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边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我弹起心灵的琴弦,我的心底就是无际的乐园
那迷人的歌声像百灵飞串在麦西莱甫乐曲中间。
使十二木卡姆套曲像是十二个月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田
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万众欢乐的源泉。
这是阿曼尼莎汗的老师、叶尔羌汗国的诗人、音乐家喀德尔汗对十二木卡姆写下的一首赞美诗。五百年来,充满地域特色、人生价值、音乐生命和艺术魅力的十二木卡姆乐府,象滔滔不绝的叶尔羌河水浇灌着绿洲的茁壮,象瀚海无垠的戈壁大漠燃烧着激情的旋风,古老中焕发着青春,快乐中潜藏着忧郁,存在中飘渺着虚无,质朴中突兀着野性,是生长于心灵、穿越时空、世代传承的精神之风,吹进街巷,越过田园,走进人们心灵的深处,成为男女孺妇人人皆知、个个传唱不绝的绝美旋律,令人神往。
来到莎车县,我还没有参观阿曼尼莎汗陵墓,就被那美妙、悠扬、绝奇的十二木卡姆音乐迷幻般地包围在艺术的氛围之中。走进乡乡村村,都能听到十二木卡姆的琴声,看到跳起欢快的麦西莱甫舞蹈,都会被阿曼尼莎汗的故事所深深感染。阿曼尼莎汗是这个县城的代表和灵魂,影响和熏染着叶尔羌河边的一切。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园建于1992年,占地1050平方米,陵高22米,顶部为圆塔状,她圣洁的灵魂栖息在一座十二边形的殿堂中,四周的墙面上镌刻着十二木卡姆的曲目。注视那白色的基座,透过那圆形的穹窿,给人展示了“艺术的天堂”显得凝重华丽。陵园栽种了松柏和阿曼尼莎汗生前喜欢的玫瑰花、月季花。陵墓正对面是阿曼尼莎汗雕像,阿曼尼莎汗凝神端坐,纵目远眺,神情专注的演奏着十二木卡姆套曲,每逢节庆和周末,维吾尔族乐手自发来到陵园,操琴弄乐,高唱低吟,举手投足,翩翩起舞,纪念他们心目中的伟大女性阿曼尼莎汗。
莎车县,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东汉时,莎车王,康被封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和“西域大都尉”代表东汉政府管理着天山南北。元代,莎车、和田和喀什噶尔并称为南疆三大城。明清之际,强大的叶尔羌汗国称雄一时,建都莎车。莎车在新疆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件,可能莫过于叶尔羌汗国的拉失德大汗的王妃阿曼尼莎汗,将流传于维吾尔族民间的木卡姆套曲,搜集、整理、修改、编辑成十二木卡姆。这是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的空前绝后的艺术集成,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史上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2005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十二木卡姆,十二部大型套曲,是十二条通往天国的大路。苍凉、古朴、悠扬、开阔,在天地间缓慢起伏,或欣喜若狂,或深沉忧伤,或诙谐幽默,是对天地的对白,心灵的自语,行进中的嘴嚼,往事中的飘散,弦歌中的漫步,容下了无限的心事,盛住了春秋沧桑。曲折故事和激荡情感,如同一道道陡坡,千回百转,肝肠寸断。天国之路呈现优美之弧,像一张张紧绷的弓,要把一颗破碎燃烧的心射出。如果一个民族的情感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的话,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一个民族近乎燃烧的炽热情感。
在拉失德史中,史学家马赫麻?海答尔说:“拉失德汗那高雅的谈吐,宛如绝世无双的明珠。对于某几种乐器他是技艺娴熟,对于所有的艺术和工艺都卓具才能。”而没有提到阿曼尼莎汗这位女艺术家。只有19世纪和田人毛拉?穆吉孜的乐师传写到了维吾尔历史上第十七位音乐大师,也就是阿曼尼莎汗。
1514年,察合台后裔赛依德汗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其都城就在莎车,都城有六个城门,十多个花园。叶尔羌汗国全盛时期,疆域西至葱岭,东到嘉峪关,北抵天山,南依昆仑。1533年赛义德汗亲征西藏,病死于苏盖提山口,其长子拉失德汗,也就是阿不都?热西提汗平息了叛乱,继承了叶尔羌汗国的汗位。这个勇敢儒雅的汗王,给叶尔羌汗国带来了福祗,也给维吾尔族人民带来了福音。开国之君赛依德是一位诗人,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更是酷爱艺术,是位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会家和书法家。莎车一度成为新疆和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汗国扩建了哈喀尼亚经学院,办起了高等学府,新建了图书馆。宫廷里聚集了大量的乐师、诗人、史学家、翻译家。使莎车成为中亚地区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之都、诗人之城。
1546年的一个秋末,阿不都?热西提汗率领一队人马在麦盖提尕孜库勒围猎,一天傍晚,阿不都?热西提汗微服私访,只身来到了提孜那甫河北岸打柴人阿合木提艺人的家中借宿,历史就这样戏剧性地让拉失德汗一眼钟情地见到了13岁的阿曼尼莎汗。这时的阿曼尼莎汗还有着少女般的羞涩,涨红的脸庞显得懦弱或踡缩,以时间计程的生命无法逆季节而动,花开或花落,欢庆或苍凉,生之跋涉,也许是一锭难稀释的浓墨,燃起的一堆温暖的篝火。八岁就失去了母亲,与父亲阿合木提相依为命的阿曼尼莎汗,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聪慧过人,没上几年学后就跟随父亲打柴。她还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除了弹琴唱歌,还会阿拉伯语、波斯语,并喜欢写诗。13岁时,就能写出柔美深刻的柔巴依和格则勒(突厥语族的格律诗),弹唱委婉跳跃、牵人心魄的音乐。她敛眉低首抚琴的瞬间总让人想起旧体诗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之态,弹布尔在她手中轻轻拨动,就像叶尔羌起伏的河水,自由澹泊飘逸,丝丝入髓,悠游无限,美丽动听;她写的叙事歌谣,如天上的盈盈白云,远山的峭奇绵延,和云彩绕,洒脱佳丽,娓娓动人,是遗落大地的心声,传递着永生难忘的真情柔美。拉失德汗见到风姿绰约的阿曼尼莎汗和她那弹奏的如行云流畅的琴音,擅长音乐的他感受到了活生生的艺术魅力,音乐... -->>
当我弹起心灵的琴弦,我的心底就是无际的乐园
那迷人的歌声像百灵飞串在麦西莱甫乐曲中间。
使十二木卡姆套曲像是十二个月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田
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万众欢乐的源泉。
这是阿曼尼莎汗的老师、叶尔羌汗国的诗人、音乐家喀德尔汗对十二木卡姆写下的一首赞美诗。五百年来,充满地域特色、人生价值、音乐生命和艺术魅力的十二木卡姆乐府,象滔滔不绝的叶尔羌河水浇灌着绿洲的茁壮,象瀚海无垠的戈壁大漠燃烧着激情的旋风,古老中焕发着青春,快乐中潜藏着忧郁,存在中飘渺着虚无,质朴中突兀着野性,是生长于心灵、穿越时空、世代传承的精神之风,吹进街巷,越过田园,走进人们心灵的深处,成为男女孺妇人人皆知、个个传唱不绝的绝美旋律,令人神往。
来到莎车县,我还没有参观阿曼尼莎汗陵墓,就被那美妙、悠扬、绝奇的十二木卡姆音乐迷幻般地包围在艺术的氛围之中。走进乡乡村村,都能听到十二木卡姆的琴声,看到跳起欢快的麦西莱甫舞蹈,都会被阿曼尼莎汗的故事所深深感染。阿曼尼莎汗是这个县城的代表和灵魂,影响和熏染着叶尔羌河边的一切。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园建于1992年,占地1050平方米,陵高22米,顶部为圆塔状,她圣洁的灵魂栖息在一座十二边形的殿堂中,四周的墙面上镌刻着十二木卡姆的曲目。注视那白色的基座,透过那圆形的穹窿,给人展示了“艺术的天堂”显得凝重华丽。陵园栽种了松柏和阿曼尼莎汗生前喜欢的玫瑰花、月季花。陵墓正对面是阿曼尼莎汗雕像,阿曼尼莎汗凝神端坐,纵目远眺,神情专注的演奏着十二木卡姆套曲,每逢节庆和周末,维吾尔族乐手自发来到陵园,操琴弄乐,高唱低吟,举手投足,翩翩起舞,纪念他们心目中的伟大女性阿曼尼莎汗。
莎车县,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东汉时,莎车王,康被封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和“西域大都尉”代表东汉政府管理着天山南北。元代,莎车、和田和喀什噶尔并称为南疆三大城。明清之际,强大的叶尔羌汗国称雄一时,建都莎车。莎车在新疆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件,可能莫过于叶尔羌汗国的拉失德大汗的王妃阿曼尼莎汗,将流传于维吾尔族民间的木卡姆套曲,搜集、整理、修改、编辑成十二木卡姆。这是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的空前绝后的艺术集成,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史上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2005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十二木卡姆,十二部大型套曲,是十二条通往天国的大路。苍凉、古朴、悠扬、开阔,在天地间缓慢起伏,或欣喜若狂,或深沉忧伤,或诙谐幽默,是对天地的对白,心灵的自语,行进中的嘴嚼,往事中的飘散,弦歌中的漫步,容下了无限的心事,盛住了春秋沧桑。曲折故事和激荡情感,如同一道道陡坡,千回百转,肝肠寸断。天国之路呈现优美之弧,像一张张紧绷的弓,要把一颗破碎燃烧的心射出。如果一个民族的情感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的话,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一个民族近乎燃烧的炽热情感。
在拉失德史中,史学家马赫麻?海答尔说:“拉失德汗那高雅的谈吐,宛如绝世无双的明珠。对于某几种乐器他是技艺娴熟,对于所有的艺术和工艺都卓具才能。”而没有提到阿曼尼莎汗这位女艺术家。只有19世纪和田人毛拉?穆吉孜的乐师传写到了维吾尔历史上第十七位音乐大师,也就是阿曼尼莎汗。
1514年,察合台后裔赛依德汗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其都城就在莎车,都城有六个城门,十多个花园。叶尔羌汗国全盛时期,疆域西至葱岭,东到嘉峪关,北抵天山,南依昆仑。1533年赛义德汗亲征西藏,病死于苏盖提山口,其长子拉失德汗,也就是阿不都?热西提汗平息了叛乱,继承了叶尔羌汗国的汗位。这个勇敢儒雅的汗王,给叶尔羌汗国带来了福祗,也给维吾尔族人民带来了福音。开国之君赛依德是一位诗人,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更是酷爱艺术,是位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会家和书法家。莎车一度成为新疆和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汗国扩建了哈喀尼亚经学院,办起了高等学府,新建了图书馆。宫廷里聚集了大量的乐师、诗人、史学家、翻译家。使莎车成为中亚地区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之都、诗人之城。
1546年的一个秋末,阿不都?热西提汗率领一队人马在麦盖提尕孜库勒围猎,一天傍晚,阿不都?热西提汗微服私访,只身来到了提孜那甫河北岸打柴人阿合木提艺人的家中借宿,历史就这样戏剧性地让拉失德汗一眼钟情地见到了13岁的阿曼尼莎汗。这时的阿曼尼莎汗还有着少女般的羞涩,涨红的脸庞显得懦弱或踡缩,以时间计程的生命无法逆季节而动,花开或花落,欢庆或苍凉,生之跋涉,也许是一锭难稀释的浓墨,燃起的一堆温暖的篝火。八岁就失去了母亲,与父亲阿合木提相依为命的阿曼尼莎汗,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聪慧过人,没上几年学后就跟随父亲打柴。她还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除了弹琴唱歌,还会阿拉伯语、波斯语,并喜欢写诗。13岁时,就能写出柔美深刻的柔巴依和格则勒(突厥语族的格律诗),弹唱委婉跳跃、牵人心魄的音乐。她敛眉低首抚琴的瞬间总让人想起旧体诗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婉约之态,弹布尔在她手中轻轻拨动,就像叶尔羌起伏的河水,自由澹泊飘逸,丝丝入髓,悠游无限,美丽动听;她写的叙事歌谣,如天上的盈盈白云,远山的峭奇绵延,和云彩绕,洒脱佳丽,娓娓动人,是遗落大地的心声,传递着永生难忘的真情柔美。拉失德汗见到风姿绰约的阿曼尼莎汗和她那弹奏的如行云流畅的琴音,擅长音乐的他感受到了活生生的艺术魅力,音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