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乱扯西游释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于宝贝里就化了。老吴的意思真的是凡胎么,那怎么可能呢?是白花花的银胎!
瓶里面肯定有现在说的王水,化金消银用的。再一次证明,这些宝贝很多都是回收资源炼成金银用的,还是为了钱啊。
洞中还有三件宝贝七星剑、芭蕉扇与净瓶,金角大王虽然哀痛,说是私离天庭,骗鬼去吧。但是,这金银童子或者还真自以为是成功逃下来的呢。
金角大王出来,取出芭蕉扇子,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唿喇的一扇子,掮将下来,原来这般宝贝,平白地扇出火来。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这扇厉害啊,大圣见此恶火,却也心惊胆颤,纵筋斗,跳将起去,脱离了大火之中要救师父。
芭蕉扇都出来了,这是干嘛用的?放火的,石头什么的都能烧了,光留下金银等贵重金属资源啊,然后再金银炉里分类精炼呗。老君让这俩傻小子是下来这平顶山,肯定有金银矿,开山挖矿炼金炼银的,还给了王水什么的辅助器具。
继续打,直到将金角给撵跑,闯入莲花洞里,解下唐僧与八戒、沙和尚来。老魔径投压龙山,会聚了大小女妖狐,再加上山后老舅爷狐阿七大王,回来还打。八戒一钯,就筑死老狐狸了。
稍微扯远一些,早在西元1076年,宋朝和安南(李朝)讲和,北宋承认安南为藩国。1225年,陈朝取代李朝作为安南统治者,仍奉南宋为宗主,自称“大越”。南宋自顾不暇,对此不了了之。
1257-1288年,(蒙古军)元朝征讨安南,最终失利,忽必烈遂承认安南为藩国。由于元世祖主要面临蒙古内部争斗,故对安南多有放纵。陈朝借机攻取占城国部分区域,同时开始觊觎北方中国的固有土地。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陈朝便侵略了中华的云南、广西一些地域。朱元璋派人平定两广、云南后,要求陈朝退还领土。1369年,朱元璋加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
这是为什么呢?一来大明建立不久,正在北伐期间,主要对手仍是北元,四川、云南尚未收复。陈朝的国主陈日煃在1369(洪武二年)年六月请求封号,老朱现在顾不上啊,徐达他们正和北元打得难解难分。于是朱元璋便在该月遣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簿牛谅往使其国,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
同年七月,常遇春自开平北伐还军,可惜病死途中柳河川,故被追封为开平王。
朱元璋伤痛之下,明实录不惜笔墨记录了,“上悲悼罢朝,即命礼部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且令中书兵部叙次其历官勋迹,付翰林纂述,无使湮没……(省略若干文字)”
洪武二年八月初一,鄂国公常遇春的灵柩车辆到达龙江。朱元璋亲自致奠文祭之,说了常公的事迹功业。“柳河之川失我长城之将,丧今南还见语,无由哀痛切心。与谁言哉?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不过,临风兴慨。想其音容耳,灵车之至,朕亲临奠,思尔之情,言岂能尽?”祭祀完毕,朱元璋恸哭而还,命择地于钟山草堂之原,营墓建祠。
该年冬十月,敕葬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于钟山之阴。那个时候,大明朝还远远谈不上富裕,毕竟成立才一年多点儿。朱元璋给常遇春的葬礼相对之隆重,可见一斑。或许也有帝王心术在内,然凯撒观之,老朱此刻之悲痛,发自肺腑彻断肝肠。
那么这个时候,朱元璋也就顾不上收拾安南了(估计洪武皇帝是本打算让常遇春征讨其地的),陈朝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虽与我中华有憾,然老朱之真性情使然,亦无可厚非。就像西游记中玉龙三太子说的,“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八戒请悟空返回宝象国救师父唐僧的时候,大圣因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便下海去净净身子,去掉身上妖精气。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不过猴儿这么一洗不要紧,其映射对象由朱祁钰就又成朱祁镇了。)
八戒尚知,况旁人乎?
没办法,1369年虽然元朝已然灭亡北归,但是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在四川有大夏政权,云南还被蒙古人占据着呢。缺少了一员大将,平定安南明显时机不到,还是等到先平定了巴蜀,再之后讨伐云南的元朝梁王和大理段氏,安南只好押后再说罢。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还有,这个很关键,是勘破西游释厄传的一个佐证。那就是唐僧取经到底为了什么?是去取那佛经么,非也,非也!书里面不是唐僧要去拜佛求经,而是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心安而令其“取经”(一“求”一“取”,意义不同)。在吴承恩而言,是朱元璋和朱棣派遣智光大师远赴西域,不过是宣传教化而已,事实也的确如此。洪武和永乐大帝,像一个高僧么,像是信奉释教的主儿吗?如此可知,“唐僧取经”其实是明朝的开疆扩土、蓬勃发展之伟业!可惜,其后代都没有那个雄才伟略罢了。
关于征讨云南,西游记一书好像没有提及,以后慢慢考证。在1371年,朱元璋派人扫灭了大夏的明升政权之后,或许是考虑到巴蜀刚定,便没有顺势开始南下进军滇地和大理。
提起大理不能不谈段氏,大理王朝断断续续的存在于西元937—1253年(《元史》记载,云南先有六诏,后合并称南诏。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宪宗三年收附,设置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之后段氏便归顺蒙古,世袭元朝的大理总管,和云南王共同镇守。1363年明玉珍攻打云南中庆路,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孛儿只斤氏)战败,在大理总管段功的帮助下将明玉珍赶出境内。1365年时,梁王却杀害了战友段功,从此和大理段氏反目。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忽哥赤的后裔。元朝灭亡后,他仍然效忠北元。
1381年底到1382年初,蓝玉、傅友德和沐英征讨云南,梁王仓皇撤离昆明,后在滇池附近自杀身亡。云南境内,基本就只剩下大理地区了。
早在洪武七年1376年,朱元璋本打算和平解决云南问题的。明太祖便传书与梁王,要求其归顺,但是把匝剌瓦尔密坚决反对;同时给段氏(段宝)的条件是,承认其为大理国王。当然老朱也不是安的十分好心,恐怕是想造成段家内部以及和云南梁王之间的矛盾激化。但是大理段氏的当家人段世拒绝了这个建议,继续效忠北元。1382年,段世一看梁王死了,明朝军队兵临城下,便又想起来朱元璋的建议来着,便请求傅友德,说愿意自己做番臣。老傅不由冷笑,门儿也没有,迟了。继续开打,最终云南平定。
大理段氏最终投降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召见段氏子孙-段世、段名及段明的俩儿子段苴仁、段苴义。后来洪武十七年四月,段世、段名给山东青州府的齐王朱榑手下当差,享受千户的俸禄。赐段苴仁改名为段归仁,拜永昌卫镇抚;段苴义也就成了段归义,为雁门卫镇抚。
后来,朱元璋集中精神、力量对付胡惟庸的内斗,还是没机会对付安南。就在洪武二十一年,安南黎季犛弑其主陈炜;二十二年,安南黎季犛复弑其主日焜。此时的安南,开始逐渐向短暂的胡朝(黎季犛所自谓的大虞)过渡。
此时的朱元璋注意力还是没有放眼安南,仍然关注国内和北漠情状。第二年,李善长等人伏诛,胡惟庸案落下帷幕。
大臣们给诛杀了太多,洪武皇帝也老了,心累了,于是精力不足了,更无暇南顾。朱元璋此时的心愿就是培养接班人朱标,可惜太子先于自己在1392年薨逝。老朱承受了巨大的打击,转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一心一意铺在了建文身上。1398年明太祖驾崩,朱允炆登基。建文皇帝对于安南更加顾不上,对皇叔们的藩王势力忌惮不已。上台不久,便开始着手平藩,引起燕王朱棣的靖难大乱。1402年,朱允炆的南京城被燕军攻破,自己也生死不详,在大明朝人间蒸发了。此后,燕王即位。
永乐元年,朱棣尚还无心无力南下扩土,便封胡大互(也就是黎季犛之子黎苍)为安南国王;后来天下大定,遂派遣朱能讨伐安南。永乐四年十月,朱能病死,张辅代领其众。张辅先攻克隘留关,和沐晟会师白鹤。十一月,张辅大破安南兵于嘉林江,再拔多邦城,又克其东都,后克其西都,贼遁入海。第二年正月,张辅大败安南兵于木丸江;三月再破安南兵于富良江;五月张辅擒黎季犛、黎苍献京师,安南平。六月,朱棣诏天下,因安南平,置交阯布政司。此后,交阯的部分管理权,再度回到陈家人的手里。
但是交阯的陈氏不满明朝统治,又起兵闹事。直到永乐十二年三月,张辅俘陈季扩于老挝以献,交阯平。永乐十五年六月,李彬讨交阯黎核,斩之;十月,李彬败交阯杨进江,斩之。
那么狐阿七大王十分明显就是指向了黎季犛、黎苍父子(本来他们是姓黎,后来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尧舜禹时期的胡公满,于是便改名叫了“胡一元”和“胡大互”。胡公满者,舜的后人也。在周朝的时候,周王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于陈地);那帮子小狐狸们自然就是陈季扩、杨进江等等之辈了。
陈理和安南应该没有什么交集,恐怕还是因为安南的陈朝国王姓陈罢了。
还回来书中,猴儿还用宝贝收了金角大王,大获全胜啊。要注意的是,妖怪全搞定了,但洞里是否还有什么值钱玩意,或是金属半成品什么的,没有发现,到底上哪儿了,是不是冤枉了人家童子老君,根本没有这么一档子事儿啊?
吃饱饭上路,正行处,猛见路旁闪出一个瞎子来。原来却是太上李老君走上前扯住三藏马,道,“和尚那里去?还我宝贝来!”
老君随后跳上半空中,和孙悟空说了,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
太上老君为什么非要装盲人,还单独和猴儿交待哩,其实是为了躲避开猪八戒!说明太上老君和猪八戒的关系,肯定有什么猫腻,以后还要继续讨论,这里先不说了。
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这老家伙,太狡猾了,说了一部分事实啊,不是老君没注意,让金银童子偷偷下凡了。还将自己推了个一干二净,责任都栽在观音身上了。这太上老君就那么容易被请动么?鸿雁飞过还拔毛呢,更何况西方本来就属金,民间的钱不少啊。
大圣闻言,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该他一世无夫!”这里明着告诉大家了,再度重申观音是女的,至少西游记这本书里是女的。
看到这里,心里明白了。佛家擅长弄风,黄风怪猴儿都会;道教长于放火,芭蕉扇红孩儿都熟稔。都是收集原始资源金银矿石的手段,但各有利弊。关于淘金用水,两家都在行,南海不缺水,水德星君有的是。后来观音才道佛一体抓,闷声发大财。
此时的观音者,竟然是王颛的后妃(很可能是定妃安氏)也,很不好理解,且慢慢道来原委。
1374年王颛死后,高丽王由其子王禑继承。在西元1388年,明朝设置了铁岭卫,并书面通告高丽。但是王禑心生不满,便派遣大将李成桂出兵争夺。李成桂一来鉴于粮草供给准备不足,二来自己不愿意和明朝为敌,最主要的三者就是借机要将高丽的王位取而代之。因此,李成桂半路回师,发动兵变。六月王禑被迫退位,其儿子王昌继位。十一月,王禑还打算复辟夺权,然而没有成功,且激怒了李成桂。李成桂心内大喜,就说王禑和王昌父子并非王颛的亲生后代,便废王昌的王位(十二月王禑、王昌父子被杀),改立了王瑶作为傀儡。1392年,李成桂诛杀了政敌之后,便逼迫安氏(此时西游记书中太上李老君嘴里说的观音)下令废除了王瑶。按李成桂的说法,王禑不是王颛的亲生儿子,而是辛旽(先前的观音菩萨一度映射对象)与其妾般若所生的(其实王颛的说法是,王禑是他和韩氏的亲生之子)。
那么现在高丽其实已经没了王颛的“正统”后裔,李成桂便自立为王。向朱元璋陈述一番,说高丽已然无主,是不是考虑一下让自己继承朝鲜(高丽)的王位啊?朱元璋没搭理他,但也没有精力去武力干涉,就默认了其负责来管理朝鲜。西元1394年四月,李成桂绞死了王颛的后人恭让王以及两个儿子,又大肆诛杀殆尽高丽宗室后裔。1396年,朝鲜定都汉城。李成桂立了小儿子李芳硕为世子,结果在西元1398年李芳远发动兵变,杀死了世子李芳硕。李成桂还是看不透形式,便又立了李芳果为世子,自己不久便禅位做了太上王。然而1400年,李芳远再将李芳果给杀了,自己做了朝鲜太宗。李成桂万念俱灰,便只好皈依佛门。1402年,李成桂被自己的儿子李芳远给软禁起来,直到1408年去世。所以说,李成桂晚年也是感情用事所招惹祸端。看来西游记书里将太上李老君变作个瞎子,其实是在隐指李成桂虽然英雄一世,只是晚节不保,到了老年光顾及自己的爱子之心,却看不到其五儿子李芳远的“孝心”和野心罢了。
继续看书,那老君收得五件宝贝,揭开葫芦与净瓶盖口,倒出两股仙气,用手一指,仍化为金、银二童子,相随左右。
稍微总结一下,西游记在这几回书中,着重讲了两点。一个是行骗,一个是捞金。好几次提到走了风讯什么的,就是在讲行骗的要诀,要骗人先骗己,吹牛吹破天,行骗能装天;原先提到那炼成的金银还有收的见面钱哪去了,要么是放到葫芦玉净瓶里了,要么是被金银二童子给吃了,这金银二童子根本上来说就是钱呀。这俩童子,你说他们是仙,是妖,是钱,哪个都行啊。金银童子这几年来,收的见面钱再加上炼金银的收入,应该不下十万两吧,基本都便宜太上老君了。
此时的太上老君为何忽然成了“太上李老君”?综合分析,是明初从高丽王朝的王颛向朝鲜李朝的李成桂的转变。王颛在1374年被臣下弑杀,朱元璋说其“尔高丽国王王颛,生前怠政,务在逸勤,致使身遭凶陨,天命就沦”。直到1385年,两国关系缓和,明朝赐以谥号“恭愍”。王颛死后,高丽政权逐渐被权臣李成桂把握,西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李成桂称王,高丽灭亡。
当月,派遣使臣向朱元璋报告国内情况,试探明朝的态度。朱元璋答复说,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你就好好镇守边疆吧。李成桂一听,不太满意,便继续让使者在八月份到南京,说国内都打算让自己当国王的。明朝认为高丽天高皇帝远,便打算默认现实。最终在该年十一月,朱元璋同意用“朝鲜”的国号代替高丽,不过没有给李成桂封王。第二年,明太祖继续拒绝了李成桂封王的请求。于是李成桂就不断的以“权知朝鲜国事”的称号给明朝上表,百折不挠啊。同时,李成桂为了缓和国内情绪,就将王颛供奉为“国神”。直到明朝的永乐十六年,朱棣才封李成桂的后人为“朝鲜国王”。
为什么是王颛和李成桂哩?先从金角和银角大王说起,这俩人映射了陈理和明升,前面的内容第二次提到的俩独角鬼王就是他们。独角鬼王被天庭给抓了,可没有说给处死。其实在明朝,朱元璋也没有将陈理和明升给杀了,只是废除其帝位,改封为侯爵。所以,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西游记中的金银角大王。明升,1356年―1393年,是明玉珍的儿子。大夏国最后一个皇帝(开国皇帝明玉珍,是原徐寿辉的部下),继位时才十岁。1366年~1371年在位,其母彭氏幕后主政。1371年,朱元璋派了汤和等人平定蜀地,明升母子投降。于是封明升为归义侯,并赐居京城。
陈理,陈友谅第二个儿子。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中阵亡,手下大将张定边逃跑后,拥立陈理为帝。不到一年,朱元璋亲征大汉,陈理无奈只好投降。因为其才14岁,朱元璋就将陈友谅“攒下”的庞大财产赐予了陈理不少,也将其送至南京定居,封为归德侯。其中明实录还记载了,老朱见到陈友谅生前所用的镂金床,对旁人说,“此宝何其精巧,就能看出陈氏父子穷奢极靡焉,这还不是灭亡之道吗?”于是将其命毁之,并说“富贵不能骄侈,应当节俭寡欲。”
1371年明升来到南京的时候才16岁,陈理早到了几年,可也才21岁。这俩“孩子”因为情况差不多,就格外投缘。而且都相当的有钱,吃喝玩乐总在一起,但是也经常会想念以往的光辉灿烂,便偶尔发些感慨(或许是曾经说过,要是还能再当皇帝多好啊一类的话。那么他俩也就成了意图觊觎明朝江山的第一拨儿人物,在西游记里面是最早想吃“唐僧肉”的妖怪)。时间长了,就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了。老朱很仁义就没有将其给宰了,毕竟是孩子么,能够理解一二。可是转念一想老是这么嘀咕来嘀咕去,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干脆,打发你们哥俩还是去高丽吧,顺便还能消除其二人先前部下可能妄想的谋反之心。
1372年,明太祖便将明升和陈理给送到高丽王颛那儿了,随行的还有上面提到的前云南梁王的后裔(老朱的确是个仁义之人,对于汉人固然手下留情,也并没有因为这些蒙古人曾经负隅顽抗就诛杀其后人泄愤)。其实朱元璋让兄弟俩随身带了很多财物,这不,却就便宜人家王颛了。这二人在高丽吃了不少苦,也都是拜王颛所赐。要不说,这个“太上老君”收“金银二童子”的“见面钱”,那是叫个真厉害呀。
就这还不算,王颛手下一个亲元派的大臣,将朱元璋的使者给杀害了一个(当然了,这个不是王颛的本意)。给老朱的汇报却是自杀,那朱元璋肯信啊?臭骂了王颛一顿,但从此两国开始交恶,这明升和陈理兄弟俩的日子就更加不那么好过了。不过幸运的是,好歹还凑合着活下来了,最后都是善终。王颛却是下场异常悲惨,死后极具哀荣。
再注意看原著怎么说的,“正行处,猛见路旁闪出一个瞽者,走上前扯住三藏马,道,‘和尚那里去?还我宝贝来!’八戒大惊道,‘罢了!这是老妖来讨宝贝了!’行者仔细观看,原来是太上李老君,慌得近前施礼道,老官儿,那里去?’那老祖急升玉局宝座,九霄空里伫立……”关于太上老君,在前文中都是说的“太上老君”,现在又说“太上李老君”而且“老祖急升玉局宝座”,看来的确是在说此时朝鲜已经取代高丽,李成桂自立为王了。明升在李成桂称王后的第二年去世,陈理应该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却史载不详。
那么在西游记里面的太上老君,肯定是映射了高丽以及后来朝鲜历代君主的。关于高丽(朝鲜)历史悠久,《元史》记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又扶余别种尝居之,首府平壤……后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而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国至唐乾封初而国亡。至五代时,王建重新立国,迁都松岳,历四百余年。在蒙、元时,高丽开始臣服。后来时有交恶,在忽必烈登基之后,封王倎为高丽国王。
1369年,高丽又成为明朝的藩国。到了西元1392年,李成桂称王,高丽灭亡;同年朱元璋给其国复定为古名“朝鲜”,拉开了李氏王朝的序幕。
那么此时恰好是朱标薨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没朱棣什么事,朱瞻基还没有出生哩,所以西游记书中此刻的描写,太上李老君只和唐僧及孙悟空真正有所照面。
继续看书,但是此时,猴子又明白了些许道理,认识到了部分事实,产生了点滴的想法,此后付诸了一定的实施。这就让如来更加暴跳如雷,观音也却是眼前闪亮,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前之途钱之路啊。但是太上老君会就此罢手不成?
咦!缥缈同归兜率院,逍遥直上大罗天。安南的平定,标志着朱棣将大明朝的版图扩至最大。毕竟不知此后又有甚事,请听下回还接着胡说。
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于宝贝里就化了。老吴的意思真的是凡胎么,那怎么可能呢?是白花花的银胎!
瓶里面肯定有现在说的王水,化金消银用的。再一次证明,这些宝贝很多都是回收资源炼成金银用的,还是为了钱啊。
洞中还有三件宝贝七星剑、芭蕉扇与净瓶,金角大王虽然哀痛,说是私离天庭,骗鬼去吧。但是,这金银童子或者还真自以为是成功逃下来的呢。
金角大王出来,取出芭蕉扇子,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唿喇的一扇子,掮将下来,原来这般宝贝,平白地扇出火来。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这扇厉害啊,大圣见此恶火,却也心惊胆颤,纵筋斗,跳将起去,脱离了大火之中要救师父。
芭蕉扇都出来了,这是干嘛用的?放火的,石头什么的都能烧了,光留下金银等贵重金属资源啊,然后再金银炉里分类精炼呗。老君让这俩傻小子是下来这平顶山,肯定有金银矿,开山挖矿炼金炼银的,还给了王水什么的辅助器具。
继续打,直到将金角给撵跑,闯入莲花洞里,解下唐僧与八戒、沙和尚来。老魔径投压龙山,会聚了大小女妖狐,再加上山后老舅爷狐阿七大王,回来还打。八戒一钯,就筑死老狐狸了。
稍微扯远一些,早在西元1076年,宋朝和安南(李朝)讲和,北宋承认安南为藩国。1225年,陈朝取代李朝作为安南统治者,仍奉南宋为宗主,自称“大越”。南宋自顾不暇,对此不了了之。
1257-1288年,(蒙古军)元朝征讨安南,最终失利,忽必烈遂承认安南为藩国。由于元世祖主要面临蒙古内部争斗,故对安南多有放纵。陈朝借机攻取占城国部分区域,同时开始觊觎北方中国的固有土地。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陈朝便侵略了中华的云南、广西一些地域。朱元璋派人平定两广、云南后,要求陈朝退还领土。1369年,朱元璋加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
这是为什么呢?一来大明建立不久,正在北伐期间,主要对手仍是北元,四川、云南尚未收复。陈朝的国主陈日煃在1369(洪武二年)年六月请求封号,老朱现在顾不上啊,徐达他们正和北元打得难解难分。于是朱元璋便在该月遣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簿牛谅往使其国,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
同年七月,常遇春自开平北伐还军,可惜病死途中柳河川,故被追封为开平王。
朱元璋伤痛之下,明实录不惜笔墨记录了,“上悲悼罢朝,即命礼部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且令中书兵部叙次其历官勋迹,付翰林纂述,无使湮没……(省略若干文字)”
洪武二年八月初一,鄂国公常遇春的灵柩车辆到达龙江。朱元璋亲自致奠文祭之,说了常公的事迹功业。“柳河之川失我长城之将,丧今南还见语,无由哀痛切心。与谁言哉?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不过,临风兴慨。想其音容耳,灵车之至,朕亲临奠,思尔之情,言岂能尽?”祭祀完毕,朱元璋恸哭而还,命择地于钟山草堂之原,营墓建祠。
该年冬十月,敕葬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于钟山之阴。那个时候,大明朝还远远谈不上富裕,毕竟成立才一年多点儿。朱元璋给常遇春的葬礼相对之隆重,可见一斑。或许也有帝王心术在内,然凯撒观之,老朱此刻之悲痛,发自肺腑彻断肝肠。
那么这个时候,朱元璋也就顾不上收拾安南了(估计洪武皇帝是本打算让常遇春征讨其地的),陈朝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虽与我中华有憾,然老朱之真性情使然,亦无可厚非。就像西游记中玉龙三太子说的,“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八戒请悟空返回宝象国救师父唐僧的时候,大圣因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便下海去净净身子,去掉身上妖精气。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不过猴儿这么一洗不要紧,其映射对象由朱祁钰就又成朱祁镇了。)
八戒尚知,况旁人乎?
没办法,1369年虽然元朝已然灭亡北归,但是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在四川有大夏政权,云南还被蒙古人占据着呢。缺少了一员大将,平定安南明显时机不到,还是等到先平定了巴蜀,再之后讨伐云南的元朝梁王和大理段氏,安南只好押后再说罢。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还有,这个很关键,是勘破西游释厄传的一个佐证。那就是唐僧取经到底为了什么?是去取那佛经么,非也,非也!书里面不是唐僧要去拜佛求经,而是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心安而令其“取经”(一“求”一“取”,意义不同)。在吴承恩而言,是朱元璋和朱棣派遣智光大师远赴西域,不过是宣传教化而已,事实也的确如此。洪武和永乐大帝,像一个高僧么,像是信奉释教的主儿吗?如此可知,“唐僧取经”其实是明朝的开疆扩土、蓬勃发展之伟业!可惜,其后代都没有那个雄才伟略罢了。
关于征讨云南,西游记一书好像没有提及,以后慢慢考证。在1371年,朱元璋派人扫灭了大夏的明升政权之后,或许是考虑到巴蜀刚定,便没有顺势开始南下进军滇地和大理。
提起大理不能不谈段氏,大理王朝断断续续的存在于西元937—1253年(《元史》记载,云南先有六诏,后合并称南诏。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宪宗三年收附,设置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之后段氏便归顺蒙古,世袭元朝的大理总管,和云南王共同镇守。1363年明玉珍攻打云南中庆路,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孛儿只斤氏)战败,在大理总管段功的帮助下将明玉珍赶出境内。1365年时,梁王却杀害了战友段功,从此和大理段氏反目。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忽哥赤的后裔。元朝灭亡后,他仍然效忠北元。
1381年底到1382年初,蓝玉、傅友德和沐英征讨云南,梁王仓皇撤离昆明,后在滇池附近自杀身亡。云南境内,基本就只剩下大理地区了。
早在洪武七年1376年,朱元璋本打算和平解决云南问题的。明太祖便传书与梁王,要求其归顺,但是把匝剌瓦尔密坚决反对;同时给段氏(段宝)的条件是,承认其为大理国王。当然老朱也不是安的十分好心,恐怕是想造成段家内部以及和云南梁王之间的矛盾激化。但是大理段氏的当家人段世拒绝了这个建议,继续效忠北元。1382年,段世一看梁王死了,明朝军队兵临城下,便又想起来朱元璋的建议来着,便请求傅友德,说愿意自己做番臣。老傅不由冷笑,门儿也没有,迟了。继续开打,最终云南平定。
大理段氏最终投降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召见段氏子孙-段世、段名及段明的俩儿子段苴仁、段苴义。后来洪武十七年四月,段世、段名给山东青州府的齐王朱榑手下当差,享受千户的俸禄。赐段苴仁改名为段归仁,拜永昌卫镇抚;段苴义也就成了段归义,为雁门卫镇抚。
后来,朱元璋集中精神、力量对付胡惟庸的内斗,还是没机会对付安南。就在洪武二十一年,安南黎季犛弑其主陈炜;二十二年,安南黎季犛复弑其主日焜。此时的安南,开始逐渐向短暂的胡朝(黎季犛所自谓的大虞)过渡。
此时的朱元璋注意力还是没有放眼安南,仍然关注国内和北漠情状。第二年,李善长等人伏诛,胡惟庸案落下帷幕。
大臣们给诛杀了太多,洪武皇帝也老了,心累了,于是精力不足了,更无暇南顾。朱元璋此时的心愿就是培养接班人朱标,可惜太子先于自己在1392年薨逝。老朱承受了巨大的打击,转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一心一意铺在了建文身上。1398年明太祖驾崩,朱允炆登基。建文皇帝对于安南更加顾不上,对皇叔们的藩王势力忌惮不已。上台不久,便开始着手平藩,引起燕王朱棣的靖难大乱。1402年,朱允炆的南京城被燕军攻破,自己也生死不详,在大明朝人间蒸发了。此后,燕王即位。
永乐元年,朱棣尚还无心无力南下扩土,便封胡大互(也就是黎季犛之子黎苍)为安南国王;后来天下大定,遂派遣朱能讨伐安南。永乐四年十月,朱能病死,张辅代领其众。张辅先攻克隘留关,和沐晟会师白鹤。十一月,张辅大破安南兵于嘉林江,再拔多邦城,又克其东都,后克其西都,贼遁入海。第二年正月,张辅大败安南兵于木丸江;三月再破安南兵于富良江;五月张辅擒黎季犛、黎苍献京师,安南平。六月,朱棣诏天下,因安南平,置交阯布政司。此后,交阯的部分管理权,再度回到陈家人的手里。
但是交阯的陈氏不满明朝统治,又起兵闹事。直到永乐十二年三月,张辅俘陈季扩于老挝以献,交阯平。永乐十五年六月,李彬讨交阯黎核,斩之;十月,李彬败交阯杨进江,斩之。
那么狐阿七大王十分明显就是指向了黎季犛、黎苍父子(本来他们是姓黎,后来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尧舜禹时期的胡公满,于是便改名叫了“胡一元”和“胡大互”。胡公满者,舜的后人也。在周朝的时候,周王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于陈地);那帮子小狐狸们自然就是陈季扩、杨进江等等之辈了。
陈理和安南应该没有什么交集,恐怕还是因为安南的陈朝国王姓陈罢了。
还回来书中,猴儿还用宝贝收了金角大王,大获全胜啊。要注意的是,妖怪全搞定了,但洞里是否还有什么值钱玩意,或是金属半成品什么的,没有发现,到底上哪儿了,是不是冤枉了人家童子老君,根本没有这么一档子事儿啊?
吃饱饭上路,正行处,猛见路旁闪出一个瞎子来。原来却是太上李老君走上前扯住三藏马,道,“和尚那里去?还我宝贝来!”
老君随后跳上半空中,和孙悟空说了,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
太上老君为什么非要装盲人,还单独和猴儿交待哩,其实是为了躲避开猪八戒!说明太上老君和猪八戒的关系,肯定有什么猫腻,以后还要继续讨论,这里先不说了。
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这老家伙,太狡猾了,说了一部分事实啊,不是老君没注意,让金银童子偷偷下凡了。还将自己推了个一干二净,责任都栽在观音身上了。这太上老君就那么容易被请动么?鸿雁飞过还拔毛呢,更何况西方本来就属金,民间的钱不少啊。
大圣闻言,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该他一世无夫!”这里明着告诉大家了,再度重申观音是女的,至少西游记这本书里是女的。
看到这里,心里明白了。佛家擅长弄风,黄风怪猴儿都会;道教长于放火,芭蕉扇红孩儿都熟稔。都是收集原始资源金银矿石的手段,但各有利弊。关于淘金用水,两家都在行,南海不缺水,水德星君有的是。后来观音才道佛一体抓,闷声发大财。
此时的观音者,竟然是王颛的后妃(很可能是定妃安氏)也,很不好理解,且慢慢道来原委。
1374年王颛死后,高丽王由其子王禑继承。在西元1388年,明朝设置了铁岭卫,并书面通告高丽。但是王禑心生不满,便派遣大将李成桂出兵争夺。李成桂一来鉴于粮草供给准备不足,二来自己不愿意和明朝为敌,最主要的三者就是借机要将高丽的王位取而代之。因此,李成桂半路回师,发动兵变。六月王禑被迫退位,其儿子王昌继位。十一月,王禑还打算复辟夺权,然而没有成功,且激怒了李成桂。李成桂心内大喜,就说王禑和王昌父子并非王颛的亲生后代,便废王昌的王位(十二月王禑、王昌父子被杀),改立了王瑶作为傀儡。1392年,李成桂诛杀了政敌之后,便逼迫安氏(此时西游记书中太上李老君嘴里说的观音)下令废除了王瑶。按李成桂的说法,王禑不是王颛的亲生儿子,而是辛旽(先前的观音菩萨一度映射对象)与其妾般若所生的(其实王颛的说法是,王禑是他和韩氏的亲生之子)。
那么现在高丽其实已经没了王颛的“正统”后裔,李成桂便自立为王。向朱元璋陈述一番,说高丽已然无主,是不是考虑一下让自己继承朝鲜(高丽)的王位啊?朱元璋没搭理他,但也没有精力去武力干涉,就默认了其负责来管理朝鲜。西元1394年四月,李成桂绞死了王颛的后人恭让王以及两个儿子,又大肆诛杀殆尽高丽宗室后裔。1396年,朝鲜定都汉城。李成桂立了小儿子李芳硕为世子,结果在西元1398年李芳远发动兵变,杀死了世子李芳硕。李成桂还是看不透形式,便又立了李芳果为世子,自己不久便禅位做了太上王。然而1400年,李芳远再将李芳果给杀了,自己做了朝鲜太宗。李成桂万念俱灰,便只好皈依佛门。1402年,李成桂被自己的儿子李芳远给软禁起来,直到1408年去世。所以说,李成桂晚年也是感情用事所招惹祸端。看来西游记书里将太上李老君变作个瞎子,其实是在隐指李成桂虽然英雄一世,只是晚节不保,到了老年光顾及自己的爱子之心,却看不到其五儿子李芳远的“孝心”和野心罢了。
继续看书,那老君收得五件宝贝,揭开葫芦与净瓶盖口,倒出两股仙气,用手一指,仍化为金、银二童子,相随左右。
稍微总结一下,西游记在这几回书中,着重讲了两点。一个是行骗,一个是捞金。好几次提到走了风讯什么的,就是在讲行骗的要诀,要骗人先骗己,吹牛吹破天,行骗能装天;原先提到那炼成的金银还有收的见面钱哪去了,要么是放到葫芦玉净瓶里了,要么是被金银二童子给吃了,这金银二童子根本上来说就是钱呀。这俩童子,你说他们是仙,是妖,是钱,哪个都行啊。金银童子这几年来,收的见面钱再加上炼金银的收入,应该不下十万两吧,基本都便宜太上老君了。
此时的太上老君为何忽然成了“太上李老君”?综合分析,是明初从高丽王朝的王颛向朝鲜李朝的李成桂的转变。王颛在1374年被臣下弑杀,朱元璋说其“尔高丽国王王颛,生前怠政,务在逸勤,致使身遭凶陨,天命就沦”。直到1385年,两国关系缓和,明朝赐以谥号“恭愍”。王颛死后,高丽政权逐渐被权臣李成桂把握,西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李成桂称王,高丽灭亡。
当月,派遣使臣向朱元璋报告国内情况,试探明朝的态度。朱元璋答复说,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你就好好镇守边疆吧。李成桂一听,不太满意,便继续让使者在八月份到南京,说国内都打算让自己当国王的。明朝认为高丽天高皇帝远,便打算默认现实。最终在该年十一月,朱元璋同意用“朝鲜”的国号代替高丽,不过没有给李成桂封王。第二年,明太祖继续拒绝了李成桂封王的请求。于是李成桂就不断的以“权知朝鲜国事”的称号给明朝上表,百折不挠啊。同时,李成桂为了缓和国内情绪,就将王颛供奉为“国神”。直到明朝的永乐十六年,朱棣才封李成桂的后人为“朝鲜国王”。
为什么是王颛和李成桂哩?先从金角和银角大王说起,这俩人映射了陈理和明升,前面的内容第二次提到的俩独角鬼王就是他们。独角鬼王被天庭给抓了,可没有说给处死。其实在明朝,朱元璋也没有将陈理和明升给杀了,只是废除其帝位,改封为侯爵。所以,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西游记中的金银角大王。明升,1356年―1393年,是明玉珍的儿子。大夏国最后一个皇帝(开国皇帝明玉珍,是原徐寿辉的部下),继位时才十岁。1366年~1371年在位,其母彭氏幕后主政。1371年,朱元璋派了汤和等人平定蜀地,明升母子投降。于是封明升为归义侯,并赐居京城。
陈理,陈友谅第二个儿子。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中阵亡,手下大将张定边逃跑后,拥立陈理为帝。不到一年,朱元璋亲征大汉,陈理无奈只好投降。因为其才14岁,朱元璋就将陈友谅“攒下”的庞大财产赐予了陈理不少,也将其送至南京定居,封为归德侯。其中明实录还记载了,老朱见到陈友谅生前所用的镂金床,对旁人说,“此宝何其精巧,就能看出陈氏父子穷奢极靡焉,这还不是灭亡之道吗?”于是将其命毁之,并说“富贵不能骄侈,应当节俭寡欲。”
1371年明升来到南京的时候才16岁,陈理早到了几年,可也才21岁。这俩“孩子”因为情况差不多,就格外投缘。而且都相当的有钱,吃喝玩乐总在一起,但是也经常会想念以往的光辉灿烂,便偶尔发些感慨(或许是曾经说过,要是还能再当皇帝多好啊一类的话。那么他俩也就成了意图觊觎明朝江山的第一拨儿人物,在西游记里面是最早想吃“唐僧肉”的妖怪)。时间长了,就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了。老朱很仁义就没有将其给宰了,毕竟是孩子么,能够理解一二。可是转念一想老是这么嘀咕来嘀咕去,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干脆,打发你们哥俩还是去高丽吧,顺便还能消除其二人先前部下可能妄想的谋反之心。
1372年,明太祖便将明升和陈理给送到高丽王颛那儿了,随行的还有上面提到的前云南梁王的后裔(老朱的确是个仁义之人,对于汉人固然手下留情,也并没有因为这些蒙古人曾经负隅顽抗就诛杀其后人泄愤)。其实朱元璋让兄弟俩随身带了很多财物,这不,却就便宜人家王颛了。这二人在高丽吃了不少苦,也都是拜王颛所赐。要不说,这个“太上老君”收“金银二童子”的“见面钱”,那是叫个真厉害呀。
就这还不算,王颛手下一个亲元派的大臣,将朱元璋的使者给杀害了一个(当然了,这个不是王颛的本意)。给老朱的汇报却是自杀,那朱元璋肯信啊?臭骂了王颛一顿,但从此两国开始交恶,这明升和陈理兄弟俩的日子就更加不那么好过了。不过幸运的是,好歹还凑合着活下来了,最后都是善终。王颛却是下场异常悲惨,死后极具哀荣。
再注意看原著怎么说的,“正行处,猛见路旁闪出一个瞽者,走上前扯住三藏马,道,‘和尚那里去?还我宝贝来!’八戒大惊道,‘罢了!这是老妖来讨宝贝了!’行者仔细观看,原来是太上李老君,慌得近前施礼道,老官儿,那里去?’那老祖急升玉局宝座,九霄空里伫立……”关于太上老君,在前文中都是说的“太上老君”,现在又说“太上李老君”而且“老祖急升玉局宝座”,看来的确是在说此时朝鲜已经取代高丽,李成桂自立为王了。明升在李成桂称王后的第二年去世,陈理应该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却史载不详。
那么在西游记里面的太上老君,肯定是映射了高丽以及后来朝鲜历代君主的。关于高丽(朝鲜)历史悠久,《元史》记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又扶余别种尝居之,首府平壤……后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而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国至唐乾封初而国亡。至五代时,王建重新立国,迁都松岳,历四百余年。在蒙、元时,高丽开始臣服。后来时有交恶,在忽必烈登基之后,封王倎为高丽国王。
1369年,高丽又成为明朝的藩国。到了西元1392年,李成桂称王,高丽灭亡;同年朱元璋给其国复定为古名“朝鲜”,拉开了李氏王朝的序幕。
那么此时恰好是朱标薨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没朱棣什么事,朱瞻基还没有出生哩,所以西游记书中此刻的描写,太上李老君只和唐僧及孙悟空真正有所照面。
继续看书,但是此时,猴子又明白了些许道理,认识到了部分事实,产生了点滴的想法,此后付诸了一定的实施。这就让如来更加暴跳如雷,观音也却是眼前闪亮,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前之途钱之路啊。但是太上老君会就此罢手不成?
咦!缥缈同归兜率院,逍遥直上大罗天。安南的平定,标志着朱棣将大明朝的版图扩至最大。毕竟不知此后又有甚事,请听下回还接着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