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大唐作死之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崔民干是不相信长孙无忌的,在他看来这一次的《氏族志》除了皇室,受益最大的就是长孙家,谁让他们是外戚?
然而王让却觉得长孙无忌的野心不止于此,不得不说在朝中的和不在朝中的敏感度自然不同,崔民干不敢,但是王让却觉得可以跟着长孙无忌接触一下。
当然现在他们也只是想想,真把李世民赶下去他们也不敢,只是圣人可以在,李承乾必须死!同长孙无忌一样,很多人都想在李承乾身上投资一把,然而李承乾实在是太过老辣,处理政务的手腕和眼光几乎与李世民不相上下!
这哪里还像是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新皇帝为什么好欺负?还不是因为他们经验不够,人生阅历不够?然而如今李承乾已经这么可怕,将来再成长起来的话岂不是第二个李世民?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原因,作为臣子圣人强他们就弱,圣人弱他们就强,这个简直就是千百年来的规律,最让他们不安的是李承乾对他们这些大世家似乎并没有多么亲近的意思。
谁都看得出来,皇室打压世家大概会形成一个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李世民的铁腕等到李承乾上台的话,只怕他们想要翻身都不容易。
世家固然注重礼法,然而在自家生存条件变得越来越险恶的情况下,他们也会灵活变通。
而王让之所以关注长孙无忌主要是因为长孙家也是世家,这一朝他们是外戚所以受到优待,但是谁能保证他们能够一直这样风光下去?李承乾的太子妃肯定不是出在长孙家的,甚至长孙家的女孩子连一个王妃都没出!
对比起来反而是房玄龄家又是驸马又是王妃的比长孙家跟皇室的联系更加紧密!
王让作为联络人直接跟长孙无忌进行了接触,当然他跟长孙无忌就不会说的那么明白了,只是暗示道:“圣人以官职定世家等级,实乃昏君!”
长孙无忌立刻脸色一变:“王尚书简直大逆不道!此言近日出你之口,未入我之耳,还请王尚书小心为上。”
王让只是叹气说道:“圣人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啊,司空如今位极人臣,却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诚然能够与皇室结亲必然是对其家族的肯定,然岂有因外戚而定等的道理?数代之后总有新外戚诞生,若是娘子出身寒微,难道也要我等承认那等家族也是世家不成?”
王让说得不算含蓄,长孙无忌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只是说道:“圣人此举也是为了激励世家子弟努力上进,世家,世卿世禄,若是无法做到这一点,家族衰落也是意料之中。”
“唉,我只担心,将来有嫡庶之祸,外戚专权,则娘子危矣。”
长孙无忌也面露忧色:“圣人春秋既盛,一言九鼎,只能寄希望于后来人。”
王让心中顿时有数了,这一版《氏族志》的发行他们如今是阻止不了了,毕竟没有几个人敢反驳李世民,哦,魏徵算一个,然而魏徵在这件事情上却一直在沉默,似乎也同意李世民的想法,其他人就不要去找不自在了。
而唯一能够阻止或者说是废掉这版《氏族志》的,只有以后的圣人,当然也不是废掉,而是重新修撰。他们既然要将希望放在这上面那么就必须找一个能够保证世家利益的人!
这个人不是李承乾,而是李恪。王让眼睛转了转说道:“如今太子和魏王年岁渐长,不知娘子可有选淑女为其妻?”
李恪已经被他们默认为是下任皇帝的人选了,那么他的妻子就必须在他们这些世家里面出,虽然听说圣人有为魏王择萧氏女为妻的传言,不过这还没有成为事实,那么就有回转的余地。
王让是很希望自家女孩子成为魏王妃的,只不过想来长孙无忌也早就盯上了这个位子,只怕没有他们的机会了。
长孙无忌听了之后没有说话,只是在第二天就跟长孙皇后见了面,十分关切的问道:“该为大郎三郎则一佳妇了。”
眼看着这两个都十八了啊,早就该娶妻了。长孙皇后顿了顿说道:“的确早有此意,只是恰逢太上皇驾崩才不得不延缓,毕竟大郎乃是嫡孙。”
“那三郎呢?虽然三郎不是你亲生,却也不能如此忽视。”长孙无忌语气中带着些许埋怨。
提到李恪长孙皇后的笑容都变得艰难了一些,她只好说道:“是三郎自己说不着急的,想要等大郎出孝娶妃之后再办。”
长孙无忌含笑说道:“三郎有心,既然如此,不知可否以六娘配之?”
长孙皇后瞪大眼睛:“阿兄是想要向圣人提亲?”
长孙无忌轻叹:“六娘明年便到了及笄之年,也是时候说个人家了,然而为兄看遍长安少年,竟少有英才,能及得上大郎兄弟的更是万中无一,大郎之太子妃需细细斟酌,为兄也不敢肖想,魏王素有人望,且年少有为,实为佳婿,我并非看中魏王地位,只是想要为女则一佳婿,若成更好,不成也无妨。”
长孙无忌似乎生怕长孙皇后误会他是想要继续跟皇家联系紧密一点才想跟李恪结亲,于是就解释的多了一些。
长孙皇后心里比较了一下,还真是,哪怕不以母亲的身份来看待,纵观整个长安城能够比得上李承乾和李恪,就连李世民都对儿子引以为豪,再加上李恪如今身份地位仅次于李承乾,长孙无忌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然而长孙皇后知道李恪是不打算娶妻的啊,他身份特殊!只是如今她不能跟长孙无忌说只好找借口道:“阿兄的意思我明白了,此事还要与圣人商议。”
婚姻结两姓之好,虽然是长孙皇后选人,但是最后拍板决定的还是李世民。
长孙无忌也没指望直接就定下来,他也只是提出这么一个可能性而已,反正是他们兄妹之间的谈话,能行最好不能就再说,大不了送个旁支庶女入魏王府。
长孙无忌走了之后没多久李世民就来了立政殿,在看到长孙皇后一脸为难之后忍不住问道:“娘子有何忧虑?”
难道是后宫的事情?李世民想了想,他的小老婆们虽然都各有各的算盘,但都很老实,应该不至于弄出什么风浪来啊。
长孙皇后将长孙无忌的话给复述了一遍,有些不安的说道:“三郎年岁渐长,现在还能用大郎尚未娶妻的缘由来挡,可将来大郎娶妻之后又当如何?”
最重要的是李恪排行靠前啊,他不娶妻后面的弟弟们怎么办?如果跳过了他要怎么跟大家解释?
李世民也有些头疼:“把三郎喊来吧。”
这件事情还是要听听李恪的意见,如果李恪愿意娶妻那自然是最好的,不愿意的话也要商量出一个对策来。
李恪被传召进宫的时候还很纳闷,难道他跟李承乾私底下的小动作被发现了?不过就算被发现他也不担心,不够就是多囤积了一点粮食罢了。
是的,最近他跟李承乾并没有去管《氏族志》所产生的风风雨雨,一直在埋头不停的囤积粮食,如果他们两个没记错的话,从今年冬天到明年夏天之间,整个大唐一滴雨都不会下,堪称是百年难遇的干旱,在这种情况下赈灾的粮食未必够,李恪和李承乾两个人都挺头疼的,为此他们甚至联合派出了一支小队往婆罗国也就是印度那边走,那边各种粮食作物的产量一直都不低,说不定能够买到一些粮... -->>
崔民干是不相信长孙无忌的,在他看来这一次的《氏族志》除了皇室,受益最大的就是长孙家,谁让他们是外戚?
然而王让却觉得长孙无忌的野心不止于此,不得不说在朝中的和不在朝中的敏感度自然不同,崔民干不敢,但是王让却觉得可以跟着长孙无忌接触一下。
当然现在他们也只是想想,真把李世民赶下去他们也不敢,只是圣人可以在,李承乾必须死!同长孙无忌一样,很多人都想在李承乾身上投资一把,然而李承乾实在是太过老辣,处理政务的手腕和眼光几乎与李世民不相上下!
这哪里还像是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新皇帝为什么好欺负?还不是因为他们经验不够,人生阅历不够?然而如今李承乾已经这么可怕,将来再成长起来的话岂不是第二个李世民?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原因,作为臣子圣人强他们就弱,圣人弱他们就强,这个简直就是千百年来的规律,最让他们不安的是李承乾对他们这些大世家似乎并没有多么亲近的意思。
谁都看得出来,皇室打压世家大概会形成一个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李世民的铁腕等到李承乾上台的话,只怕他们想要翻身都不容易。
世家固然注重礼法,然而在自家生存条件变得越来越险恶的情况下,他们也会灵活变通。
而王让之所以关注长孙无忌主要是因为长孙家也是世家,这一朝他们是外戚所以受到优待,但是谁能保证他们能够一直这样风光下去?李承乾的太子妃肯定不是出在长孙家的,甚至长孙家的女孩子连一个王妃都没出!
对比起来反而是房玄龄家又是驸马又是王妃的比长孙家跟皇室的联系更加紧密!
王让作为联络人直接跟长孙无忌进行了接触,当然他跟长孙无忌就不会说的那么明白了,只是暗示道:“圣人以官职定世家等级,实乃昏君!”
长孙无忌立刻脸色一变:“王尚书简直大逆不道!此言近日出你之口,未入我之耳,还请王尚书小心为上。”
王让只是叹气说道:“圣人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啊,司空如今位极人臣,却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诚然能够与皇室结亲必然是对其家族的肯定,然岂有因外戚而定等的道理?数代之后总有新外戚诞生,若是娘子出身寒微,难道也要我等承认那等家族也是世家不成?”
王让说得不算含蓄,长孙无忌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只是说道:“圣人此举也是为了激励世家子弟努力上进,世家,世卿世禄,若是无法做到这一点,家族衰落也是意料之中。”
“唉,我只担心,将来有嫡庶之祸,外戚专权,则娘子危矣。”
长孙无忌也面露忧色:“圣人春秋既盛,一言九鼎,只能寄希望于后来人。”
王让心中顿时有数了,这一版《氏族志》的发行他们如今是阻止不了了,毕竟没有几个人敢反驳李世民,哦,魏徵算一个,然而魏徵在这件事情上却一直在沉默,似乎也同意李世民的想法,其他人就不要去找不自在了。
而唯一能够阻止或者说是废掉这版《氏族志》的,只有以后的圣人,当然也不是废掉,而是重新修撰。他们既然要将希望放在这上面那么就必须找一个能够保证世家利益的人!
这个人不是李承乾,而是李恪。王让眼睛转了转说道:“如今太子和魏王年岁渐长,不知娘子可有选淑女为其妻?”
李恪已经被他们默认为是下任皇帝的人选了,那么他的妻子就必须在他们这些世家里面出,虽然听说圣人有为魏王择萧氏女为妻的传言,不过这还没有成为事实,那么就有回转的余地。
王让是很希望自家女孩子成为魏王妃的,只不过想来长孙无忌也早就盯上了这个位子,只怕没有他们的机会了。
长孙无忌听了之后没有说话,只是在第二天就跟长孙皇后见了面,十分关切的问道:“该为大郎三郎则一佳妇了。”
眼看着这两个都十八了啊,早就该娶妻了。长孙皇后顿了顿说道:“的确早有此意,只是恰逢太上皇驾崩才不得不延缓,毕竟大郎乃是嫡孙。”
“那三郎呢?虽然三郎不是你亲生,却也不能如此忽视。”长孙无忌语气中带着些许埋怨。
提到李恪长孙皇后的笑容都变得艰难了一些,她只好说道:“是三郎自己说不着急的,想要等大郎出孝娶妃之后再办。”
长孙无忌含笑说道:“三郎有心,既然如此,不知可否以六娘配之?”
长孙皇后瞪大眼睛:“阿兄是想要向圣人提亲?”
长孙无忌轻叹:“六娘明年便到了及笄之年,也是时候说个人家了,然而为兄看遍长安少年,竟少有英才,能及得上大郎兄弟的更是万中无一,大郎之太子妃需细细斟酌,为兄也不敢肖想,魏王素有人望,且年少有为,实为佳婿,我并非看中魏王地位,只是想要为女则一佳婿,若成更好,不成也无妨。”
长孙无忌似乎生怕长孙皇后误会他是想要继续跟皇家联系紧密一点才想跟李恪结亲,于是就解释的多了一些。
长孙皇后心里比较了一下,还真是,哪怕不以母亲的身份来看待,纵观整个长安城能够比得上李承乾和李恪,就连李世民都对儿子引以为豪,再加上李恪如今身份地位仅次于李承乾,长孙无忌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然而长孙皇后知道李恪是不打算娶妻的啊,他身份特殊!只是如今她不能跟长孙无忌说只好找借口道:“阿兄的意思我明白了,此事还要与圣人商议。”
婚姻结两姓之好,虽然是长孙皇后选人,但是最后拍板决定的还是李世民。
长孙无忌也没指望直接就定下来,他也只是提出这么一个可能性而已,反正是他们兄妹之间的谈话,能行最好不能就再说,大不了送个旁支庶女入魏王府。
长孙无忌走了之后没多久李世民就来了立政殿,在看到长孙皇后一脸为难之后忍不住问道:“娘子有何忧虑?”
难道是后宫的事情?李世民想了想,他的小老婆们虽然都各有各的算盘,但都很老实,应该不至于弄出什么风浪来啊。
长孙皇后将长孙无忌的话给复述了一遍,有些不安的说道:“三郎年岁渐长,现在还能用大郎尚未娶妻的缘由来挡,可将来大郎娶妻之后又当如何?”
最重要的是李恪排行靠前啊,他不娶妻后面的弟弟们怎么办?如果跳过了他要怎么跟大家解释?
李世民也有些头疼:“把三郎喊来吧。”
这件事情还是要听听李恪的意见,如果李恪愿意娶妻那自然是最好的,不愿意的话也要商量出一个对策来。
李恪被传召进宫的时候还很纳闷,难道他跟李承乾私底下的小动作被发现了?不过就算被发现他也不担心,不够就是多囤积了一点粮食罢了。
是的,最近他跟李承乾并没有去管《氏族志》所产生的风风雨雨,一直在埋头不停的囤积粮食,如果他们两个没记错的话,从今年冬天到明年夏天之间,整个大唐一滴雨都不会下,堪称是百年难遇的干旱,在这种情况下赈灾的粮食未必够,李恪和李承乾两个人都挺头疼的,为此他们甚至联合派出了一支小队往婆罗国也就是印度那边走,那边各种粮食作物的产量一直都不低,说不定能够买到一些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