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认识箴言之八 (1/2)
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笔名百代过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每个人都生活在某种情境之中,为某种情景所羁束,所驱使,所左右,所牵扯。但我们却很少意识到自己是处在情境之中,我们常常把某种情景和现实混同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某些行为掺杂进了部分的情绪色彩。
如果有一种生命,它只能存在万分之一秒,那么,一秒在它的意识中就是永恒。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意识中,量度也不同,意识与意识的差别等同于整个宇宙的差别。
意识是超自然的,同时也是自然的。
如果灾祸接连发生,积累在一起,就会作用于人的意识,使人对未来产生恐惧。但如果只是其中的某一灾祸单独发生,人就不会太当一回事。这与人的理智无关。
自然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只有人的意识和思维才是其中的不和谐音。
与我们所记住的东西相比,我们所忘记的东西简直太多了,但它们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构成我们生命全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通常,外部事物总是先进入意识,而后才是潜意识。但有时也可以直接进入潜意识。
人只能记住一些印象强烈的东西,绝大多数轻微的短暂的体验,却只能为我们的意识所感知。但即使是强烈的感染过我们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沉入潜意识。所谓遗忘,不过是显意识就向潜意识的转移。从这方面来讲,没有绝对被遗忘的东西。
不论是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都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而与世界本身无关。
梦由意识产生,反过来也会影响意识,影响了意识也就潜在的影响了现实。
思维只能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而对事物的具体细节却无法把握。
从理性世界转向感性世界,人常常是身不由己的,不自觉的。但由感性世界向理性世界转入时,人就要组织起全部的精神和智慧。前者是“散开”后者是“凝聚”
意识当然是属于自然的,但意识并不是自然的意识,它只是自然中的一个类。
意识流动时,按照自由联想的原则,可以把表面上不相干的事穿联在一起,使人觉得这些在头脑中临时涌现的事物的涌现,是完全随意的偶然。但实际上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在想到一头牛之后,你想到了一个早晨,牛和早晨当然毫无关联。但细想一下,你可能在某个早晨看到了一头牛,给你留下了很沉的印象。在早晨之后,你又想到了一件不愉快的事,而你发现这件不愉快的事恰好是在在早晨发生的。由这件不愉快的事,你又想到自己写字的桌子,而这张桌子曾在某一天被弄脏,你擦去了,但心里很不高兴。你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后,自己也忘了,但潜意识没有忘。你又由写字的桌子想到一个人,而这个人正是你的同学,你们在一个教室里上课,里面摆着成趟的桌子。总之,每一个联想,都是对下一个联想的呼唤,对前一个联想的呼应。
我们常常“忘记”我们最熟悉的人,因为你已熟悉到把他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而忽略了他的存在。
人的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固然,初生婴儿的意识是一片空白,但它却是所有意识的基础,决定着对外界刺激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储存起什么样的经验,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它是生命体的一种机能,这种机能由于产生它的生命体的相对特殊性,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
所谓记忆,不过是意识向自身储备的提取,所谓遗忘,则是这种提取的失败。
最不经意的时候,便是意识的遮挡隐去,潜意识的大门敞开的时候。而当意识工作时,潜意识的大门便闭合了。但意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它工作的时间相对来说是很少的,更多的时候,人还是处在自由的无意识状态。
意识根本上是注意力的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指向。
人类的精神或意识,既具有现实的内容,又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
意识和思维即是人体的一种能量,又是这种能量的载体,具有能量越多,运载的也越多,能量越少运载的也越少的特点。
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处在组合、分解、再组合、再分解的状态中。当人进行思索时,分解活动便暂时减少或停止,组合活动便活跃起来。组合的方式有两种:偶然组合和必然组合。必然组合产生平常思维,偶然组合产生灵感思维。而当意识过分集中在某件事上,就会在意识中形成一股相对稳定的能量,让我们对这件事欲罢不能。
潜意识有一种避难就易的本能,而我们的意识就是要克服这种本能。但由于潜意识自身的特点,在很多情形下,这种本能并不为意识所觉察,因而,我们也无法把握。
随着人自身的活动和外界的活动,各种印象,感觉,纷至沓来,源源不断。强烈的进入意识,微弱的进入潜意识,经过不断的融合,提炼,构成了思维的全部材料和基础。
意识是觉醒的潜意识,潜意识是沉睡的意识。潜意识状态也可以称为自然状态。
一切相信意识都是表层的。这不仅体现在社会的层面,在心理的层面也是如此。
当人用整个身心面对一种压力时,可以用种种打算来缓解压力。而当人松弛下来,毫无准备时,忽然想起这种压力,就会感到加倍的重压。因为这时人的承受力已降到“零”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我无法判断我痛苦的感觉与他人痛苦的感觉是否相同,因为我无法深入他人的机体感受同一种情绪。
当一系列违反自然习惯的事件一再发生时,即使是最理智的头脑也会发生混乱。
远离就是高度。
人的认识总是随着外界的强度和与人关系的直接间接的程度,而呈现出不同的次序和层次,通常情形下,人都是先认识直接的,后认识间接的,先认识基本的,后认识非基本的。先认识必要的,后认识非必要的。
是所有事物背后都隐藏着规律和内在联系,还是人的头脑只能认识有规律和内在联系的事物,抑或是无规律无内在联系的事物,一旦进入人的头脑,经过思维的过滤,就变成了有规律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按照自身的思维方式,规定着宇宙和自然,并把这种规定当成宇宙和自然本身,当成是认识对宇宙与自然规律地发现,在这里,规定和发现同时进行。
认识,就是规定,我们生存在一个被规定的世界里。
并不是世界是对立统一的,而是人只有用对立统一的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和解释世界。如果人有其它的方法认识、理解、解释世界。那么,这种方法也会成为世界的法则。但这只能是一种假设,我们所处的时空决定了我们思维的本质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是那样。
当我们在头脑中想像一件事完成的全过程时,我们是在减轻该事件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压力。但想象完成并不等于实际完成,它只能起到暂时减轻压力的作用。所以,需要我们重复想象。
有时,某些并不重要的印象,场景,一旦进入意识,就会留... -->>
每个人都生活在某种情境之中,为某种情景所羁束,所驱使,所左右,所牵扯。但我们却很少意识到自己是处在情境之中,我们常常把某种情景和现实混同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某些行为掺杂进了部分的情绪色彩。
如果有一种生命,它只能存在万分之一秒,那么,一秒在它的意识中就是永恒。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意识中,量度也不同,意识与意识的差别等同于整个宇宙的差别。
意识是超自然的,同时也是自然的。
如果灾祸接连发生,积累在一起,就会作用于人的意识,使人对未来产生恐惧。但如果只是其中的某一灾祸单独发生,人就不会太当一回事。这与人的理智无关。
自然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只有人的意识和思维才是其中的不和谐音。
与我们所记住的东西相比,我们所忘记的东西简直太多了,但它们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构成我们生命全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通常,外部事物总是先进入意识,而后才是潜意识。但有时也可以直接进入潜意识。
人只能记住一些印象强烈的东西,绝大多数轻微的短暂的体验,却只能为我们的意识所感知。但即使是强烈的感染过我们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沉入潜意识。所谓遗忘,不过是显意识就向潜意识的转移。从这方面来讲,没有绝对被遗忘的东西。
不论是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都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而与世界本身无关。
梦由意识产生,反过来也会影响意识,影响了意识也就潜在的影响了现实。
思维只能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而对事物的具体细节却无法把握。
从理性世界转向感性世界,人常常是身不由己的,不自觉的。但由感性世界向理性世界转入时,人就要组织起全部的精神和智慧。前者是“散开”后者是“凝聚”
意识当然是属于自然的,但意识并不是自然的意识,它只是自然中的一个类。
意识流动时,按照自由联想的原则,可以把表面上不相干的事穿联在一起,使人觉得这些在头脑中临时涌现的事物的涌现,是完全随意的偶然。但实际上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在想到一头牛之后,你想到了一个早晨,牛和早晨当然毫无关联。但细想一下,你可能在某个早晨看到了一头牛,给你留下了很沉的印象。在早晨之后,你又想到了一件不愉快的事,而你发现这件不愉快的事恰好是在在早晨发生的。由这件不愉快的事,你又想到自己写字的桌子,而这张桌子曾在某一天被弄脏,你擦去了,但心里很不高兴。你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后,自己也忘了,但潜意识没有忘。你又由写字的桌子想到一个人,而这个人正是你的同学,你们在一个教室里上课,里面摆着成趟的桌子。总之,每一个联想,都是对下一个联想的呼唤,对前一个联想的呼应。
我们常常“忘记”我们最熟悉的人,因为你已熟悉到把他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而忽略了他的存在。
人的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固然,初生婴儿的意识是一片空白,但它却是所有意识的基础,决定着对外界刺激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储存起什么样的经验,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它是生命体的一种机能,这种机能由于产生它的生命体的相对特殊性,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
所谓记忆,不过是意识向自身储备的提取,所谓遗忘,则是这种提取的失败。
最不经意的时候,便是意识的遮挡隐去,潜意识的大门敞开的时候。而当意识工作时,潜意识的大门便闭合了。但意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它工作的时间相对来说是很少的,更多的时候,人还是处在自由的无意识状态。
意识根本上是注意力的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指向。
人类的精神或意识,既具有现实的内容,又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
意识和思维即是人体的一种能量,又是这种能量的载体,具有能量越多,运载的也越多,能量越少运载的也越少的特点。
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处在组合、分解、再组合、再分解的状态中。当人进行思索时,分解活动便暂时减少或停止,组合活动便活跃起来。组合的方式有两种:偶然组合和必然组合。必然组合产生平常思维,偶然组合产生灵感思维。而当意识过分集中在某件事上,就会在意识中形成一股相对稳定的能量,让我们对这件事欲罢不能。
潜意识有一种避难就易的本能,而我们的意识就是要克服这种本能。但由于潜意识自身的特点,在很多情形下,这种本能并不为意识所觉察,因而,我们也无法把握。
随着人自身的活动和外界的活动,各种印象,感觉,纷至沓来,源源不断。强烈的进入意识,微弱的进入潜意识,经过不断的融合,提炼,构成了思维的全部材料和基础。
意识是觉醒的潜意识,潜意识是沉睡的意识。潜意识状态也可以称为自然状态。
一切相信意识都是表层的。这不仅体现在社会的层面,在心理的层面也是如此。
当人用整个身心面对一种压力时,可以用种种打算来缓解压力。而当人松弛下来,毫无准备时,忽然想起这种压力,就会感到加倍的重压。因为这时人的承受力已降到“零”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我无法判断我痛苦的感觉与他人痛苦的感觉是否相同,因为我无法深入他人的机体感受同一种情绪。
当一系列违反自然习惯的事件一再发生时,即使是最理智的头脑也会发生混乱。
远离就是高度。
人的认识总是随着外界的强度和与人关系的直接间接的程度,而呈现出不同的次序和层次,通常情形下,人都是先认识直接的,后认识间接的,先认识基本的,后认识非基本的。先认识必要的,后认识非必要的。
是所有事物背后都隐藏着规律和内在联系,还是人的头脑只能认识有规律和内在联系的事物,抑或是无规律无内在联系的事物,一旦进入人的头脑,经过思维的过滤,就变成了有规律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按照自身的思维方式,规定着宇宙和自然,并把这种规定当成宇宙和自然本身,当成是认识对宇宙与自然规律地发现,在这里,规定和发现同时进行。
认识,就是规定,我们生存在一个被规定的世界里。
并不是世界是对立统一的,而是人只有用对立统一的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和解释世界。如果人有其它的方法认识、理解、解释世界。那么,这种方法也会成为世界的法则。但这只能是一种假设,我们所处的时空决定了我们思维的本质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是那样。
当我们在头脑中想像一件事完成的全过程时,我们是在减轻该事件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压力。但想象完成并不等于实际完成,它只能起到暂时减轻压力的作用。所以,需要我们重复想象。
有时,某些并不重要的印象,场景,一旦进入意识,就会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