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穿越之一品公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去岁曾因霜灾之事奉皇命至河内并山东等地赈灾的钦差大臣许淹仍旧赶往关内各州安抚百姓。遇到受灾严重的地区,还得根据情况减免赋税,以稳定民心。当然,若遇见灾情根本不严重,只不过是为了赈灾银两才谎报灾情的州县,也有依律惩处才是。
与此同时,户部还得不断筹备大军北伐突厥的粮草军备。几个月下来,北伐大军屡战屡胜,捷报连连。只是随着大军的深入腹地,朝廷粮草军备的供应也越发吃力,种种大事要事堆凑到一起,各项都要花钱,朝廷财政霎时入不敷出。户部尚书更觉亚历山大,还好永安帝曾经游戏般的入股了薛衍的各项买卖,如今玻璃铺子等生意日进斗金。永安帝身为大股东之一,自然红利更多。手内有钱,心里不慌,永安帝干脆从自己的内库拨银赈灾并筹备军饷粮草,也免去了后宫再次典当珍宝筹措金银的尴尬局面。
只可惜人意难以左右天意,永安一朝的君臣如此勠力同心,整顿朝纲,这一年的夏天,各地降雨的次数仍旧不多。万幸朝廷早有准备,这一年的旱情比之历史上的旱情来说,仍旧减轻了不少。
至少除特别干旱少雨连河流地下水都没有的地方外,其余地区都引着水车灌溉之法,勉强挺了过来。
很快便入了八月。因着朝廷大军在草原上的连连大捷,东突厥一带兵马被打的溃不成军,只能深入草原。朝廷大军一部分停下来原地整顿,一部分由魏子期带领着轻车简从跟入草原追击穷寇。另有一部分则跟在魏子期的兵马之后,收整魏子期一军击溃的部落金银人口马匹并牛羊等物,运送回大褚境内。
随着这一批批人口和战胜物资的回转,朝廷的财政也渐渐缓了回来。这些人口经薛衍和诸位朝臣的提议,直接被派到各处垦荒,或者兴修水利,以备来年。
至于马匹和金银等物,则是直接充公。大褚身处中原,历来中原的马匹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血脉上来看,都比不上草原的好。乃至显德年间最窘迫的时候,君王称帝都凑不出十六匹一样的白马,臣子外出时还要坐着牛车。
如今随着突厥的马匹不断运回中原,朝廷在各处的马场皆有所补充。永安帝又下旨在突厥俘虏中挑选善于养马的马奴分配到各个马场。相信几年以后,大褚再不必为战马之事发愁了。
虽然读史书的时候已经有感觉,可直到这时薛衍才深刻体会到大褚君臣与历朝历代的不同之处——大抵是务实者多,空谈者少。至少在面对这一批批的俘虏和兵马牛羊的时候,向少有儒家臣子站出来说什么“此举不合天朝气象”,朝廷自上以下都乐颠颠的迎接财富,并且几位大佬为了这些财富的分配情况,几次唇枪舌战,只想自己所掌管的衙门能够多得些好处。
除朝廷一举赚的盆满钵满之外,民间也有好处,最直接的体现便是这一年市面上的牛羊价格低廉,因着春夏雨水不勤之故,更是比某些青菜米面都便宜了。因而就连平民百姓也都过上了餐餐顿顿有肉吃的好日子,永安君臣所担忧的旱情严重,可能会有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或易子而食的情况因着朝廷救济及时以及市面上牛羊充溢的情况,很少发生。
到了八月初一,薛延陀派使臣前来朝贡称臣。随之带来了东突厥王庭被迫向草原深渡,已经跑到狼居胥山一带。
永安帝闻听此讯,深知历朝历代军中将领们对于封狼居胥的渴望,不觉笑向臣子道:“看来我大褚儿郎比之汉朝铁马亦不遑多让。如今子期亦追击突厥至狼居胥山,倘或能一举击破王庭,看来我大褚亦多一名冠军侯矣。”
朝中大臣闻听此言,亦都是心照不宣。所谓冠军侯,最出名者莫过于西汉时期封狼居胥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如今永安帝将魏子期比为霍去病,岂不是自比武功彪著的汉武帝?
不过仔细一想,魏子期同霍去病年纪相仿,倘或此战真能击破突厥王庭,恐怕战功比之霍去病也不遑多让。而大元帅薛绩,乃赫赫战神,其兵法韬略谙熟于心,谦虚谨慎,沉默中正亦如西汉大将军卫青一般。
至于永安帝……擎王府一脉本就是以战功封王称帝,永安帝若论战功赫赫,亦是帝王辈中佼佼者。
这么一想,大褚君臣更觉与有荣焉。上有所好,大褚民间皆以谈武善战为幸事。民风尚武,纵使沙场喋血,刀枪无眼,可各地州县报名参军者仍是络绎不绝。
都盼着能在军中一战后,或攒功封官,改换门庭,或因功授田,得享永业,总归比在家种田的好。
因着民风尚武之举,朝廷后继源源不断。又有孙仲禾孙仲苗等太医按照薛衍给出的法子建立的战时医疗队,这一年受伤将士因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死或残的惨事也少了很多,再加上新兵新血不断注入,战事愈发顺利。
进了十一月份的时候,西突厥和高昌国也派遣使者前来朝贡。而仅仅在一个月后,大军又传来捷报,只说魏子期带领三千兵马追击王庭,于狼居胥山左近两军交兵,其后魏子期俘获突厥可汗并王族成员及王庭重臣无数,今已带着俘虏回转大褚。请求永安帝献俘太庙。
永安帝闻听此讯,龙颜大悦,接下下诏数道封赏。并下旨等到大军回京之时,带领大褚重臣接出长安城外三十里,为归来的将士们庆功。并诏令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勇夫殒身戎阵者各立一寺。又命朝中擅书画之臣为之碑铭,以纪功业。
薛衍见状,索性上书谏言将这些义庙的形制改为后世的烈士陵园,甚至还伙同严立德描绘了工程图样,以献永安帝。
>
去岁曾因霜灾之事奉皇命至河内并山东等地赈灾的钦差大臣许淹仍旧赶往关内各州安抚百姓。遇到受灾严重的地区,还得根据情况减免赋税,以稳定民心。当然,若遇见灾情根本不严重,只不过是为了赈灾银两才谎报灾情的州县,也有依律惩处才是。
与此同时,户部还得不断筹备大军北伐突厥的粮草军备。几个月下来,北伐大军屡战屡胜,捷报连连。只是随着大军的深入腹地,朝廷粮草军备的供应也越发吃力,种种大事要事堆凑到一起,各项都要花钱,朝廷财政霎时入不敷出。户部尚书更觉亚历山大,还好永安帝曾经游戏般的入股了薛衍的各项买卖,如今玻璃铺子等生意日进斗金。永安帝身为大股东之一,自然红利更多。手内有钱,心里不慌,永安帝干脆从自己的内库拨银赈灾并筹备军饷粮草,也免去了后宫再次典当珍宝筹措金银的尴尬局面。
只可惜人意难以左右天意,永安一朝的君臣如此勠力同心,整顿朝纲,这一年的夏天,各地降雨的次数仍旧不多。万幸朝廷早有准备,这一年的旱情比之历史上的旱情来说,仍旧减轻了不少。
至少除特别干旱少雨连河流地下水都没有的地方外,其余地区都引着水车灌溉之法,勉强挺了过来。
很快便入了八月。因着朝廷大军在草原上的连连大捷,东突厥一带兵马被打的溃不成军,只能深入草原。朝廷大军一部分停下来原地整顿,一部分由魏子期带领着轻车简从跟入草原追击穷寇。另有一部分则跟在魏子期的兵马之后,收整魏子期一军击溃的部落金银人口马匹并牛羊等物,运送回大褚境内。
随着这一批批人口和战胜物资的回转,朝廷的财政也渐渐缓了回来。这些人口经薛衍和诸位朝臣的提议,直接被派到各处垦荒,或者兴修水利,以备来年。
至于马匹和金银等物,则是直接充公。大褚身处中原,历来中原的马匹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血脉上来看,都比不上草原的好。乃至显德年间最窘迫的时候,君王称帝都凑不出十六匹一样的白马,臣子外出时还要坐着牛车。
如今随着突厥的马匹不断运回中原,朝廷在各处的马场皆有所补充。永安帝又下旨在突厥俘虏中挑选善于养马的马奴分配到各个马场。相信几年以后,大褚再不必为战马之事发愁了。
虽然读史书的时候已经有感觉,可直到这时薛衍才深刻体会到大褚君臣与历朝历代的不同之处——大抵是务实者多,空谈者少。至少在面对这一批批的俘虏和兵马牛羊的时候,向少有儒家臣子站出来说什么“此举不合天朝气象”,朝廷自上以下都乐颠颠的迎接财富,并且几位大佬为了这些财富的分配情况,几次唇枪舌战,只想自己所掌管的衙门能够多得些好处。
除朝廷一举赚的盆满钵满之外,民间也有好处,最直接的体现便是这一年市面上的牛羊价格低廉,因着春夏雨水不勤之故,更是比某些青菜米面都便宜了。因而就连平民百姓也都过上了餐餐顿顿有肉吃的好日子,永安君臣所担忧的旱情严重,可能会有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或易子而食的情况因着朝廷救济及时以及市面上牛羊充溢的情况,很少发生。
到了八月初一,薛延陀派使臣前来朝贡称臣。随之带来了东突厥王庭被迫向草原深渡,已经跑到狼居胥山一带。
永安帝闻听此讯,深知历朝历代军中将领们对于封狼居胥的渴望,不觉笑向臣子道:“看来我大褚儿郎比之汉朝铁马亦不遑多让。如今子期亦追击突厥至狼居胥山,倘或能一举击破王庭,看来我大褚亦多一名冠军侯矣。”
朝中大臣闻听此言,亦都是心照不宣。所谓冠军侯,最出名者莫过于西汉时期封狼居胥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如今永安帝将魏子期比为霍去病,岂不是自比武功彪著的汉武帝?
不过仔细一想,魏子期同霍去病年纪相仿,倘或此战真能击破突厥王庭,恐怕战功比之霍去病也不遑多让。而大元帅薛绩,乃赫赫战神,其兵法韬略谙熟于心,谦虚谨慎,沉默中正亦如西汉大将军卫青一般。
至于永安帝……擎王府一脉本就是以战功封王称帝,永安帝若论战功赫赫,亦是帝王辈中佼佼者。
这么一想,大褚君臣更觉与有荣焉。上有所好,大褚民间皆以谈武善战为幸事。民风尚武,纵使沙场喋血,刀枪无眼,可各地州县报名参军者仍是络绎不绝。
都盼着能在军中一战后,或攒功封官,改换门庭,或因功授田,得享永业,总归比在家种田的好。
因着民风尚武之举,朝廷后继源源不断。又有孙仲禾孙仲苗等太医按照薛衍给出的法子建立的战时医疗队,这一年受伤将士因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死或残的惨事也少了很多,再加上新兵新血不断注入,战事愈发顺利。
进了十一月份的时候,西突厥和高昌国也派遣使者前来朝贡。而仅仅在一个月后,大军又传来捷报,只说魏子期带领三千兵马追击王庭,于狼居胥山左近两军交兵,其后魏子期俘获突厥可汗并王族成员及王庭重臣无数,今已带着俘虏回转大褚。请求永安帝献俘太庙。
永安帝闻听此讯,龙颜大悦,接下下诏数道封赏。并下旨等到大军回京之时,带领大褚重臣接出长安城外三十里,为归来的将士们庆功。并诏令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勇夫殒身戎阵者各立一寺。又命朝中擅书画之臣为之碑铭,以纪功业。
薛衍见状,索性上书谏言将这些义庙的形制改为后世的烈士陵园,甚至还伙同严立德描绘了工程图样,以献永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