线的一个“沉重打击”而事实上它并未影响英国政府的政策,尤其是有关波兰的政策。(英国驻柏林大使的看法是,德国已“把一切赌注都押在目前这一公约宣布后所产生的直接的和心理的效果上了”四天后法国政府的看法是“罗马和德国很失望”;事实上,德苏协定并没有能破坏和平阵线。)
英国重申要援助波兰,事实上得到了各自治领的一致表示赞成。澳大利亚总理保证他的国家将与英国政府一起“在它防止战争疯狂的崇高努力中”充分合作。新西兰的政府和反对党意见完全一致。加拿大也是同样如此;这里的舆论坚决支持英国。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包括说法语的加拿大人地区。他们的看法是,苏联和德国的进一步联合,其结果必将威胁到“基督教世界中天主教徒最集中的国家之一”的波兰,这是他们最不喜欢的事情。
英国的谈判人员仍然逗留在莫斯科,但英国不得不接受现实。这是“苏维埃政府方面的背信行为”俄国被认为“正在从欧洲撤退”——波兰报纸也是这样看法。(亨德森25日写信给哈利法克斯说“我真想知道,德国同斯大林做成的真正交易是什么。我不能相信,后者真会只接受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而不附有一些交换条件。”)俄国作为一个可能的同盟国的资格立即被勾销了。非常自然,英国**是一个例外。它的中央委员会在8月22日发表了一项声明,欢迎德苏协定的签订,认为这是“和平与社会主义的胜利”并极力主张签订一项英苏公约,以作为和平阵线的基础。
英国政府除了澄清其对波兰的立场外,还决定由首相给德国总理写一封私人信。写这样一封信的建议,最初是亨德森大约在六个星期之前向哈利法克斯提出的,8月18日,这位大使又重新提出了这一建议。他强调这应该是一封“秘密的和私人的信”由一名使者(他自己或别人)直接交给希特勒——因为亨德森相信,公开地接近希特勒的日子已成过去;恐吓是可以打的最后一张牌了。哈利法克斯在8月19日给张伯伦的一封信中提出了这个建议。最后在22日同意派亨德森立刻亲自将信送交给希特勒。
22日夜间9时,大使接到指示和信件原文,立即设法安排与希特勒会晤。但是这位总理是在贝希特斯加登。在这同一天,即22日,他已经同他的参谋长们举行了一次会议,向他们解释了他决定在8月底以前(在这次会议上暂定于26日)进攻波兰的政治上和战略上的理由。亨德森不能马上见到希特勒,就试图同魏茨泽克接触,但他正在坦贝尔霍夫机场为里宾特洛甫去莫斯科送行。亨德森就对海威尔(统帅部的负责外交部和总理之间联系的联络官)讲了,海威尔是“同情的和乐意帮助的”后来在当天夜里终于见到了魏茨泽克。后者要大使等里宾特洛甫回柏林后再说。但亨德森明确地告诉他,他得到的指示是毫不迟延地立即亲自把信交给总理。最后终于安排好,亨德森在第二天,即23日上午9时半乘飞机去贝希特斯加登。
于是,大使由魏茨泽克和海威尔陪同飞往萨尔茨堡,再从那里乘汽车去贝希特斯加登。下午1时过后不久,他在那里拜会了希特勒。那两位官员也都在场。会见后,亨德森在给驻柏林的英国大使馆打去的一次电话中说,希特勒仍“抱着一种毫不妥协、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态度”随后,他在当天(回到柏林后)给哈利法克斯写的关于这次会见的报告中说,希特勒在谈到波兰人以及英国对他们的支持时,使用的语言是“粗暴而又夸张的”希特勒说,去年英国怂恿捷克人敌视德国,现在又煽动波兰人采取毫无道理的行动,交给他们“空白支票”亨德森“坚定地遵守”给他的指示,反复警告希特勒说“德国采取直接行动就是意味着战争”但是希特勒对此的回答是“他并不想要战争,但如果战争是必要的话,那就决不在它面前退缩。”大使把张伯伦的信留给了他,然后返回萨尔茨堡。希特勒答应在两小时内给他回音。
首相8月22日的信强调英国决心全力支持波兰,如果必要的话,将不惜为它而战。但还是强烈敦促德波两国直接谈判,谈判达成的任何解决办法应由中立国家予以保证。
英国8月22日的动员令(首相写道),德国总理无疑是已经听说过了。之所以必须下动员命令,是因为伦敦接到报告说德国正在调动军队,同时也是因为柏林某些方面人士在宣布德苏协定以后产生了一种印象,似乎无需再顾虑英国会站在波兰一边进行干涉了。“不可能犯比这更大的错误了。不管德苏协定可能证明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英国政府曾受到谴责,说它在1914年时没有使自己的立场鲜明,因此要为那场战争负部分责任。这次,它决心要充分地阐明自己的立场;它已下定决心并准备好,如果需要的话就打仗。现在,战争一经开始也就不会是一场短期的了。但英国并不想打仗,英国政府相信,只要一种“信任的境界”能够得到恢复,使相互商讨可以进行,那么德波之间的一切争论问题就都能够而且也应该不使用武力来得到解决。英国政府准备帮助创造这种条件,并准备参加涉及德英双方利益的、范围更为广泛的对话。
如果各方面都停止“报纸宣传战和一切煽动性的活动”使当前的紧张局势能够缓和下来,那么这样的条件就可能建立。这时对于少数民族的抱怨和控诉可以先进行调查;然后,德波两国的直接谈判就可以开始了。这项谈判的成功有赖于一项事先的非正式协议,即达成的任何解决方案必须由中立国家予以保证,英国政府准备对这种保证的有效实施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