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慈禧全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动不可。因此,这天晚上特召亲信密谈。不谈还好,一谈令人气沮,听到的尽是坏消息。

    “天津已经没有王法了!”樊增祥说“我有个亲戚刚从天津逃回来,谈起来教人不敢相信,义和团肆无忌惮,令人发指。”

    据樊增祥说:天津的义和团的架子,比亲王、郡王还大,路上遇到文官坐轿,喝令下轿,武官骑马,喝令下马,而且必得脱帽,在道旁肃立,如果不从,白刃相向。遇见穿制服的学生,指为奸细,乱刀砍死的,不知多少!

    但是,天津义和团最仇视的还不是“大毛子”、“二毛子”而是武卫军,因为吃了聂士成的亏的缘故。当然,这是张德成、曹福田的指使,他们造了一个说法,让喽啰们四处散布,说要灭洋人,非死三个人不可。一个是聂士成,一个是杨福田,一个是聂士成的得力部下,驻扎天津城府,号称“四门千总”的任裕升。因为这三个人的姓合起来是“聂杨任”谐音为“撵洋人”杀了这三个人,洋人就可以被撵下海了。

    “据说聂功亭还受过辱。”樊增祥又说“前几天聂功亭回天津,骑马经过河东兴隆街,遇见一百多义和团,操刀大喊:‘聂鬼子,你滚下来,今天可让我们遇见了!你还想留下脑袋?’聂功亭只带了四名马弁,一看势头不好,急急走避,差点遭了毒手。这一下,信义和团的,便有话说了。”

    上将受辱,军威大损,荣禄颇有痛心疾首之感。然而朝廷的威信又何尝不受影响?他觉得义和团这种目无长上的情形,非得在慈禧太后面前痛切陈奏不可。

    “天津的怪现象,犹不止此。有件事,说起来骇人听闻,不过言之凿凿,似乎又不能令人不信。”樊增祥说:“中堂不妨密查一查。”

    “噢!请说来听。”

    “据说静海县独流镇拳坛,号称‘天下第一坛’,又称‘天下第一团’,首领叫做张德成,前几天到了天津,修补道谭文焕为之先容,说此人法力无边,又有‘红灯照’相助,大沽口的炮台,如能得他允诺保护,固若金汤。裕制军颇为所惑,拿自己的绿呢大轿,把张德成接到北洋衙门,设宴接风,司道作陪。张德成要粮饷、军械,他说多少,裕制军随即转告司道,照数拨给,由谭道为张德成办粮台。所闻如此,不知确否?”

    “真有这样的事?”荣禄心想,裕禄如真是这样自贬身分,亦太不成体统了!得赶快想法子把他撵走。

    就在这样谈论之际,门上来报,庆王驾到。这是不常有的事,亲王体制尊贵,有事总是请人到府叙话,如今降尊纡贵,亲自登门,可知必有紧急事故。

    因此,荣禄一面吩咐开中门,一面索取袍褂,匆匆穿戴整齐,赶出去迎接,庆王已经在大厅的滴水檐前下轿了。

    “王爷怎么亲自劳步?”荣禄一面请安,一面说。

    “你何必还特为换衣服?”便服的庆王说道“我是气闷不过,想找你来谈谈。到你书房里坐吧!”

    “是,是!请。”

    引入书房,庆王先打量了一番,看看字画古董,说了几句闲话,方始谈到来意:“董回子闹得不象话了!仲华,你可得管一管才行。”

    “是!”荣禄有些局促不安“王爷责备得是。”

    “不,不!我决不是责备你,你别多心。”庆王急忙摇手分辩“我也知道,董回子如今有端老二撑腰,对你这位长官,大不如前了!不过,外头不知道有此内幕,说起来总是你武卫军的号令不严。”

    “王爷明白我的苦衷。”荣禄答说“武卫军号令不严,这话我也承认。不过,我要整饬号令的时候,也还需求王爷帮我说话。”

    “当然!慈圣如果问到我,我要说:既然是武卫军,总要听你的号令。”庆王略停一下又说“这话先不谈,眼前有件事,得要问问你的意思。董回子的部下,在先农坛附近闯一个祸,你可知道?”

    “不是杀了日本公使馆的一个书记生吗?”

    “是的。这个人死得很惨,先断四肢,再剖腹。日本公使到总署交涉,碰了一鼻子灰。仲华,设身处地为人想一想,你亦不能不愤慨吧!”

    “唉!”荣禄叹口气“慈圣居然会让端王去管总署,这件事可真是做错了!”

    “就为的这一点,所以我很为难,不知道这件事应该不应该奏闻?”

    “不回奏明白,还能私下了结吗?”

    “难!”庆王答说“日本公使馆派人来跟我说,抗议不抗议且搁在后面,总不能说人死了连尸首都不给?他们要尸首。”

    “那当然应该给他们。”

    “还要抬进城来,在他们公使馆盛殓。”

    这一下,荣禄愣住了。原来尸首及棺木不准进城,载明会典,悬为禁例,那怕一品大员,在任病殁,盘灵回籍安葬,亦须奉有特旨,才准进城。何况是京城,禁例更严,未经奏准,谁也不敢擅自作主,准将杉山彬的遗尸抬入内城。

    “这件事倒为难了!我看,”荣禄答说“非奏明不可了。”

    “一奏,就得细说原委,是不是据实上闻。”庆王问道“牵涉到武卫军,得问问你的意思。”

    “不要紧!”荣禄回答得很切实“请王爷据实回奏,慈圣如果怪我约束不严,我恰好有话好说。”

    “那就是了。”庆王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微喟着说“这局面再闹下去,怎么得了?仲华,你我的处境,越来越难,得要找个把得力的人来分着挑挑担子。”

    “是啊!”荣禄试探着问“王爷心目中可有人?”

    “你看,李少荃如何?”

    荣禄心中一动,暗地里思量,莫非自己造膝密陈,一面派袁世凯剿义和团,一面召李鸿章来办各国的交涉这件事,庆王已有所闻?果然如此,他心里一定很不舒服。洋务如今是他在管,建议召李鸿章入京,却又置他于何地?这样想着,便有了一个决定,不管他知不知道这件事,自己决不可透露,倘或他已有所闻而问起,自己亦不能承认。

    他这样沉默着,庆王当他是同意的表示,便又说道:“只怕少荃不肯来。”

    “何以见得?”

    “刚刚实授两广总督,他总不能带着总督的大印到京里来办事吧?”

    “那,”荣禄心中又一动,故意问道“可又如何处置呢?”

    “除非调直督。不过直督不兼北洋,他恐又不肯,要兼则万无此理。”

    荣禄不知这话是出自他的本心,还是有意试探?只觉得自己该有个明确的表示“如今的北洋,已不是少荃手里的北洋。”他说“今非昔比,有名无实,只为慈圣一定要交给我,我不能不顶着石臼做戏,倘有少荃来接手,求之不得!”

    这意思是很明白的,除非慈禧太后有旨意,他决不会交出兵权。庆王听得这话,不免失悔,无端引起误会,始料不及,而要解释,却又不知如何措词。

    见此光景,荣禄亦有悔意,话其实不必说得这么明显,倒象负气似地,未免失态。

    “仲华,”庆王突然问道:“如果跟洋人开了仗,怎么办?”

    “怎么能开仗!”荣禄脱口相答,神色严重“拿什么跟人家拚?”

    “我也是这么想。无奈执迷不悟的人太多,而且都在风头上。靠你我从中调停,实在吃力得很。仲华,我有个想法,不知行不行,托立豫甫或者什么人跟莲英去说,能劝得慈圣回心转意,好好管一管端老二,化干戈为玉帛,咱们凑个几百吊银子送他。你看,这个主意成不成?”

    一吊一千,几百吊就是几十万,荣禄咋舌答说:“王爷你可真大方!”

    “实在是什么法子都想到了,只好考虑下策。”

    “王爷别急,别乱了步骤!等我来想法子,也许两三天以内,就有转机。只是各国公使,务必请王爷设法安抚,他们多让一步,咱们说话也容易些。”

    “我原是这么在做。如今只盼端老二心地能稍微明白些就好了。”

    “那只怕是妄想!”荣禄万感交集,归结于一句话:“咱们尽人事,听天命。”

    等庆王一走,荣禄再次召集幕僚密议。这次不是漫无边际地谈论,着重两件事:一件是各国的态度,派兵入京到底是为了保护使馆,还是另有企图;一件是对付董福祥的态度,是荣禄仍以武卫军统帅的身分,直接下令,加以约束,还是奏请慈禧太后,用上谕来指挥。

    第一件事比较好办。为了对抗李鸿章派在上海的盛宣怀,荣禄亦有一名“坐探”在江苏,此人是福建上杭人,名叫罗嘉杰,他的头衔是“苏松常镇太粮储道,分巡苏州,兼管水利”简称“江苏粮道”或者“苏州道”罗嘉杰平时对洋务亦颇留意,兼以苏州居江宁、上海之间,消息灵通,常有密信寄到荣禄那里,无论报告洋务,或者两江官场的动态,多半不差,所以颇得荣禄的信任。此时决定立刻拍发一个密电,要罗嘉杰即时从上海方面探听各国对华的意向,从速回复。

    第二件事,大家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荣禄兵权在握,不妨出以堂堂正正的命令,加以约束,有的认为董福祥跋扈难制,倘仗着有端王撑腰,不受羁勒,岂非伤了面子?

    各有各的道理,荣禄一时委决不下,只能定下一个相机行事的宗旨。

    第二天一早到军机处,大家首先要谈的,当然是日本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被害一事。照道理说,这是一件大事,非奏明请旨不可,但洋务本由庆王掌管,现在总理衙门又加派了端王管理,政出多门,无所适从,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暂且不奏,看庆王或端王奏闻了再说。

    “两王都来了,不知道‘请起’没有?”王文韶说“最好派个人去打听一下。”

    苏拉去打听了来报,庆王来了,端王也来了,端王还带来了董福祥,预备请慈禧太后召见。此刻是庆王“请起”上去已好一会了。

    庆王跪安退出勤政殿,紧接着是端王进殿请安。天气太热,走得又急,磕完头不住用衣袖抹着额上黄豆大的汗珠。这是件失仪的事,但慈禧太后并未呵责,一则没有心思去顾这些细节,再则端王近来类此失仪的言语举动很多,呵不胜呵了。

    “董福祥的兵,怎么杀了日本公使馆的书记生?”慈禧太后是责备的语气“别的你不懂,听戏总听过,不有一句话: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回老佛爷的话,奸细不杀杀谁?那个矮鬼,没事出永定门干什么?是到马家堡去接应天津的洋兵。如果让他接上了头,京里的虚实都告诉了洋兵,咱们就先输一着了。”

    听着倒也有些道理,慈禧太后转脸对皇帝说:“论起来倒也是情有可原。”

    “是!”从前年八月以来,一向不开口的皇帝,忽然有了意见“话虽如此,不该杀他,一杀,就变成咱们没有理了。”

    一听这话,端王接口就说:“跟洋人讲什么理?”

    这下让慈禧太后抓住机会了。就这两三天,从赵舒翘回京,涿州有消息传来,说钦派大员亦一无作为以后,端王便有骄慢跋扈之色,慈禧太后很想教训他一下,此时正好借题发挥“不准跟皇上顶撞!”她沉下脸来说:“你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端王一愣,不能不应一声:“奴才不敢!”

    慈禧太后很快地恢复了常态“不论怎么样,对使馆的人,总得保护。”她说“你告诉董福祥,要他好好管束部下。”

    “董福祥来了!”端王手向后一指“请老佛爷召见,当面说给他。”

    “也好!”慈禧太后点点头“我先告诉你,这件事总是咱们欠着点理。你跟庆王去核计,该当写个照会,跟他们说几句好话,要抚恤,也可以商量。”

    “是!”端王的神情又昂扬了“别的都行,把尸首抬进城可不行!”

    “你跟庆王去商量着办!”慈禧太后挥一挥手“叫董福祥!”

    董福祥是“独对”因为慈禧太后要考查他跟端王所说的话,有什么不同,而且也想抑制董福祥,不准他多惹纠纷。这样,有端王在一起,说话就不方便了。

    “董福祥!日本使馆的书记生,是你的部下杀的吗?这件事做得很坏,我不能不派人查办。不然,对日本公使不好交代。”

    “奴才回奏,日本的书记生,不是甘军杀的,皇太后要查办,就杀奴才好了!甘军一个不能杀,如果杀一个,一定会兵变。”

    慈禧太后勃然变色,但未发作。想了又想,戒心大起,自己告诉自己,照此光景,必得先安抚他一番,免得他生异心。

    以后拿他如何处置,得跟荣禄商量了再说。

    “事已如此,查办也查办不出什么来。你跟你部下果然忠心报国,就该尽心尽力,把洋兵挡住。”

    “是!”董福祥得意洋洋地说:“奴才没有别的能耐,就会杀洋兵。”

    “好!只要打胜洋兵,朝廷决不会亏负你们。”慈禧太后说“你跪安吧!”

    等退了下来,端王已经回府,不过派人等着董福祥,留下一句话:“请董大帅马上到府里去。”

    一到端王府,端王降阶相迎。董福祥“独对”的经过,他已经接到报告,笑容满面地,左手拉着董福祥的左手,右手在他背上大拍“好!”端王伸一伸大拇指“你真是一条好汉!

    带兵的大帅都能象你一样,洋人再多也不管用了!”

    董福祥少不得先谦虚、后慷慨,摩拳擦掌地恨不得即时就能跟洋人一见高下。而正谈得兴高彩烈时,有个卫士悄然来报,说荣禄在军机处坐等,有紧要事件相商。

    到了军机处,只见自礼王世铎以下,除刚毅以外,所有的军机大臣都在,荣禄面色凝重,找不出半丝笑容。

    “星五!”他叫着董福祥的别号说“你的队伍不必再守永定门了,都调回南苑去驻扎。”

    董福祥大为诧异,不知何以有此命令?视线扫过,只看到启秀一个人的眼神中有同情之意,心中更觉不快。于是毫不考虑地答道:“从前我受中堂的节制,今天面奉谕旨,要打洋人,只能进,不能退!”

    这是公然抗命,但以谕旨为借口,将荣禄的嘴堵住了,他只言不发,起身往外就走,大声说道:“递牌子!我马上要见太后。”

    一递牌子,当然“叫起”激动地面奏经过,指责董福祥今日能抗命,明日便能抗旨,认为不能置而不问。

    “你先别气急。”慈禧太后很冷静地问“你要我怎么做?”

    “奴才请皇太后、皇上颁一道朱谕,着奴才责成董福祥即日移驻南苑。如果皇太后、皇上不颁这道朱谕,请传旨,撤掉奴才统率武卫军全军的差使。”

    这等于以去就作要挟,慈禧太后自然将顺他的意思,命皇帝照他所说,写了一道朱谕。

    回到军机处,董福祥还在,荣禄冷冷地说道:“你说面奉谕旨,我也面奉了谕旨,而且是皇帝承皇太后之命,亲笔所写的朱谕。喏,你看去。”

    董福祥本来只字不识,如今也念了几句书,这张很简单的朱谕还能看得懂。看完将朱谕缴回,未作表示。

    “你遵不遵旨?”

    “自然遵。”

    受了屈辱的董福祥,自然心有不甘,回到营里,先找“军师”正是相交有年,不久才翩然来访的李来中。董福祥的不甘屈居人下的本心,偏执刚愎的性情,以及嫉恨袁世凯、聂士成而造成恨洋人的因由,李来中无不深悉,对症下药,一夕之间说动了董福祥。加以他的部下,早就有义和拳混在其中,浸润蔓延,已成甘军与义和拳不分之势,因而董福祥与李来中亦就不可须臾离了。

    “星公,此事无足介怀。”李来中说“事机迫在眉睫,荣中堂马上就要失势了,不必理他!”

    “何以见得?”

    “团中弟兄,今天烧了外城姚家井二毛子的房子,又烧了彰仪门外的跑马厅。步军统领知道这件事,可是不敢上奏。明天,还要派两个弟兄到东交民巷去显显威风,如果洋人敢有举动,正好借此起事。那时,慈禧太后一定会召见端王,有他出来主持全面,自然能压住荣中堂。”

    “那么,那时候我该怎么办呢?”

    “星公该上奏,围攻使馆,只要慈禧太后点一点头,回驻南苑的朱谕,自然而然就作废了。”

    “嗯,嗯!”董福祥说“端王倒问过我几次,围攻使馆有没有把握?我答得很含糊。”

    “不!”李来中抢着说道:“星公要答得干脆,就说十天之内,必可攻下。”

    “行吗?”董福祥困惑了,迟疑着说:“洋人有炮。”

    “咱们也有炮,是大炮。”

    “不错,”董福祥说“可是大炮归荣中堂管着。”

    “嗐!”李来中皱着眉说“星公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到了那时候,星公奏请调用大炮,荣中堂敢不给吗?”董福祥恍然大悟“对,对!”他连声说道“如果他敢刁难,我就面奏,本来可以打下使馆的,只是荣某不给大炮,战事没有把握。倘或失利,可别怪我。”

    于是,董福祥即时又赶到端王府,说奉旨回驻南苑,实由荣禄袒护洋人,暗中有妥协之意。如今遵旨与否,听端王一言而决。又说,联军入京,已是兵临城下,和战大计,若再迁延不决,必受其殃,亦希望端王能够切谏慈禧太后,早发明旨。

    “战是一定要战的。可恨的是,怕洋人的窝囊废太多,上头还不肯明诏宣战。这该怎么办呢?”

    “有法子!”辅国公载澜说“咱们把事情闹大,来教上头不能不宣战。”

    “这倒是个法子。”端王载漪点点头。

    “此法甚妙!”董福祥心想,事情一闹大,甘军就可不撤,自己的面子立即便能保住,所以极力怂恿着说“谅使馆洋兵,不过几百人,何足为惧?”

    “星五!”载漪郑重问道:“如果要攻使馆,你到底有没有把握?”

    “怎么没有?至多十天。不过,这是就目前而言,等洋兵一增援,可就难说了!”

    “兵贵神速,原要掌握先机。”载漪似通非通地谈论兵法“如今大家都恨洋人,所谓哀师必胜,正宜及锋而试。”

    就这时候,庆王来请载漪到总理衙门议事,他交代载澜跟董福祥商量攻使馆的一切细节,自己坐轿去赴庆王之约。

    见了面,所议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慰抚杉山彬之被戕,一是发照会慰问各国使馆,不必因杉山彬的事件而恐慌,朝廷必能保护各国使馆。

    “不能这么说!”载漪大摇其头。

    “那么,”庆王低声下气地问道“该怎么说呢?”

    端王想了一下,昂着头说:“第一,不必用什么照会,‘饬知’就可以了!第二,各国使臣在华,要安分守己,不准传教,更不准袒护教民。所有拆毁教民的房屋及洋人所用的教堂,姑准自行备款兴修。”

    听此一说,在座的庆王跟步军统领崇礼,面面相觑,半天作声不得。比较还是崇礼敢言“王爷,”他说“传教载在条约,跟洋人办交涉,恐怕不能这么鲁莽。”

    “什么叫鲁莽?你倒想个不鲁莽的法子我看看。如今有三千洋兵马上要来攻京城了,你能让他退兵吗?”

    “老二,”庆王接口“咱们这么好言商量,正是要他退兵。”

    “如果不退呢?”

    庆王想了一下答说:“先礼后兵,亦未为晚。”

    载漪不响了,意思是勉强让了步,于是总办章京便提一句:“还有杉山彬的案子。”

    “那还管它!”载漪大声说道:“咱们不问他们做奸细的罪名,就很客气的了!”

    杉山彬是日本公使馆的书记生,并非中国官员,出永定门去接应联军,是他分当该为之事,何得谓之“做奸细”?大家觉得他脑筋不清楚,无可理喻,只有保持沉默。

    “先办一件事吧!”庆王作了个结论“杉山彬那件案子,只有明天再说。”

    到了第二天,各行其是,朝廷连颁六道上谕,一道是“奸匪造作谣言,以仇教为名,扰及良善”亟应严加剿办。并着驻扎关外的宋庆,督饬马玉昆一军,刻日带队,驰赴近京一带,实力剿捕。调马玉昆进京,是想用他来代替董福祥,防守京城。

    一道是“日本书记生被害之案,地方文武,疏于防范,凶犯亦未登时拿获,实属不成事体,着各该衙门上紧勒限严拿凶犯”意思是不承认杉山彬为甘军所害。

    一道是“京师地面辽阔,易为匪徒藏匿,着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巡城御史,一体严查,保护地面”其中虽有“拳匪滋事”的字样,但未明责义和团。

    又一道:据直隶总督裕禄奏报,有洋兵千余将由铁路进京。现在各国使馆先后派来的兵,已有一千以上,足资保护,倘再纷至沓来,后患何堪设想?即将聂士成一军全数调回天津,扼要驻扎,倘有各国军队,欲乘火车北行,责成裕禄设法拦阻。大沽口防务,责成原任天津镇总兵,现任喀什噶尔提督罗荣光戒严,以防不测。最后特别警告:“如有外兵闯入畿辅,定惟裕禄、聂士成、罗荣光是问!”

    此外还有设法修复铁路、电线,平抑米价等等上谕,都可以看出,朝廷的本意,在力求安定。对义和拳区分为拳民与拳匪两种,安分的是拳民,滋事的便是拳匪,应该“严加剿办”而剿捕的任务,赋予在关外的马玉昆,对现驻京师的董福祥及甘军只字不提,无异表示,甘军与拳匪无别,不但不配负剿匪之责,甚至必要时甘军亦当在被剿之列。

    “这都是姓荣的搞的把戏!”董福祥愤愤地说“不把这个人打下去,咱们永出不了头了!”

    “不然。”李来中很冷静地“关键是在太后身上,荣某人完全听太后的,太后年纪大了,还不怎么愿意跟洋人翻脸。如果太后真的要打洋人,荣某人还不是乖乖儿听着。”

    “照这样说,最要紧的就是要想法子让太后跟洋人翻脸?”

    “一点不错!星公,你别忙,如今有个极好的机会,运用得法,足以改变大局。不过,先得大大地花一笔钱。”

    “要多少?”

    “起码得一万银子。”

    “一万银子小事。”

    董福祥立即找了管粮台的来,当面嘱咐,备一万银子的银票,立等着要。甘军的饷银甚足,万把银子,取来就是,李来中收好了,悄然出营,直往八大胡同而去。

    到得赛金花所张艳帜的陕西巷,靠近百顺胡同有家“清吟小班”叫做“梨香院”李来中一进门便问:“王四爷来了没有?”

    “刚来。”伙计答说“请到翠姑娘屋子里坐。”

    “翠姑娘”花名翠儿,有个恩客叫王季训,便是李来中要找的“王四爷”一进了屋子,主客杳然,只听得后面小屋中娇笑低语,夹以喘息之声,想来是王季训正跟翠儿在温存。

    见此光景,李来中正中下怀,急忙退了出来,向紧跟着来招呼客人的老妈子说:“你跟王四爷说,我在‘醉琼林’等他吃饭。”

    “坐一会,李爷!干吗这么急匆匆地。”

    “不方便!”李来中笑一笑说“回头跟王四爷再一块儿来。”

    说完,扬长而去。到了巷口的醉琼林,挑了最偏里,靠近茅房,没有人要的一个单间坐下,点了两样菜,要了一壶酒,边吃边等,等一壶酒快完,方见王季训施施然而来。

    “怎么找这么一个地方?”

    “嘘!”李来中两指撮唇,示意小声些。

    王季训会意,不再多说。等伙计递上菜牌子来,悉听李来中安排,酒菜上齐,伙计退出,顺手放下了门帘,王季训方始开口。

    “老李,你来得正好!我不方便去找你,急得要命。”

    “喔,有事?”

    “没有别的事。翠儿一家老小从天津逃到京里来了。这话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这是个跟我要钱的题目。”

    “钱,你不用愁。”李来中取出银票来,抹一抹平,摆在面前。

    王季训伸头一看“好家伙!”他说“一万两!‘四大恒’的票子。”

    一语未毕,李来中连连摇手。王季训知道自己失态了,不知不觉间又提高了声音。缩一缩脖子,愧歉地笑着。

    “这两天有什么消息?”

    所问的消息,是指荣禄所接到的电报。王季训是个捐班的候补县丞,天津电报局的“电报生”出身,为荣禄掌管密码,已有好几年。凡是各地与荣禄用电报通信,都要经他的手,所以得知许多机密。只以年轻佻挞,风流自喜,终年在八大胡同厮混,有限的薪水,何足敷用?因而为李来中乘虚而入,早就买通了。

    “消息很多。你要问那一方面的?”

    “江苏方面。”李来中问“罗嘉杰可有复电来?”

    “有。”

    “怎么说?”

    “没有说什么,只说已接到荣中堂的电报,亲自到上海去打听各国的态度。”

    李来中放心了“有没有提到,什么时候再电复?”他问。

    “没有。”王季训又加了一句:“照规矩说,象这样要紧的事,不会耽搁得太久。”

    李来中沉吟了一会,将银票往前推了推,压低了声音说:“四爷,有件事,只要你举手之劳。办成了,这一万银子就是你的。”

    “好!你说。”王季训一只手伸到银票上。

    李来中的动作比他更敏捷,轻轻一抽,将银票收回,凑过脸去说:“请你造一个假电报。”

    “怎么造法?”

    “假造一个罗嘉杰的电报。”

    “这,”王季训问道“怎么说?”

    “怎么说,你先不用管。”李来中又说“你别怕,包你一点责任都没有。”

    “怎么会没有责任呢?”王季训用手在项后砍了一下“这要发觉了,是掉脑袋的罪名。”

    “包你脑袋不掉,照样能吃花酒,照样能亲翠儿的嘴。”

    “老李!”王季训笑道:“我是孙悟空,你就是如来佛,什么事翻不出你的手掌。说实话,你本事大,不怕,我可怕!有一万两银子,我有好一阵舒服日子过。可是,日子要过得舒服,第一就是能够安心。你说,怎么让我安心?你说得我信了,我就干!”

    李来中一面听,一面深深点头“好!咱们俩一言为定。我说得不对,你不干我不怨你。四爷,我先问你,如今南边的电报怎么来?”

    “南边的电报,有两条线,一条陆线,一条海线。陆线,现在到不了京里,因为电线杆让义和团拉倒了,保定也不一定能通。海线呢,有两处,一处通天津,现在天津乱得一塌糊涂,也不必谈了。再有一处是通山海关,归驻扎在那里的副都统管。这两天南边有急电,都是先通到山海关,再派快马送到京里。”

    “那么,我再问你,山海关拿电报送到,你照样译出来,送上去,可有责任可言?”

    王季训愕然“这有什么责任可言。”他说:“送来了,我不译不送,才有责任。”

    “那就对了!山海关那面是我的事,反正总有一份电报给你,你译了照送,这一万银子就是你的。”

    “那,”王季训不信似地问“有这样容易的事?”

    “当然还要费你一点心。”李来中略想一想说:“有两个办法,你自己挑一个:一个是,你们那里跟罗嘉杰通电报的密码本,借出来用一下;一个是,我拿一个稿子给你,请你译好交给我。”

    “密码本不便拿出来!”王季训很快地答说“就拿出来,你也不知道用法,因为密码是每天不同的。这样,你拿稿子来,我替你译,稿子呢?”

    “得要明天一早给你,送到什么地方?”

    “送到我下处。”王季训说“明天上午我不当班,正好办这件事。”

    “好,就这么说!”李来中将银票捏在手中,起身掀帘子,向外喊一声:“拿纸片!”

    在京师,老于花丛的都知道两句诗:“得意一声‘拿纸片’,伤心三字‘点灯笼’。”因为“点灯笼”是姑娘不留客,不得不去,难免伤心,而“拿纸片”不是飞笺召客,便是“叫条子”自是得意之事。但李来中此时吩咐“拿纸片”却大出王季训的意料,不是叫局,只是要一张纸片可以写字而已。

    “四爷,你写一张收条给我,收到一万银子。”

    “好,好!我写,我写!”

    等王季训欣然提笔欲下时,李来中又开口了“请慢一慢,我念你写‘兹收到日本公使馆交来库平银一万两正。’”

    “怎么?”王季训大为惊疑“这是什么意思?”

    “明人不做暗事,四爷,我老实告诉你,托我办这件事的人,是这么交代的。一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人家也要防一防。你只要照我刚才的话做到,我们那里自然会知道,这张收据我涂销了还给你。你既然没有让朋友上当的心,大可坦然。四爷,你要明白,我们是办事,不是想害你。我跟你无怨无仇,张罗一万银子来换你这张收据为的是要抓你一个把柄,我不成了疯子了?”

    话说得很透彻,细想一想,对方似乎亦不能不出此防范的手段。不过有一点却还须澄清“我照办了没有,你们怎么会知道?”王季训问“倘或你们那里没法儿证实,就以为我玩花样,告我一状,说我私通外国,那可是有冤没处诉的事。”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知道。白花花的银子,到底一万两!

    怎能做没把握的事。”

    王季训没话可说了。“好吧!就这样。”他照李来中的意思,提笔写好,一张纸换一张纸,各得其所而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