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装绅弄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油污染十分敏感,只要嗅到一点点气味,立即远离污染区,洄游鱼类马上改变线路,鱼类的生活圈稍有变更,便影响繁殖,甚至大批死亡。石油对鱼卵和幼鱼杀伤力更大,一滴油污,可使一大片幼鱼全部死去。孵出的鱼苗嗅到油味,只能活一两天。一次大的石油污染事件,会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使海水中所有生物都面临死亡的威胁。严重的油污,将使整个海区变成生物灭绝的死海。海湾战争中几乎整个波斯湾水域,都蒙上一层厚厚的油膜,而且不断向外海扩散加大,受害面积是整个伊拉克和科威特土地面积的成百上千倍。要完全消除这里的浮油污染,估计得花50亿美元,十年时间。海洋污染的危害主要有:海上生物的死亡或变成有毒的生物。如甲壳类动物最容易受油污染之害,因为它们常常生活在近岸水域及海湾。油船沉没,溢出石油,导致沿岸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这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人们食用了遭到污染的生物,轻者生病,重者死亡,日本水俣湾事件便是一例。人类食用受城市废水污染的甲壳类动物,能引起传染性肝炎和其他病毒所致的疾并呼吸道感染以及常见的胃肠炎等。海洋污染还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如同一个社会,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在正常情况下,它是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一旦污染增大,超过了它自身净化能力的极限,平衡就要被打破,灾难就要降临到人间。
1979年盛夏,在世界瑰宝莫高窟所在地——甘肃敦煌县,这个被沙漠包围的常年干旱的县城竟然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水灾:全城毁屋4000多间,全县10万人口中受灾人口竟达7000人,以致沙漠中的水灾这一千古奇闻被人们广为传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1979年盛夏天气特别炎热,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融雪量特别大,正如古诗中写的那样:“真阳消尽阴山雪,顷刻飞来百道泉。”高山冰雪融化把敦煌的党河水库盛得满满的,达到了历年最大库容量。同时,天竺洋潮湿的气流随着活跃的西南季风穿越青藏高原向祁连山吹来,致使连年干旱的敦煌一反往常,细雨绵绵,年降雨量达1055毫米,4倍于常年。降水集中,加上冰雪消融,给敦煌带来过量的径流,使长期处于干旱缺水环境中的敦煌人乐不可支。他们置党河水库行将漫溢的危险于不顾,迟迟不愿下决心打开水闸泄水防洪,因为水对敦煌人来说实在是太可贵了,爱水如命的观念使他们忘却了水太多了也会带来灾难。最后,水库终于决堤,洪水像猛兽一样呼啸而下,使敦煌县沦为一片泽国。这场沙漠中的水灾是由于求雨的行为失误而诱发的。“
“古神造的孽还有名古屋超级台风。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最近50年内,世界各地大约有80万人死于龙卷风。在地球上,龙卷风光顾最多的地方是美帝、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和日本等国,我国幅员辽阔,每年也总有一些省遭受龙卷风的袭击。龙卷风又称龙吐水。通龙卷风虽然出现时间短、消失速度快,然而,常它的风速可超过超音速飞机,因此,它带有很大的破坏性。
1925年3月18日在美帝出现的一次龙卷风,穿过密苏里、伊利诺伊、印第安纳三州,行程达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是上个世纪世界上纪录到的最强劲的一次龙卷风;1956年9月24日在上海出现的一次龙卷风,把一个重达11万公斤的储油桶轻轻举起,抛到15米高的空中,而后掷向120米远的地方,可见龙卷风的威力了!龙卷风按形成地点一般可分为陆龙卷、海龙卷和火龙卷三种。它们是一个猛烈旋转的圆柱形空心柱,其速度可达100——200米/秒,比12级台风的速度要大3——6倍。它们就像水里的旋涡一样,龙卷风就是空气里的旋涡,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那里空气扰动得非常厉害,上下温度相差悬殊:当地面上的温度在摄氏30多度时,位于4000米的高空,温度仅达0c左右,在8000米的高空,温度已降到—30c。这种温差,使冷空气急剧下降,热空气迅速上升,上下层空气交流速度过快,从而形成许多小旋涡在空中作旋转滚动。当那些小旋涡逐渐扩大,加上激烈振荡,就容易形成大旋涡,成为袭击地面或海洋的风害。北美中部是世界上陆龙卷多发地区,每年春末夏初,约有200次陆龙卷袭击美帝。海龙卷要是不接近航船和海岛,也就没有多大的破坏性了。但它通常更为凶猛、壮观。1959年,在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形成的热带低气压演变成台风,袭击了日本。日本名城名古屋惨遭袭击,损失重大。事后,据官方统汁,这次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5000多人,几百人失踪,3万多人受伤,4万个家庭受损,总损失折合美元20亿。9月20日,气象局预报了这年第15号台风的消息。尽管台风警报警告人们,名古屋将受到台风的袭击,将会受到重大损失,但5天来,名古屋以及周围城镇中的居民莫名其妙的对台风的威胁置之不理。然而台风强度并未减弱,台风也并未心慈手软而转向消失在海上。事实证明,这次台风是日本现代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神力泄露,也是世界各地最严重的神力泄露之一。星期六夜间,正当涨大潮时,台风开始袭击名古屋。海浪形成一道5米多高的巨墙,并以巨大的力量反复向名古屋袭来。只要碰到阻碍物,海浪就会将海水抛向6米高的上空,并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在海浪的撞击下,大坝、堤防、码头、桥梁以及其他建筑物都被打得粉碎。疯狂的海浪还掀平了全城的贮木场,冲倒了成堆成堆的圆木,把他们抛往空中,又像冰雹一般击打在街道房屋上。这时风速已达到了每小时220公里。它掀翻了房顶,将砖头瓦块甩向四面八方。伊热湾漫出的洪水倾泻入城,使得许多人还未来得及逃命便连人带屋一起被洪水卷走。只有那些聪明的人从房顶上打了个洞才得以脱身逃命。在一所较大的公寓楼倒塌时,楼中的84人全被埋在瓦砾和泥水中。
经过3小时强烈的台风袭击后,物品、碎石遍地,满目疮痍。星期天上午,名古屋有1/3的地区仍泡在水中,剩余的地方到处是碎石、泥浆和散落的圆木。街面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台风袭击时有21艘船只被抛上了名古屋的海岸,其中包括7艘远洋巨轮。台风过去后,由于缺少食品和饮用水,有些幸存者竟不顾污浊和泥水而扎入脏水中,打捞没入水中的厨房里或菜地中的食物,为此许多人患上了痢疾。有些人在台风侵袭、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紧抱电视机或摩托车不放,为了不放弃这些珍贵的财产,他们竟拒绝他人的搭救。到处是一片绝望和混乱的状况。惊恐万状的难民不断涌向简易收容处,许多人手中抱着被泥水浸透的床单和衣物。由于东京政府起初对名古屋受灾情况估计不足,加上道路受阻等原因,使营救工作没有有效发挥,加重了损失。
还有火龙卷是一种不为大家所熟悉的龙卷风,它通常发生在火山爆发和大火灾时。由于大量的石浆向外喷射或大火灾的热烟上升,水分被加热成水蒸气随之冒出,在短时间内蒸汽升到一定高度时,会结成巨大的灰尘云。因为这种云和积雨云十分相似,因此,也同样会有闪电和暴雨发生。这时产生的龙卷风有烟火夹杂,称为火龙卷。目前,人们还没有办法预报和测量龙卷风的发生及其旋速。根据1953年一个把高压电线钢塔摧毁的“纪录”估算,旋速必须超过每小时600公里。关于它的成因,一种主要依据为大气热力学,另一种则归结为庞大的神力泄露现象,认为搅动和搬运千万吨的空气和海水,只有神力才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尽管现在距离真正认识龙卷风还相当遥远,但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通过避、抗等手段与龙卷风作巧妙斗争,相信人类总会有办法消除这种天灾神祸的。
神力泄露的结果,不仅是如干旱、洪水、暴风会频繁发生。古神的存在更导致了未来水世界。无论是《后天》还是《2012》,所有人类的最终幻想,比不上古神的恶行,“虎青岚看我们一脸的不明所以,“你们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吧?”
科学家们认为,过去50年内,全球气温持续升高2c——8c!这是一万年来地球变暖的最高速度。全球变暖原因究竟如何?尽管众说纷纭,但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是源于陨落古神神躯的自然衰变余热,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仅次于全球核大战的二等大事。居住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将使人类对自身居住天灾神祸一筹莫展。因为极地的冰会大量融化,海平面将显著上升,若不控制温室效应,到2050年,世界海平面将上升40——140厘米,而上升3米——4米也不是不可能。这意味着什么?无疑是一幅难以想象的场景:恒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等几个大三角洲将淹没在烟波浩淼的海洋之中;太平洋和天竺洋的岛国将不复存在;海水也将漫过日本东京30%的地面;美帝纽约的摩天大楼及中国的香港等沿海地区也在劫难逃;孟加拉国有1000——2000万人失去家园;濒临北海的荷兰将从地球上消失。上述情景既非别有用心的危言耸听,信口雌黄,也不是骚人墨客的向壁虚构,而是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前些年在国际会议上发出的警告。1987年,由于一大块冰块即25x99英里从南极冰区脱落冲入罗斯海,南极海岸线的轮廓被改变,美丽的鲸湾从此消失,仅留在地图绘制者的记忆中。众所周知,世界上1/3的人口和多数城市大都分布在海岸地带及大河河口地区,世界35个最大城市中有20个地处沿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无疑是一场灾难。到那时,中国南方的人可能成群移居西伯利亚,许多其他国民将移居加拿大,加拿大人口将由两千万增至两亿。更堪忧的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洪灾”有可能突如其来,防不胜防。
美帝专家在提出有关警告时称,纽约20年内将从地球消失,淹没纽约的大浪可能毫无先兆地涌来,淹没纽约及邻近海岸,使数百万人葬身海底,生命财产的损失难以估量,并称这种推测是依收集的数据显示的,因为大西洋海平面正以惊人的速度升高。经济生活的变化全球变暖虽然对一些高纬度地区的富裕国家即如北欧国家和俄国地区的农业有利,但是,亚洲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将奇热难当,干旱空前,给世界农业将带来巨大灾难。据英国和美帝科学家共同进行的一项为期3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到2060年,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粮食产量减产1——7%,减产最大的是位于赤道附近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粮食减少,粮价上涨,将使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
气候变暖还将加剧能源的大量消耗。特别是酷夏降温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最为突出。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中,北美约占30%的能源、欧洲约占50%的能源是用于补偿气候变暖或变冷所造成的影响。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敌,也是世界上破坏性、危害性最大的神力泄露之一。气候过分干燥,林下腐殖质层堆积过厚,以及雷电均可引起森林火灾。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森林火灾则是因为人为操作失误及防林规划的不严密而造成的。1987年5月6日——6月2日,我国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的一场特大森林火灾,其火势之猛、燃烧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造成损失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我国森林火灾史上所罕见。这场大火的起因,不管有没有古神煽风点火,貌似是因为林区工人吸烟引火及机器操作不慎而多处起火,加之救火措施不及时和组织抢险不得力,致使大火蔓延。通观今日国内外发生的天灾,其中不少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失误或人与天地万物不协调而引起的。在人类的智慧圈和技术圈不断外延、人类获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下,人已经成为神力辐射发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84年南加利福尼亚因异常炎热的天气,使9月份降温消费超出了常年的85%,创造了54年来耗电最高纪录。气候变暖对林木、交通、运输、食品等方面也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炎热干旱,森林火灾将更加频繁、更为严重,木材将更加紧缺。更多的汽车要配备空调器而使汽车平均价格上涨,且炎热天气所产生的尘埃大量钻入发动机,从而带来车辆的损坏和维护的频繁;此外,更多的道路需铺设沥青,它们在夏季将破毁得更加严重,需要更多的钱来保养维护;高速公路会变得更为拥挤,因为人们将会更加频繁地企图逃避城市的炎热。据科学家预测,50年后,地球逐渐变暖还将导致台风的破坏能力增强40——50%,这意味着更多的房屋、桥梁、输电线路等将惨遭厄运。由于上述连锁灾情的影响,许多地区的食品供应会出现奇缺,食物价格大大上涨,它将引起失业、萧条和贫困,政府预算和社会福利、科研、教育经费将大大削减。人类健康的变化由于气候变暖,会使夏季变得酷热,这将导致疾病和死亡率上升,特别对老年人威胁更大。
而且据研究,全球增温,平流层中臭氧层的耗减造成的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各种问题。1985年5月,英国一支考察队在南极上空第一次发现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立即引起全球的严重关注。事过两年,全世界110多个国家派出代表,出席了为拯救臭氧层召开的国际会议,并于1987年9月16日签订了著名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迅速成为国际间的重大事务。然而,1992年4月初,来自美帝、俄国、英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极坏的消息: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当年的头两个月就减少了20%;北极平流层里的氯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70倍。这是参加“欧洲北极平流层臭氧试验”的科学家们在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大规模观测后发现的。这个消息一发布,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担忧和惊慌,保护臭氧层一时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时隔3年后的几乎同一个时间,科学家们又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其面积虽然没有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大,但情况类似。现在,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臭氧层是由一类俗称氟里昂的人造化学物所破坏的。氟里昂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发明的。它们的性能极其稳定,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人们一直认为它们是无毒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正是由于极高的稳定性,使它们的寿命很长,可被带到大气上层的同温层中。在那里,经紫外线的作用,释放出氯,氯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很快夺去臭氧的一个氧原子,形成一氧化氯,一氧化氯与另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氧分子和一个氯原子,原来的臭氧成为普通的氧分子被保留下来。但氧分子不能阻挡紫外线。在这个反应中,由于氯原子没有被破坏,消耗臭氧的反应能够反复进行下去。因此,氯原子如同一个“杀手”一样,破坏数以万计的臭氧分子。其实,氟里昂在地球上空的分布是大致均匀的,那么,为什么只有冬季的南北极上空会出现臭氧层稀薄,甚至消失呢?科学家们煞费苦心的解释说,这是由于同温层里的冰晶体能加速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发生连锁反应的缘故。然而……这是古神的锅!“
地球表层生物圈的外围,有一层维护生物生存的空气,离地面约1100——1400公里,这就是大气层,其中占空气重量95%左右,离地面12公里厚的空气层,即人们常说的对流层。在这个对流层以内,每升高1公里,气温下降5c。这种上冷下热的周而复始,产生了活跃的空气对流,形成风、雨、雪、雾等等。大气基本上由氮气即占%、氧气即%、氩气即%和二氧化碳即%组成,还有微量的氢、氖、氦、氪、氙。这种组成就是人类应呼吸到的纯洁空气。天空之大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想法,认为向大气中排放的气体数量与包围地球的大气相比微乎其微。其实,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相对稀薄的。若大气在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诸如尘埃、微生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大气就会受到污染。据一项报告的调查,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大气污染程度还算过得去。但是,包括里约热内卢、巴黎、马德里在内的16个城市污染相当严重。拉美的5个城市,如圣保罗、墨西哥城、墨西哥的蒙特雷、智利的圣地亚哥、危地马拉城,已成为真正的煤气室。东欧所有的工业城市对大气的污染水平远远超过容许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组织曾对曼谷、北京、孟买、洛杉矶、马尼拉、墨西哥城、德里、雅加达、卡拉奇、伦敦、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莫斯科、纽约、里约热内卢、汉城、圣保罗、上海、东京20个大城市作了15年的调查,于1992年12月发表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认为造成城市空气污染最主要的因素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在6种主要空气污染成分中,有4种几乎完全来自汽车,即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另两种污染成分来自工业废气的二氧化硫和浮尘。该报告指出,尽管在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在控制污染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空气质量正在继续恶化。城市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80年代后半期,全世界约有13亿人口居住在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颗粒物标准的城市地区,他们面临着呼吸紊乱和癌症的严重威胁,尤其对患有慢性肺部阻塞性疾并肺炎和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危害更大。据估计,若不设法减少这些排放物,每年有30——70万人过早地死亡,14岁以下儿童的慢性咳嗽发病率剧增,每年达到1亿病例。同时,由于车辆排放的废气,空气中含铅水平大幅度提高,铅污染已成为若干发展中国家大城市最主要的环境危害。在曼谷,因增加了与铅的接触,儿童到7岁时会损失4或4以上的智商点。对成年人的威胁是使血压升高,心脏并中风患者增加。甚至大气污染造成酸雨,已成为“绿树的瘟疫”,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酸雨是由排入大气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所造成的,自美帝1936年第一次记录到即氢离子浓度值为的酸雨以来,酸沉降现象已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生,它危害面积已达数千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工业发达地区,那里雨水中的酸性程度已超过正常情况的10倍。酸雨使湖泊丧失生机、森林枯萎、土壤酸化。在欧洲,森林面积的35%受到不同程度的酸雨危害。19个国家中森林的受害率已占到%,针叶和落叶乔木受害尤其严重,其中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捷克、德国、波兰、英国的森林受到的污染最严重。
1964——1976年,美帝佛蒙特州的中、高海拔地区,红云杉因酸沉降减少了大约一半。酸雨还使不少动物面临灭绝。使科学家们感到不安的是,青蛙正在急剧减少。例如,奥地利3种用肠胃养育蝌蚪的稀有青蛙在1980年前后绝迹。70年代调查时,在加利福尼亚州山中生息的一种青蛙还有800多只,到1989年时只发现1只。在中美洲哥斯达黎加热带森林中,80年代后半期以来有3种青蛙也濒临灭绝。在西非的喀麦垄巴西的亚马孙等地数种青蛙踪影全无。据国际天地万物保护联合会1992年6月的统计,急剧减少和灭绝的青蛙已达30种。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原因虽众说纷纭,但酸雨在全球范围蔓延,使土壤酸化,导致青蛙的生息地遭到破坏,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们历来认为,北极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圣地,那里没有工厂,少有人烟,污染应该与这个白色世界无缘。然而,事实与人们想象的相差甚远。这里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由于北极极端寒冷,生命稀少,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本身的修复机能很低,一旦遭受污染和破坏,便一发不可收拾。早在70年代后期,飞经北极圈航线的日本几家航空公司和美帝航空公司发现,航班客机的有机玻璃窗上常常出现网状裂痕,以致在逆光时产生散射,使人难以看清窗外。开始,人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到底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到了80年代初,才指摘这与北极上空的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有关。
1984年,在北极圈内有领土的美帝、加拿大、挪威和丹麦等国的科学家联合对北极上空的大气进行了调查,才算是真正弄清了大气污染的状况。他们发现,北极圈上空,有一条宽达160公里、厚300米的污染带,其高度随季节变化,有时高达8000米,每年2——3月最为严重。这就是著名的“北极烟雾”。北极烟雾主要是由烟尘、水蒸气和冰晶等组成。在烟尘中,可以检测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砷、铅、锰、钒等金属元素以及氟利昂和氯仿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显然来自于地球中纬度地区,是当地工业生产向大气排放的燃煤、燃油等污染物质随大气环流向北极飘散的结果。尤其在北极的冬天,几乎不下雪,受到污染的大气得不到清洗而长期滞留在空中,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烟雾。北美、欧亚大陆的工业化活动所释放的气体,是造成北极烟雾的主要罪魁祸首。如果照此持续下去,说不定哪一天,飞越北极圈的飞机必须另改航道。
北极地区主要有两大食物链: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在北冰洋生态系统中,藻类等浮游植物被浮游性动物食掉,鱼类吃浮游性动物,它们又成为海豹、海象的食物。凶猛的北极熊以海豹类为食。这样,便形成一条海洋食物链。北极熊位于这个食物链的终端。北极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以陆地植物、苔藓和地衣为能量传递的起点,驯鹿、北极兔等以植物为食,而北极狼、北极狐捕食驯鹿、北极兔,它们又往往成为北极熊的猎物。北极熊在北极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海洋食物链的终端,又是陆地食物链的终端。因此,北极熊是北极地区当之无愧的主宰。当然,如果把人也纳入食物链的话,爱斯基摩人便是北极地区的最后主宰了。人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北极生态系统已遭受了有机农药的污染。无论在北极的冰雪、冻土及植物中,还是在北极驯鹿、海豹以及北极熊体内,都已检测出各类有机氯污染物,情形实在令人担忧。比如,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多氯联苯在大气沉降物中的平均浓度约为每升1纳克,在人体母乳中可达。在北极熊的脂肪里,检测出了滴滴涕、六六六、多氯联苯等典型有机氯污染物。在距离北极点仅有500公里处猎获的北极熊,其脂肪中的多氯联苯浓度高达67。
油污染十分敏感,只要嗅到一点点气味,立即远离污染区,洄游鱼类马上改变线路,鱼类的生活圈稍有变更,便影响繁殖,甚至大批死亡。石油对鱼卵和幼鱼杀伤力更大,一滴油污,可使一大片幼鱼全部死去。孵出的鱼苗嗅到油味,只能活一两天。一次大的石油污染事件,会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使海水中所有生物都面临死亡的威胁。严重的油污,将使整个海区变成生物灭绝的死海。海湾战争中几乎整个波斯湾水域,都蒙上一层厚厚的油膜,而且不断向外海扩散加大,受害面积是整个伊拉克和科威特土地面积的成百上千倍。要完全消除这里的浮油污染,估计得花50亿美元,十年时间。海洋污染的危害主要有:海上生物的死亡或变成有毒的生物。如甲壳类动物最容易受油污染之害,因为它们常常生活在近岸水域及海湾。油船沉没,溢出石油,导致沿岸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这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人们食用了遭到污染的生物,轻者生病,重者死亡,日本水俣湾事件便是一例。人类食用受城市废水污染的甲壳类动物,能引起传染性肝炎和其他病毒所致的疾并呼吸道感染以及常见的胃肠炎等。海洋污染还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如同一个社会,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在正常情况下,它是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一旦污染增大,超过了它自身净化能力的极限,平衡就要被打破,灾难就要降临到人间。
1979年盛夏,在世界瑰宝莫高窟所在地——甘肃敦煌县,这个被沙漠包围的常年干旱的县城竟然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水灾:全城毁屋4000多间,全县10万人口中受灾人口竟达7000人,以致沙漠中的水灾这一千古奇闻被人们广为传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1979年盛夏天气特别炎热,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融雪量特别大,正如古诗中写的那样:“真阳消尽阴山雪,顷刻飞来百道泉。”高山冰雪融化把敦煌的党河水库盛得满满的,达到了历年最大库容量。同时,天竺洋潮湿的气流随着活跃的西南季风穿越青藏高原向祁连山吹来,致使连年干旱的敦煌一反往常,细雨绵绵,年降雨量达1055毫米,4倍于常年。降水集中,加上冰雪消融,给敦煌带来过量的径流,使长期处于干旱缺水环境中的敦煌人乐不可支。他们置党河水库行将漫溢的危险于不顾,迟迟不愿下决心打开水闸泄水防洪,因为水对敦煌人来说实在是太可贵了,爱水如命的观念使他们忘却了水太多了也会带来灾难。最后,水库终于决堤,洪水像猛兽一样呼啸而下,使敦煌县沦为一片泽国。这场沙漠中的水灾是由于求雨的行为失误而诱发的。“
“古神造的孽还有名古屋超级台风。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最近50年内,世界各地大约有80万人死于龙卷风。在地球上,龙卷风光顾最多的地方是美帝、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和日本等国,我国幅员辽阔,每年也总有一些省遭受龙卷风的袭击。龙卷风又称龙吐水。通龙卷风虽然出现时间短、消失速度快,然而,常它的风速可超过超音速飞机,因此,它带有很大的破坏性。
1925年3月18日在美帝出现的一次龙卷风,穿过密苏里、伊利诺伊、印第安纳三州,行程达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是上个世纪世界上纪录到的最强劲的一次龙卷风;1956年9月24日在上海出现的一次龙卷风,把一个重达11万公斤的储油桶轻轻举起,抛到15米高的空中,而后掷向120米远的地方,可见龙卷风的威力了!龙卷风按形成地点一般可分为陆龙卷、海龙卷和火龙卷三种。它们是一个猛烈旋转的圆柱形空心柱,其速度可达100——200米/秒,比12级台风的速度要大3——6倍。它们就像水里的旋涡一样,龙卷风就是空气里的旋涡,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那里空气扰动得非常厉害,上下温度相差悬殊:当地面上的温度在摄氏30多度时,位于4000米的高空,温度仅达0c左右,在8000米的高空,温度已降到—30c。这种温差,使冷空气急剧下降,热空气迅速上升,上下层空气交流速度过快,从而形成许多小旋涡在空中作旋转滚动。当那些小旋涡逐渐扩大,加上激烈振荡,就容易形成大旋涡,成为袭击地面或海洋的风害。北美中部是世界上陆龙卷多发地区,每年春末夏初,约有200次陆龙卷袭击美帝。海龙卷要是不接近航船和海岛,也就没有多大的破坏性了。但它通常更为凶猛、壮观。1959年,在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形成的热带低气压演变成台风,袭击了日本。日本名城名古屋惨遭袭击,损失重大。事后,据官方统汁,这次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5000多人,几百人失踪,3万多人受伤,4万个家庭受损,总损失折合美元20亿。9月20日,气象局预报了这年第15号台风的消息。尽管台风警报警告人们,名古屋将受到台风的袭击,将会受到重大损失,但5天来,名古屋以及周围城镇中的居民莫名其妙的对台风的威胁置之不理。然而台风强度并未减弱,台风也并未心慈手软而转向消失在海上。事实证明,这次台风是日本现代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神力泄露,也是世界各地最严重的神力泄露之一。星期六夜间,正当涨大潮时,台风开始袭击名古屋。海浪形成一道5米多高的巨墙,并以巨大的力量反复向名古屋袭来。只要碰到阻碍物,海浪就会将海水抛向6米高的上空,并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在海浪的撞击下,大坝、堤防、码头、桥梁以及其他建筑物都被打得粉碎。疯狂的海浪还掀平了全城的贮木场,冲倒了成堆成堆的圆木,把他们抛往空中,又像冰雹一般击打在街道房屋上。这时风速已达到了每小时220公里。它掀翻了房顶,将砖头瓦块甩向四面八方。伊热湾漫出的洪水倾泻入城,使得许多人还未来得及逃命便连人带屋一起被洪水卷走。只有那些聪明的人从房顶上打了个洞才得以脱身逃命。在一所较大的公寓楼倒塌时,楼中的84人全被埋在瓦砾和泥水中。
经过3小时强烈的台风袭击后,物品、碎石遍地,满目疮痍。星期天上午,名古屋有1/3的地区仍泡在水中,剩余的地方到处是碎石、泥浆和散落的圆木。街面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台风袭击时有21艘船只被抛上了名古屋的海岸,其中包括7艘远洋巨轮。台风过去后,由于缺少食品和饮用水,有些幸存者竟不顾污浊和泥水而扎入脏水中,打捞没入水中的厨房里或菜地中的食物,为此许多人患上了痢疾。有些人在台风侵袭、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紧抱电视机或摩托车不放,为了不放弃这些珍贵的财产,他们竟拒绝他人的搭救。到处是一片绝望和混乱的状况。惊恐万状的难民不断涌向简易收容处,许多人手中抱着被泥水浸透的床单和衣物。由于东京政府起初对名古屋受灾情况估计不足,加上道路受阻等原因,使营救工作没有有效发挥,加重了损失。
还有火龙卷是一种不为大家所熟悉的龙卷风,它通常发生在火山爆发和大火灾时。由于大量的石浆向外喷射或大火灾的热烟上升,水分被加热成水蒸气随之冒出,在短时间内蒸汽升到一定高度时,会结成巨大的灰尘云。因为这种云和积雨云十分相似,因此,也同样会有闪电和暴雨发生。这时产生的龙卷风有烟火夹杂,称为火龙卷。目前,人们还没有办法预报和测量龙卷风的发生及其旋速。根据1953年一个把高压电线钢塔摧毁的“纪录”估算,旋速必须超过每小时600公里。关于它的成因,一种主要依据为大气热力学,另一种则归结为庞大的神力泄露现象,认为搅动和搬运千万吨的空气和海水,只有神力才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尽管现在距离真正认识龙卷风还相当遥远,但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通过避、抗等手段与龙卷风作巧妙斗争,相信人类总会有办法消除这种天灾神祸的。
神力泄露的结果,不仅是如干旱、洪水、暴风会频繁发生。古神的存在更导致了未来水世界。无论是《后天》还是《2012》,所有人类的最终幻想,比不上古神的恶行,“虎青岚看我们一脸的不明所以,“你们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吧?”
科学家们认为,过去50年内,全球气温持续升高2c——8c!这是一万年来地球变暖的最高速度。全球变暖原因究竟如何?尽管众说纷纭,但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是源于陨落古神神躯的自然衰变余热,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仅次于全球核大战的二等大事。居住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将使人类对自身居住天灾神祸一筹莫展。因为极地的冰会大量融化,海平面将显著上升,若不控制温室效应,到2050年,世界海平面将上升40——140厘米,而上升3米——4米也不是不可能。这意味着什么?无疑是一幅难以想象的场景:恒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等几个大三角洲将淹没在烟波浩淼的海洋之中;太平洋和天竺洋的岛国将不复存在;海水也将漫过日本东京30%的地面;美帝纽约的摩天大楼及中国的香港等沿海地区也在劫难逃;孟加拉国有1000——2000万人失去家园;濒临北海的荷兰将从地球上消失。上述情景既非别有用心的危言耸听,信口雌黄,也不是骚人墨客的向壁虚构,而是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前些年在国际会议上发出的警告。1987年,由于一大块冰块即25x99英里从南极冰区脱落冲入罗斯海,南极海岸线的轮廓被改变,美丽的鲸湾从此消失,仅留在地图绘制者的记忆中。众所周知,世界上1/3的人口和多数城市大都分布在海岸地带及大河河口地区,世界35个最大城市中有20个地处沿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无疑是一场灾难。到那时,中国南方的人可能成群移居西伯利亚,许多其他国民将移居加拿大,加拿大人口将由两千万增至两亿。更堪忧的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洪灾”有可能突如其来,防不胜防。
美帝专家在提出有关警告时称,纽约20年内将从地球消失,淹没纽约的大浪可能毫无先兆地涌来,淹没纽约及邻近海岸,使数百万人葬身海底,生命财产的损失难以估量,并称这种推测是依收集的数据显示的,因为大西洋海平面正以惊人的速度升高。经济生活的变化全球变暖虽然对一些高纬度地区的富裕国家即如北欧国家和俄国地区的农业有利,但是,亚洲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将奇热难当,干旱空前,给世界农业将带来巨大灾难。据英国和美帝科学家共同进行的一项为期3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到2060年,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粮食产量减产1——7%,减产最大的是位于赤道附近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粮食减少,粮价上涨,将使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
气候变暖还将加剧能源的大量消耗。特别是酷夏降温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最为突出。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中,北美约占30%的能源、欧洲约占50%的能源是用于补偿气候变暖或变冷所造成的影响。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敌,也是世界上破坏性、危害性最大的神力泄露之一。气候过分干燥,林下腐殖质层堆积过厚,以及雷电均可引起森林火灾。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森林火灾则是因为人为操作失误及防林规划的不严密而造成的。1987年5月6日——6月2日,我国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的一场特大森林火灾,其火势之猛、燃烧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造成损失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我国森林火灾史上所罕见。这场大火的起因,不管有没有古神煽风点火,貌似是因为林区工人吸烟引火及机器操作不慎而多处起火,加之救火措施不及时和组织抢险不得力,致使大火蔓延。通观今日国内外发生的天灾,其中不少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失误或人与天地万物不协调而引起的。在人类的智慧圈和技术圈不断外延、人类获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下,人已经成为神力辐射发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84年南加利福尼亚因异常炎热的天气,使9月份降温消费超出了常年的85%,创造了54年来耗电最高纪录。气候变暖对林木、交通、运输、食品等方面也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炎热干旱,森林火灾将更加频繁、更为严重,木材将更加紧缺。更多的汽车要配备空调器而使汽车平均价格上涨,且炎热天气所产生的尘埃大量钻入发动机,从而带来车辆的损坏和维护的频繁;此外,更多的道路需铺设沥青,它们在夏季将破毁得更加严重,需要更多的钱来保养维护;高速公路会变得更为拥挤,因为人们将会更加频繁地企图逃避城市的炎热。据科学家预测,50年后,地球逐渐变暖还将导致台风的破坏能力增强40——50%,这意味着更多的房屋、桥梁、输电线路等将惨遭厄运。由于上述连锁灾情的影响,许多地区的食品供应会出现奇缺,食物价格大大上涨,它将引起失业、萧条和贫困,政府预算和社会福利、科研、教育经费将大大削减。人类健康的变化由于气候变暖,会使夏季变得酷热,这将导致疾病和死亡率上升,特别对老年人威胁更大。
而且据研究,全球增温,平流层中臭氧层的耗减造成的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各种问题。1985年5月,英国一支考察队在南极上空第一次发现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立即引起全球的严重关注。事过两年,全世界110多个国家派出代表,出席了为拯救臭氧层召开的国际会议,并于1987年9月16日签订了著名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迅速成为国际间的重大事务。然而,1992年4月初,来自美帝、俄国、英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极坏的消息: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当年的头两个月就减少了20%;北极平流层里的氯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70倍。这是参加“欧洲北极平流层臭氧试验”的科学家们在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大规模观测后发现的。这个消息一发布,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担忧和惊慌,保护臭氧层一时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时隔3年后的几乎同一个时间,科学家们又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其面积虽然没有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大,但情况类似。现在,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臭氧层是由一类俗称氟里昂的人造化学物所破坏的。氟里昂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发明的。它们的性能极其稳定,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人们一直认为它们是无毒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正是由于极高的稳定性,使它们的寿命很长,可被带到大气上层的同温层中。在那里,经紫外线的作用,释放出氯,氯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很快夺去臭氧的一个氧原子,形成一氧化氯,一氧化氯与另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氧分子和一个氯原子,原来的臭氧成为普通的氧分子被保留下来。但氧分子不能阻挡紫外线。在这个反应中,由于氯原子没有被破坏,消耗臭氧的反应能够反复进行下去。因此,氯原子如同一个“杀手”一样,破坏数以万计的臭氧分子。其实,氟里昂在地球上空的分布是大致均匀的,那么,为什么只有冬季的南北极上空会出现臭氧层稀薄,甚至消失呢?科学家们煞费苦心的解释说,这是由于同温层里的冰晶体能加速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发生连锁反应的缘故。然而……这是古神的锅!“
地球表层生物圈的外围,有一层维护生物生存的空气,离地面约1100——1400公里,这就是大气层,其中占空气重量95%左右,离地面12公里厚的空气层,即人们常说的对流层。在这个对流层以内,每升高1公里,气温下降5c。这种上冷下热的周而复始,产生了活跃的空气对流,形成风、雨、雪、雾等等。大气基本上由氮气即占%、氧气即%、氩气即%和二氧化碳即%组成,还有微量的氢、氖、氦、氪、氙。这种组成就是人类应呼吸到的纯洁空气。天空之大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想法,认为向大气中排放的气体数量与包围地球的大气相比微乎其微。其实,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相对稀薄的。若大气在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诸如尘埃、微生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大气就会受到污染。据一项报告的调查,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大气污染程度还算过得去。但是,包括里约热内卢、巴黎、马德里在内的16个城市污染相当严重。拉美的5个城市,如圣保罗、墨西哥城、墨西哥的蒙特雷、智利的圣地亚哥、危地马拉城,已成为真正的煤气室。东欧所有的工业城市对大气的污染水平远远超过容许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组织曾对曼谷、北京、孟买、洛杉矶、马尼拉、墨西哥城、德里、雅加达、卡拉奇、伦敦、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莫斯科、纽约、里约热内卢、汉城、圣保罗、上海、东京20个大城市作了15年的调查,于1992年12月发表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认为造成城市空气污染最主要的因素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在6种主要空气污染成分中,有4种几乎完全来自汽车,即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另两种污染成分来自工业废气的二氧化硫和浮尘。该报告指出,尽管在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在控制污染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空气质量正在继续恶化。城市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80年代后半期,全世界约有13亿人口居住在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颗粒物标准的城市地区,他们面临着呼吸紊乱和癌症的严重威胁,尤其对患有慢性肺部阻塞性疾并肺炎和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危害更大。据估计,若不设法减少这些排放物,每年有30——70万人过早地死亡,14岁以下儿童的慢性咳嗽发病率剧增,每年达到1亿病例。同时,由于车辆排放的废气,空气中含铅水平大幅度提高,铅污染已成为若干发展中国家大城市最主要的环境危害。在曼谷,因增加了与铅的接触,儿童到7岁时会损失4或4以上的智商点。对成年人的威胁是使血压升高,心脏并中风患者增加。甚至大气污染造成酸雨,已成为“绿树的瘟疫”,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酸雨是由排入大气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所造成的,自美帝1936年第一次记录到即氢离子浓度值为的酸雨以来,酸沉降现象已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生,它危害面积已达数千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工业发达地区,那里雨水中的酸性程度已超过正常情况的10倍。酸雨使湖泊丧失生机、森林枯萎、土壤酸化。在欧洲,森林面积的35%受到不同程度的酸雨危害。19个国家中森林的受害率已占到%,针叶和落叶乔木受害尤其严重,其中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捷克、德国、波兰、英国的森林受到的污染最严重。
1964——1976年,美帝佛蒙特州的中、高海拔地区,红云杉因酸沉降减少了大约一半。酸雨还使不少动物面临灭绝。使科学家们感到不安的是,青蛙正在急剧减少。例如,奥地利3种用肠胃养育蝌蚪的稀有青蛙在1980年前后绝迹。70年代调查时,在加利福尼亚州山中生息的一种青蛙还有800多只,到1989年时只发现1只。在中美洲哥斯达黎加热带森林中,80年代后半期以来有3种青蛙也濒临灭绝。在西非的喀麦垄巴西的亚马孙等地数种青蛙踪影全无。据国际天地万物保护联合会1992年6月的统计,急剧减少和灭绝的青蛙已达30种。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原因虽众说纷纭,但酸雨在全球范围蔓延,使土壤酸化,导致青蛙的生息地遭到破坏,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们历来认为,北极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圣地,那里没有工厂,少有人烟,污染应该与这个白色世界无缘。然而,事实与人们想象的相差甚远。这里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由于北极极端寒冷,生命稀少,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本身的修复机能很低,一旦遭受污染和破坏,便一发不可收拾。早在70年代后期,飞经北极圈航线的日本几家航空公司和美帝航空公司发现,航班客机的有机玻璃窗上常常出现网状裂痕,以致在逆光时产生散射,使人难以看清窗外。开始,人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到底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到了80年代初,才指摘这与北极上空的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有关。
1984年,在北极圈内有领土的美帝、加拿大、挪威和丹麦等国的科学家联合对北极上空的大气进行了调查,才算是真正弄清了大气污染的状况。他们发现,北极圈上空,有一条宽达160公里、厚300米的污染带,其高度随季节变化,有时高达8000米,每年2——3月最为严重。这就是著名的“北极烟雾”。北极烟雾主要是由烟尘、水蒸气和冰晶等组成。在烟尘中,可以检测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砷、铅、锰、钒等金属元素以及氟利昂和氯仿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显然来自于地球中纬度地区,是当地工业生产向大气排放的燃煤、燃油等污染物质随大气环流向北极飘散的结果。尤其在北极的冬天,几乎不下雪,受到污染的大气得不到清洗而长期滞留在空中,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烟雾。北美、欧亚大陆的工业化活动所释放的气体,是造成北极烟雾的主要罪魁祸首。如果照此持续下去,说不定哪一天,飞越北极圈的飞机必须另改航道。
北极地区主要有两大食物链: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在北冰洋生态系统中,藻类等浮游植物被浮游性动物食掉,鱼类吃浮游性动物,它们又成为海豹、海象的食物。凶猛的北极熊以海豹类为食。这样,便形成一条海洋食物链。北极熊位于这个食物链的终端。北极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以陆地植物、苔藓和地衣为能量传递的起点,驯鹿、北极兔等以植物为食,而北极狼、北极狐捕食驯鹿、北极兔,它们又往往成为北极熊的猎物。北极熊在北极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海洋食物链的终端,又是陆地食物链的终端。因此,北极熊是北极地区当之无愧的主宰。当然,如果把人也纳入食物链的话,爱斯基摩人便是北极地区的最后主宰了。人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北极生态系统已遭受了有机农药的污染。无论在北极的冰雪、冻土及植物中,还是在北极驯鹿、海豹以及北极熊体内,都已检测出各类有机氯污染物,情形实在令人担忧。比如,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多氯联苯在大气沉降物中的平均浓度约为每升1纳克,在人体母乳中可达。在北极熊的脂肪里,检测出了滴滴涕、六六六、多氯联苯等典型有机氯污染物。在距离北极点仅有500公里处猎获的北极熊,其脂肪中的多氯联苯浓度高达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