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大唐键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凤翔府中武备齐全,举凡铁甲、铁兜、马铠、骑矛,全都能一股脑地堆将上去。
当然了,比起正式的甲骑来,肯定欠缺很多部件,主要是马铠方面,多半只有一领身甲,只半数有当胸、鸡颈,至于面帘和寄生,一件也无。
就理论上而言,对付马弱弓软的那些陇上胡兵,这种防御力足堪用了——若是面对回纥、吐蕃,甚至于叛军精锐,那还不如摘掉点儿挂件,老老实实做回普通突骑为好。
两百弱化甲骑分三列鱼贯而出,于城外稍一整顿,便即便步继行。李汲等领着步兵,小跑跟上,也在城前花了点儿时间整列,等再抬头时,骑兵已然临近敌营,开始驱策加速了。城上这才响起了鼓声,李汲仰头一瞧,果然还是韦伦在亲自擂鼓。
贼营扎得很松散,近乎混乱,抑且外侧并没有太多的防御设施,多半只是些木栅栏,加上又浅又窄的几条小沟而已——倘是坚营严阵,乌崇福必定不敢让骑兵当先啊。
事实上这边城门才开,对面就反应过来了,可惜缺乏统一指挥,导致信息的传递、命令的发布,军伍的调配,速度都极其缓慢,就仿佛一头脑仁也就文玩核桃般大小,神经还极其曲折漫长的远古巨兽一般;直等唐军甲骑已然迫近,都开始利用冲锋之势,挺矛挑开栅栏了,第一波阻击才刚到位。
乱箭如雨而下,几乎每名甲骑身上都被插中十数支雕翎,可惜绝大多数不能破甲,只是楔在甲缝里,仿佛装饰品似的……
李汲骑在马上,并未疾奔——要照应麾下步卒的速度——唐军步骑之间,其实存在着大约百余丈宽一个大缺口,倘若敌方有一支兵马可以趁隙械入的话,此番出战,必然败绩。好在胡贼中有脑子的不多,有脑子复有行动力的更少,倘若再加上组织力这一因素,唐军此际遇袭的可能性就无限接近于零了。
要等到甲骑深入敌阵,速度也开始有所减缓的时候,后随步阵已然抵达原本外侧栅栏所在,方才遭遇到第一波的侧击。
不出乌崇福所料,这侧击主要是从南面来的,至于北面,只有零星几队胡骑而已,完全影响不到严整的唐军步阵。
首先出现的是来自南面营寨的胡骑,抵近了便欲射箭。然而李汲抢先一步,对方距离尚有百步之遥,他便在马背上搭弓劲射,正中当先一胡胸口。随即步兵中弓手亦听号令,一轮齐射,胡骑当场抛下十数具尸体,斜行遁去。
正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诸胡部往往各自为战,并且遭遇劲敌后,都生畏怯之心,总希望别部先顶上去,我们可以跟后面空手捡漏……
再行二十步,已然深入敌营,南面的乱胡步兵也终于上来了。
这些胡部虽然仍旧游牧为生,却因地形所限,不过在山间散放些牛羊罢了,无法再跟草原上的老祖宗那样,大群大群地畜牧马匹,导致不但战马数量有限,抑且种群退化。故此啸聚凤翔府内的乱胡,多为步卒,只有一两成的骑兵——倘若吐蕃,骑步比可是接近一比四的,至于回纥,几乎全是骑兵,甚至于一人数马。
——其实吐蕃吧,高原上的老祖宗战马也不多,可谁让他们占据了党项、吐谷浑等部故地,也就是后世的青海大草原呢?若非如此,吐蕃不足以为唐朝之患也。
乱胡步卒数量太多,虽然队列不整,但却蜂拥而上,仅靠几轮抛射肯定是逼不退的。李汲当即策马前出,大吼一声:“我京兆李二郎也,杀蕃贼如宰鸡犬,况乎汝等鼠辈!”至于对方是不是能够听懂,那就不管了。
这一嗓子,其实主要是为了安定和振作己军的士气。
骑矛起处,已将一名胡将当胸捅穿,随即矛杆一收,横扫过来,又将二胡打翻在地。麾下士卒亦护卫在李汲左右,整列而前,长矛兵夹以横刀兵,相互配合,杀得乱胡人头滚滚,伏尸遍地。
胡营扎得很乱,导致营中道路狭窄曲折,难以排开大队人马,这就使得数量居于绝对劣势的唐军,在各个局部战场上反倒能够以众击寡,以勇破怯,由此稳占上风。
然而李汲却厮杀得很不尽兴,原因也在于所领步卒,自己不能撇开部下去单骑闯阵,再加上道路狭窄曲折,马也很难跑得起来。跨坐陇右高头大马之上,居高临下,身旁又有士卒卫护,自然安全系数比较高——只须防备流矢便可——且挺矛下刺,无人能挡;然而骑矛一挺一收,速度相对迂缓,且逐渐的,没人再敢往他马前凑了。他又不敢朝前跑得太远,战马固然奔踏如风,再想掉头就比较麻烦啦……
于是干脆跳下马来,撇了骑矛,就背上摘下双锏,大喝一声,突入敌阵。一对锏抡圆了,也不管对面是将是兵,是矛是刀,是步是骑,只管打将过去,自然逢刀断刀,逢枪折枪,逢甲破甲,逢骨裂骨。
既在步下,往来蹿跃颇为方便,身旁才空,便可一个箭步,再入敌群;才将一伙胡兵驱散,又再奔向下一处战场——
李汲觉得,我这对锏真是造对了呀!
从前一直没能得到畅快使用的机会,感受还不太深,仅仅觉得腰挂或者肩负一对三十来斤重铁锏,足够威风煞气罢了。今日才体会到乱军之中,锏这玩意儿可比刀好使得太多啦。
主要这年月的道具,无论横刀、障刀还是陌刀,全都属于窄身刀,宽不过寸许,基本上没有破甲的功能——虽说对面胡兵少有着甲,尤其是铁甲的,但终究有盾啊,而且人的骨头,实话说也挺坚硬的。
刀劈中甲,或者硬骨头,必定伤刃,甚至有可能折断——根据李汲从前的经验,再好的刀,如他这般执之突阵,杀敌近百,多半也就只能支撑一场战斗而已。什么百战名刀,不存在的;什么传世神兵,从来见都没有见到过。
尤其刀具还可能楔入铁甲或者骨缝,不易拔出;退一步说,倘若劈砍而入肉太深,也得费点儿力气才能撤回来。因此横刀在战场上的用法,基本是刺,或者斫中一点,然后抹杀,真要象传说中的鬼头大刀那样刀刀照脖颈砍去,早就力尽招缓,被人用长矛给捅成刺猬了。
锏则不同,所到处无不摧破,招数间少有迟顿,双锏抡开,既伤敌又护身,几乎无隙可趁。当然啦,也得李汲这般力大招猛的才能使得动,抡得开,若让普通小兵也用锏,最多十斤,以这年月的铸造技术来说,同样容易折断。
相信如李嗣业那般惯使陌刀,甚至号称刀起处人马俱碎的,使的也不是普通陌刀,起码要比小兵所用重上两倍才成。
在凤翔府中武备齐全,举凡铁甲、铁兜、马铠、骑矛,全都能一股脑地堆将上去。
当然了,比起正式的甲骑来,肯定欠缺很多部件,主要是马铠方面,多半只有一领身甲,只半数有当胸、鸡颈,至于面帘和寄生,一件也无。
就理论上而言,对付马弱弓软的那些陇上胡兵,这种防御力足堪用了——若是面对回纥、吐蕃,甚至于叛军精锐,那还不如摘掉点儿挂件,老老实实做回普通突骑为好。
两百弱化甲骑分三列鱼贯而出,于城外稍一整顿,便即便步继行。李汲等领着步兵,小跑跟上,也在城前花了点儿时间整列,等再抬头时,骑兵已然临近敌营,开始驱策加速了。城上这才响起了鼓声,李汲仰头一瞧,果然还是韦伦在亲自擂鼓。
贼营扎得很松散,近乎混乱,抑且外侧并没有太多的防御设施,多半只是些木栅栏,加上又浅又窄的几条小沟而已——倘是坚营严阵,乌崇福必定不敢让骑兵当先啊。
事实上这边城门才开,对面就反应过来了,可惜缺乏统一指挥,导致信息的传递、命令的发布,军伍的调配,速度都极其缓慢,就仿佛一头脑仁也就文玩核桃般大小,神经还极其曲折漫长的远古巨兽一般;直等唐军甲骑已然迫近,都开始利用冲锋之势,挺矛挑开栅栏了,第一波阻击才刚到位。
乱箭如雨而下,几乎每名甲骑身上都被插中十数支雕翎,可惜绝大多数不能破甲,只是楔在甲缝里,仿佛装饰品似的……
李汲骑在马上,并未疾奔——要照应麾下步卒的速度——唐军步骑之间,其实存在着大约百余丈宽一个大缺口,倘若敌方有一支兵马可以趁隙械入的话,此番出战,必然败绩。好在胡贼中有脑子的不多,有脑子复有行动力的更少,倘若再加上组织力这一因素,唐军此际遇袭的可能性就无限接近于零了。
要等到甲骑深入敌阵,速度也开始有所减缓的时候,后随步阵已然抵达原本外侧栅栏所在,方才遭遇到第一波的侧击。
不出乌崇福所料,这侧击主要是从南面来的,至于北面,只有零星几队胡骑而已,完全影响不到严整的唐军步阵。
首先出现的是来自南面营寨的胡骑,抵近了便欲射箭。然而李汲抢先一步,对方距离尚有百步之遥,他便在马背上搭弓劲射,正中当先一胡胸口。随即步兵中弓手亦听号令,一轮齐射,胡骑当场抛下十数具尸体,斜行遁去。
正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诸胡部往往各自为战,并且遭遇劲敌后,都生畏怯之心,总希望别部先顶上去,我们可以跟后面空手捡漏……
再行二十步,已然深入敌营,南面的乱胡步兵也终于上来了。
这些胡部虽然仍旧游牧为生,却因地形所限,不过在山间散放些牛羊罢了,无法再跟草原上的老祖宗那样,大群大群地畜牧马匹,导致不但战马数量有限,抑且种群退化。故此啸聚凤翔府内的乱胡,多为步卒,只有一两成的骑兵——倘若吐蕃,骑步比可是接近一比四的,至于回纥,几乎全是骑兵,甚至于一人数马。
——其实吐蕃吧,高原上的老祖宗战马也不多,可谁让他们占据了党项、吐谷浑等部故地,也就是后世的青海大草原呢?若非如此,吐蕃不足以为唐朝之患也。
乱胡步卒数量太多,虽然队列不整,但却蜂拥而上,仅靠几轮抛射肯定是逼不退的。李汲当即策马前出,大吼一声:“我京兆李二郎也,杀蕃贼如宰鸡犬,况乎汝等鼠辈!”至于对方是不是能够听懂,那就不管了。
这一嗓子,其实主要是为了安定和振作己军的士气。
骑矛起处,已将一名胡将当胸捅穿,随即矛杆一收,横扫过来,又将二胡打翻在地。麾下士卒亦护卫在李汲左右,整列而前,长矛兵夹以横刀兵,相互配合,杀得乱胡人头滚滚,伏尸遍地。
胡营扎得很乱,导致营中道路狭窄曲折,难以排开大队人马,这就使得数量居于绝对劣势的唐军,在各个局部战场上反倒能够以众击寡,以勇破怯,由此稳占上风。
然而李汲却厮杀得很不尽兴,原因也在于所领步卒,自己不能撇开部下去单骑闯阵,再加上道路狭窄曲折,马也很难跑得起来。跨坐陇右高头大马之上,居高临下,身旁又有士卒卫护,自然安全系数比较高——只须防备流矢便可——且挺矛下刺,无人能挡;然而骑矛一挺一收,速度相对迂缓,且逐渐的,没人再敢往他马前凑了。他又不敢朝前跑得太远,战马固然奔踏如风,再想掉头就比较麻烦啦……
于是干脆跳下马来,撇了骑矛,就背上摘下双锏,大喝一声,突入敌阵。一对锏抡圆了,也不管对面是将是兵,是矛是刀,是步是骑,只管打将过去,自然逢刀断刀,逢枪折枪,逢甲破甲,逢骨裂骨。
既在步下,往来蹿跃颇为方便,身旁才空,便可一个箭步,再入敌群;才将一伙胡兵驱散,又再奔向下一处战场——
李汲觉得,我这对锏真是造对了呀!
从前一直没能得到畅快使用的机会,感受还不太深,仅仅觉得腰挂或者肩负一对三十来斤重铁锏,足够威风煞气罢了。今日才体会到乱军之中,锏这玩意儿可比刀好使得太多啦。
主要这年月的道具,无论横刀、障刀还是陌刀,全都属于窄身刀,宽不过寸许,基本上没有破甲的功能——虽说对面胡兵少有着甲,尤其是铁甲的,但终究有盾啊,而且人的骨头,实话说也挺坚硬的。
刀劈中甲,或者硬骨头,必定伤刃,甚至有可能折断——根据李汲从前的经验,再好的刀,如他这般执之突阵,杀敌近百,多半也就只能支撑一场战斗而已。什么百战名刀,不存在的;什么传世神兵,从来见都没有见到过。
尤其刀具还可能楔入铁甲或者骨缝,不易拔出;退一步说,倘若劈砍而入肉太深,也得费点儿力气才能撤回来。因此横刀在战场上的用法,基本是刺,或者斫中一点,然后抹杀,真要象传说中的鬼头大刀那样刀刀照脖颈砍去,早就力尽招缓,被人用长矛给捅成刺猬了。
锏则不同,所到处无不摧破,招数间少有迟顿,双锏抡开,既伤敌又护身,几乎无隙可趁。当然啦,也得李汲这般力大招猛的才能使得动,抡得开,若让普通小兵也用锏,最多十斤,以这年月的铸造技术来说,同样容易折断。
相信如李嗣业那般惯使陌刀,甚至号称刀起处人马俱碎的,使的也不是普通陌刀,起码要比小兵所用重上两倍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