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生命邀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曾布、蔡卞、蔡京等人,再加上吕惠卿,到南宋都成为批判对象。
蔡确在同僚王珪死后,一个人抵抗司马光、吕公著等旧法党元老,后被密告写了诽谤宣仁太后的诗,遭流放,在流放地死去。章悙以刚正不阿著称,辅佐哲宗亲政,废除了与旧法党关系亲密的皇后孟氏。元符三年(1100)哲宗驾崩后,从哲宗弟兄中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没有按皇太后的意向提端王赵佶(后即位徽宗)的名字,徽宗即位后坐了冷板凳。曾布在拥立徽宗时有功,当初受到重用,但是与蔡京不合,遂出任地方官。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曾与章悙一起辅佐哲宗,徽宗即位后受到弹劾。在此期间,他的兄长蔡京当了宰相。
宣和七年(1125),金军兵分两路南下。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北宋灭亡,新、旧党争随之结束。
了解了北宋新旧两党斗争的大致过程后,我们再来谈秦观这首《醉乡春》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心态。
词虽小道,然而透过这些小词,其所显示是作者心性中最窈眇幽微的本质上的差别,是极可玩味的。以秦观而言,他在早年小词中所表现的纤柔婉约,他在策论中表现的慷慨盛气,和他在中年受到挫折以后表现的哀感凄厉,从表面来看,风格虽然各有不同,然而就其心性的本质而言,却原来正是有一贯的线索可以细加寻绎的。
秦观的《千秋岁》词是他风格转变标志的一篇作品。
千秋岁·水边沙外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是秦观的一首著名的词,在宋人笔记中,对之曾有不少记述。所记的内容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和者众;其二是词意哀。
《千秋岁》词作于哲宗亲政,他被贬为处州酒税时的作品。
秦观被贬到处州以后,因仕宦之志受到重大的挫伤,产生了心断望绝的悲慨,他还曾一度想要借学佛以自遣。他曾写有《处州水南庵》七绝二首:
其一
竹柏萧森溪水南,道人为作小圆庵。
市区收罢鱼豚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其二
此身分付一蒲团,静对萧萧玉数竿。
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宽。
秦观是当时名僧道潜的好友,对佛理也进行过探究。他写的《圆通院白衣阁》说:“无边刹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觉海间。还是此花并此叶,坏空成住未曾闲。”表明了他的心灵感悟。晚年屡遭贬谪,更是悉心向佛。这两首诗,前一首写世事烦冗,公余到这清幽的庵中坐禅,深合情性;后一首径直以蒲团生涯自况,以见出“世缘终浅道缘深”。这两首诗在层次上是递进,让人看出作者的主观追求。在风格上很平淡,尽管其中不无某种无奈的成份。应该指出的是,秦观晚年的生活形态和人生追求,导致了其诗风的变化。前人每认为他的后期诗风“严重高古,自成一家”,可以由此看到一点消息。这两首诗也是典型例证。
曾布、蔡卞、蔡京等人,再加上吕惠卿,到南宋都成为批判对象。
蔡确在同僚王珪死后,一个人抵抗司马光、吕公著等旧法党元老,后被密告写了诽谤宣仁太后的诗,遭流放,在流放地死去。章悙以刚正不阿著称,辅佐哲宗亲政,废除了与旧法党关系亲密的皇后孟氏。元符三年(1100)哲宗驾崩后,从哲宗弟兄中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没有按皇太后的意向提端王赵佶(后即位徽宗)的名字,徽宗即位后坐了冷板凳。曾布在拥立徽宗时有功,当初受到重用,但是与蔡京不合,遂出任地方官。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曾与章悙一起辅佐哲宗,徽宗即位后受到弹劾。在此期间,他的兄长蔡京当了宰相。
宣和七年(1125),金军兵分两路南下。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北宋灭亡,新、旧党争随之结束。
了解了北宋新旧两党斗争的大致过程后,我们再来谈秦观这首《醉乡春》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心态。
词虽小道,然而透过这些小词,其所显示是作者心性中最窈眇幽微的本质上的差别,是极可玩味的。以秦观而言,他在早年小词中所表现的纤柔婉约,他在策论中表现的慷慨盛气,和他在中年受到挫折以后表现的哀感凄厉,从表面来看,风格虽然各有不同,然而就其心性的本质而言,却原来正是有一贯的线索可以细加寻绎的。
秦观的《千秋岁》词是他风格转变标志的一篇作品。
千秋岁·水边沙外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是秦观的一首著名的词,在宋人笔记中,对之曾有不少记述。所记的内容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和者众;其二是词意哀。
《千秋岁》词作于哲宗亲政,他被贬为处州酒税时的作品。
秦观被贬到处州以后,因仕宦之志受到重大的挫伤,产生了心断望绝的悲慨,他还曾一度想要借学佛以自遣。他曾写有《处州水南庵》七绝二首:
其一
竹柏萧森溪水南,道人为作小圆庵。
市区收罢鱼豚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其二
此身分付一蒲团,静对萧萧玉数竿。
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宽。
秦观是当时名僧道潜的好友,对佛理也进行过探究。他写的《圆通院白衣阁》说:“无边刹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觉海间。还是此花并此叶,坏空成住未曾闲。”表明了他的心灵感悟。晚年屡遭贬谪,更是悉心向佛。这两首诗,前一首写世事烦冗,公余到这清幽的庵中坐禅,深合情性;后一首径直以蒲团生涯自况,以见出“世缘终浅道缘深”。这两首诗在层次上是递进,让人看出作者的主观追求。在风格上很平淡,尽管其中不无某种无奈的成份。应该指出的是,秦观晚年的生活形态和人生追求,导致了其诗风的变化。前人每认为他的后期诗风“严重高古,自成一家”,可以由此看到一点消息。这两首诗也是典型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