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甲午之军工霸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资源够用、人口素质也不差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越多,就意味着有越多的工人和士兵,意味着有越强的工业和军力,而如果高等教育也能跟上,那么还意味着有越强的科研能力。一个国家有海量的人口,未必就一定强大,但如果人口很少,那么综合国力一定强不到哪儿去。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法国,昔日的欧陆第一强国沦落成现在这副模样,而且还将继续沦落下去,归根到底,不就是因为法国人贪图享受、不愿意生孩子而导致人口被德国超越,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吗?
虽然中国因为开始工业化太晚,目前的工业规模还远没有体现出7亿人口的意义,但至少潜力已经逐渐显现了出来。而更让老张伯伦这样的西方有识之士惧怕的是,即使是目前中国工业的规模,也已经足以武装起数量骇人的雄厚兵力,而7亿人口也就因此具备了难以估量的军事价值,按照西方的动员效率,取十分之一也有7000万军队,哪怕中国体量太大会影响效率,也至少能够动员出两三千万的陆军出来,两三千万陆军,这是什么概念?恐怕就算整个西方联合起来,也照样拿中国无可奈何吧?
正是因为发现中国已经强大到完全无法对抗,老张伯伦才不得不装起了孙子,只要中国不触犯大英帝国宁死也不能退让的核心利益,他都选择了尽量忍让,即使因此招致西方、也包括英国国内很多人的反对和抨击,老张伯伦对此也没有半点动摇。
不过,华夏共和国政府却对中国的现状并不满意,虽然工业总量已经相当惊人,但中国的平均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在很多尖端科技领域都已经领先于世界的状况下,这种诡异的反差着实让人有些无语,为了早日全面反超西方,华夏共和国政府在1910年雄心勃勃地提出了自建国以来的第一个明确的五年发展计划......
之前中国政府一直都没提出公开的经济发展计划,一是公开经济发展计划必然会同时暴露当时中国的真正实力,如果那么早就引起西方人的警觉,之后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变得无比艰难;二是因为工业基础太薄弱,新建几家大厂,工业总产值就能暴涨几十倍,增长率的指标不好确定,对以后的发展也缺乏参考价值;二是当时国内接受过近代教育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过早开始发力工业化,投身教育的人员就更不够了,长远来看必然是得不偿失,而且很可能早早就后继无力。
再加上当时因为工业规模还小,只需集中发展几个重点的工业城市就可以有相当显著的效果,也并不需要制定全国性的工业发展规划。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随着中国这十几年来工业的持续发展,现在中国工业虽然还集中在沿海沿江外加几个以采矿冶金为基干产业的资源性城市,但是很明显已经渐渐接近瓶颈期,必须往外辐射扩大范围才行。
尤其是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民众衣食无忧之后,很自然地渴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那可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需的工人和配套的社会服务人员的数量之大,是以前难以想象的,而且轻工业产品的多种多样也远非重工业可比,如果不能高屋建瓴地做好规划,之后中国的发展毕竟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制定明确公开的国家发展计划,已经越来越有必要。
而且如今的中国也已经具备了制定并实施这样的全国性发展规划的客观条件,首先,显著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无惧任何外敌,自然也就不必继续对西方保密了;而且现在工业基础已经打下了,虽然各部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是毕竟总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有那种光靠国家投资,工业总产值就能几年增加几十倍的事了,之后的发展也更需要遵循和利用经济规律,还有一点就是国家计委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锻炼,已经完全可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了;而最重要的是,随着这十几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的师资力量已经空前壮大,初步具备了自我快速增殖的能力,已经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集中全国大部分的、甚至很多还是外来的受教育人口投入进去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三国大战的爆发打乱了计划,这一天的到来应该还能再早两年左右。不过,即使考虑到国家安全而在三国大战爆发后将一部分准备用于发展教育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了工业建设中,中国的教育事业也仍然靠着自己的力量在继续前进......
1909年,李晖一直期待的那个目标终于实现了,这一年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第一次突破了95%。95%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小于5%就可以被认为是小概率了,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超过95%,也就意味着中国基本上普及了小学阶段的完全义务教育,这个成就即使跟英法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相比,也只是稍晚一些而已(跟德国就不能比了,普法战争之前就普及了义务教育。),而即使是一度工业总量达到世界第一位的美国,现在也仍未做到。
当然,入学率是一方面,如果小孩读上一两年就退学,那也没用,但是这种情况在如今的中国已经极为罕见,因为代价太大了。阻挠义务教育实施,在建国初期最先推行这一政策的地区甚至是可以直接判刑的,就算实施区域扩大后没这么狠了,处罚也仍然严厉,平价化肥、种子、还有免费医疗这些关键待遇的取消,足以让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干活变成赔本生意。
再加上华夏共和国的义务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就连书费也是国家全包,甚至还白送学生每天一顿营养午餐,小孩上学对家长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负担,如果家长这样还不肯让孩子上学,那这孩子一定是隔壁老王的种......
在资源够用、人口素质也不差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越多,就意味着有越多的工人和士兵,意味着有越强的工业和军力,而如果高等教育也能跟上,那么还意味着有越强的科研能力。一个国家有海量的人口,未必就一定强大,但如果人口很少,那么综合国力一定强不到哪儿去。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法国,昔日的欧陆第一强国沦落成现在这副模样,而且还将继续沦落下去,归根到底,不就是因为法国人贪图享受、不愿意生孩子而导致人口被德国超越,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吗?
虽然中国因为开始工业化太晚,目前的工业规模还远没有体现出7亿人口的意义,但至少潜力已经逐渐显现了出来。而更让老张伯伦这样的西方有识之士惧怕的是,即使是目前中国工业的规模,也已经足以武装起数量骇人的雄厚兵力,而7亿人口也就因此具备了难以估量的军事价值,按照西方的动员效率,取十分之一也有7000万军队,哪怕中国体量太大会影响效率,也至少能够动员出两三千万的陆军出来,两三千万陆军,这是什么概念?恐怕就算整个西方联合起来,也照样拿中国无可奈何吧?
正是因为发现中国已经强大到完全无法对抗,老张伯伦才不得不装起了孙子,只要中国不触犯大英帝国宁死也不能退让的核心利益,他都选择了尽量忍让,即使因此招致西方、也包括英国国内很多人的反对和抨击,老张伯伦对此也没有半点动摇。
不过,华夏共和国政府却对中国的现状并不满意,虽然工业总量已经相当惊人,但中国的平均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在很多尖端科技领域都已经领先于世界的状况下,这种诡异的反差着实让人有些无语,为了早日全面反超西方,华夏共和国政府在1910年雄心勃勃地提出了自建国以来的第一个明确的五年发展计划......
之前中国政府一直都没提出公开的经济发展计划,一是公开经济发展计划必然会同时暴露当时中国的真正实力,如果那么早就引起西方人的警觉,之后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变得无比艰难;二是因为工业基础太薄弱,新建几家大厂,工业总产值就能暴涨几十倍,增长率的指标不好确定,对以后的发展也缺乏参考价值;二是当时国内接受过近代教育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过早开始发力工业化,投身教育的人员就更不够了,长远来看必然是得不偿失,而且很可能早早就后继无力。
再加上当时因为工业规模还小,只需集中发展几个重点的工业城市就可以有相当显著的效果,也并不需要制定全国性的工业发展规划。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随着中国这十几年来工业的持续发展,现在中国工业虽然还集中在沿海沿江外加几个以采矿冶金为基干产业的资源性城市,但是很明显已经渐渐接近瓶颈期,必须往外辐射扩大范围才行。
尤其是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民众衣食无忧之后,很自然地渴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那可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需的工人和配套的社会服务人员的数量之大,是以前难以想象的,而且轻工业产品的多种多样也远非重工业可比,如果不能高屋建瓴地做好规划,之后中国的发展毕竟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制定明确公开的国家发展计划,已经越来越有必要。
而且如今的中国也已经具备了制定并实施这样的全国性发展规划的客观条件,首先,显著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无惧任何外敌,自然也就不必继续对西方保密了;而且现在工业基础已经打下了,虽然各部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是毕竟总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有那种光靠国家投资,工业总产值就能几年增加几十倍的事了,之后的发展也更需要遵循和利用经济规律,还有一点就是国家计委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锻炼,已经完全可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了;而最重要的是,随着这十几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的师资力量已经空前壮大,初步具备了自我快速增殖的能力,已经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集中全国大部分的、甚至很多还是外来的受教育人口投入进去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三国大战的爆发打乱了计划,这一天的到来应该还能再早两年左右。不过,即使考虑到国家安全而在三国大战爆发后将一部分准备用于发展教育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了工业建设中,中国的教育事业也仍然靠着自己的力量在继续前进......
1909年,李晖一直期待的那个目标终于实现了,这一年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第一次突破了95%。95%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小于5%就可以被认为是小概率了,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超过95%,也就意味着中国基本上普及了小学阶段的完全义务教育,这个成就即使跟英法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相比,也只是稍晚一些而已(跟德国就不能比了,普法战争之前就普及了义务教育。),而即使是一度工业总量达到世界第一位的美国,现在也仍未做到。
当然,入学率是一方面,如果小孩读上一两年就退学,那也没用,但是这种情况在如今的中国已经极为罕见,因为代价太大了。阻挠义务教育实施,在建国初期最先推行这一政策的地区甚至是可以直接判刑的,就算实施区域扩大后没这么狠了,处罚也仍然严厉,平价化肥、种子、还有免费医疗这些关键待遇的取消,足以让孩子留在家里帮忙干活变成赔本生意。
再加上华夏共和国的义务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就连书费也是国家全包,甚至还白送学生每天一顿营养午餐,小孩上学对家长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负担,如果家长这样还不肯让孩子上学,那这孩子一定是隔壁老王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