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文娱行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国史大纲》尚在连载,关注的人不多,但评价高绝,是如今罕有的著作;《万历十五年》数次印刷,销售的势头已渐渐低落,退出了榜单;《倚天屠龙记》发展平稳,满足了小说读者的好奇心,每日的阅读量非常大。
张斯在文坛内的动作不大,除了评论方面。
《火与冰》登载完毕,需要内容补充。《自由中国》版块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自由评论者的圣地。在这里,能听到气血纵横的豪言壮语,能听到深刻入骨的针砭时弊,能听到冷静异常的真相分析……批评政府,对抗俗流,挖掘人性……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走不一样的道路。
报社已经接到过几次警告,只是稍稍收敛之后,又会恢复常态。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既然要针砭时弊,总要有付出的。现在仗着张斯的声望,以及众多评论界人物的支持,勉强尚能抵挡。待到真的发生什么大事,情况便会转变,除非忍气吞声,当个缩头乌龟,但这与办报宗旨不符合。
所以,到时候张斯只能挺身而出,后果如何,难以设想。
当然,在他看来,由于体制的特殊,与刻薄的传统,言论自由在华夏的境内并没有开出花朵。多方的控制,将仅有的嫩芽扼死了,他的行为就像玩火,迟早引火烧身。但有些事情,必须去做,既然别人不愿意,只好自己去承担了。
有人会在背后骂他白痴,但他知道,真正有良心的人,绝不会吐出这两个字。就像他对历史上那些慷慨赴义的人一样,表示应有的尊敬,那是人类的尊严要求一个有修养的人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事了。
《自由中国》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食粮,在这里,他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可以了解教科书下面隐藏的真相,可以了解应该当一个真正的华夏人。尽管危险,但当张斯看见有少年握着报刊静静地阅读,却呼吸起伏,额头筋起,他心里总会有种说不出的欣慰。
有时,思想就在这静默中传递。
所以他要坚持住,让报刊撑的时间久些,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话题转回来,方才谈到《火与冰》的完结,市面上早已流传各种盗版。这种事无可避免,《桃源报》的出版社只好抓紧时间,发行自己的版本。好在张斯的号召力极强,即或是盗版遍地,《火与冰》也轻松地跃过了百万的数字。
它在报上的位置空缺了出来,得补上另一本。
张斯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一本书,交给了编辑,让她按时更新,不得随意更改内容。编辑唯唯,这个是个惯例,根本无需他交代。不说如今的地位,即便他初次连载小说,也没人敢改他的文章。
摆正一看,名字与《火与冰》一样,给人一种黑色的感觉:《传统下的独白》
《火与冰》的原作者,是北大的余杰,才华横溢,思想独特,言辞犀利……他曾经崇拜过一个人,台湾的李敖先生。而《传统下的独白》正是李敖的代表作,自付梓之后,流传甚广,影响过许多人。
张斯选择这一本,将使得他在评论界再进一步,而退路也越来越少了。
最先出现在报端的,是一篇序言,他从李先生其它文章中特意摘出来的,放在书前,以示己意。
“我深信的人生哲学很简单:能少做一分懦夫,就多充一分勇士;能表白一下真我,就少戴一次假面;如果与覆巢同下,希望自己不是一个太狼狈的‘坏蛋’;如果置身釜底,希望自己不做俎肉,而是一条活生生的游魂!”
这样的话,自然说不上石破天惊,却也够惊心动魄了。
文坛众人,安逸了太久,早忘记了读书人本有的责任。也由于历次的事件,使真正有骨气的人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大都是平庸懦弱之辈。所以不会有这样张扬狂放,却又深沉痛彻的言论,他们少有的批评文章,也是不痛不痒的,唯恐得罪了当权者。
故而《火与冰》出现的时候,会有那么大的反响,而今的《传统下的独白》,力度将更大,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
同时,他也在表达自己的态度。
许多人原是非常不解的,张斯吃饱了撑得,为何要写这些文章?《射雕》那样的小说,可以赚钱;《国史大纲》那样的专著,可以赚名声;就连许多的诗歌,也是可以赚人注目的。
凭着这几样东西,他几乎将一个作家的能取的利益都得到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火与冰》固然得人赞赏,固然也能赚些版税,固然还能得到“青年人精神导师”的称号……可他利用其它几类,照样是能得到的。而写这种文章,是存在某种危险的,毕竟会揭露一些黑暗,得罪一些人物,实在不值得。
而这篇序言就在告诉别人,你们说的,我都知道,但我仍要那么做。因为我是个读书人,我有我的责任,我有我的尊严,我有我的使命!与年轻无关,与个性无关,这就是我要做的事,尽管艰难困苦,也在所不惜。
“愤世嫉俗并不是什么要不得的事,尤其我们这个死气沉沉的老大民族,我们怎么配说愤世嫉俗要不得?社会给青年的教育,不该是先让他们少年老成、听话、做烂好人。
应该放开羁绊,让青年们尽量奔跑,与其流于激烈,不可流于委琐;与其流于狂放,不可流于窝囊,老一辈的人自己做了‘德之贼’,怎能再让青年人做乡愿?
不让生龙活虎的青年人去冲、去骂、去诅咒、去上当、去摔跤、去跌倒……试问我们哪里去找朝气?社会上不让青年来做急进的、爽快的、大刀阔斧的言论与行动,试问哪个持盈保泰的老头子还有这种劲儿?苟能使整个国家年轻活泼到处是朝气,其中有一些青年发几句狂言、道几句壮语、做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事,这又算得了什么?”
这是里面的一段话,特立独行的程度,可见一斑。
这样的思想,涉及了许多方面,比如谈爱情的:“爱情不是永恒的,可是盲目的人却拼命教它永恒;爱情不是专一的,可是盲目的人却拼命教它专一……”
谈国人的爱情观:“爱情毕竟是奢侈品,毕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落伍玩意儿,现代华夏的女孩子很少肯为爱而爱,她们的母亲也压根儿不肯这样指导她们,她们人人都用妈妈的感情套在自己年轻的心灵上,不会让爱情这匹马在感情的原野上奔跑,除非马脖子上挂上部终身大事的老木车!凡是没有做哈老哥条件的人都着予免议了,‘恋爱,’妈妈说,‘谁要跟你这穷小子恋爱?’”
... -->>
《国史大纲》尚在连载,关注的人不多,但评价高绝,是如今罕有的著作;《万历十五年》数次印刷,销售的势头已渐渐低落,退出了榜单;《倚天屠龙记》发展平稳,满足了小说读者的好奇心,每日的阅读量非常大。
张斯在文坛内的动作不大,除了评论方面。
《火与冰》登载完毕,需要内容补充。《自由中国》版块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自由评论者的圣地。在这里,能听到气血纵横的豪言壮语,能听到深刻入骨的针砭时弊,能听到冷静异常的真相分析……批评政府,对抗俗流,挖掘人性……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走不一样的道路。
报社已经接到过几次警告,只是稍稍收敛之后,又会恢复常态。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既然要针砭时弊,总要有付出的。现在仗着张斯的声望,以及众多评论界人物的支持,勉强尚能抵挡。待到真的发生什么大事,情况便会转变,除非忍气吞声,当个缩头乌龟,但这与办报宗旨不符合。
所以,到时候张斯只能挺身而出,后果如何,难以设想。
当然,在他看来,由于体制的特殊,与刻薄的传统,言论自由在华夏的境内并没有开出花朵。多方的控制,将仅有的嫩芽扼死了,他的行为就像玩火,迟早引火烧身。但有些事情,必须去做,既然别人不愿意,只好自己去承担了。
有人会在背后骂他白痴,但他知道,真正有良心的人,绝不会吐出这两个字。就像他对历史上那些慷慨赴义的人一样,表示应有的尊敬,那是人类的尊严要求一个有修养的人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事了。
《自由中国》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食粮,在这里,他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可以了解教科书下面隐藏的真相,可以了解应该当一个真正的华夏人。尽管危险,但当张斯看见有少年握着报刊静静地阅读,却呼吸起伏,额头筋起,他心里总会有种说不出的欣慰。
有时,思想就在这静默中传递。
所以他要坚持住,让报刊撑的时间久些,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话题转回来,方才谈到《火与冰》的完结,市面上早已流传各种盗版。这种事无可避免,《桃源报》的出版社只好抓紧时间,发行自己的版本。好在张斯的号召力极强,即或是盗版遍地,《火与冰》也轻松地跃过了百万的数字。
它在报上的位置空缺了出来,得补上另一本。
张斯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一本书,交给了编辑,让她按时更新,不得随意更改内容。编辑唯唯,这个是个惯例,根本无需他交代。不说如今的地位,即便他初次连载小说,也没人敢改他的文章。
摆正一看,名字与《火与冰》一样,给人一种黑色的感觉:《传统下的独白》
《火与冰》的原作者,是北大的余杰,才华横溢,思想独特,言辞犀利……他曾经崇拜过一个人,台湾的李敖先生。而《传统下的独白》正是李敖的代表作,自付梓之后,流传甚广,影响过许多人。
张斯选择这一本,将使得他在评论界再进一步,而退路也越来越少了。
最先出现在报端的,是一篇序言,他从李先生其它文章中特意摘出来的,放在书前,以示己意。
“我深信的人生哲学很简单:能少做一分懦夫,就多充一分勇士;能表白一下真我,就少戴一次假面;如果与覆巢同下,希望自己不是一个太狼狈的‘坏蛋’;如果置身釜底,希望自己不做俎肉,而是一条活生生的游魂!”
这样的话,自然说不上石破天惊,却也够惊心动魄了。
文坛众人,安逸了太久,早忘记了读书人本有的责任。也由于历次的事件,使真正有骨气的人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大都是平庸懦弱之辈。所以不会有这样张扬狂放,却又深沉痛彻的言论,他们少有的批评文章,也是不痛不痒的,唯恐得罪了当权者。
故而《火与冰》出现的时候,会有那么大的反响,而今的《传统下的独白》,力度将更大,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
同时,他也在表达自己的态度。
许多人原是非常不解的,张斯吃饱了撑得,为何要写这些文章?《射雕》那样的小说,可以赚钱;《国史大纲》那样的专著,可以赚名声;就连许多的诗歌,也是可以赚人注目的。
凭着这几样东西,他几乎将一个作家的能取的利益都得到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火与冰》固然得人赞赏,固然也能赚些版税,固然还能得到“青年人精神导师”的称号……可他利用其它几类,照样是能得到的。而写这种文章,是存在某种危险的,毕竟会揭露一些黑暗,得罪一些人物,实在不值得。
而这篇序言就在告诉别人,你们说的,我都知道,但我仍要那么做。因为我是个读书人,我有我的责任,我有我的尊严,我有我的使命!与年轻无关,与个性无关,这就是我要做的事,尽管艰难困苦,也在所不惜。
“愤世嫉俗并不是什么要不得的事,尤其我们这个死气沉沉的老大民族,我们怎么配说愤世嫉俗要不得?社会给青年的教育,不该是先让他们少年老成、听话、做烂好人。
应该放开羁绊,让青年们尽量奔跑,与其流于激烈,不可流于委琐;与其流于狂放,不可流于窝囊,老一辈的人自己做了‘德之贼’,怎能再让青年人做乡愿?
不让生龙活虎的青年人去冲、去骂、去诅咒、去上当、去摔跤、去跌倒……试问我们哪里去找朝气?社会上不让青年来做急进的、爽快的、大刀阔斧的言论与行动,试问哪个持盈保泰的老头子还有这种劲儿?苟能使整个国家年轻活泼到处是朝气,其中有一些青年发几句狂言、道几句壮语、做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事,这又算得了什么?”
这是里面的一段话,特立独行的程度,可见一斑。
这样的思想,涉及了许多方面,比如谈爱情的:“爱情不是永恒的,可是盲目的人却拼命教它永恒;爱情不是专一的,可是盲目的人却拼命教它专一……”
谈国人的爱情观:“爱情毕竟是奢侈品,毕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落伍玩意儿,现代华夏的女孩子很少肯为爱而爱,她们的母亲也压根儿不肯这样指导她们,她们人人都用妈妈的感情套在自己年轻的心灵上,不会让爱情这匹马在感情的原野上奔跑,除非马脖子上挂上部终身大事的老木车!凡是没有做哈老哥条件的人都着予免议了,‘恋爱,’妈妈说,‘谁要跟你这穷小子恋爱?’”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