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大唐之绝版马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日到场的长一辈的亲王,有二十三岁的大胖子江安王李元祥,二十九岁的郑惠王李元懿,三十岁的徐康王李元礼,三十一岁的荆王李元景、韩王李元嘉……但福王李元婴这次没来。

    这些元字辈的亲王们年纪都不大,最年长的只有三十一岁。

    玄武门之变时,他们有的只有七岁、八岁,而李元祥在那一年出生,李元婴还没出生呢。

    建成、齐王和秦王三兄弟,当年为了太子之位惨酷相争,说起来离他们很遥远。

    贞观皇帝登基之后,对这些小兄弟们都不错,只要够了年纪便给他们封王,给他们不小的地方。

    而这些自小离了高祖身边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得到高祖的言传身教,反倒还都成人了,除了李元婴和李元祥之外,个个都自学成材。

    李元礼性情谦恭,有敬畏之心,善骑射,治理绛州口碑很好。

    李元景更是颇有治名。

    李元懿喜好经术,数次明断大案,能力也没的说。

    潞州刺史,韩王李元嘉的母亲是宇文昭仪,宇文述的女儿,一度受宠于高祖。

    高祖即位后欲立宇文昭仪为皇后,但昭仪坚决推辞不受。

    李元嘉以母亲受宠的缘故,特别被高祖喜爱,但这个人没有丝毫骄奢之心。

    看起来宇文昭仪很有些头脑,细想她那时若登了后位,年幼的李元嘉便成了嫡皇子。

    那么失去了嫡子身份、而正当壮年的建成兄弟更不会善罢甘休了。

    但正是玄武门之变,让他们的父皇李渊一下子跌下了皇帝宝座,这样的遭际胜过了连篇累牍的说教。

    这些高祖的儿子们经历了一个人成长中最难经历的东西,随着逐渐年长,他们谨慎自敛,最后都成了大唐各主一方的诸侯,任何一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再看贞观皇帝的后辈里,李泰、李治两位与金徽皇帝同母的亲王都在。

    此外还有纪王李慎、越王李贞、蒋王李恽等人,这些人有的年纪比元字辈的还要大,但给人的感觉,在成熟稳重上却差了不是一截。

    人们一眼看到的是曹王李明,他名义上是李元吉的后嗣。

    齐王和李建成不一样,李元吉以谋反失败的罪王身份,仍然有配享太庙的资格。

    再一个便是三十岁的吴王李恪,他是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年纪仅次于太宗皇帝的嫡子——李承乾和李泰,是皇帝庶子中的长子。

    人人都知道李恪身份不同一般。

    他身具隋、唐两朝皇室血统,因为他那位大隋公主的母亲,李恪差点成为嫡子,在面容和身量上有些贞观皇帝的遗韵。

    这个人的文才不错,骑射功夫与上一辈的李元礼并称。

    有人猜测,正是身上具有两朝皇室的血统影响了他,不然怎么直到现在,李恪都有爵无职?

    而且先皇至死都没有提到过对他的安排。

    正在人们胡思乱想的时候,金徽皇帝驾到了。

    而且人们发现,他并未乘銮驾到太庙来,而是骑的他那匹炭火宝马。

    按常例,他该乘金辂抵达太庙的头一道大门外,然后回车向南,停车,随车的护卫将军先下来,立于车右,请皇帝下车。然后皇帝再登上小一些的车子到太庙的二门。

    太祝连忙私声吩咐执事,“记好这一节,陛下乘马至……看来今后这一套大车小辆的仪式有可能取消了!”

    金徽皇帝身穿轻罗黄衣,领上绣着飞升之龙,深青色的下衣,绣着日月、星辰、山龙、虫火等十二章,鹿皮软底靴,金质轻甲,在初升的朝阳下熠熠生辉。

    头上是衮冕,金饰玉簪,前边垂着十二旒朱丝串起的白珠。

    这是皇帝在派遣出征将士、纳皇后、元日按受朝贺时所戴的冠,在享庙时戴来也不违制,但比规定的那一套要利索的多。

    在官员的行列中,以大司空身份出席享庙的赵国公长孙无忌,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赞叹。

    妹妹所生的三个孩子个个仪表堂堂,但李泰失之于文弱,李治失之于纤薄,只有金徽皇帝各方各面堪称完美。

    皇帝腰间佩着他那柄形影不离的乌刀,衮冕下,脸色虽不是很白晰,但愣角分明目光炯炯,英俊而又潇洒。

    赵国公仿佛看到了先皇在大战虎牢关时,那个自信、孔武的英姿。

    随着他的出现,那些亲王们无不黯然失色。

    更令赵国公欣慰的是,他的老儿子长孙润,果然以皇帝亲卫的身份随着来了太庙。

    长孙润也骑着马,全副的武装,而且身上比皇帝还多挎了弓箭,同样的精神抖擞。

    赵国公想,如果不出意外,长孙润过了这个年八成要去洪州了。

    皇帝的马队直至太庙二门,谒者示意大司空长孙无忌去迎。他步行至太庙二门内,面朝门外站定。

    此时皇帝已经下了马,奉礼郎呼道,“请大司空迎接陛下——”

    太乐令随即发出指令,门内钟、磬齐鸣,有两队舞伎翩翩舞入。

    长孙无忌对皇帝施礼,随后手中有人递上一杆扫帚。

    赵国公倒退着,于皇帝行进的脚前象征性地扫除——扫帚都没有沾地——一直到台阶处停止。

    太常卿引路,皇帝登阶而上,殿中监把一柄镇珪呈予皇帝,让他持在手中。

    这是一种长条型的玉器,上端三角形,下端方正,是皇帝告享太庙的礼器。

    皇帝两手执着镇珪,缓步行到版位,与正堂上列祖神位相对,面西而立。

    太常卿朗声道,“请陛下拜。”皇帝捧着玉珪第一次下拜。

    奉礼郎又呼道,“众官拜。”出席献享的众官、李氏子孙、藩国客使早已就位,此时呼拉拉下拜。

    ……

    就在太庙里中规中矩地献享时,长乐坊里也来了人。

    长乐坊那座有阳光的小院子里,本该过个好年的故太子妃郑观音怒不可遏。

    她声嘶力竭地喊道:“去告诉大明宫那个小娼妇,有本事让她杀了我!!”

    赵景公寺管事的监院,在这天前晌带着几个僧人,押解着蹬塌过郑观音炭炉的和尚一起找到长乐坊来。

    柳皇后和淑妃、德妃等人年前来看过郑观音这件事,不知怎么被万年县令许敬宗知道了。

    这还了得!天子脚下,和尚欺负故太子妃,连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