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多时, 钟声再次响起。
老教授盖上茶缸,站起身来:“好,那我们继续。”
他回头看了一眼:“刚才说到温言的‘真知己’了,他这个知己就是接下来要讲的定渊七子之一, 韩悯。”
“韩悯, 字惜辞, 敬惜文辞。他爷爷就是上节课讲过的老韩史官韩韵,因为韩韵和柳映柳老学官交好, 所以他七岁就师从柳映, 后来人称他和江涣、柳停为‘柳门三子’。”
“他哥哥你们肯定都认识, 通史课上有讲过,定渊年间的征西大将军韩识;他弟弟,不是亲的,他叔父的孩子韩佩, 也是盛世文坛的后起之秀, 后面也要讲。”
“讲回韩悯。我知道你们都认得他,因为《皇帝与某某二三事》,要不就是因为定宗皇帝。前面一个和文学还有关系,后面这个, 等等看看, 有时间的话就跟你们讲讲,你们手里那幅《行乐图》其实暗藏玄机,你们都看不出来。”
听老教授这样说, 底下学生都眼睛一亮, 做得也更加端正了。
“再说回韩悯的生平,刚才说到他七岁跟着柳映念书,十年寒窗, 十七岁就准备考状元了。结果当时出了个变故,德宗病逝,新皇登基,韩家被新皇赶回桐州老家,主要理由……有点没有理由,当时环境所限,没有办法。”
“他在桐州待了两年,科考肯定是错过了。科考那天他在老家,据柳老学官在一篇序文里说,他那天也自己拟了个题目,写了篇文章。他回到永安城之后,拿给自己老师看,老师登时惊为天人,用了个词叫做‘冠绝永安’。这个就侧面告诉我们,好文章不会被埋没的。”
“扯回来。他在桐州待了两年,然后三王夺嫡,桐州城里谣言四起,说定宗死了。韩悯一开始不知道,怀着必死的想法,一定要去一趟永安。有的人可能觉得,哎呀,韩悯好傻呀,一介文人去了不是送死吗?你这添乱不是?”
“不是,这件事我可以明确地说不是。你要知道,当时桐州传的消息是定宗已经死了,要不也是重伤。要按照他知道的这种情况,定宗不可能登基了,韩悯去永安,根本就不是冲着辅佐定宗登基去的,他是去给定宗收尸的。“
“当时很看重礼法,要是定宗两个兄弟其中一个登基,韩悯有把握说服皇帝把定宗的尸体给他。所以他不是去添乱的,可以说他是去殉情的——我看见你们偷笑了,我就知道你们喜欢听这个。”
“然后发现定宗没死,韩悯就做了起居郎。有句诗叫做‘慎勿空将弹失仪,慎勿空将录制词’,讲的是御史和起居郎。温言是御史,韩悯就是起居郎。起居郎就是记录皇帝日常起居的一个官职,他就一直跟在定宗身边,做了定宗的近臣。”
“推行新法之后,韩悯被封‘文定侯’,后来又晋爵,叫做‘文定公’。我又看见你们笑了,对,他这个‘定’和定宗的‘定’字一样,这个字不单是封号、谥号,定宗最开始封王的时候就叫做定王。我上课前就说,定宗特别喜欢这个字。”
“现在讲一下韩悯的作品。他的文章很杂。严格来说,定渊七子的朝政意义比文学意义大,因为大多是推动新法的官员。但是韩悯不太一样,除了那些策论文,他写的很多东西,表面上和朝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好像就是写着好玩的。”
“举个例子,你们现在还爱看的《二三事》。全十册话本在当时根本不入流,放到现在,你们都会说两句客套话,什么开时代风气之先,打破保守枷锁,新小说典范。他当时不一定知道这些。一方面是因为太穷了,另一方面就是好玩。”
“他写的丞相、御史和探花郎,全都和现实里的人对得上,就好像你们现在也写小说,就是有意思。所以说他和其他几个写策论比较多的文人比起来,更像是现代意义上的创作者。”
老教授撩起衣袖,开了一眼古董手表:“时间来不及了,他和定宗的故事有时间就讲,先讲定渊七子后面两个。”
学生们不大高兴,纷纷哀求:“老师说嘛,老师。”
老教授并不理会他们,转过身,写下最后两句话——
“楚探花,谢鼎元。”
“楚探花楚钰,字琢石。早年在宋国读念书,后来参加齐国科考,中了探花。他是商户出身,但是不是普通商户,是首富家庭。”
“谢鼎元谢岩,无字。谢岩原本是楚家的家奴,给楚钰伴读,后来两个人去参加考试,谢岩中了状元。他本来是楚家打点进去,给楚钰做个伴的,就是第一个以家奴身份中举的人。宋国也没经验,不知道怎么对他,谢岩这个人又心高气傲,就跑去齐国了。”
“十年之后,齐国科举,也就是楚钰中举的这... -->>
不多时, 钟声再次响起。
老教授盖上茶缸,站起身来:“好,那我们继续。”
他回头看了一眼:“刚才说到温言的‘真知己’了,他这个知己就是接下来要讲的定渊七子之一, 韩悯。”
“韩悯, 字惜辞, 敬惜文辞。他爷爷就是上节课讲过的老韩史官韩韵,因为韩韵和柳映柳老学官交好, 所以他七岁就师从柳映, 后来人称他和江涣、柳停为‘柳门三子’。”
“他哥哥你们肯定都认识, 通史课上有讲过,定渊年间的征西大将军韩识;他弟弟,不是亲的,他叔父的孩子韩佩, 也是盛世文坛的后起之秀, 后面也要讲。”
“讲回韩悯。我知道你们都认得他,因为《皇帝与某某二三事》,要不就是因为定宗皇帝。前面一个和文学还有关系,后面这个, 等等看看, 有时间的话就跟你们讲讲,你们手里那幅《行乐图》其实暗藏玄机,你们都看不出来。”
听老教授这样说, 底下学生都眼睛一亮, 做得也更加端正了。
“再说回韩悯的生平,刚才说到他七岁跟着柳映念书,十年寒窗, 十七岁就准备考状元了。结果当时出了个变故,德宗病逝,新皇登基,韩家被新皇赶回桐州老家,主要理由……有点没有理由,当时环境所限,没有办法。”
“他在桐州待了两年,科考肯定是错过了。科考那天他在老家,据柳老学官在一篇序文里说,他那天也自己拟了个题目,写了篇文章。他回到永安城之后,拿给自己老师看,老师登时惊为天人,用了个词叫做‘冠绝永安’。这个就侧面告诉我们,好文章不会被埋没的。”
“扯回来。他在桐州待了两年,然后三王夺嫡,桐州城里谣言四起,说定宗死了。韩悯一开始不知道,怀着必死的想法,一定要去一趟永安。有的人可能觉得,哎呀,韩悯好傻呀,一介文人去了不是送死吗?你这添乱不是?”
“不是,这件事我可以明确地说不是。你要知道,当时桐州传的消息是定宗已经死了,要不也是重伤。要按照他知道的这种情况,定宗不可能登基了,韩悯去永安,根本就不是冲着辅佐定宗登基去的,他是去给定宗收尸的。“
“当时很看重礼法,要是定宗两个兄弟其中一个登基,韩悯有把握说服皇帝把定宗的尸体给他。所以他不是去添乱的,可以说他是去殉情的——我看见你们偷笑了,我就知道你们喜欢听这个。”
“然后发现定宗没死,韩悯就做了起居郎。有句诗叫做‘慎勿空将弹失仪,慎勿空将录制词’,讲的是御史和起居郎。温言是御史,韩悯就是起居郎。起居郎就是记录皇帝日常起居的一个官职,他就一直跟在定宗身边,做了定宗的近臣。”
“推行新法之后,韩悯被封‘文定侯’,后来又晋爵,叫做‘文定公’。我又看见你们笑了,对,他这个‘定’和定宗的‘定’字一样,这个字不单是封号、谥号,定宗最开始封王的时候就叫做定王。我上课前就说,定宗特别喜欢这个字。”
“现在讲一下韩悯的作品。他的文章很杂。严格来说,定渊七子的朝政意义比文学意义大,因为大多是推动新法的官员。但是韩悯不太一样,除了那些策论文,他写的很多东西,表面上和朝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好像就是写着好玩的。”
“举个例子,你们现在还爱看的《二三事》。全十册话本在当时根本不入流,放到现在,你们都会说两句客套话,什么开时代风气之先,打破保守枷锁,新小说典范。他当时不一定知道这些。一方面是因为太穷了,另一方面就是好玩。”
“他写的丞相、御史和探花郎,全都和现实里的人对得上,就好像你们现在也写小说,就是有意思。所以说他和其他几个写策论比较多的文人比起来,更像是现代意义上的创作者。”
老教授撩起衣袖,开了一眼古董手表:“时间来不及了,他和定宗的故事有时间就讲,先讲定渊七子后面两个。”
学生们不大高兴,纷纷哀求:“老师说嘛,老师。”
老教授并不理会他们,转过身,写下最后两句话——
“楚探花,谢鼎元。”
“楚探花楚钰,字琢石。早年在宋国读念书,后来参加齐国科考,中了探花。他是商户出身,但是不是普通商户,是首富家庭。”
“谢鼎元谢岩,无字。谢岩原本是楚家的家奴,给楚钰伴读,后来两个人去参加考试,谢岩中了状元。他本来是楚家打点进去,给楚钰做个伴的,就是第一个以家奴身份中举的人。宋国也没经验,不知道怎么对他,谢岩这个人又心高气傲,就跑去齐国了。”
“十年之后,齐国科举,也就是楚钰中举的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