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小说网 www.czxs.net,北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多大的变化。
吕夷简在听到寇季吩咐完了杨文广以后,已经面若死灰。
因为他知道,他输了。
寇季仅仅一道简单的命令,就胜过了他之前敷出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寇季把话说的滴水不漏。
寇季吩咐杨文广去征兵,但是却没提到兵马数量,也没有要求杨文广招满了就不招了。
反而向杨文广强调了‘挑选’二字。
杨文广完全可以一口气招募远超禁军可以吸纳的兵额。
然后经过挑选,将其中佼佼者纳入禁军,将剩下的,分配到辽地去。
反正人都上了军籍了,朝廷让你去哪儿你就得去哪儿。
你不能抱怨,因为有军法约束。
你也不能逃,因为会被砍头。
整个事情当中,唯一的破绽就是,若是有人提前将此事宣扬给百姓了,百姓说不定就会退缩。
满朝文武能想到寇季此举的深意。
杨文广自然能想到。
杨文广几乎毫不犹豫的道:“喏!”
杨文广应允过后。
寇季再次高呼一声,“李昭亮何在?”
李昭亮出班,躬身道:“属下在!”
寇季下令道:“着兵部传令下去,各地方兵中十抽一,调往辽地。空额由各地衙门补全!
此乃军令!”
寇季此话一出。
吕夷简是彻底死心了。
寇季将最后一个破绽也补全了。
即使有人从中作梗,让禁军招募不到足额的人。
从各地抽调的地方兵,也能补全。
‘军令’二字,太过霸道,也太让人无力了。
大宋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知道。
军令一出,不从者,立斩决。
李昭亮听到了寇季的吩咐,没有任何犹豫了应允了一声,“喏……”
寇季吩咐完了李昭亮以后,又看向了那一群武臣,淡淡的道:“有道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官家因为辽地的事情,寝食难安。
诸位身为官家之臣,自然得帮官家分忧。
诸位没办法像是文臣那样,帮官家理政。
但诸位却可以帮官家上阵杀敌,决战疆场。
如今我大宋暂时无战事,只有辽地的罪籍需要防着。
诸位暂时不用上阵杀敌,决战疆场。
那就从族中分出一些人,迁移到辽地去,帮官家镇守一地。
如此一来,诸位也算是为官家尽了一份心。
诸位以为如何?”
寇季此话一落,王德用瓮声瓮气的喊道:“我辈武人,为了官家,举族皆敢战,分一些族人出去,根本不算什么。
我王府上下,除了我王德用和我的幼子外,其余人皆可迁移到辽地。”
王德用此话一出。
其他武臣也纷纷开口。
如今大宋没多少仗打,立战功的机会不多。
他们想稳固地位,想要升迁,就只能表忠心。
如今正是一个表忠心的机会。
赵祯又眼睁睁的看着呢。
此外。
他们觉得,寇季这个带着他们吃肉喝酒的老上司,不会坑他们。
所以他们也没理由拒绝。
既能得好处,又能向赵祯表忠心,还能让武臣们借此大大长脸,如此良机可不多。
“臣愿将祖籍的所有族人迁移到辽地……”
“臣家中人丁单薄,但也愿意尽绵薄之力……”
“……”
武臣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一会儿就贡献出了不少人口。
具体多少还需要兵部和户部随后去统计。
但相信应该不会太少。
毕竟,武臣们自己会养一大堆部曲,一大堆佃户,以及部曲的家眷,府上的人不会少。
再加上他们中间有不少人都是豪门大户,族里的人也不少。
七凑八凑的凑起来,也不少人。
寇季待武臣们表完了态,点了点头。
寇季回过身,对赵祯一礼,道:“官家,草民相信,募兵、抽兵、集丁过后,官家所需的一百万兵马,只会多,不会少。”
“哈哈哈……”
赵祯放声大笑,盯着吕夷简问道:“吕爱卿,你觉得如何?”
吕夷简浑身颤抖着,咬牙道:“臣吕夷简……乞骸骨……”
赵祯听到此话,感叹道:“爱卿也算是朝中少有的能臣,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朕可不能放过爱卿如此能臣。
陈尧咨如今在征讨青塘,青塘城等地已经归入我大宋。
眼下青塘城等地,只有兵马纵横,却无文治教化。
爱卿不如效仿张爱卿,去青塘为朕推行文治教化如何?
刚巧李爱卿在河西,你二人是老相识,也能结一个伴。”
吕夷简一次次张嘴,想要拒绝,但却没有将拒绝的话说出口。
因为他很清楚。
他一旦拒绝,很有可能就会彻底脱离朝堂,成为一个闲人。
离开汴京城,去治理青塘,若是能像是李迪一般,治理出一个大粮仓,亦或者富庶的地方,立下大功,他还有起复的可能。
权力,对他而言,就是一切。
他信奉的是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所以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做一个闲人。
他手里必须抓着权。
‘赵普、寇准等权臣,哪一个不是起起落落以后,才坐上权臣之位的。他们可以,我也可以。
大丈夫唯有经历了大起大落,才能经得住大事。’
吕夷简用赵普和寇准做例子,说服了自己。
他深吸了一口气,颤声道:“臣愿为官家,牧守一方……”
赵祯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吕夷简仍然愿意为他所用,他自然开心。
吕夷简若是不愿意为他所用的话,吕夷简的几个儿子,以后恐怕再也没机会升迁了。
赵祯缓缓开口,“加工部司水员外郎吕公绰为龙图阁修撰……加太府寺丞吕公弼为直史馆……加户部侍郎吕公著判户部南曹……”
赵祯顺势给吕夷简三个已经入仕的儿子加了官。
在吕公著、吕公弼、吕公绰三人领旨以后。
赵祯再次开口,“中书舍人,拟旨……晋吕夷简为许国公,爵列一等……晋吕马氏为许国夫人……”
吕马氏,便是吕夷简的妻室。
已故太子少保、忠肃公马亮之女。
吕夷简听到此旨,躬身谢礼。
赵祯封赏完了吕夷简,没有再出声封赏任何人,只是宣了一声退朝。
赵祯并没有现在就起复寇季,让其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因为吕夷简刚被罢,现在起复寇季,有点不近人情。
吕夷简虽然贪权,但并没有做过什么太有损大宋利益的事情,反而还帮着大宋做了不少事情。
所以赵祯多少得顾及一下他的颜面。
赵祯在百官们恭送声中,缓缓离开了垂拱殿。
赵祯一走。
满朝文武并没有离开。
而是将目光落在了寇季和吕夷简身上。
吕夷简有些没落的看了寇季一眼。
寇季平静的盯着吕夷简。
吕公著见吕夷简腰有点趴,想上前搀扶,却被吕夷简粗暴的推开。
“我还没老!”
“爹!”
“闭嘴!”
吕夷简在喝斥了吕公著以后,目光直直的盯着寇季,沉声道:“还是你厉害……”
寇季淡然笑道:“不是我厉害,是时代变了……”
“时代?”
“恩!时代!”
“什么是时代?”
吕夷简盯着寇季沉声发问。
寇季沉吟了一下,“范仲淹、苏洵、文彦博、韩琦、欧阳修……他们奏到政事堂的奏报,你应该都看过……”
吕夷简一愣,沉声道:“他们都是你的学生?”
吕夷简算是明知故问。
但寇季还是点了一下头。
吕夷简咬牙道:“他们的奏报我确实看过,他们一个个都想破除祖制,有的还想替那些商人说话,所以我将他们的奏报全部驳回了。”
寇季淡然笑道:“到底是他们想替商人说话,还是你看不懂他们到底奏报的是什么?”
吕夷简目光一瞬间变得十分犀利,“你在羞辱我?”
寇季摇头,“没有……我只是想告诉你,他们的奏报就是时代。不是他们想破除祖制,也不是他们想替商人说话。
而是我大宋经历了十数年的变迁,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些东西,也得顺着变化而变化。
不变的话,是会出大问题的。
你吕夷简不是迂腐之人。
你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吕夷简自然不是那种只会守着祖制过日子的蠢货。
他当然清楚有些律法、制度该守着,有些却得依照大宋的国情,做出一些变化。
事实上大宋的律法和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反而,都随着大宋的变化而变化。
只不过,这些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触及绝大多数豪门大户和官员们的利益。
若是大宋的律法和制度是一成不变的,那大宋的马政变迁又算什么?
赵匡胤定下的规矩被改的面目全非,又算什么?
赵匡胤在大渡河挥动玉斧,将大理驱逐在了大宋之外,又算什么?
大理,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宋疆土。
从大宋兵马跨过大渡河到如今,没有人提过一次赵匡胤喊出的那句‘此外非我所有也’。
朝野上下的文武官员高喊着祖制不能变、律法不能变的虚假口号。
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和自己背后豪门大户的利益罢了。
因为现有的祖制、律法,他们已经参透了。
他们知道其中的漏洞,也知道如何借着这些漏洞牟利。
要是变了,他们可就没办法从中牟利了。
所以他们才费尽心机的维护着祖制。
哪怕为此拼上性命。
真正的聪明人,早就看透了一些。
唯有那些迂腐的蠢货,在聪明人的误导下,将那些祖制、律法当成了铁打的规矩,死死的守住。
多大的变化。
吕夷简在听到寇季吩咐完了杨文广以后,已经面若死灰。
因为他知道,他输了。
寇季仅仅一道简单的命令,就胜过了他之前敷出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寇季把话说的滴水不漏。
寇季吩咐杨文广去征兵,但是却没提到兵马数量,也没有要求杨文广招满了就不招了。
反而向杨文广强调了‘挑选’二字。
杨文广完全可以一口气招募远超禁军可以吸纳的兵额。
然后经过挑选,将其中佼佼者纳入禁军,将剩下的,分配到辽地去。
反正人都上了军籍了,朝廷让你去哪儿你就得去哪儿。
你不能抱怨,因为有军法约束。
你也不能逃,因为会被砍头。
整个事情当中,唯一的破绽就是,若是有人提前将此事宣扬给百姓了,百姓说不定就会退缩。
满朝文武能想到寇季此举的深意。
杨文广自然能想到。
杨文广几乎毫不犹豫的道:“喏!”
杨文广应允过后。
寇季再次高呼一声,“李昭亮何在?”
李昭亮出班,躬身道:“属下在!”
寇季下令道:“着兵部传令下去,各地方兵中十抽一,调往辽地。空额由各地衙门补全!
此乃军令!”
寇季此话一出。
吕夷简是彻底死心了。
寇季将最后一个破绽也补全了。
即使有人从中作梗,让禁军招募不到足额的人。
从各地抽调的地方兵,也能补全。
‘军令’二字,太过霸道,也太让人无力了。
大宋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知道。
军令一出,不从者,立斩决。
李昭亮听到了寇季的吩咐,没有任何犹豫了应允了一声,“喏……”
寇季吩咐完了李昭亮以后,又看向了那一群武臣,淡淡的道:“有道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官家因为辽地的事情,寝食难安。
诸位身为官家之臣,自然得帮官家分忧。
诸位没办法像是文臣那样,帮官家理政。
但诸位却可以帮官家上阵杀敌,决战疆场。
如今我大宋暂时无战事,只有辽地的罪籍需要防着。
诸位暂时不用上阵杀敌,决战疆场。
那就从族中分出一些人,迁移到辽地去,帮官家镇守一地。
如此一来,诸位也算是为官家尽了一份心。
诸位以为如何?”
寇季此话一落,王德用瓮声瓮气的喊道:“我辈武人,为了官家,举族皆敢战,分一些族人出去,根本不算什么。
我王府上下,除了我王德用和我的幼子外,其余人皆可迁移到辽地。”
王德用此话一出。
其他武臣也纷纷开口。
如今大宋没多少仗打,立战功的机会不多。
他们想稳固地位,想要升迁,就只能表忠心。
如今正是一个表忠心的机会。
赵祯又眼睁睁的看着呢。
此外。
他们觉得,寇季这个带着他们吃肉喝酒的老上司,不会坑他们。
所以他们也没理由拒绝。
既能得好处,又能向赵祯表忠心,还能让武臣们借此大大长脸,如此良机可不多。
“臣愿将祖籍的所有族人迁移到辽地……”
“臣家中人丁单薄,但也愿意尽绵薄之力……”
“……”
武臣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一会儿就贡献出了不少人口。
具体多少还需要兵部和户部随后去统计。
但相信应该不会太少。
毕竟,武臣们自己会养一大堆部曲,一大堆佃户,以及部曲的家眷,府上的人不会少。
再加上他们中间有不少人都是豪门大户,族里的人也不少。
七凑八凑的凑起来,也不少人。
寇季待武臣们表完了态,点了点头。
寇季回过身,对赵祯一礼,道:“官家,草民相信,募兵、抽兵、集丁过后,官家所需的一百万兵马,只会多,不会少。”
“哈哈哈……”
赵祯放声大笑,盯着吕夷简问道:“吕爱卿,你觉得如何?”
吕夷简浑身颤抖着,咬牙道:“臣吕夷简……乞骸骨……”
赵祯听到此话,感叹道:“爱卿也算是朝中少有的能臣,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朕可不能放过爱卿如此能臣。
陈尧咨如今在征讨青塘,青塘城等地已经归入我大宋。
眼下青塘城等地,只有兵马纵横,却无文治教化。
爱卿不如效仿张爱卿,去青塘为朕推行文治教化如何?
刚巧李爱卿在河西,你二人是老相识,也能结一个伴。”
吕夷简一次次张嘴,想要拒绝,但却没有将拒绝的话说出口。
因为他很清楚。
他一旦拒绝,很有可能就会彻底脱离朝堂,成为一个闲人。
离开汴京城,去治理青塘,若是能像是李迪一般,治理出一个大粮仓,亦或者富庶的地方,立下大功,他还有起复的可能。
权力,对他而言,就是一切。
他信奉的是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所以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做一个闲人。
他手里必须抓着权。
‘赵普、寇准等权臣,哪一个不是起起落落以后,才坐上权臣之位的。他们可以,我也可以。
大丈夫唯有经历了大起大落,才能经得住大事。’
吕夷简用赵普和寇准做例子,说服了自己。
他深吸了一口气,颤声道:“臣愿为官家,牧守一方……”
赵祯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吕夷简仍然愿意为他所用,他自然开心。
吕夷简若是不愿意为他所用的话,吕夷简的几个儿子,以后恐怕再也没机会升迁了。
赵祯缓缓开口,“加工部司水员外郎吕公绰为龙图阁修撰……加太府寺丞吕公弼为直史馆……加户部侍郎吕公著判户部南曹……”
赵祯顺势给吕夷简三个已经入仕的儿子加了官。
在吕公著、吕公弼、吕公绰三人领旨以后。
赵祯再次开口,“中书舍人,拟旨……晋吕夷简为许国公,爵列一等……晋吕马氏为许国夫人……”
吕马氏,便是吕夷简的妻室。
已故太子少保、忠肃公马亮之女。
吕夷简听到此旨,躬身谢礼。
赵祯封赏完了吕夷简,没有再出声封赏任何人,只是宣了一声退朝。
赵祯并没有现在就起复寇季,让其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因为吕夷简刚被罢,现在起复寇季,有点不近人情。
吕夷简虽然贪权,但并没有做过什么太有损大宋利益的事情,反而还帮着大宋做了不少事情。
所以赵祯多少得顾及一下他的颜面。
赵祯在百官们恭送声中,缓缓离开了垂拱殿。
赵祯一走。
满朝文武并没有离开。
而是将目光落在了寇季和吕夷简身上。
吕夷简有些没落的看了寇季一眼。
寇季平静的盯着吕夷简。
吕公著见吕夷简腰有点趴,想上前搀扶,却被吕夷简粗暴的推开。
“我还没老!”
“爹!”
“闭嘴!”
吕夷简在喝斥了吕公著以后,目光直直的盯着寇季,沉声道:“还是你厉害……”
寇季淡然笑道:“不是我厉害,是时代变了……”
“时代?”
“恩!时代!”
“什么是时代?”
吕夷简盯着寇季沉声发问。
寇季沉吟了一下,“范仲淹、苏洵、文彦博、韩琦、欧阳修……他们奏到政事堂的奏报,你应该都看过……”
吕夷简一愣,沉声道:“他们都是你的学生?”
吕夷简算是明知故问。
但寇季还是点了一下头。
吕夷简咬牙道:“他们的奏报我确实看过,他们一个个都想破除祖制,有的还想替那些商人说话,所以我将他们的奏报全部驳回了。”
寇季淡然笑道:“到底是他们想替商人说话,还是你看不懂他们到底奏报的是什么?”
吕夷简目光一瞬间变得十分犀利,“你在羞辱我?”
寇季摇头,“没有……我只是想告诉你,他们的奏报就是时代。不是他们想破除祖制,也不是他们想替商人说话。
而是我大宋经历了十数年的变迁,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些东西,也得顺着变化而变化。
不变的话,是会出大问题的。
你吕夷简不是迂腐之人。
你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吕夷简自然不是那种只会守着祖制过日子的蠢货。
他当然清楚有些律法、制度该守着,有些却得依照大宋的国情,做出一些变化。
事实上大宋的律法和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反而,都随着大宋的变化而变化。
只不过,这些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触及绝大多数豪门大户和官员们的利益。
若是大宋的律法和制度是一成不变的,那大宋的马政变迁又算什么?
赵匡胤定下的规矩被改的面目全非,又算什么?
赵匡胤在大渡河挥动玉斧,将大理驱逐在了大宋之外,又算什么?
大理,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宋疆土。
从大宋兵马跨过大渡河到如今,没有人提过一次赵匡胤喊出的那句‘此外非我所有也’。
朝野上下的文武官员高喊着祖制不能变、律法不能变的虚假口号。
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和自己背后豪门大户的利益罢了。
因为现有的祖制、律法,他们已经参透了。
他们知道其中的漏洞,也知道如何借着这些漏洞牟利。
要是变了,他们可就没办法从中牟利了。
所以他们才费尽心机的维护着祖制。
哪怕为此拼上性命。
真正的聪明人,早就看透了一些。
唯有那些迂腐的蠢货,在聪明人的误导下,将那些祖制、律法当成了铁打的规矩,死死的守住。