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成全万物是智慧。这是发自本性的德行,是结合了内外的道,因此,适合在任何时候实行。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内外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和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自己和天地的合一,或者说是知和行的合一。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
调节五种人际关系主要靠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靠力行实践来加固。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
做到中庸,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第二是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第三是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尚中”、“时中”、“中正”和“中和”四个方面。“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其内涵是“做事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做过了”;“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其基本内涵是在动态中把握和贯彻中的原则;“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其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其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尚中”的思想古已有之,而“时中”“中正”“中和”则是孔子对“尚中”思想的发展。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对于指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意义。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中、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不到位、越位、缺位都不合适。
,成全万物是智慧。这是发自本性的德行,是结合了内外的道,因此,适合在任何时候实行。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内外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和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自己和天地的合一,或者说是知和行的合一。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
调节五种人际关系主要靠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靠力行实践来加固。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
做到中庸,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第二是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第三是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尚中”、“时中”、“中正”和“中和”四个方面。“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其内涵是“做事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做过了”;“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其基本内涵是在动态中把握和贯彻中的原则;“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其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其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尚中”的思想古已有之,而“时中”“中正”“中和”则是孔子对“尚中”思想的发展。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对于指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意义。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中、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不到位、越位、缺位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